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霸王卸甲》(230)薛公析英布动向料事如神
第一O六回:薛公析英布动向料事如神 汉高祖带病亲征平定叛乱(一)“噢?先生请讲,这英布有何上中下三策?”汉高祖刘邦听得十分专注,见薛公说到此处,忍不住发问道。 薛公不慌不忙地说道:“英布若谋略大局,将采用上策:即首先率叛军向东攻取荆国(1)(今邳州、丹阳、绍兴一带),然后向西占领楚国,再向北吞并齐国,并凭借实力下令燕国、赵国重兵据守战略要地崤山关隘(河南西部秦岭支脉)与太行八陉抗拒圣上,易守难攻,则太行山、崤山以东广大地区就连成一片,圣上将失去半壁江山而鞭长莫及矣!” “那英布的中策又如何?”汉高祖刘邦听了十分紧张,抱着一线希望关切地再问薛公。 薛公答道:“若英布采用中策,即先向东攻取荆国,向西占领楚国,然后进攻至函谷关外,吞并函谷关以东的韩、魏二国,占据敖仓粮库,重兵封锁成皋重镇,阻挡圣上大军东出,则双方胜负难料!” 刘邦听了薛公的分析,深受震撼,默默颔首不语,他心里十分清楚,且不说英布采取上策,即便是采用中策,封堵住汉军东出的道路,也将形成极为不利的局面。沉思片刻,刘邦再问薛公道:“先生方才说英布还有下策,计将安出?” 薛公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抹抹胡须接着说道:“这下策,是英布向东夺取荆国,再向西夺取楚国南部的下蔡(今安徽淮南市凤台县)一带,大肆劫掠财物,然后就此止步。为了保护这些战利品,英布会把劫掠的珠宝财物运至他认为安全的越国(今东南沿海浙江、福建、广东一带),英布在长沙称王独立,逍遥自在。若是如此,圣上可派大军击之,则胜券在握矣!” 汉高祖刘邦聚精会神地听了薛公一番分析,意犹未尽,再问薛公道:“依先生高见,英布将会采用哪种策略呢?” 薛公毫不迟疑地答道:“英布定会采取下策!” “先生何以见得?”刘邦见薛公回答得如此干脆,未全然相信,随即追问薛公。 薛公呵呵一笑答道:“圣上您想,那英布做过骊山刑徒,受过‘黥刑’,吃过不少苦头,后来啸聚山林,历经百战终得以受封称王,他考虑的首先是自身的荣华富贵,安逸享乐,并无称霸天下的胸怀。所以,老夫料定英布只能采用下策,绝不会考虑中策和上策!” 刘邦听罢薛公一席话,感到受益匪浅,思路清晰,认为薛公提供的意见极有战略价值,对薛公深为叹服,当即封薛公为千户侯,世代享用,薛公喜出望外,赶紧叩首谢恩,欣喜而去。 形势的发展果然不出薛公所料。英布反叛后,对众将说道:“皇上年纪大了,身体不佳,已经厌战,必不会御驾亲征。大将韩信、彭越业已被皇帝老儿诛杀,其余将领皆不足畏也!我决意先向东攻取荆国之地,消除后顾之忧,然后乘胜向西进攻楚国,进一步扩大战果!”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注解: (1)荆国国都建于吴县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一带,也称吴国。吴县位于江苏东南部,吴国又称“东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