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蓉城屋檐下
周场一揽,我们相约还要往东再行五十公里。又出发,往东阳光明媚。瓦蓝瓦蓝的天,几朵白云漂浮,心情大好。又是朋友朱先生跟踪拍摄的浅丘土地,上成自泸高速兴隆出口下高速。笔直的道路,车少道宽干净极了。道路两旁经常会出现雕塑小景,大环境打造成了如欧式风格,我自叹经常东跑西跑怎么没有到过这里。蓝天下,龙泉山脉与二峨山脉在这里交汇,我们进入了充满勃勃生机的天府新区。东西方向去的距离差不多,因为天气好,心情就好,到双流县管辖的三星场镇我感觉快了许多。此次不拍人家,我们要用相机拍摄的是,田间地头正值收割季的人们劳动的实景。 还是到了场镇左拐上坡。沿途有稻子成熟的农田,时而有人在田间收割。有了收割季的气息,就勾出了拍摄的欲望。我们将车驶入只能过一辆车的村落小道,顶着烈日踏进软软的田间,镜头近距离的对着劳动的场面,劳动的人们。我们摄下劳动中的笑脸,摄下穿着花衣服割谷子的妇女,摄下扛起打谷机的汉子。 人们非常友善,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和我们聊天。我们一边拍摄一边让人家按照我们的想法摆着造型。大家都在笑,劳动是愉快的,拍摄更是愉悦的。 路旁一幢二层小楼前晒满了包谷,同行的朱先生喊我停车“这里是航拍的好位置”。把车停在楼前,屋里走出一老人,诧异的看着我们。我们赶紧声明我们的意图,老人答应让我们拍。朱老师搬出了他的航拍用无人机。呼呼作响的无人机旭旭上升,老人坐在门前看稀奇。太阳晒得朱先生的汗一颗颗的从脸上往下滴。这本身就是最佳拍摄对象,最佳拍摄画面。 我躲进屋里乘凉了。 一会时间,朱先生一声“哦豁”让我抬起头来。“我忘记装无人机的储存卡了,没有带出来”。朱先生充满遗憾的口气。这么好的天气,这么好的机位,没有储存卡就等于带了机枪没有带子弹。这是魏先生事后的比喻。咋个办呢?其实停车后我已经看见小楼的窗户正好对着晒包谷的坝子。下车后也问过老人能不能上去对着窗外拍。当时老人的回答是“还是不要上去”。毕竟我们生人几个。已这时无人机不能发挥作用,只有厚起脸与老人商量上楼拍的事宜。“大爷,今年高龄?”“我今年八十了。”“不像不像,你最多看起来六七十岁”。“你有几个娃娃……”东扯西扯的其实就是想上楼拍。老人早就看出我们的心思“你们上去嘛”。老人一句话让我们叮叮咚咚的就跑上楼去。 拍摄完毕回城的路上我头脑中对比着东西的差异,是什么原因东西面貌如相隔半个世纪?是城市发展的走向?是东边人勤劳西边人懒惰?是东边人聪明西边人愚笨?其实这些都不是。真不能深想,只能说,东边成为了城市的样板,西边还是待开发的土地。 世界之大,哪能平衡进步。中国之大,哪能平衡发展。四川之大,哪能贫富均沾。成都也大,大得来东西像差异了整整半个世纪。
重复发帖,请速删除一篇! 快乐愉悦的拍照啊!最后道出的话语令人深思呢!这就是社会发展!这也是一幅生动和谐此起彼落的历程呐!邓小平说得好啊!要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呐!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生动写照呐!最后自然要平衡呐!多姿多彩的社会啊!虽有一点遗憾!却是美好的景象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