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光岁月 第三部 光照正午之三
9、这样的工作持续着,我每天进行着内部审计事项,大大小小地经历几百件,理性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开始在相关省级的财务与审计杂志上发表经济论文,如《前一轮承包审计不等于后一轮年终审计》、《当前学习贯彻新制度的几个误区》、《亏损现象及其关系》、《企业应加强应收销货款的管理》等等。同时,我的事业似乎也达到了一个小的高峰,所谓三十而立,正有些得意起来。家庭上,妻子杨兰悉心照料幼儿(从我的日记里看到,儿子从出生到一个月,六个月等均有记录,从咿咿呀呀,到会笑,到生病等。杨兰29岁得子,将儿子视若珍宝一样),非常辛苦,我们常常往返于市保健院与老丈家或自己的小家,一是为小儿打各种疫苗,二是为改善一下伙食等。同时,自1992年7月到9底,母亲来自己的小家照看儿子,但期间闹出一些不快,后又请保姆,但只呆了20天。自儿子出生后,我们租房住空间小,工资又少(每月只有150元不到,但能报销点租金20元),几乎天天为了生活上各种小事奔波兄争吵,杨兰的脾气愈来愈坏,心情也非常地糟糕,变得现实而俗套。这一方面是女人有了小孩最初的几年,往往性情突变,对老公甚是不悦估计是“规律”,而那时我一心想考研(但可能方向错了,没有那个精力与智力吧),加之自考,往往与家里生活发生一些小矛盾。然而这还是主要的,到了1993年春节过后,随着国家宏观管理政策的调整,各国有公司由承包管理开始向股份制改革发展,一时各大国有公司,纷纷搞起了股份制,职工上交一定数量的钱,成为公司的个人股份。而我所在的公司更是如此,表面看来热热闹闹,但其实已经把政策走偏了,但最要命的是,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不利公司的发展,大量的私营商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商业竟争十分激烈。股份制的改革,内部员工怨声载道,凝聚力大为削弱。而几乎同时,公司的亏损也大面积地出现,人心惶惶。此时,我不禁也为此担心起来,或为自己今后的职业担忧起来。那时,许多干部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人干脆辞职下海,有的人或下基层搞点实惠,等等。这时,公司里,有些财务人员辞职去了深圳,据说他们或她们在深圳发展得很好,年薪达到十万元(那时能拿到十万元年薪可是了不起的事情!)有时还购置了房产,增加小汽车之类,令人羡慕。而我,由于家里小孩尚小,确实走不出去——虽然我已经投了简历,而且也被一些大型电子类工厂或销售单位所录用,然而就在我准备外出,走向车站的那一会儿,理性又告诉我不行呵,也许我在外面发展了,可是家里失败了,因为杨兰并不不同意我的外出,甚至于用离婚说事儿,——每当我后来讲起这些情事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不是滋味,后悔抑或是心安理得?我只有继续在公司里混着。不过,动一动的时机还是来了,公司由于亏损严重,必须分流一部分人到基层,于是我便想申请到基层商店工作。事有巧合,一则我与科长较长期在一起,虽然我们没有正面冲突,但由于各自的性格及工作方法不同,已经显出貌合神离之状,故科长便同意我的离去,二则公司刚好成立了新下属单位——装潢公司,那个公司经理点名要我去做财务负责人,亦即财务经理或主办会计。这样我便于九十年代中期的1993年3月离别公司机关,到了其下属的装潢公司。装潢公司自然是百货公司全额投资的子公司,主要经营项目是广告牌及装潢材料等,向上需要报告经营情况的公司。公司经理是一位比我年纪大五六岁的人,姓高,头脑灵活,但好大喜功,虚伪多疑,毫无诚信(有一次他明明同意报租房费40元,但到实际报销时他却批报了20元!——简直就是一枚小人!)。此人在我离开装潢公司的时候,多使绊子,影响了我很大一段前程,此是后话。财务上包我在内就三人,一名出纳,一名收款。财务事项并不多,刚开始去工作的时候,感觉比较自由(主要是有更多一点时间去自考学习,不象在集团公司审计科时那样天天跑项目)与主动,到月底时做做报表等事项,然而在当时虽然装潢项目很多,但高经理并不正规经营,喜欢搞花鸟鱼市,有时还参与黑社会的活动。这样,很快就用完了集团公司所投资的资金,而装潢公司自已几无积累,财务状况半死不活的,我再一次感到困惑起来,危机感也又一次的袭来。我没有办法,直感到绝望。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当地的市场,当地的公司或机构的招聘。那时全国经济进入了较快的发展阶段,到处是开工,到处要人。就在1997的时候,我四处寻觅的时候,当地的一家交通银行招聘信贷员,我自然去报名参加了他们的招聘。他们的招聘程序是先笔试,后面试。我在笔试中,取得了全市考试的第一名,我以为这样应有出路了,可以离开那该死的装潢公司了。按当时的潜规则,我也找了人,是妻单位的领导,他信誓旦旦地保证,我的录用完全包在他身上,把心放在肚里,一百二十个放心。但到最后关键阶段,我落选了,没有去那家银行上班。当我气愤地跑到银行询问行长为什么不录用我的时候 ,她用极平淡的语气说道,“你的性格较内秀,不适合做信贷员”。我的天呵,性格也居然成了不被录用的理由了。事后才知道,银行的一位女人事经理到装潢公司搞调研时,高尽说了我的坏话,他之所以说坏话,原因是我去参加银行招聘考试时没有事先向他汇报,他便挟私报复,以达到一则借此报复一下,二则借此不放人。更可笑的事,那位交行的女人事经理(她在几年后,我们又在同一家保险公司相遇,不过那时我已经是财务经理,而她只是银保部一名业务经理,仇人相见,一番斗争再所难免,此亦是后话了)也居然听信一面之词,加之在她的手中可能还有市委级的人找了等待录用之人。