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高名强
八十高龄的他,头发稀疏见顶,但精神矍铄。 这是我初中数学老师高名强。记得当年的他,剃着两分头,架着近视镜,穿着合身的蓝布中山装,四个口袋平平整整,五个大黑扣子总是扣得严严实实。这个看似沉稳、严谨的人,却酷爱集邮,擅吹口琴。自从他来了,依山傍水的校园里常会响起口琴吹奏的《五朵金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的优美旋律,他的身边也常聚拢着一大群学生。 一直以来,高老师深受同学的爱戴和敬重,这源于他对学生的关爱和付出。 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农村经济凋敝,群众生活困难,辍学的人越来越多,课堂上学生越来越少,高老师心急如焚。学校召集老师研究,遂决定展开家访。为了动员学生返校,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积雪没踝,高老师怀揣流失学生的名单,顶风冒雪,穿山村,过田埂,一天走上几十里路,逐户上门做工作。许多家长说“家里困难”,他便劝说家长“不要因一时的困难,影响了孩子的一生”,苦口婆心,耐心之至,令家长和学生十分感动。山村家访,没地方买午饭,只好饿着肚子,下午继续家访。高老师说,虽然热情的家长要留吃饭,但是那个灾荒年月,人家招待我们吃一餐,他们自己可能就要饿好几天,怎么忍心吃。高老师他们就这样忍着饥饿和寒冷,爬山越岭,不辞辛劳,经过艰苦的思想动员工作,终于高兴地看到一部分流失生陆续重返了校园。 高老师教了四十年书,竞当了四十年的班主任。当年的里田中学大多是附近十里八乡考进来的农村学生,需要在校膳宿。班主任既是师长又是保姆,从早起床、做早操,到晚上就寝,夜里查铺、帮学生盖被子,样样要管。学生一时交不起餐费的事也常有,他曾多次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先拿钱垫付。学生们在一起好嬉闹,稍不注意就发生意外。一次永新中学一群学生在寝室嬉笑打闹,一学生从上铺挤下,被地面一块木板上的铁钉扎穿脚底,血流不止,高老师急送学生去医院包扎、打破伤风针,随后他带着两个体力好的学生,三个人轮流背了十多里路,把这个学生送回家。见老师亲自背着自己受伤的孩子回来,家长感动不已。高老师深知,当班主任责任重大。他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一天到晚围着学生转。他有三个孩子,爱人怀孕、分娩,他没有请过一天假,也没有耽误过一节课,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文革中他不参加任何群众组织,但学生发生武斗,他挺身而出,尽力制止,保护了许多学生,赢得了师生、家长的尊敬和好评。 高老师是教数学的。针对许多人觉得数学课枯燥无味,他要求自己的数学课,讲得要“头头是道”,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有味,学生就爱听,老师才能真正把“道”传授给学生。为了这八个字的要求,他从不因自己年年教数学,天天讲ABC,而有丝毫的懈怠和应付。他阅读了大量与数学专业有关的书,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教学资料,编题巧妙新颖,解题方法独特,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他教的班级,每年都有学生参加全国奥数竞赛。多年来,获得全国奥数竞赛一、二、三等奖和省市奖的累计有三十多人。每年开学,家长都争着要把孩子送到他教的班上。由于他的努力和在数学教学方面的优异表现,他担任了学校数学教研组的副组长,并被中国数学会聘为“中学数学奥数竞赛”二级教练员。 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辛勤付出,同学们有目共睹。正是他长期以来在教育园地的默默耕耘、和对学生各方面润物细无声的关爱,赢得了一批又一批的同学对他的爱戴和敬重。如今,他的不少学生也人到晚年了,仍不忘与高老师的这段深厚师生情谊,依然和他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回想我和高老师之间的师生情谊,也是我的数学成绩在他的关心、帮助,我努力赶上的过程中建立并密切起来的。初中那会儿,我的数学远不如语文和写作课的成绩好,高老师从来没有另眼看待我这个偏科学生,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 后来我参军了,写信感谢高老师对我曾经的帮助,他很快回信,鼓励我在部队好好干。这一通信就是三、四年,后因彼此工作单位的变化失了联系。1998年我回老家过年,打听到高老师的电话,又联系上了。多年没见面,我去看望他,吃饭、喝酒、聊天,谈及别后各自的情况,虽长话短说,也聊了大半天。 “日子过得真快啊,转眼间我快要退休了。”高老师感叹光阴的易逝。 “退休后有什么打算?”我问。 “现在还没打算。但我一直以来有两个愿望,一个想去看看大草原,二是想看看大海。”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笑着说。 “看大海不难,福建到处是海。”我当即邀请他夫妇俩方便时来福州。第二年暑假,高老师一个人来了,我嗔怪他怎么没带上老伴,他却给我带来了一份珍贵礼物。 “这个给你!”高老师递给我一个纸包。 “什么?”我接过纸包问。 “你看看。”高老师示意我打开。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呀!信,我写给你的信?!” “是的,你写的信,我都好好的保存着呢。” 真没想到,经历过文革的动乱,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雨岁月,我的信老师居然还保存得这么完好,这是怎样的一片苦心,又是怎样的一份情谊啊,我翻着这些略略泛黄的信笺,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感动:高老师,你是我的好老师,好兄长,好朋友。 在长乐下沙、在兴化湾边我们一起看海。在湄洲岛,我们愉快地徜徉在大海里,氤氲在友情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