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 发表于 2023-12-13 14:09:22

长篇连载《汉初风云录》第三部 109回(中)一代名将韩信含冤被杀

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3-12-13 14:12 编辑

         第一O九回:战神被疑谋反遭皇后忌惮                   萧何献计吕雉钟室诛韩信(中)   不料,韩信下了马车刚一进入宫门,早已等候多时的皇宫卫士便按照吕后的命令一拥而上,将韩信抓住。韩信用力挣扎,却被卫士用绳索捆了个五花大绑,动弹不得。   韩信大呼道:“你们这是作甚?难道不认得我淮阴侯韩信?”   护卫部将说道:“得罪了韩将军,我等是奉皇后之命而为,韩大人有话还是对廷尉讲吧!”随即将韩信押入大牢。   吕后命廷尉审讯韩信,令韩信招认伙同陈豨密谋造反的罪状,韩信矢口否认,连喊冤枉,对廷尉说道:“我韩信自追随圣上,一向对圣上忠心耿耿,感恩戴德,怎么会背叛朝廷?再说,我如今被贬为淮阴侯,手中并无一兵一卒,每天处于朝廷监视之下,又如何能配合陈豨作乱长安?若是朝廷拿出证据来,我韩信甘愿认罪伏法,绝无半句怨言!”   廷尉见审不出个结果,只好作罢,向吕后禀报道:“启禀皇后,韩信非但拒不认罪,反而索要证据,明日是否继续审讯?请示下!”   吕后挥挥手说道:“不必再审,你退下吧!”   吕后思来想去,担心夜长梦多,韩信被捕的消息走漏风声引起社稷不安,皇上出征不在京城,非常时期须采取非常之手段,遂下令在夜深人静之时,派武士自牢中提出韩信,将其带到长乐宫的钟楼内,秘密处死,随即诛灭韩信三族。   韩信死于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正月,时年三十五岁。韩信死后将近一年,叛臣陈豨才被斩杀,可见韩信被杀得过于仓促,并无确凿的人证物证可供定罪,委实是一大冤案。   韩信被害之后,因其战功卓著,名扬天下,又是犯下谋逆之罪,为避免后人祭奠,吕雉下令将韩信的躯体密葬于长安城东三十里处灞桥新筑乡(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194),韩信的头颅则被吕后派人放入木匣,吕后亲笔修书一封,派信使携带着韩信的头颅和书信乘快马星夜疾驰,赶往代地呈送汉高帝刘邦过目。   吕后的信使快马加鞭,一直赶到洛阳以北八百余里的灵石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恰逢汉高帝刘邦从东垣出发经太原先行返回洛阳路经至此,信使便将韩信的首级和吕后的书信一并呈报于刘邦,然后返回长安复命。   刘邦看到韩信的头颅和吕后的信件,感到十分吃惊和意外,内心可说是五味杂陈,难以言表。虽然心中黯然怜悯伤感,却也因为这个最让自己忌惮和放心不下的人从此不复存在,而顿感踏实许多,不得不暗暗佩服皇后吕雉的狠辣与果决。   刘邦念及韩信自兵出汉中以来,出谋划策,东征北伐,先后灭了代、赵、燕、魏、齐五国,垓下统帅汉军击败项羽,立下卓越功勋,不可抹杀,遂下令将韩信的头颅埋葬于山西灵石县南面的高壁岭之巅,命汉军士兵每人掬土一捧,覆盖于盛放韩信头颅的木匣上,形成高大的墓冢。   高壁岭周围群峰巍峨,陡峭险峻,山中道路崎岖蜿蜒,扼守南北交通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韩信葬于此山之后,世人改称高壁岭为“韩信岭”。岭上松柏常绿,山风吹拂,深涧湍流,景色幽幽,“战神”韩信的头颅埋葬于此,俯瞰世间沧海桑田,烽烟变幻,亦算是合乎于他的地位与名分罢!    高壁岭上的韩信墓虽历经两千余年风吹雨打,因后人多次修葺,至今墓堆仍有三丈余高,十余丈见方,墓前立有刻着“汉淮阴侯墓”字样的石碑一座。这也是汉高帝刘邦唯一一次为犯下谋反之罪的大臣安葬并筑立墓塚。由此可以看出,刘邦对开国重臣韩信的功过是非所抱有的复杂心情。   韩信死前曾长叹道:“我曾闻蒯通说过:‘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谁料今日功名成就之后,果真被妇女小人所害,悔不当初不听蒯通之言矣!”注解:   (194)灞桥,位于西安东面的灞河上,始建于春秋秦穆公时期,桥边栽种柳树,古时长安人送客至灞桥上,折柳枝赠别成为一种习俗。所以古人又称灞桥为“情尽桥”、“销魂桥”。“灞桥风雪”成为古长安的一道胜景。历经两千余年沧桑巨变,几经损毁重建,今天的灞桥已成为钢筋混凝土大桥。(未完待续)

泰山石 发表于 2023-12-13 21:38:33

佳作欣赏点赞支持!

泰山石 发表于 2023-12-15 00:26:01

拜读大作点赞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篇连载《汉初风云录》第三部 109回(中)一代名将韩信含冤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