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汝明 发表于 2018-1-17 19:53:47

散文断想 .(九)作者:程汝明

散文断想 .(九)作者:程汝明   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日,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日,《语丝》周刊12期。此文,后编入《野草》。   文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天,鲁迅忽然想到,他已多日未见到弟弟。弟弟当时十岁上下,他去了哪里?他在干什么?鲁迅想起 ,他曾看见弟弟,弟弟到后园,捡枯死的竹子……他心头一紧,奔向后园,在后园一间小屋内,鲁迅看到弟弟,弟弟在制做一个“蝴蝶风筝”。鲁迅冲了过去,折断了蝴蝶的翅膀,踏扁了风筝上的风轮。   鲁迅,为何要毁掉弟弟风筝?当时,鲁迅认为,做风筝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后来,鲁迅长大了,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异常后悔!他想过补过的方法,比如:送弟弟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和他一起放!但其时,他们各自,都有了胡子!鲁迅,也想过直接向弟弟道歉,求得弟弟的宽恕,但当他向弟弟提起此事,弟弟的反应是——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听别人的故事。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这一微小细节,把鲁迅置于永不能忏悔的境地!于是,《风筝》给世人留下,无尽思索的空间。   《风筝》,全文一千三百余字,鲁迅启用了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细写,写弟弟偷偷制做风筝的场景,写作者毁坏风筝时的得意,和弟弟的惊恐与无奈。第二个细节,是弟弟,“全然忘却”!此细节,仅仅一笔带过。——散文中,细节实与虚的处理,标志着,一个作者对文章整体的掌控,标志着一个散文作者技巧的成熟“度”。   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是鲁迅精神的“苦闷”期,此时,鲁迅正由社会进化论者,向共产主义战士转变。这次转变,到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时,才彻底完成——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要深刻、全面、透彻理解《风筝》,我们需要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要通读鲁迅与夫人许广平的通信集:《两地书》。   《两地书》,是打开鲁迅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   写好一篇散文,要有丰厚的人生阅历与文化底蕴;要进入、消化一篇经典散文,也决非易事。   2018年.1月14日夜.于空心巷.顽石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断想 .(九)作者:程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