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三回:秦将赵佗自立为南越国王 汉使陆贾劝赵佗归顺汉朝(一)
汉军攻取东垣(石家庄正定县)平定陈豨反叛之后,汉高祖刘邦听说至今雄踞岭南(即粤、桂、琼、贵、闽等地)一带称王独立的秦朝名将赵佗(1)是中原人士,家乡就在东垣,且此人睿智开明,于是产生了和平统一岭南的打算。 岭南一带山高林密,河流纵横,炎热多雨,地貌复杂,秦时提起岭南,人皆畏惧那里瘴气弥漫,蛇兽遍地,道路崎岖难行。因古代越族人部族种姓众多,“越”字通“粤”,所以岭南史称“百越之”地。秦始皇嬴政荡平六国后,把进军的目光转向从未进入过的岭南一带。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始皇帝嬴政认为没有平定岭南地区,秦朝的版图仍然不够完整,应当把岭南地区纳入大秦的管辖范围之内。于是,嬴政便派大将屠睢(2)率领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进军百越,意图一举统一这片土地。 从秦始皇派出如此浩大的军队挺进岭南就可看出,他对岭南战役极为重视,势在必得。但是,大将屠睢却在作战中不幸身中越人的毒箭不治身亡,于是,始皇帝嬴政再派大将任嚣(3)接替屠睢之职,秦将赵佗为副将,领兵继续进攻岭南。然而因地形复杂、气候不适、道路不通和百越人的顽强抵抗,五十万秦朝大军屡屡受挫,伤亡严重,竟三年未能完全平定岭南地区。 任嚣与赵佗率秦军“兵不卸甲,弓不弛弩”(4),经过极为艰苦的战斗,才终于征服了百越的抵抗力量,在岭南建立起秦朝政权。为了稳定大局,安抚南越民心,任嚣与赵佗采取“和揖百越”(5)的政策,亲和越族部落头人、酋长,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传入岭南地区,逐步改变了百越人“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状态,经济显著发展,秦朝政权终于得到了当地越人的拥护。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嬴政颁布诏令,将百越地区设置为南海郡、象郡、桂林三郡,任命任嚣为南海郡尉并节制象郡与桂林郡。任嚣选址在番禺县(今广州番禺区)建起城池作为海南郡治所,后人称为“任嚣城”(即广州之始)。秦人与百越人联合建立地方政权,并给予百越人一定的自治权,岭南一带逐步安定下来。任嚣又向秦始皇提议,为增加岭南地区人口,促进经济发展,从中原地区向岭南移民五十万人,与越族民众共同居住生活。中原移民与百越民族和睦相处,促进了民族融合,岭南地区终于完全归入秦朝版图。 秦始皇去世后,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被秦所灭的六国贵族纷纷复辟,战火四起,迅速蔓延。此时,年迈的南海郡尉任嚣身患重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任嚣明白,秦朝已经危在旦夕,回天乏力,中原战火有可能蔓延到岭南,而始皇帝嬴政当年诏令自己率五十万大军攻略此地,历尽艰辛,牺牲无数秦军将士的性命,方才换来岭南地区和平安定的局面,决不能让这一切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1)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东垣(今河北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占百越,后来建立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融合。 (2)屠睢(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14年),秦朝将领,与蒙恬互为秦朝征战南北的大将,蒙恬北征匈奴,屠睢南征百越。 (3)任嚣(公元前268年-公元前206年),秦朝将领。与赵佗率秦军入岭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首任南海郡尉,节制岭南三郡,修筑番禺城为郡治,史称“任嚣城”(今广州之始)。 (4)指将士歇息时不卸铠甲,弓箭始终在手中拉满弓准备战斗。 (5)“和辑百越”主要指允许越人参加政权管理、尊从越人习俗、因地制宜实施越人自治,引入中原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开启了岭南文明千年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