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行的汪峰鸟巢演唱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是因为现场效果如何震撼,而是因为它与乐视网合作,开启了网上付费收看模式,当天观看视频直播的有4.8万人次,在之后两天中选择回看的有2.7万人次,按照每次30元的价格,乐视网此次获益超过200万元。据媒体报道,这是国内音乐现场演出网络直播史上前所未有的成绩。 对于还未养成为网络音乐及影视内容付费习惯的观众来说,这次乐于花30元买一张“网络门票”,为一场演唱会的网络直播买单,确实让人有些意外。有人评价,汪峰“现场演出+网络直播”的演唱会,对整个娱乐行业具有颠覆性意义,将给音乐人和视频网站开辟又一光明“钱景”,“感觉未来会有更多音乐人和网站复制这种模式”。 这种认识其实是只看见了汪峰和乐视网的合作成功,却没看见此前一些反响平平乃至失败的例子。事实上,网络直播演唱会并非国内首创,汪峰也并非首个和网络合作直播演唱会的国内歌手。据笔者了解,羽泉去年在上海的演唱会也曾有同步网络直播,却并未引起像汪峰那么大的反响。据说在国际上,网络直播演唱会也没有大赚特赚的案例。 网络直播付费收看演唱会,固然可以让音乐人多一个平台、多一份回报,但对于歌迷来说,也多了一种选择,可以由现场观看转向网络观看,极有可能严重影响现场演唱会的门票销售,毕竟30元的“网络门票”比280元至1680元的现场演唱会门票在价格上的优势要明显许多。国内演出市场票价这几年一直虚高,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演唱会堪称“奢侈的盛宴”,可以花很少的钱在网络上观看,何乐而不为? 网络直播演唱会,还可能“蚕食”巡演收入。比如汪峰在北京开演唱会,上海歌迷可通过网络直播付费收看,解决了空间的限制问题,日后巡演到上海,有的歌迷可能不会再购买现场演出票了。线上直播“蚕食”线下收入,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一场演唱会成本上千万,采用网络直播付费收看,对艺人的票房号召力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除了收入被“蚕食”,演唱会现场一旦被网络直播,演出内容就会很快大量流传,还会影响后期音像制品的发行。在版权保护本来就不够完善的今天,唱片公司已在抱怨“被互联网挤压得没有了生存空间”,港台艺人与音乐机构排斥网络直播演唱会,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据此,汪峰鸟巢演唱会的网络直播是否能推广,恐怕还需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