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多来,明星陈赫的离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疑似出轨”“隐瞒离婚且仍向公众秀恩爱”等信息在舆论场中持续发酵,媒体争相挖料。无独有偶,艺人张默因吸毒入狱,前两天刑满释放,也吸引了大批媒体在看守所门前苦等。诸多媒体一味“追星”现象,以致让媒体人自己也看不下去了,发出了“浪费媒体资源”“敬业用错地方”等质疑。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精神文化追求日益广泛,明星相关趣闻轶事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谈资,更成为许多媒体提高发行量、收视率、点击量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关注明星的负面新闻似乎变成了不少媒体的“习惯”,出轨、离婚、吸毒、入狱……不一而足。一些媒体对明星的“过度围观”甚至“推波助澜”,变成了低价“变卖”自身极其重要而宝贵的公信力。 作为公众人物,明星区别于普通人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一旦行差踏错,便很有可能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热烈讨论。在当今文化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媒体通过对明星的报道,打造了一个个消费符号,在此过程中,媒体与经纪公司以及明星之间也逐渐形成利益关系,这样的利益运作时常会忽视受众的整体文化利益。一些媒体在追逐发行量、收视率、点击量等指标的同时,往往会忽视其自身所承担的社会功能与责任,甚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传递错误价值观,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于是,我们看到:新闻媒体一方面对明星那些博人眼球的负面新闻穷追不舍,上演一出出狗血戏码,另一方面,却对许多崇德尚艺的艺术家们的故事与精神深挖不够、传播不足。例如,在歌手姚贝娜去世后,媒体铺天盖地报道某家报纸偷拍遗体行为的同时,关于姚贝娜捐献眼角膜的爱心义举的报道却显得有些不足;在跟踪陈赫离婚、张默出狱的同时,又有多少媒体关注了刚刚离世的表演艺术家梁音为艺术事业所作的贡献呢?伟大的艺术家世代相传、继承不息的不仅是艺术风格、创作技法,他们的艺术修养和从艺做人的精神也是社会的一笔宝贵财富。奠定社会前行基石的,正是这样的财富,而绝不可能是出轨、离婚、吸毒、入狱。 人们评判演艺界的风气,主要的信息渠道就是媒体的报道。但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媒体报道中的演艺界,并不是完整的演艺界;媒体追捧的新闻热点,也并不是演艺界倡导的良好风气。因此,要还原被各种负面新闻掩盖和“代表”了的演艺界的真实面貌,要建设群众眼中风清气正的演艺行风,只有演艺界自身的努力还不够,媒体也必须参与进来。如此内外合力,标本兼治,才能让群众看到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