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关注度最高,同时也是不同文化交流的第一印象,就是风俗。全世界体量最大的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长城,而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中国的春节节日。春节是中国人全民性的节日,现在五十六个民族都过这个节日,其实在现代节日体制制度建立之前,历史传统中除了汉族以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也都过春节。中国的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时间最长的,一般要过到正月十五,而民间从进入腊月就开始过春节,腊八正式启动,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才完全结束,持续将近两个月时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拥有这样长时间跨度的节日。 春节是一个文化容量极其巨大的文化现象,它就像是中国人的大舞台,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饮食、书法、对联、龙灯、团圆、祝福吉祥、天人合一,我们所有的文化内涵基本都包含在了其中。从特点上说,春节传播是一种非自觉性的自然传播,中国人走到哪儿,就把春节带到哪儿,人们并不是有意识非要将春节作为文化进行传播,它是作为生活习惯和习俗,与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如今海外有三千万华侨,他们将中国的春节带到全世界,春节基本上成了全球的狂欢,所以说它是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今日中国的繁荣强大和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相应水涨船高。近十年特别是近五年来,春节在海外引起了越来越大的关注,“春节感染全球”、“中国式欢乐感染世界”、“中国春节在海外赢得市场”、“全球跃动中国红”、“春节展示中国软实力”等等,都是海外媒体对春节的评价,可见,春节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根据海外调查,在国外的很多城市,春节已经不再仅仅是华人的节日,而成为全社会的假日。国外还有很多大城市在春节期间,都会举行非常隆重的仪式。春节期间,从联合国重要官员到欧盟、美国的政要,都会向当地华人表示节日问候,顺带也向中国人民致以节日问候,这已形成一种国际时尚,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外交礼仪,比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春节期间写中国字、说中国话,已经成为常态。 (向云驹 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文艺资源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