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 发表于 2024-5-25 13:40:38

向远:乡村如何避免官僚主义再生并实现再集体化

本帖最后由 老农 于 2024-5-25 14:04 编辑

向远:乡村如何避免官僚主义再生并实现再集体化

2024-05-25 08:05:43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向远




                                              https://h.anhesiji.com/p/53cecfa21caf80ef57e6f0645fea6966.jpg

  4月25日,民间三农问题研究学者何平在“昆仑策”首发《官僚主义是乡村振兴的最大障碍》一文,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先后有曹山明、智广俊等学者跟进撰文批判官僚主义对乡村振兴的阻碍及破坏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在推进乡村集体化过程中降低甚至排除官僚主义影响的思路和途径。为此,我从底层农民的视角,尝试着写出自己的感想和思路,希望能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一种新路径,以利于研究探索乡村振兴之法,避免官僚主义的再滋生,并推动乡村的再集体化。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实现乡村的再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但如今,包产到户的红利已难以为继,负面作用乃至弊端越来越大。物极必反,很多专家学者看到了症结所在,希望推动乡村的再集体化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其实中央早已给出了实现的路径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推动乡村的再集体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坚持习总书记的这一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积极推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如此,也才能推动乡村振兴。

  当前我国乡村大多处于“地碎人散”状态,这是乡村难以振兴的核心问题。大量实践证明,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直接和经济的办法是通过村两委或村民小组,组织村民民主协商,制定方案,一举实现“地合人和”,推动乡村从小合和走向大合和,这也是推动乡村再集体化的必要过程。多年来,一直有村庄或村民小组进行过类似尝试,取得了好的效果。如广东的叶屋村、湖北宜昌的宝月寺村与山西灵丘的田脊梁合作社等。至于这些探索的很多瑕疵,会在学习提升和实践过程中得以消除。

  促进“地合人和”,除了民主协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几乎再找不到更好、更有效的办法了!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在推动“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实现小田并大田;还有通过土地整治,实现了一户一田或多户一田,但注意力集中在推动“地合”工作,而更重要的“人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却较少考虑,甚至被忽略了。

  通过民主协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才能促进“地合人和”。让农民自己当家作主,唤醒他们提升民主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应该成为振兴乡村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推动乡村再集体化的必经之路。从乡村振兴的很多案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有些乡村干部正在这条道路上进行探索践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而让农民靠边站,让企业家决策,或者让领导决策,以及让专家决策的乡村振兴方案和思路,就是越俎代庖,犯了原则性、方向性错误,是与习总书记的讲话及中央精神相违背的做法,必会导致农民更加原子化、碎片化,给乡村基层和人民留下一地鸡毛!


  二、在基层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组织制度的创新

  我们都知道,人民公社建设最初是从引导农民建立互助组开始的,而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遵循的原则都是农民自主自愿,这是保障实现人民民主最好的时期。之后从初级社发到高级社直到人民公社时,权力干预的力度越来越大,人民民主逐渐削弱,最终导致有不少集体经济演变成为官僚经济。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改革开放后,在农村集体经济崩解,乡村社会走向无序状态背景下,国家尝试通过建立一系列乡村制度扭转局面,但经过三四十年的探索实践,基本上都不成功。如今的政府,寄希望于乡村社会精英引领,发展乡村产业和经济来推动合作社及村集体的再发展,效果也差强人意。完全靠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建立维系的组织或集体,一定会利尽则散!而且这样的组织或集体基本上是能人、强人、贤者主导建立维系,成员只是附随者,两者之间很难实现真正的平等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更不用说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了。

  改革开放至今,权力希望用“民主+私有经济”的形式来推动合作社、乡村再集体化。实践证明,当民主遭遇到金钱的干预也必然会走向变形异化,最终由私有资本当道、官商勾结,官僚主义及金钱主义盛行。

  古语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古人讲的道理不仅适用个人、群体、国家之间交往,同样也适用组织及民主制度建设发展的趋势。以强力或私有经济推动的组织和民主制度建设,都只能存续一段时间,需要变革创新;唯有以人之本心(人人本自俱足的真情实爱)出发推动的组织和民主制度建设,方能成其久远,这是大势所趋!

  在基层探索以人人本自俱足的真情实爱创建组织及民主制度,才有可能推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乡村的再集体化,避免官僚主义的再滋生,促进乡村振兴!


  三、创新的组织制度模型、原理及其优势

  人类社会应有三种基本的组织制度模型,为形象地叙述,我需要借用筷子抱团的办法。

  要使几十支或更多的筷子抱团,不易散掉,其简单、基本的方法有三种:1、铁丝捆扎;2、胶水粘连;3、 胶带缠绑。使用胶带缠绑需要技巧,如果只用胶带围绕几十支筷子缠成一圈或多圈,从中间很容易抽出一、二支,其它就会全散掉。我做过实验,用胶带缠绑筷子,只要超过7支,中间就有一支或多支不能被胶带粘住被轻易抽出而散掉。所以我们用胶带缠绑筷子时,先3至6支缠绑成小捆,再3至6个小捆缠绑成中捆,再3至6个中捆缠绑成大捆,这样就把几十支或更多筷子缠绑好了,又不容易被拆散掉。

  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模型和筷子抱团的方法可以一一对应。

  1、权力组织制度模型,犹如铁丝捆扎的筷子模型。权力组织及制度靠强势智慧人物主导并通过暴力或强权手段来建立,其中的人民犹如被铁丝捆扎在一起。

  2、精英组织制度模型,犹如胶水粘连的筷子模型。精英组织及制度靠有匹配能力的精英主导并通过较和平手段用道德、文化、宗教、金钱、科技等来建立,其中的人民犹如被胶水吸附粘连在一起。

