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我是张天才之督察来了(2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题记
对此,当时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也没有人看懂过意续第布下的局。但意续第给那几个负责跑腿的老干部的解释,却隐隐透出一些他那番别出心裁的为人处世之道:“很多人见我成天装疯卖傻,这里嘿嘿哈哈那里哈哈嘿嘿,搞不懂我是如何把钱赚到的。
“其实很简单,在咱们这个社会要想赚大钱,一不能靠权,二不能靠钱,三不能靠文化,要靠思想。生意要做大最终需要绕过有权的有钱的有文化的,如果绕不过去那极可能一下子就被人家夹死掉。
“做生意就是做空。开茶店的不卖茶,开饭馆的不卖饭,开荒的不卖地(上的作物),但却要把钱赚到,关键就在于不要只看眼前,不要只看现有的,不要局限于条条框框里。
“可惜却总有太多的人想靠国(公)家发财。其实靠国(公)家是最不能发财的:急功近利一窝蜂,一哄而上一冲而散!凡事要靠自己,只有先替国(公)家着想,然后才能从国(公)家那里得到好处。”
这些话很多人直到一二十年后才看清楚想明白,也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头没脑无法琢磨得透彻。
西河坝到手后,意续第啥事没干却迫不及待地在河滩上种起了花草树木。但这些花草树木意续第却并未花太多的钱财,因为市政府负责市政绿化工作的负责人胡思德是意续第哥哥意续良的战友,平常也没少于接受意续第的请吃请喝请茶,所以当他在不经意间听到意续第说起要在西河坝栽林木养花草时,当即古道热肠地表态要把城市绿化升级换代淘汰下来的大小风景树一律免费送给意续第,让他移栽到西河坝的河滩上去。
帮忙帮到底,他又挨着个儿给市政绿化工程队下属几家苗圃的负责人打招呼,只要意续第有需要他们就按照最优惠的价格供给意续第花草树木的幼苗。于是即便是花钱购买的那些苗木,人家也是少半卖多半送只象征性地收取点费用便罢。
非但如此,胡思德甚至派了市绿化队的一个名叫罗东旭的园林设计师时不时到西河坝走一走转一转,指点着意续第按照他的想法有规有矩地打整西河坝成行成片地栽植着花草树木,所种植的品种则大多为香樟银杏水杉紫荆杜鹃铁树桂花樱花茶花金钱榕等风景树。
一两年后西河坝的林木连成一片颇有规模,原本荒无人烟的西河坝摇身一变成了潼城近郊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的风景线,慢慢地成为许多城里人一早一晚或节假日闲逛玩耍的好去处。
再一两年后潼城城市扩容的规划被市委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规划区内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先期展开,由此需要大量的风景树做行道树绿化带。意续第便大的去小的留趁此机会有计划地卖掉了大部分的风景树,不但大赚一笔而且还腾出一大片的空地来。
坊间传闻仅意续第在西河坝河滩上种植的那上千棵桂花树茶花和银杏树就赚了几十上百万。因为这些树当初栽植时还全都是人家苗圃都打不上眼的残次苗,又弱又小还不到一米高,连好多内行人都不看好以为没有栽植的必要。
然而它们虽然七弯八拐长得还比较慢,但在园林设计师罗东旭的指点下,意续第将它们这里几亩那里几亩间杂着栽植在靠近城区一方。
那些地方全是多年淤积下来的沙土,土层厚土壤肥润透气性好,利于桂花银杏等的根系生长发散,加之管理得当,所以几年间居然长得比酒杯还大。
意续第倒手卖出风景树的那阵子,桂花树银杏树等风景树又正是紧俏货。物以稀为贵,一棵酒杯大的树苗市场价一般都在百元以上。
当初签订西河坝租赁合同时,其实是没有人把意续第那条词斟句酌的有关河堤堡坎的款项当回事。毕竟在当时那还是连政府部门都不愿提及的“劳民伤财”的路数。所以都以为他唱高调夸海口哗众取宠,其实鬼迷心窍言不由衷。没有人想过意续第会特立独行不惜血本当真的去做。
因此几乎在栽植风景树同时,意续第便大展拳脚煞有介事地铺开了西河坝河堤的堡坎工程。他从老家请了好几十个民工:青壮年的男劳力主要负责下气力垒河堤,妇女和劳力弱一点的主要负责栽植风景树打杂,还有几个五六十岁没人照顾的孤寡老头儿也被意续第带到西河坝,负责每日里浇浇水除除草在风景林里转悠巡逻。
那时候的农村人几乎都还没有打工挣钱的概念。平日里有人请帮忙,大多不过吃人家几顿饭喝人家几杯跟斗儿酒而已,但意续第却要按月付给他们一二百到两三百不等的报酬。而且为了方便工人们的生活,意续第还在河坝里东一处西一搭修了好几处像模像样的管理房,通了水电,免费提供给工人们住。
这样的待遇在当时并不比城里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性收入低,所以意续第成了扁担坡村人眼中的大好人,一度被村民交口称赞誉为“易善人”。到后来扁担坡村的一些人甚至不惜托了各种关系,主动跑到西河坝来帮意续第做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