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悟 发表于 3 天前

新编世情小說《雅賺》

本帖最后由 了悟 于 2025-4-6 13:16 编辑

新編明清世情小說《雅 賺》(一)    鄭板橋的書法最初是效仿鐘繇和王羲之,並參照米芾和蔡襄的技法,以後又專攻篆書和隸書。他的繪畫深得南翁鄭思肖之家法,又融匯了徐青藤老人技法,以致風格揮灑雄健,自成一家。    鄭板橋身為秀才時,曾三次去揚州邗江出售書畫,可沒有識貨的人。他當時孤寂失意,落拓可憐。後來鄉試中舉,隨即中甲榜,聲名大震。等他再到邗江出售書畫時,前來爭索墨寶的人特別多,門外經常擠滿了人。鄭板橋畢竟是一位寒士,此時名氣雖大卻更為注重自身聲譽。他人不出高價,自己絕非出手。沈凡民先生代他刻了一枚印章,為“二十年前舊板橋。”他以此銘記以往地位卑微的憤慨。    這時候,江西的張真人入京參見皇上回來恰好途經揚州。一時富豪商人爭相獻媚,都想求鄭板橋書寫對聯獻給這位張真人。有一個商人特意在江西定制了一張大箋紙,長為一丈多;寬有六尺多,堪稱獨一無二。商人差人來婉言求鄭板橋撰寫對聯詩句。差人來後問潤格是多少?鄭板橋回道:“一千兩銀子。”差人只願給五百兩。鄭板橋欣然答應,奮筆直書,不一會寫成了上聯。寫的是“龍虎山中真宰相。”差人又求鄭板橋再寫下聯,他笑著說:“講明一千兩,你只付五百,我也只能給你寫半聯!”差人無奈只得回去秉告商人。商人不得已,只好如數付給鄭板橋銀兩。他收了銀兩立即寫出下聯,書為“麒麟閣上活神仙。”人人見了都為之讚歎:工妙絕倫!    當時的富商,当时的富商,盐政官吏和都转盐运使都看重郑板桥的书画,争先抢购。无论是对联还是条幅,甚至是鬥方,只要能購到就是有面子。這些人幾乎都各有所得,唯獨有一富商某甲,出身微賤,品性也特別卑鄙。鄭板橋對他很厭惡,即便他出重價,鄭板橋也誓不將自己作品賣給他。某甲自己打量客廳裏沒有先生的字畫,私下很是慚愧,想盡了一切辦法索取,始終不能得到。    鄭板橋喜歡旅遊。有一天,他帶著書僮,背上詩囊,徒步去城東郊外。漸漸走到人煙稀少之處,看到亂墳雜草間隱約露出了屋角,頂上飄出少許炊煙。一旁還栽些高矮不齊的花卉柳樹。鄭板橋見了有些好奇,笑道:“這地方怎麼還會有隱士?”剛翻過座嶺,見墳墓更多,路徑也更窄。再往前一看,見那邊有座小院子。茅屋雖數間,建造卻精緻典雅,四周既無鄰居,也無院牆。有一座小橋橫跨溪水, 直通門前。門兩側有兩副白木板對聯,上面寫道:“逃出劉伶裈外住,喜向蘇髯腹內居。”上邊橫額“怪叟行窩。”    鄭板橋對此處越發好奇,於是就想進去看看。進了院門又是一重門,兩側同樣有對聯。一聯是“月白風清,此處更容誰蔔宅。”另一聯是“磷陰焰聚,平生喜與鬼為鄰。”橫額是“富兒絕跡。”庭院內懸掛著鸟笼,擺著盆魚,與花卉藥材相掩映。可奇怪地是新種的芭蕉只有手掌大小;剛栽的楊柳卻比人還高。    鄭板橋進屋裏一看,只見南面的兩間房屋打掃得無一絲灰塵。屋裏擺放茶几一張,書桌一張,四把椅子,兩個小凳子,木榻、藤枕和書廚各一個,琴劍竹擱也是各一。桌上筆硯紙墨、烏絲尺和水盂樣樣齊備。牆上還懸掛著一幅徐青藤老人畫的《 補天圖 》。圖中的女禍螺髻高額,抬頭仰視爐鼎,鼎中熱氣慢慢升入空中……女禍畫得生氣勃發,畫作確實是一幅真跡。房間兩旁牆壁卻白粉如銀,什麼字畫也沒懸掛。鄭板橋見了屋裏擺設特別喜歡,也不管主人是誰,一時興起就登榻盤腿端坐了上面。(待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编世情小說《雅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