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节前夕看望北京师范大学师生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一明确的态度,给人印象深刻。犹记得2013年3月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时的讲话,其中一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可以说是对此次态度的清晰注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古代诗词和散文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传承数千年,不仅留下了无数光辉灿烂的经典篇章和格言佳句,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方式和美学思维,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严整的价值体系。它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成为当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立足点。某种意义上,它已经成为一种中国化的言说方式、一种标明中华民族特征的文化脉动,凡华夏儿女,都应当了解、掌握,都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弘扬。它在教材中的存在现状,往往成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指标和“晴雨表”,其增删变化,牵动各界热议自在情理之中。 面对世界格局的多变、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转型的阵痛,唤起国人的文化自信,无疑是坚持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应有之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必须从小抓起、长期熏陶、恒久落实。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教材,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门古代的文化知识,更在于让其体会古代诗文的形式之美、情感之真、思想之丰厚。 近些年来,各地频有教材改革的动作,有的地方过度追求时尚性,较大幅度地删除语文教材中的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受到业界的批评,也引起了热烈讨论。教材改革应紧跟时代,应该说,类似做法的善意初衷不应否认。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恰恰是缺乏文化纵深、缺乏宏观视野的浮躁心理所致。比如,打着时尚的旗号选入一些时髦之文,或者过度强调国际姿态,挤占古代诗词和散文的教材比例。还有的人甚至认为,传统的思维方式不利于科技文化与国际对接,殊不知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缺乏文化自信,可谓十分短视。前不久,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提出了“真语文”的理念,强调“别让语文教学时髦却虚伪”,可以说是一种特别的警醒。其矛头所指,既是教学方法上的,也是教材编写上的,靶子正是“去中国化”。 一段时间里,语文教育并没有被放置到与人文素养、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互动的应有位置上,而是被当做一门与词句、语法、阅读、写作相关的应用课程。这种认识的误区,固然与应试教育的弊端不无联系,却让一些教材调整变成了简单的技术性调整,而忽视了它完整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其结果,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往往首当其冲,在多元价值观冲击和浮躁风气的影响下愈加被推向边缘,实在让人痛心。 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或许,在关注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进入教材的比例之外,我们更应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其中国化的表述。寻觅东方之美,需要自信,需要方法。语文教育,尚任重道远;语文教材的编写,更应扎根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