  3、群众组织制度,即是当下我们要重点探讨研究的创新组织制度。

  在人类社会中,依靠真情实爱、志同道合的兴趣爱好自主结合在一起的小团体,如家庭、原始氏族社会、宗族、朋友圈等我们可称之为群众组织。这种组织任何人都可以依靠真情实爱而自主建立,在社会中广泛存在,但由于群体太小,或没有按照胶带缠绑的方法去构建,导致组织特别松散,没有竞争力,更不要说建立制度体系了。

  仿效胶带缠绑筷子模型,应用民众“本自俱足”的真情实爱,自下而上构建群众组织制度模型。由民众3至9人自主结合形成小组推选出小组长,由3至9位小组长自主结合形成大组推选出大组长,再由3至9位大组长自主结合形成合作社推选出社长……如此架构,可以高效地让民众组织起来。

  在权力组织和精英组织中,人民只是被组织、被利用或被帮扶的对象,人民完全无法制衡权力或精英;且其组织结构与制度僵化,人民的自主能动性及力量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

  相比权力组织制度、精英组织制度,新型群众组织制度有以下五大优势:

  1、可把德才兼备的人推送到最合适的位置。我们知道,当农民自主结合推选小组长时,会选出他们中间德才兼备的人;当为数不多的小组长共同来推选大组长时,同样如此……,这种筛选机制会不断把德才兼备的人筛选出来,并给予其最合适的位置。这样可保证群众组织由一批德才兼备的人引领。

  2、保障群众组织永远保持团结。每一层的当选者都受其下不多的推选者制约,可随时进行改选更换,这样,可保证每一层的当选者都不敢轻易背叛推选者,以此可消除因当选者背叛而导致群众组织的崩解隐患,使群众组织永远保持在团结的状态中。

  3、可有效实现上下良性沟通,并有望达成共识性方案,使得大家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每一层的当选者都是其下的推选者推选出来的,因此,这样的当选者就是信任的枢纽,因每一层人数不多,大家可以实现充分而细致的沟通交流,上下的意见和反馈可以通过枢纽双向顺畅流动,不同小群体可随时讨论交流,直至达成共识,这样就可以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而现有的合作社及集体组织难以实现这样的良性沟通交流,最多只能达成多数未决的方案;甚至是吵成一团糟,无法达成任何意见;更多时候,可能连会议都召集不拢。最后,合作社或集体组织就会因缺乏广泛而细致的民主沟通协商,慢慢变得有形无实而松垮,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4、可实现个人民主权益与民主集中制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这种自下而上的组织结构中,个人正当的民主权益会得到尊重和重视,否则就会失去组织的基础;而在层层民主集中的讨论中,个人的一些过分要求会受到相应的制衡、并受到众人的教化!这种个人民主权益与民主集中制的有机融合,才能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这也可说是对毛主席人民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展提供了组织制度模型。权力组织制度、精英组织制度实现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展。而依靠真情实爱为纽带的群众组织制度进行层层架构建设,才有可能从一个个小的命运共同体开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逐步建设发展。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主体”、“坚持人民至上”等理念,已从国家战略上作出了重大决策和部署。在文明形态、农业种植方式上,我们也都做出了战略选择,走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有机农业的建设发展之路!而现今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用旧有的权力组织制度及精英组织制度来推动农民的组织振兴。事实证明,这样的组织制度不能适用当下的社会需要,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做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要求已不相适应。

  因此,组织制度上我们同样需要作出一次重大的战略选择。


  四、推进群众组织制度的探索实践

  创新的群众组织制度模型,需要事先周密设计和探索实践,过程一定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会遇到很多挑战;但只有面对,勇敢克服这些挑战,我们才能开创出新局面。新型群众组织制度,一旦实践得以完善获得突破,则极易被学习借鉴和推广,必将促进乡村的再集体化,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谋求在全国寻找一个村庄,由其村支两委用新型群众组织及制度组织村民,通过民主协商,来实现“地合人和”。在此基础上,用新型群众组织及制度去推动村民成立老年人互助组织、劳动力合作组织、购销合作组织、乡贤组织、村内在外大学生组织、文艺组织等;同时探索、研究把这些各种不同的村民组织与村支两委如同人体一样把他们有机地融合成一体,建设好中国第一个有机村庄,实现乡村的再集体化。这个村庄就是一个全体村民命运的共同体,也可说是一个大同社区。

  有机村庄(乡村再集体化)建设的探索实践,将会把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关系”提升到“心脏与肌体”的关系,血肉联系更为紧密而牢不可破!如此才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坚持党的领导、农民当家作主、依法治村有机统一,健全农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实现农民意志,保障农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避免官僚主义在乡村的再滋生。

  有机村庄建设的实践探索一旦获得成功,必将会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行的亮点。第一个有机村庄将作为起源地,必将会吸引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三农问题专家等的目光,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关阅读】

  何平:官僚主义是乡村振兴的最大障碍


  (作者系乡村社会组织创新研究者,曾担任村委会主任,现任神州新农村发展实验室三农研学委员会主任;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老农 发表于 2024-5-25 14:21:23

篇首图片被黑客刻意缩小展示,意图借此贬低文意。实际上,图片尺寸是较大的(约有三分之一屏幕大小),不妨以鼠标点击一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远:乡村如何避免官僚主义再生并实现再集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