一方面存在小人的报复,一方面存有私心的女人事经理,纵有第一名的成绩,在这种状况下,不被录取便可想而知了。而那位保证我能录用的人,也只能回天无力了。由于不能去银行上班,那种郁闷的心情是一般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在装潢公司只好混日子了。而此时,上级机构也准备收回装潢公司,进入清算阶段。高姓经理辞职,首先便离开公司,岂管我等死活,听说他自己成立了一家花店,自己做起了老板。后来又听说他做了违法犯罪活动,被送进监狱,判了好几年。真是恶有恶报,只是时候末到。此类小人,受到这样的处罚实是咎由自取。但我所在的装璜公司在清算阶段,财务人员还是不能随便离开的,又只好守在那空空的装潢公司办公室里(办公室已搬到百货集团公司三楼),同时上级机构对我们的安排也没有考虑,估计是任由下岗了事,自己找单位。就在我们同一层楼的有一家劳保用品专卖批发公司,也是百货集团公司下属机构,业务做得还算可以。或许同在一楼,我经常到那家公司去走走看看,但我很快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劳保公司能按时开支,这在那时已经相当不错了,而且还有一个令我激动的消息,就是他们财务负责人快到了退休年龄。她是一名女性,专业知识自然一般,但待人接物还好,平易近人,我们经常聊聊天,也交谈了许多工作或生活等方面的事情。或许正是她的透露,我动起脑筋,回家后我把情况与杨兰说起,妻便鼓励我去积极争取一下,能否调入那家批发公司,至少能缓解一下失业的危机。时间紧迫,第二天我便找到百货集团总经理的家,在一个没有月光的晚上,我怀揣着3000元,作为礼物准备送给总经理(那时收礼者已经不收实物了,现金也方便)。杨兰与我一道去的,当到他家的时候,总经理正在与几个人在打麻将,(自然是他的马仔们),见到我们后他倒也客气,一番寒暄,他得知来意,便收下了那笔现金,并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即去劳保公司做财务。他之所以答应我们,我猜想是,我的失业也是与集团公司有关,他们没有作安排,他们是有责任的。然而,无论在什么社会,集团与个人的搏弈,总是个人吃亏,个人的力量太弱小了。或许他们要的正是那个规则,见了现金,一切好说,一则何不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二则捞点实惠,安排了一个岗位也不算什么了。 10、就这样,在通过交行应聘行动失败后,又费尽周折,想尽办法,在半就业、半失业后的不久,我获得一丝生机,去了百货集团下属的劳保公司。刚开始做的时候,财务上也只有包括我在内的四个人,一名财务负责人,一名出纳,一名统计,都是女孩子。大约只过了几个月,老财务负责人就退休了,我顺利成为新的财务负责人。出纳是一名二十多岁的集团公司工会主席的女儿,性格较为外向,但人情事故却显得颇为老道。统计员是一名结了婚的女人,三十多岁,有点精神方面的小问题,长期吃药,但为人还不错,我有几个稿子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多亏她的帮助。是的,正是那个时候,我开始有了文学写作的憧憬。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在一切为了工作的目的出发。写作也只能作一个爱好罢了。由于我有了暂时性的工作环境,也有了一段相对安定的日子,于是我读了诸多管理方面的书籍,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战略与规划》、《厂长必备》等等,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至今还保留在身边。哲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阅读,主要是关于信息论,系统论与控制论等方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不过,那时我的学历还处于大专阶段,而对于本科段的自学考试有些畏难情绪,甚至于想放弃。出纳女孩见我如此,便很有见地对我说,不能放弃,因为现在工作量不大,有的是时间,看其它的书籍还不如考本科。我想,她说得极有道理,于是我便开始自学阅读会计本科方面的书籍。通过努力,终于取得本科学历。现在想来,正是在劳保公司这一段时光,才取得了本科学历的,不久还取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然而,就在我取得学士学位的时候,劳保公司也开始在激烈的商业竟争中渐渐失去市场,加之劳保公司经理是一位三十多的男子,眼向上面看得多,而本身的业务不太用心,而公司的那位书记是一位快要退休的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结果业务自然愈来愈少,效益愈来愈差,亏损又出现了,工资又不能按时开支了。因此,生存又一次的受到危胁,而这一过程前后尚不到两年,我再一次面临着选择:是坐等衰落,没有工资,没有收入,还是主动找食。我有时想,我的情况竟如此不好,是什么原因?是我的命运不好,还是其它方面?客观地说,我自一开始所选的专业及行业(非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就注定要不断的奔波,每遇有风浪就必然会面临一次次的选择,而那时的社会正处于大的变动与改革之中,新的挑战不断出现,困难也会多次的光顾。当然,机会却也是很多的,所要的,就是在一次次地打击面前,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自暴自弃,而要不断的探求,把不利转变为机会,为自己争口气,为大家争光添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