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诸葛亮治国治蜀对企业科学发展的启示
浅议诸葛亮治国治蜀对企业科学发展的启示摘要:“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是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治蜀方针,确实取得了“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 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明显效果,启示是深刻的,是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
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事故持续高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怎样走出一条处于“事故易发期”,但“事故不高”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值得企业高层管理者深思。借鉴历史类似状况,使人想起了成都武侯祠的一副著名楹联:
上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讲的是诸葛亮治国和作战的指导思想,很是引人深思。上一句所说的“反侧”,意即反复无常、无序、混乱的意思。具体描绘了七擒孟获的战略方针、制止频繁边患并达到大治的生动情节。 据史书记载,当时诸葛亮南征时,马谡送行,诸葛亮向他征求意见,马谡回答说:“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这个战略方针诸葛亮虚心采纳了,经过七擒七纵孟获的艰苦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借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又服其心的历史史实,我们应充分认识企业安全目标体系的必要性与艰巨性,要在企业安全保证体系的建设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扫除阻碍安全长周期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与障碍,也要注重其协同性,整合其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与功能。因此,既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与沟通协调,也要设立各种考核机制,避免相关管理层与人员仅关注自己短期业绩而造成的危害,才能取得效益的大局化。文武之道,在于一张一弛,这就是上联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对联下一句“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是诸葛亮对刘备高参法正的回答。当时,刘备取得益州(指四川),诸葛亮替他制定政规法令,从严治蜀。法正提出不同意见,建议诸葛亮要“缓刑弛禁”,以汉高祖的立法为标准,执法从宽。诸葛亮对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作了具体分析,认为执法从宽还是从严,需要根据客观形势决定。汉高祖入关的时候,当务之急在于去除秦朝的严刑苛法,所以宽刑省法,缓解人民的痛苦是必需的;现在益州在刘璋统治时期积弊很多,没有权威,就必须从严从法、“荣恩并济”。历史条件不同,就该实行不同的政策。不审时度势,偏重宽严任何一面或比例失调都是片面的。因而,对企业的“长治久安”的格局要审时度势,即要进行相应的内外风险与隐患的辩识与预评价,从而制定措施,建立健全相关责任机制,强化并落实企业各主体的责任,认真开展各项整治工作,并实施长远的的治本之策,严格考核、奖罚分明,“长治久安”格局的效益就会有显著。“不审势即宽严皆误”是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治蜀方针,确实取得了“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明显效果,启示是深刻的,是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
这副武侯祠联运用我们熟知的三国故事,对诸葛亮管理理念与业绩作了极为精当的评价。征服孟获和以法治蜀是其主要功绩,在我国流传千年、家喻户晓。但大多人只注意其具体的战争场面与生动情节,对他把握大局发展的思想却理解不深。重温此联,对我们学习落实党中央科学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不能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