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黄胜民 于 2024-1-10 14:45 编辑
附录卷四十九
(一百九十八) 不见员丘山,香浮天地间。 长青树不死,永被海生泉。 饮食得寿考,闲暇共物玩。 朝夕云鸟去,岁尽不知年。 百家道绝鸣,列国门常关。 天下都一家,民生唯自然。 遂使桃源客,不得顾旧园。 (一百九十九) 昆仑一帝都,八隅尽云中。 非羿莫能上,守兽谓开明。 天下承平治,家国歌遗风。 三首递卧起,服常几揺情? (二百) 下都出昆仑,服常树华井。 有国玗琪子,乃家琅佟 兽守开明状,帝和王母声。 三首递卧起,枝叶总关情。 (二百零一) 江长天回日,山高地作虚。 孟门启河宗,昆仑即帝都。 为客堆柱间,天下几祭祖? 有飨称帝王,无面识歌舞。 列国待统一,百家共客主。 杀身可成仁,报德恐倏忽。 呜呼何哀哉,凿死命也夫! (二百零二) 四海纵犬去,九州把戈行。 有道称行伯,天下问输赢。 列国始盟会,百家复争鸣。 主客好流觞,古今历亡兴。 万民盼统一,乾坤待重整。 仁德不可弃,山川祭祖宗。 幸甚何至哉,歌舞当余庆! (二百零三) 山海一列国,悠悠九神州。 千载转眼去,万里覆手收。 百家犹争鸣,堆柱恒中流。 天下赖主客,众生几沉浮? 忆昔云雨会,感今聚散殊。 家国俱往矣,朝暮数风流。 谩道不相思,梦醒独自愁。 (二百零四)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众生。 山海多鸿范,天下去不惊。 鲧禹始知道,百家复争鸣。 列国待统一,千载几霸雄? 成功唯我泰,得意举世铭。 首言祖宗传,末列四民贡。 尽道传万世,多少言由衷! (二百零五) 天下泰初定,家国朝何鸣? 下密本故都,勾绰亦后封。 两朝亏鲧禹,千秋该海宗。 临危独受命,功败俱垂成。 (二百零六) 山海吾中央,始黄称霸雄。 奉天入陈宝,赐寿来神明。 同朝久相敕,异道才纵横。 待看天下一,还与君论功。 (二百零七) 列国征何残,百家鸣且悲。 鱼凫逆流上,杜鹃啼血归。 巴水流不尽,蜀山青复立。 一统犹正道,天下观几回? (二百零八) 列国称霸雄,百家祭天地。 茹毛人何来?定鼎世安去? 救民为同仁,杀身成大义。 永忆尧俊朝,涕泗交垂衣。 (二百零九) 朝饮列国酒,暮赠百家钱。 山水真堪游,一日天下遍。 遍亦难尽兴,车马快如箭。 执绳即系日,临柱能挽澜。 天下待统一,此去且忘返。 得道者多助,我独知君贤。 但去何复道,聚散亦忽然。 (二百一十) 盘盘何盘盘,青山江之南。 楚王好细腰,齐民多戎扮。 天下归一统,都囿衣钵传。 至今思黄帝,仁羿亦我瞻。 千载事可师,八隅岩常攀。 仁德比良药,情理诸相关。 时去难再得,唯道共君怜。 (两百一十一) 列国观不尽,百家鸣未了。 万里道犹长,山河来方早。 治洪禹布土,大人鮌烛宵。 千载几创世,天下知君好。 (两百一十二) 列国多河岳,百家相与客。 霸雄始问鼎,延维复答伯。 纵横世争鸣,一统道安谋? 客行莫怅望,仁德不我获! (两百一十三) 不闻百家鸣,还望列国一。 江山青无数,流水去何极。 长道思君子,千载共谁期? 鮌死禹复生,风流不断绝。 (两百一十四) 不逐列国道,争闻百家鸣。 道观青山去,近海山更青。 欲道江山好,无那天下东。 今朝祭河神,何时朝海宗? (两百一十五) 日对百家鸣,不如列国行。 试观江山去,天下何堪统? 别君去流意,怀民来风情。 君子和而异,我道宁不骋! (两百一十六) 日高山河春,风光多可人。 外志合大道,潮汐分海门。 百家黄帝辅,列国王母临。 天下归一统,中央客鼓钦。 造剑宰我牲,铸鼎异物臻。 祭祖分胙罢,万民咸归心。 扶风独不享,常使愁古今。 (两百一十七) 百家一为客,江山何风流。 堆柱当中道,纵横尽车舟。 综合执周虎,横联搏秦犹。 天下待一统,列国犹逐鹿。 外志能定鼎,后照争为祖? 聚散或异道,仁德本同谋。 借君杯酒别,还去观歌舞。 (两百一十八) 山海何漫漫,帝母别郁辕。 黄室曾护驾,曹邢终吊唁。 列国一路亡,百家千载叹。 天下事所违,万民生何堪? 厚葬徒虚设,薄情在难免。 呜呼何哀哉,长歌当哭焉! (两百一十九) 列国若能移,我欲吴换秦。 西山出蓬莱,东海覆雒荫。 帝母西宾去,平王逐后尘。 天下还一统,始皇为齐君。 (两百二十) 试迁三苗去,直到北海边。 江曲作河套,岐岳改衡山。 狄人乍楚语,大漠尽郁兰。 还报尧俊君,中国复让禅。 (两百二十一) 逐鹿天下行,山河饮道中。 列国观晋秦,百家闻泣鸿。 马骨劳君买,金台此复登。 万民皆归心,千载长霸雄。 天地谁主宰?风流别君空。 仁德不可弃,自信世一统。 慷慨而已矣,催犬复唤鹰。 (两百二十二) 道古楚乘去,浮生越秀家。 吴刚伐桂树,天女散落花。 鹊桥几夜渡?鹤楼百年嗟。 仙凡自有别,何事客天涯? (两百二十三) 列国何苍茫,为客登昆冈。 渭流脚下去,百家咸过往。 客行皆逐利,谁独钓霸王? 常怀天下意,来祝延维飨。 (两百二十四) 大道百家出,列国客游鲁。 山华极春成,海舶来世无。 厌看席间乐,愁思别后殊。 立彘即亡君,古今几风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