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人温兆伦日前发微博炮轰媒体,并表示以后所有采访他都会主动摄录事实,与媒体签署采访协定。这一举动让原本在国庆假期相对平静的文娱圈平添了几分喧哗。从前不久汪峰在《中国好声音》现场质疑媒体,到之前的周笔畅因不满一些媒体把网友的言论直接搬到报纸上做成新闻而“发飙”,再到吴宗宪对部分媒体有关柯受良的不实报道表达强烈不满,关之琳不满不实报道要求媒体刊发道歉声明等等,近年来,艺人与媒体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时有出现。对此很多网友感叹,现如今媒体与艺人之间那种相爱相杀的故事颇值得玩味。 的确,解释这种不和谐现象出现的原因,还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是明星耍大牌,太强势?确实有这方面原因,但也不完全如此,而且有些不和谐完全源自媒体自身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这么说并非要为艺人开脱什么,只是想探究一下在泛娱乐化时代和媒体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大背景下,媒体与艺人之间如何真正做到和谐相处、共生共长。 在笔者看来,很多时候艺人与媒体之间的不和谐其实都是刻意制造出来的。一方面,一些艺人热衷个人炒作,试图藉此博得更多媒体版面,赚得更高的曝光率;另一方面,一些媒体不按套路出牌,而是通过一些花边新闻和所谓的猛料制造兴奋点来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点击率。凭借这样的不和谐,一些艺人与媒体在短期内可谓各有所图,各取所需,各自获利。不过,如果长期热衷于此,势必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而为他们的“双赢”买单的,则是公序良俗、世风人心。 作为一名艺人,想要得到更多媒体的关注和推崇,关键还是要靠自身艺术修为和人格修养。没有过硬的艺术水准,再高明的炒作终究会被识破;有了一定的艺术水准但却飞扬跋扈,也同样不会赢得媒体的青睐。而对于媒体来说,反映评价客观事实,为受众提供全面的文娱资讯,满足公众的文娱需求,这是天职。试图通过断章取义和生编乱造的卖点来吸引眼球,最终会迷失了自我,丧失了传媒的新闻品格。虽说并不是所有受众都是为了追求思想而去浏览那些偏重娱乐因素的文娱新闻,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在进行文娱报道时也可以没有思想。历史和事实反复证明,只有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才能使文娱新闻报道在供人消遣娱乐的同时,启发受众的思考,最终使文娱新闻具有一种经典的意义。 或许,温兆伦此番扬言确有耍大牌之嫌,但他同时表示讨厌一些媒体在报道时惯用晒、秀、自爆这三个词,笔者以为不无道理。因为这几个词过于频繁地出现在很多文娱新闻报道中,恰恰反映出一些媒体只要卖点、只求出奇,刻意把自己锻造成爆料“制造机”的不良心态。这样的报道出来不仅难免艺人的责难,而且也让文娱新闻报道陷入了低俗化和媚俗化的境地。 笔者始终坚信,艺人与媒体之间本没有天然的矛盾,所有的不和谐其实都是源自人为。过去的艺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而对于负面新闻会像躲避瘟疫一样,生怕毁掉自己积累多年的清誉。而媒体更是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己任,远离低级趣味。所以,只要艺人能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为人从艺上,只要媒体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明晰自己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坚守文娱新闻报道的格调与品位,让娱乐回归文化愉悦大众的本位,那么,维系媒体与艺人之间共生共长的良好生态环境也就不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