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道士 发表于 3 天前

才华初显

雷娃出生不久,正值部队精简之际,他的父亲文化水平有限(仅在部队里接受过短暂的扫盲教育),为了照顾情绪,部队为他升了半级。于是,他以副营职身份转业到了地方,担任了县青峰水泥厂党支部书记。恰逢雷娃“百岁”(百天)之际,面对这双喜临门的日子,他父亲自然不会马虎,几乎倾尽全部身家在工厂筹建处大灶房操办了喜宴。宴席结束后,在火炕上摆满了琴棋书画、脂粉钗环以及称砣、算盘、手枪(那年月营职转业干部仍有配枪)、锨头、锤把、鞭杆、牛笼嘴等杂物,看雷娃喜欢哪样。据说在过“百岁”这天,小儿抓周,喜欢哪样东西,以后就会在哪方面有所出息。比如喜欢脂粉,长大后可能贪恋女色;喜欢鞭杆,长大后可能就只有拍牛后板筋(当农民)的命。房间里涌满了看热闹的人,雷娃却毫不犹豫地抓起了一盒香脂,咿咿呀呀地就往坐在炕沿上看热闹的大姑娘翠花怀里钻,一边向前爬,一边“蛋蛋、蛋蛋……”地叫喊着。另一只小手也不闲着,竟然准确无误地直接摸到了她鼓胀的乳头上:“吭、吭吭……”雷娃纯属月里娃咯痰——好像有老病。还好,在雷娃吭哧时,臊红了脸的翠花急中生智,把雷娃抱到炕上的物件前:“喜欢啥就抓啥。”雷娃东瞅瞅、西望望,趴在炕上把乱七八糟的东西全往自己怀里揽,并不时回过头来冲着翠花“蛋蛋、蛋蛋”地乱喊乱叫。雷娃的父亲脸上不时变换着五彩,窘迫得不知说啥好。还是翠花聪明:“他工农商学兵样样都要,将来一定是个当大官的料!”此言一出,引起了一阵雀跃般的欢呼,为雷娃以后人生的多彩多姿就地抛了个好彩头。雷娃眼看着快要到八岁了,还没有上学。原因在于,在雷娃之后没几年,他妈就先后又给他生出了一妹、俩弟。为了维持生计,雷娃他妈在厂里做了个临时工,家里的小保姆自然而然就历史地落在了雷娃的头上。一晃,比雷娃小两岁的玩伴李莹莹都上学了,他才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李莹莹上学后就有了很多同学,就不会一天到晚给他当“媳妇”了……这还了得!李莹莹是翠花的独生女,和她妈一样,白皙的脸上长有一双略显眯缝的桃花眼,显得娇媚而又水灵,加上她穿着鲜亮,活泼可爱,小朋友们都喜欢和她玩。雷娃更不肖说,成天扮演者莹莹的护花使者,其地位远在雷娃弟妹之上,几乎可以说雷娃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法定的准媳妇。雷娃义愤填膺,他扯开唐老鸭般的嗓子给他父亲和妈摆事实、讲道理:我不上学就会没出息,没出息长大后就没工作,没工作莹莹就不会给我当媳妇,没媳妇你们两个就抱不上孙子……雷娃看见在一边闷头抽烟、脸色铁青的父亲,也给来了个现身说法:你要是有文化就不会被精简,不精简现在说不上早就是个将军了。一番慷慨陈词至情至理,如醍醐灌顶,从灵魂深处警醒了他爸他妈。是呀,由于雷娃的个头长不尽人意,他们还从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雷娃自幼聪明,怕别人说他年龄大、个头小,就让他大(爸)人为给他缩小了年龄,至于幅度……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保密。自然,雷娃旗开得胜,不仅如此,还和李莹莹同在了一个班上。雷娃比莹莹大得多,莹莹有时学习跟不上趟,老师就让雷娃和她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雷娃心里乐开了花,套句《水浒传》中宋江的口头禅便是——正合吾意。雷娃刚上小学五年级时,他父亲突然离世了,没过多久,他小弟出世,家里没人照看,没法子,他妈只好让他向学校请几天假。雷娃顿时有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立马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空白纸,提起笔不假思索,龙飞凤舞,三下五去二,就把写好的请假条塞到了大弟弟的手中:“给我们班主任请假去。”大弟弟放学后扯着嗓子冲雷娃高喊:“哥,你出名了,全校人都在传诵你的请假条呢!”雷娃有些迷糊。大弟昂起头、眯起眼、扯开嗓子背诵道:“马老帅,我妈今天下牛生孙子,请假……”雷娃马上猜出自己那张请假条上写错了字,在“老师”的“师”上少划了一道;把“下午”的“午”字给刺破了头,把“孩子”的“孩”……当时实在想不起这个字,就在一边划拉了几笔,蓦然间,“孙”字闯进了他的脑海,但他一时想不起这个字的读音,急速分析了一下字面:“小子。”他妈不就生了小子吗……没几天,雷娃的知名度就冲出了山乡,响彻了县城。这雷娃,真“雷”!雷娃出名了,李莹莹却被一种莫名的羞赧感驱使着,和雷娃的关系逐渐变得若即若离,甚至于疏远了起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才华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