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 发表于 2014-11-27 14:53:15

书法学碑还是学贴,这是个政治问题

得闲翻看一些书法论著,发现不少连篇累牍谈论学碑还是写贴的文章,彼此攻伐之际,大有不可两立之势。忽然就想起《笑傲江湖》里面华山派曾有“气宗”、“剑宗”两派的区分,同一门派里的功夫就因为要领有所区别,就硬生生分出两派,争辩之下,拿刀动抢,以至于你死我活,小师妹岳灵珊有言:“最好是气功剑术,两者都是主。”他老爷子岳不群大怒回复,三十年前,就凭这一句话,就要身首异处。嚯嚯,上纲上线,崇气功还是论剑术,这可是要命的政治问题。没想到小说里的桥段在书法上也有真实演绎,比如,学碑还是学贴,就曾经是关乎书坛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http://mmbiz.qpic.cn/mmbiz/RZYgy5u3o2AVMEnytVbBDYwxuiaLw97gLsWnlob75Pppt05QS2jF9j9OibjKvRibpZqXUITI2smEZY7ORftITRSfw/0(乾陵的无字碑)稍微解释一下碑和贴的事。从最初来看,碑原来就是下葬之际,在墓前立的那块石头,上面记录着墓主人生平事迹,现在都熟悉的《神策军碑》、《升仙太子碑》等等都是这个来路;贴原来就是字条,或者书信,基本就是朋友之间往还的便条或者信件。后来的碑贴各有流传演变,太过曲折复杂,不细说。按说刻在碑上的字,有一部分是直接写在碑上,然后由刻工刻出的;有一部分也是写在纸上,然后再摹写到碑上再刻出的;因此,从源头上就看,碑和贴也区别不是很大,基本是由写字还不错的人写的嘛。只不过,刻在碑上的字,多了一道刻工的手续,从毛笔字经刻刀转换一下,那么表现在碑上的字就必定和用毛笔字直接写在纸上的不一样,至少会多了很多棱角。这是一事。http://mmbiz.qpic.cn/mmbiz/RZYgy5u3o2AVMEnytVbBDYwxuiaLw97gLII5WY53Gorq96TYkibeQ7uAkdZAtzOrJL8AnllqSrqziboGN11pjrZeA/0(刻工在刻碑,当代如是刻,想必古人亦如是刻)碑刻成了之后呢,如果有人要学习碑上的字,不可能天天在真实的石头碑下面学,想学书法的人那么多,都看着原碑学也不现实。那么,就有了把碑上字拓下来,制成字帖的办法。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我自己在孔庙碑林里试着拓过字,把松软的纸蒙在碑上,然后用布团拓在纸上,那么纸张就会根据碑上字迹笔划的凹陷形成一个个字形,当时就用铅笔把纸上没凹的地方涂黑,就做成一张简陋的字帖了。但是这么凹凹凸凸的字帖不好用,回家之后就把拓过纸熨平,结果纸张是平了,拓下来的字也就跟着变形了,至少笔划变粗了。http://mmbiz.qpic.cn/mmbiz/RZYgy5u3o2AVMEnytVbBDYwxuiaLw97gLdpCTNG6rSIWW2gda7TRgcJ6APagSOFNdmMhNicHJOUsCLwbBVptUvoA/0(拓碑)就通过这么一个小事就可以知道,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古代,把碑上的字弄成字帖会有多么大的失真,再说了,一块碑拓的时间长了会有损坏,碑本身历经风吹雨打甚至天灾人祸也会有损坏,现在我们看到《瘗鹤铭》之类碑的字迹模糊不清,其实就是碑本身已经损坏了,即便是摄影拍下来,字迹也是模糊不清。既然碑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还有人还强调要学碑呢?这事说来也是话长。大约是明末以至清初的时候,当时有一种思潮,认为明朝诗歌文艺界比较浮泛,没有根基,写诗也罢写字画画也好,都是表面光鲜,内里稻草,基本属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那么,如何改革这一风气呢,那么就复古。太复杂的事不谈,就说当时一个叫做傅山的山西人,这人挺有骨气,清朝建立后,死活不应博学鸿词科的招聘,这人还精通医术,妇科儿科最为擅长。在书法方面呢,他特意提出了以丑为美,虽然他早年写得字也是很漂亮的,不过,为了对抗流风时弊,就特意强调丑书,故意写得很难看。经他和他同时代人的提倡,清朝的碑学方面成就很大,一直到晚清,包世臣、康有为这些人把碑学吹捧上天,似乎不学碑就不能玩书法。http://mmbiz.qpic.cn/mmbiz/RZYgy5u3o2AVMEnytVbBDYwxuiaLw97gLmanv1yHHH60KShS6cBnNONHF8l94sYGloC4gMtySENhLSHRvJNKgtA/0http://mmbiz.qpic.cn/mmbiz/RZYgy5u3o2AVMEnytVbBDYwxuiaLw97gLSib69HWJdI7ibA9ZACfqHeQXGXuPVL1eMPqFMsBowoc38znUNmfxy4cA/0(以上两幅傅山作品,可以看出傅山书法的变化)不成想,争论不只是在故纸堆里,当代人也有这么提倡的。古代人搞不清碑存在的问题也就罢了,一些当代人也提倡学碑、甚至还要写出“金石气”。我搞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气,大概就是要用毛笔描画出碑版或者古代金石器皿上的,那种断断续续、凹凸不平的笔划痕迹吧。比如有个叫做沃兴华的人,他就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学贴吧,写字的时候,一个笔划之内,容易两头使劲,中间纵掠而过,显不出力气,所以要学碑,让力气从笔画开头直贯到尾。看到这一观点,我觉得挺好笑的,为什么笔划中间部分纵掠而过不行?莫非给朋友写个便条,还需要“万毫齐力”写个篆隶?能想像王羲之写《兰亭序》,不用行草,而用篆隶,吭吭哧哧半天还写不完吗?http://mmbiz.qpic.cn/mmbiz/RZYgy5u3o2AVMEnytVbBDYwxuiaLw97gLibpEWNdNiaNnRUpibaqfI7aFb85EM5dPlic2TYHEibyNgFpztABao1AW9Cw/0(沃兴华的字)其实,我觉得还是岳灵珊的话靠谱:“谁对谁错,那有甚么好争的?一加比试,岂不就是非立判!”对嘛,学碑的学贴的,写得如何,拉出来让大家看看不就完了嘛。其实,现实里实际的书法家都是碑帖互参,现在影印技术发达,看到的字帖,也和原本墨迹差不多,比古人不知幸运了多少倍。所以,完全可以不理会各路大师的胡说八道,多看看制作精良的好字帖,管他是碑是贴。http://mmbiz.qpic.cn/mmbiz/RZYgy5u3o2AVMEnytVbBDYwxuiaLw97gLb5XxxCSPTCGlDKMFEI0Qt2JQk4xSfunxg37WRdzGicoFWOMZAnJkS3g/0(康有为书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法学碑还是学贴,这是个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