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大汉风云录》第044回 (下)汉王入蜀焚栈道
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3-7-16 13:07 编辑第四十四回:张良为光复韩国再别刘邦 献计汉王焚栈道韬光养晦(下)
军师范增听说此事后极力反对,他对项羽说道:“此事断然不可。汉中乃天府之地,鱼米之乡,不仅粮草丰茂,且适宜屯兵,有数条道路直通关中,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切不可将如此重要的地方再加封与刘邦!” 项羽本来也不打算再给刘邦增加封地,但是禁不住叔叔项伯一再说情。项羽素有孝心,一向敬重两位叔叔,自大叔伯项梁战死后,就仅剩二叔项伯一个长辈,项羽终不忍拒绝叔叔项伯的请求,考虑再三,也认为汉中地盘不大,无足轻重,栈道崎岖难行,且面对雍王章邯的军队,刘邦难有作为,最终答应将汉中之地加封与刘邦。 然而,西楚霸王项羽绝没有料到,他因为叔叔项伯的求情,拒绝了亚父范增的苦苦劝谏,执意将汉中之地加封与刘邦,项羽自以为牢不可破的封锁便从此埋下了危险的祸根。这块在他看来似是无足轻重的土地,不久之后竟成了楚汉战争的发起之地,汉王刘邦正是从汉中出发,渡陈仓,定三秦,迈出了称霸天下的第一步,由此可见,大军师张良的战略目光是何其深远也! 西行巴蜀的路上,张良陪同刘邦边走边察看栈道两边的地形,张良指着两边陡峭的山崖与幽深的峡谷,对汉王刘邦说道:“项羽此人喜怒无常,猜忌心极重,又有谋臣范增出谋划策,处心积虑防备和遏制汉王,汉王务须小心应对。当前汉军实力弱小,不足以与项羽抗衡,汉王进入汉中后,宜韬光养晦,积蓄实力,静待时机,图谋天下之计不可操之过急。我看此地山崖险峻,无从攀登,连鸟儿也难以逾越,仅有栈道木桥可以通行,所以在下提议,汉王经过此地之后,应立刻下令烧毁通往关中的褒斜栈道,如此,既可防止敌军入侵,又向天下宣示,汉王甘居巴蜀蛮荒之地,再无回归中原之心,以打消项羽和范增的疑虑,待日后养精蓄锐,壮大实力,再图东进大计!” 汉王刘邦听了张良的谋划,认为张良的提议十分重要,遂一一点头答应。恰逢此时,项伯派信使送来加急文书,说项羽已经答应将汉中之地加封与刘邦,刘邦闻听大喜,命人重赏使者,一再嘱托来使向项羽和项伯致以谢意,说来日定当面答谢。 分别在即,刘邦拉着张良的手边走边谈,送出十数里仍然依依不舍,意犹未尽。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行至一个路口,二人互道珍重,相约后会有期,遂于蜀道旁洒泪而别。直到张良和随从骑马转过一个弯道不见了踪影,刘邦才怅然若失地翻身上马继续率军南行,一路无话。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间,汉王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下令殿后的汉军部队一边通行,一边在经过的木栈道上泼上燃油,将褒斜栈道和沿途桥梁悉数焚毁,以此向项羽和天下诸侯表明自己安于巴蜀,再无东进之心。 自灞上出发以来,关中各处的秦军散兵游勇和小股反秦队伍知道刘邦仗义宽厚,善待将士,亲善秦人,纷纷前来投靠汉王刘邦,及至到达汉中驻地,汉军的规模竟然再次奇迹般地达到了十万人以上,让刘邦大为欣喜,这也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与张良制订的“所过勿掠”与“约法三章”亲民政策的极端重要性。 刘邦到达汉中之后,封萧何为丞相,掌管政务,将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定为汉国都城,驻扎训练军队,逐步将南郑发展成为将来北进关中的前进基地。刘邦在萧何、郦食其等文臣武将辅佐下,经过深刻思考,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巩固巴蜀,谋取三秦,东进以争天下的战略方针,广招天下贤能之士,修订法律,整饬军备,安抚百姓,鼓励农耕,为应对未来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祝各位朋友晚安! 大家早上好! 感谢赏光提读,周一愉快。 大家早上好! 感谢赏光提读,请多多指教。 小说不错,值得点赞顶起! 拜读佳作,下午问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