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离骚》“导夫先路”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本帖最后由 小星映霞 于 2022-12-1 19:32 编辑我国古代战浅议《离骚》“导夫先路”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我国诗人屈原离骚长诗的大部分,体现了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因而,把炽热的思想感情升华到了一种理性的完美境界,内心世界强烈冲突的苦闷转化为上下求索的理念与坚韧的精神寄托。所以,当时楚国沉闷与保守的现实必与诗人积极上进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形成尖锐的冲突,使得诗人感到苦闷、孤独、愤懑,进而产生强烈的失望感,另一方面却使得诗人能进行艺术的深思与高度的概括。因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的比兴象征体系就是《离骚》里贯穿始终的一条线和联结各部分材料的关键节点。
用现代的话来表述,“路”就是社会与系统演进的路径与有效方法,因而“路”既是屈原当时“存君兴国”的政治道路,也是楚国兴衰成败、发展的突破点与有效途径。他所高呼的“乘骐骥以驰骋兮,吾将导夫先路”的路,既是古代圣君“既遵道而得路”的治国成功之路和古代暴君“夫唯捷径以窘步”的衰败亡国的经验总结,因而,能警戒当时楚怀王不要重蹈“及前王之踵武”而“路幽归来以险隘”、“恐皇舆之败绩”的错误之途。所以,“导夫先路”的理念与现代社会的“安全策划”、“风险预评价”的论述是相当的。屈原既倡导“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存君兴国”的顺畅之路,也告诫不能走向“忽驰鹜以追逐”、“背绳墨以追曲”的邪途、迷途,因而呼喊与大力提倡“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道而相安”等的“导夫先路”所应体现的体制与准则。尽管他一度曾产生退缩、逃避情绪时所表现出“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之矛盾心理,但屈原坚持理想、宁死不屈“导夫先路”的绝唱主题,是难以改变的。
“路”反映了屈原所追溯的,并为之奋斗不息的先王所走过的振兴之路与理念,也不能不使其增强信心面对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因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高呼正是其坚韧不拔的心理状态的一种真情素描。正因为有了这一条贯穿始终的“路”作为基本线索,使得诗人能自叙生平与楚国社会、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追求美政与揭露黑暗、现实的叙述与理想的境界等,这些都成了屈原整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结合于一体,形成流传千古的绝唱。
因而,在该部长诗里,屈原的导夫先路的理念,具有广泛、丰富的内涵,包括了“美政”和“美质”的理想与境界。“美政”理想包括“耿介纯粹、举贤授能、遵循绳墨、变法图强”等内政主张和联齐抗秦,坚持合纵的外交政策等,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屈原长诗《离骚》不仅给我们无限的艺术魅力,还遗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丰富精神财富,是我们改革创新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千古底蕴,值得进一步深思与扩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