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审议通过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自此,网络文艺的身份和地位得到认可,长期游走于灰色地带的网络文艺终于和主流文艺一起,承载起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责任。 网络需要更加文艺,文艺更加需要互联网。今起,“网络文艺评谈”栏目正式和大家见面,在这里,我们谈谈互联网、说说文艺,这里既有针对优秀网络作品的评论赏析,也有对互联网阴霾内容的针砭抨击。当阳光洒向浩瀚网络文艺作品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我们与之吟咏同行。 与电视、广播和报纸一样,互联网只是内容传输的载体,对于大多数普通作者来说,他们或缺乏创作实力,或不具备发布渠道,只好聚集在低门槛的互联网平台上自娱自乐,于是也就有了所谓的网络文艺。互联网有近7亿用户,这里面既藏龙卧虎,又藏污纳垢,既有举重若轻的段子手,也有居心叵测的狙击手——对于纷繁复杂的网络文艺,原本就难以定论。 随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并特别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这个一直游走于正统与旁门之间的特殊文艺群体,终于有了名分。正所谓“举贤不避亲仇”,能够对泥沙与玉石俱下的网络文艺市场敞开大门,足见中央对繁荣文艺市场,进一步营造百花齐放局面的气魄和情怀。 此前,网络文艺与正统文艺往往被视为对立存在,甚至互不欣赏。尽管优秀网络文艺作品的创作者,拥有庞大的读者群且收入颇丰,但这并不能改变其自觉在文艺版图上低人一等的地位,很多网络写手也自嘲为“码字儿的”“拍小电影的”,作家、导演等职业如前面加上“网络”二字,则显得有些“不着调”。其实,能够被称之为文艺作品的内容只有一种,只有能够承载起传递时代责任与担当、催人向上、感人肺腑的作品,才会被群众认可和接受。 历史上每个时代留存的经典文艺,无一不在反映那个时代的特征。文艺一旦背离了时代,就会失去想象的翅膀,变成没有灵魂的躯壳。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核心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网络文艺作品也往往从接地气、真情感的切入点着眼,它们本身就具有平等性、贴近性、互动性等特征,更容易引起广大网友的共鸣。从这个角度看,一些曲高和寡、枯燥说教类的传统文艺作品,尚有向网络文艺内容学习借鉴的必要。 网络,需要更加文艺;文艺,更加需要互联网。对于优秀的网络文艺创作者而言,此前虽享受过网友们的期待与追捧,却无法体会到佩戴大红花登上领奖台的庄严与荣耀,如今,“打遍天下无敌手”终于有了机会角逐“金科武状元”。然而,对于那些埋伏在互联网阴霾深处不择手段的冷枪手而言,《意见》的出台则为其敲响了警钟,网络文艺既然被纳入正规军,就绝不会再允许轻佻舞文、纵情声色的内容肆意传播。 网络如今已经成为影响力巨大的文化载体,并充当起文化产品的制造工具,网络文艺身份和命运的改变,归根结底是因为这种样式符合时代潮流,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的审美需求。对于网络文艺作品而言,既然有了名分就要守住名节,中央净化文艺作品环境必定没有死角,不会对电脑屏幕上的作品“网”开一面。新形势下,网络文艺必须要摒弃那些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内容,更需勇于担当时代战士的角色,创作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且有态度、有锐度、有温度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