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9|回复: 0

24 一座古庙里的小学校

[复制链接]

93

主题

11

回帖

153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35
发表于 2016-9-1 1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保府清翁 于 2017-10-13 21:24 编辑

    马营是两县交界的大村镇,镇内有两条东西向的街道。街东头有一座古庙,座东朝西,青砖蓝瓦飞檐金壁,恢宏肃穆,院中有一棵古柏树。沿石级而上进入大门,经左跨院进入前四合院,正殿中央有三个莲花宝座,供俸着三尊盘腿而坐的神佛。沿墙四周雕塑着型态各异的十八罗汉,这些泥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捧腹大笑,有的凶悍严肃。殿内稍黯,给人以阴瘆之感。绕侧们进入后院,后殿中央供奉着三尊观音菩萨,栩栩如生,此庙名曰奶奶堂。
1950年,我上初小一年级,这座庙宇就是我们的小学校。教室设在前院大殿上,每天上课要和神佛罗汉们同室陪坐。学校里只有一位杨老师,分别教着三个年级的学生。西屋北套间是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门口石台上放置一口铁钟,每到上课时间,杨老师亲自手拿木棒敲钟。听到钟声,学生们走进教室,喧闹的院子,一下子静了下来。开始上课,学生们跟老师一句一句地朗读课文。到了三年级,学校新来了三位老师,年长的李兆民老师担任校长,两位年轻女老师是刚从师范毕业的,年龄不超过二十岁。教我们语文的是王锡茹老师,教算术的是陈紫燕老师。前后大殿里的泥塑神佛不知啥时候全拆光了,那口大钟挂在院中树上,前院正殿左右廊房做了教室,三个班四个年级。第二年,四年级教室搬到后院南屋,五位老师教着四个年级。新来的赵国华老师,常抱着一个吃奶孩子,在院子里晒小孩尿布。她苦难多多,五七年被划上右派。三位女老师态度和蔼,待学生很亲近。有一次上体育课,学校里没有操场没有器材,王老师带我们班到河边大沙滩上去玩,她和女生们一起做游戏,追逐蹦跳,她也是个大孩子,大家玩得好开心。陈紫燕老师后来调到城关小学教书,我到县城见了陈老师,她还没忘了我这个调皮的学生。有一次她在护城河里洗衣服,我从桥上经过,忽听有人唤我的名字,往河里一看是陈老师,她满面笑容问我当时的学业。蒋老师是邓州师范毕业的,他的篮球打得非常好,邻县兰营小学常来马营篮球比赛,每一次篮球赛,蒋老师是主力,兰营小学很少赢过马营小学。蒋老师后来调到县城工作去了。
曾庆义校长对学校建设颇有奉献,校舍不够用,他在大庙西门外征地,建起临街的新教室和女生宿舍。购买了小石桥南边的大片菜地做操场,篮球等体育器材一应齐备。经他努力,马营小学命名为马营中心小学。数里之外的赵氏庄,朱岗,梁洼,张湾等村的学生都到马营来住宿就读,就连邻县的兰营,任庄,柳湾村的学生也渡河来马营念书。我的同年级同学中,有成积优异考上郑州医学院的,有考上南阳师专的。另有四位同学是不幸的,他们的父辈在解放前当过本乡的伪保长,解放初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遭镇压,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不幸的烙印。因地主成份,人生前途受到影响,他们一生都在家老实务农。
马营中心小学的命运也是短暂的,我们毕业升入初中。1958年大跃进时代,不知什么原因,学校被拆毁。1961年我回到学校原址一看,一片瓦一块砖也不剩,全拆光了,余下的只有空旷的废墟。直到今天,原址桥南边的马营村小学,远不如当年中心小学的规模。日月如梭,六十年光景过去了,难忘小学时代的老师和同学们。那座庙宇,我人生起步的母校,永远陈封在我的记忆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