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3-8-17 13:58 编辑
第五十八回:霸王显神威彭城大胜汉军 刘邦遭惨败狂逃身陷绝境(上)
彭城王宫里,汉王刘邦还在睡梦之中,突然,夏侯婴急匆匆地进入寝宫,推门进来唤醒刘邦道:“大哥醒醒,大事不好了,项羽的骑兵已从西门杀入城内,大哥乘马车快走!” 刘邦昨晚喝得大醉,此刻正睡意朦胧,听了夏侯婴告急十分疑惑,以为自己听错了,打着哈欠接连问道:“项羽杀入彭城?这怎么可能?项羽来自何处?怎么能冲进彭城?守军呢?” 夏侯婴面色紧张地催促刘邦道:“在下也不知详情,项羽带领的似乎全是骑兵,十分凶猛,正向王宫这边迅速杀来,我军伤亡严重,抵挡不住,大哥再不速走恐怕来不及了!” 刘邦听了这才明白情况危急,听见外面喊杀声渐渐逼近,顿时清醒了大半,急忙起身一边穿衣一边下令召集周边的军队阻挡楚军骑兵,自己则跳上夏侯婴驾驭的马车,在护卫队保护下从彭城东门撤离。 马车正在疾驰间,夏侯婴忽然看见乱军中鲁元公主和刘盈姐弟二人正躲在路边东张西望,吓得瑟瑟发抖,夏侯婴急忙勒缰停下马车,跳下车来将鲁元公主姐弟一只臂膊一个抱起来放在马车中,又跃上马车继续打马疾行。 刘邦在车上问鲁元公主道:“怎么只见你和弟弟,你们的祖父、母亲和兄长呢?” 鲁元公主惊魂未定,抽泣着说道:“我和弟弟跟随爷爷和母亲刚出门,便看见许多士兵跑了过来,后面似是有人追杀,母亲让我拉着弟弟赶紧随着士兵向城门快跑,她在后面照顾爷爷,后来被人冲散,已不知爷爷、母亲与哥哥的去向矣!” 刘邦听了默然无语,虽然担心父亲、吕雉和长子刘肥的安危,但现在已是自顾不暇,无能为力,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项羽的骑兵快速凶悍又熟悉城内道路,瞬间便将城内二十余万汉军挤压到彭城东南一带,汉军拥挤不堪,乱作一团,将不知自己的兵在哪里,兵也不知自己的将军在何处,已经无法组织有效抵抗,为了逃命,士兵们相互推搡着从南门和东门蜂拥而出。 项羽心里明白,自己只有三万骑兵,不能让刘邦有片刻喘息的时间重新组织汉军发起反击,于是命大将丁固(138)分兵带领一支人马去追击刘邦的马车和护卫军,自己率领其余骑兵沿路堵截追杀溃逃的汉军大部队,三万楚军骑兵像撒开了一张大网,围起汉军士兵大肆砍杀,顷刻之间,数万汉军士兵死于楚军骑兵的长矛利剑之下。 再说刘邦的马车沿着大路狂奔,看到楚军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刘邦已经几近绝望。为了分散楚军追兵的注意,刘邦命护卫队沿着大路疾驰,自己的马车则转入一条小道逃离。 然而没有多久,身后便传来阵阵马蹄声,原来是楚军发现前面并没有汉王刘邦的马车,掉回头沿小路继续追赶。眼看楚军骑兵越追越近,刘邦顾不得多想,接连两次抬脚将吓得浑身发抖的嫡长子刘盈和亲生女儿鲁元公主踹下马车,口中不断催促夏侯婴道:“快,再快些,楚军骑兵追上来了!” 驾车的夏侯婴心中不忍,两次停下马车将年幼的刘盈和鲁元公主抱上马车继续驾车奔逃。跑不多远,刘邦为了摆脱楚军追杀,一咬牙第三次将儿子和女儿踢下马车,厉声喝令夏侯婴不得停车,忠厚的夏侯婴再次冒死下车将摔得遍体鳞伤的公子与公主救了起来。 为了不让刘邦再次抛弃儿子和女儿,夏侯婴让两个孩子紧紧搂住自己的脖子,坐在马车前的驭座上继续赶车,刘邦见了手握剑柄大怒道:“夏侯婴,你再敢停车我立刻杀了你!” 忠心耿耿的夏侯婴一边挥鞭打马,一边含泪对刘邦说道:“大哥,公子与公主皆是大哥的亲生骨肉,大哥平日里疼爱有加,视若宝贝,若是失去了公子与公主,大哥将如何面对嫂夫人?嫂夫人又如何能承受得了这般打击?在下宁可拿自己的小命换下这两个孩儿,怎舍得见死不救矣!” 刘邦听了两眼通红,对夏侯婴吼道:“夏侯婴你给我闭嘴,我难道不知道心疼我的儿子和女儿吗?与其让他们与我死在一起,倒不如让他们下车或许还能拣条活命!” 刘邦已经想到,自己的马车目标太过明显,这次恐难逃活命,万一被项羽的骑兵追上,自己很可能与儿子、女儿一起死于楚军的长矛乱剑之下,刘邦知道项羽有妇人之仁,故而将刘盈和鲁元公主踢下马车,这样,两个孩子或可乱中逃命,或者被楚军抓住交给项羽,项羽见是两个年幼的孩子,念在与刘邦曾有兄弟之谊而动了恻隐之心,或许会放过孩子,留给他们一条生路。 汉王刘邦见楚军骑兵渐渐迫近,当先一员大将手持长矛,催马赶来,甚是威武,汉王便问夏侯婴道:“后面追赶的楚将是何人?” 夏侯婴头也不回地答道:“此人是项羽手下大将,名叫丁固!” 刘邦又问道:“此人武艺如何?” 夏侯婴说道:“我汉军中怕是只有樊哙将军是其对手!” 刘邦一听此人如此厉害,绝望至极,樊哙此时早已不知逃往何处,远水难救近火,刘邦一筹莫展,只能命夏侯婴狠狠打马,驾着马车加速奔逃。 然而马车终究不如楚军骑兵迅速,到了一个岔路口,楚将丁固终于率领自己的数千亲兵追了上来,丁固横马持矛拦住了刘邦的去路,在马上高声喝道:“楚军大将丁固在此,汉王请快快下车投降!” 注解: (138)徐州的吕梁山风景区被称为徐州市的后花园,位于徐州铜山区东南20余公里处,因在春秋时期吕县境内,因而称吕梁山。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