【巫昌友散文】简阳打鼓山散记
本帖最后由 邓仲祥 于 2016-11-30 23:19 编辑恒侯擂鼓退胡兵,
山水空濛见玉城。
半截灵台铸风雨,
笑叹三国遗红缨。
一首诗或许就是一段故事,一首诗或许就是一段平仄有序的历史,从小喜欢听袁壳成讲的《三国演义》,也就热衷于在凹凸的山水阡陌间寻找三国遗存下来的蛛丝马迹,玉成桥离张飞营不远,站在打鼓山上甚至可以隐约窥见张飞营山顶那几棵并不粗壮的柏树,这儿曾经是蜀汉王朝跑马射箭,征兵屯粮的富庶之地,历史的沧桑经不起岁月的不断洗刷,烟云散尽之后,张飞井、落魂桥、打鼓山这样古老的地名还是一代一代的承袭沿用至今。
苏成权是我的初中校友,小时候有些桀骜不训的他经常爬上尖门坳陡峭的崖石上偷看武侠小说,有一次,不小心把书落到了谷底,他只好深一脚浅一脚的爬到谷底寻找,沒想到就是因为这次小小的意外,竟然发现了一块刻有“恒候擂鼓退胡兵”的石碑,消息不胫而走,看热闹的峰拥而至,遗憾的是当时人们并不清楚这块巨石的价值,把石碑抬出去,分割成条石,砌成了猪圈。
岁月无情,冥冥之中,一丁点关于打鼓山的文字就这样悄然消逝于无形,最终再也无法找回。
在玉成桥土生土长近四十年,我与苏成权爬坡上坎,砍柴放火的事沒有少干,惟独不敢去招惹偏安一隅的打鼓山,不为别的,只怕撞见人们口口相传的〞金鼓齐鸣〝之声。
听老人们讲,苏家沟以前出过一门九翰林的荣光,也出现过塔似弯弓山若箭的诡异事件,这些并不见诸于史料的传说,让并不伟岸的打鼓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至今在玉成桥一带〞惶恐〝不说惶恐,而是说心头在打鼓。
水浒传里有〞三碗不过冈〝,而在玉成桥有〞不怕太阳落只怕夜过打鼓山〝的俚话。
也许是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的缘故,即使是到了初生牛犊的年龄,望着夕阳下,光凸荒凉的打鼓山也会望而生畏。
关于〞金鼓齐鸣〝,很多人都在以讹传讹的传说着一种似有非有的声音,尽管没有确切的人听闻过,人们却在传闻里感受到毛骨耸然的寒意。
时光翻转到大清乾隆28年冬天,一行长长的迎亲队伍从苏家沟内吹吹打打的走了出来,经过打鼓山时,突然遭到棒老二马队的冲击,新郎风流倜傥看上去是大户人家的公子,面对陡生的危难,指挥若定,好汉不吃眼前亏,为了求财保命,他索性把迎亲的彩礼全部给了棒老二,未曾想,棒老二人心不足蛇吞象,竟然打起了新娘的主意,新郎见势不妙,拉着还没有掀盖头的新娘子,往打鼓山上逃跑,棒老二骑马追赶,追至山顶,新郎新娘已经藏进了茂密的树林中,正要入林搜寻,突然听得林中传来一阵金鼓齐鸣的喊杀声音,棒老二以为中了官军埋伏,顾不得带走抢来的财物,苍惶而逃。
这个故事一直鲜活的流传了几百年,金鼓齐鸣的声音也成了神乎其神的千古之迷,在有史可查的光阴里,苏家一直是玉成的名门望族,辉煌时,大半个玉成桥都曾被这个家族收入囊中。
然而,苏家究竟是如何发家的,史料语鄢不详,就连苏家的族谱里也没有让人信服的记载。
后来,还是在一些野史里找到了零星答案,在一本叫《简州稗抄轶闻录》的书里,清楚记录了苏家沟这次抢亲事件的始末,原来新郎新娘竟然是四川总督阿尔泰正黄旗下的亲兵,他们逃上打鼓山走投无路时,苏家的族人冒险击打石头,才吓阻了贼兵的围捕,新郎新娘大难不死,对苏家的义举感恩戴德,回到成都后,阿尔泰欲对苏氏家族封官进爵,未曾想到苏氏家族却坚决婉拒了,几次三番后,阿尔泰以苏家沟,苏张夫,苏家坝,苏家岭等命名苏氏家族安居的地方,并将玉成大部土地赐予了苏氏家族。
历史,若大浪陶沙,过去的事情早已无法复原,苏氏家族能成为当地的望族,自然有他兴盛的理由。
今年夏天,路过新修的苏家祠堂,听守祠堂的苏五爷无意中说起,打鼓山上不仅有敲得响的巨石,还有小鱼儿在石头上游的异事,我心头不由一动,撩起了我隐藏多年的好奇之心。
于是,不顾一百多里地的舟车劳顿,再次邀上苏成权等人,骑上自行车直奔〞鼓山有鼓,玉成无城〝的打鼓山。
鼓山,又称打鼓山,位于玉成东南方向三里地苏家沟,周围依山傍水,丛林密实,远远望去,山顶凸起的石块,若一面巨鼓横亘于起伏的山野之上。
乡人有谚,“林是一座山,山是一面鼓”。笃信风水的人们,不知何时,已经海拨三百余米高的打鼓山看成了“天人合一”的福泽之地, 从苏家祠堂拾级登山,走过一段曲折狭窄的山路,沿途坟莹密布,荆棘丛生,不时有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半尺高的荒草中起落扑腾,偶尔还会从柴垛里窜出一条面目狰狞,来不及冬眠的菜花蛇,飞也似的隐入乱草之中。
秋意枯黄,万物萧疏,没走几步,我们衣服上,头上,浑身上下粘满了带刺的〞沾沾草〝。
玉成紧邻天府新区,未曾想到,在石三路旁,还有如此荒凉生僻之地。
一路走得甚是艰辛,七弯八拐之后才走入一片齐腰深的茅草丛中,二十几年没有上山了,成权还记得石头上刻有图案和一些七拱八翘的文字,他绕有兴趣的告我们, 以前这儿曾有寺有观,香火还很盛行,巨大的马桑与柏树葳蕤茐郁,遮天闭日。
上个世纪修建成渝铁路,卯足了干劲的人们把一株株数百年树龄的古柏砍伐殆尽,成就了几十公里外,火车呼啸而过时横放的枕木。
如今树木没了,道观也没有了,只剩一堆残砖断瓦和一块巨大的石头裸露在山顶。
再往山顶走几台平地,隔着十几陇红苕梗,山顶巨石若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呈现在我们面前,哇,打鼓山,大家象小孩子一样扑了过去,矮小的身形包裹在厚重的乱草里,尤如走进了深不可测的历史。
近了,近了,才看清楚原来整块的巨石其实是由八块赖巴石组合而成的,其中七块小的石头呈半圆状拱卫着一块高一米二,有百余平方米的巨石。
难道这就是道家盛传的〞七星北斗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几个人伫立于山顶,环伺着纵横交错的玉成小镇,无限风光在险峰,瑕想着〞齐鲁青未了,一揽众山小〝的意境,突然,同行的苏方根弯下腰,抱起一块石头,狠狠砸向巨大的赖巴石,一阵隆隆的,像滚雷般沉闷的声音传了出来,若远若近,飘浮不定,显得十分诡异。
几个人吓得惊呼起来,过了好几分钟后才回过神来,这是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
苏成权一把抓住我的肩头,使劲的摇晃着,激动挥舞着双手,原来打鼓山真的会响!
是的,打鼓山真的会响,打鼓山响了,似一面沉闷的巨鼓敲响了沉睡已久的历史。
据说三国时,刘彰旧部作乱,驻守丹景山的张飞率军进巢,由于地形不熟,反被贼兵围困在打鼓山动弹不得,几番突围,弹尽粮绝。
是夜,张飞心烦气躁,以丈八蛇矛了猛戳山顶巨石以渲泄心中之愤,未曾想石头竟然嗡嗡作响,声势如鼓。张飞大惊,唤来众军士一起击巨石,一时间风云滚动,金鼓大作,山下围困的贼兵误以为张飞有神兵相助,吓得屁滚尿流,如潮水般退去。至此,打鼓山,威名远扬,受到当地人们的顶礼膜拜,后人为纪念恒候张飞神勇,立下了一通石碑并题诗纪念。
历史穿越时空呼啸而来,我们却忘记了转过身去,给它一个会心的拥抱。
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二十几年前,苏成权发现的那一块石碑不就是人们纪念张飞时立的那一块碑么?
旧事如梦方醒,秋寒落入黄昏,一通乱敲后,石头竟然不响了,一行人像木头一样僵直的矗立着,刚才的兴奋之情荡然无存。
苏成权围着杂草丛生的石头转了十几圈,一脸的凝重,他说,巨石十几年前被村民开采下来做过屋基,表面储存的水干涸了,以前的图案和文字也被破坏了,鼓也许不会再响了吧。
怎么可能,刚才不是响了么!
苏方根抱起一块石头狠狠砸了下去,咚咚咚,山顶又想起了一阵金鼓齐鸣的声音。
鼓遇有缘人,也许,这就是打鼓山的与众不同吧!
欣赏佳作,问好,祝创作愉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