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8|回复: 0

[佛教文学] 佛画题跋参考资料

[复制链接]

291

主题

178

回帖

235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1
发表于 2019-10-30 06: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画题跋参考资料
观音赞
作者:黄庭坚·北宋
普陀岩大圣,应身三十二。
慈悲视众生,八万四千眼。
救一切苦难,八万四千声。
依归观世音,是先得道者。
南无黄居士,具足神通力。
亦具智方便,何不自观音。
瞿唐风浪中,归命施无畏。
一人自归依,诸人皆解脱。

自心海岸孤绝处
,戒定慧香补陁伽
观身实相净圣尊,
自度众生大悲愿。

梦中沉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
一拳打破鬼门关,一笑吐却野狐涎。
四海峥嵘龙象众,鼻头只用短绳穿。
海风吹落楞伽山,四海禅徒著眼看。
一把柳丝收不得,和风搭在玉栏干
苏东坡
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
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
火坑与刀山,猛兽诸毒药。
众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
何用呼菩萨,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
众生以二故,一身受众苦。
若能真不二,则是观世音。
八万四千人,同时俱起救。
《江南李後主梦观世音像赞》
宋 作者:黄庭坚
补陀岩中大慈圣,沧浪石上观生死。
南州麽圣师子王,感梦白衣施无畏。
梦回洒笔具光相,照镜还与我面同。
当时若会照镜句,放下江南作闲客。
       观世音菩萨感应颂   民国  印光法师

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首像赞
  猗欤大士,誓愿难宣,悲运同体,慈起无缘。
  寻声救苦,随类逐形,普现色身,遍情无情。
  若有众生,遇诸苦难,一称其名,立见救援。
  富寿儿女,凡有所求,礼拜供养,随愿悉酬。
  何以称名,便获感通,由菩萨心,久证真空。
  无心之心,合生佛心,众生迷背,无从受恩。
  因遇灾难,并所恳叨,一发诚心,感应道交。
  如清凉月,丽彼中天,影现群水,一无所偏。
  若或无信,莫由相感,如水昏动,月影不显。
  咎在于水,非月不照,若得澄静,即现光耀。
  亦如阳春,普生诸芽,遇根枯者,朽腐更加。
  甘霖普澍,草木同荣,唯无根者,不荷生成。
  入道之要,信为第一,欲蒙慈济,非信莫得。
  缅维菩萨,何能如此,为有远本,故致尔尔。
  远本维何,圆证三觉,名正法明,福慧两足。
  虽住寂光,悲愿无央,复现菩萨,辅弼法王。
  十法界身,无身不现,三际竖穷,十方横遍。
  菩萨功德,难尽赞扬,垂示梗概,作长夜光。
  特祈江西,居士止净,遍阅藏典,撰为赞颂。
  恭摹圣像,遍界流布,普令含识,同蒙覆护。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观音赞

   大圣自在观世音   百千万亿应无尽
  神通无碍无所住   大慈大悲愍众生
  六根互用智能深   闻思修入三摩地
  济度随机而显现   有如一月印千江
  一江有月一江明   明照惟一本无二
  世人但以眼观色   菩萨乃以目观声
  彼惟有所窒于观   是故不能神妙用
  大士有目冥不睹   耳鼻舌身意亦然
  能以此观如是观   终不颠倒成妄想
  熏习见闻既寂灭   亦复无是妙色身
  有能洞此十方空   同证圆通三昧海
  身心无量遍沙界   不动本际应所求
  譬如万卉遇春风   种种萌芽自生发
  敷荣畅达各长茂   或为枝叶结果成
  酸咸甜苦及青红   一切皆令如愿足
  现前是法不思议   不着诸相乃为真
  一毛遍量法界空   洗净五浊诸热恼
  摧裂障山悉消荡   无边苦趣总脱离
  娑婆世界为乐城   妙相恒沙俱显露
  以太虚空为体相   宝髻攒聚五须弥
  以四大海为口门   曜日月光为两目
  森罗万像为璎珞   发无上愿具辩才
  引施十四无畏功   妙显三十二身应
  普为众生之瞻仰   广运诸佛慈悲心
  身与众生为一身   随感而应触处动
  尔以正见能见我   我以无见观自在
  如镜照镜谷答响   含摄朗彻皆自然
  证此三昧即超凡   一法具足一切佛
  开启慈悲功德藏   溥示善功方便门
  贤劫未来诸众生   咸证菩提登正觉
《行道观音赞》 宋 释智朋
尽闻不住,业识忙忙。
空所空灭,遍界难藏。
特地经行往那方。
法舟禪師《鱼篮观音赞》
月眉斜印海門孤。逐浪隨波不丈夫。
雙手向人提掇處。却將魚目換明珠。
宋 释心月《水月观音赞》
觉天无云,性海无风。
玉轮蘸影,金浪翻空。
非惟观世音,我亦游其中。
宋 普宁《鱼篮观音赞》
提起活鱍鱍,马郎亦被惑。
度生虽愿重,那知成败缺。
宋 释祖钦
鳌翔海运,地迥天空。
一瓶净水,五浊恶风。
安得众生界具证圆通。
宋 释可湘
观以耳观,听以眼听。
道不虚行,谷不虚应。
施无畏之力,灭烦恼之病。
与诸佛同一慈心,与群生共一悲命。
若非菩萨超越世出,世间焉能获二殊胜。
宋 释道璨
《又观音赞》
如屿兮媚川,如山兮倚天。
大哉圆通之道,民无得而名焉。
宋 释心月
《泛莲观音赞》
一叶莲舟泛渺瀰,诵观音也戴阿弥。
希奇妙相毫端上,五濁众生知未知。
宋 释师范
《渔妇观音赞》
腥稼通身不自知,更来渔市讨便宜。
就中活底无多子,提向风前卖与谁。
宋 释心月
《藕丝观音赞》
顶戴阿弥,不假花冠之累累。
肩披藕丝,不必璎珞之垂垂。
孤然不倚,俨然若思。
我於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
宋 释心月《自在观音赞》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
宋 释智朋《鱼篮观音赞》
徒整春风两鬓垂,子规啼遍落花枝。
龙门上客家家是,锦鲤携来卖与谁。
宋 释宗杲
《入定观音赞》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
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眼色耳声鼻嗅香,身触意思无差别。
当以此观如是观,取此为实成妄想。
若离妄想取实法,展转惑乱失本心。
本心既失随颠倒,不见大士妙色身。
无眼耳鼻舌身意,互显之义亦寂灭。
亦无大士妙色身,亦无种种音声相。
佛子能作如是观,永离世间生死苦。
宋 释梵琮
《观流水观音赞》
一片寒泉劈面来,断崖嶮处滑如苔。
举头只麽随流水,大士何曾眼豁开。
宋 释师观
《千手眼观音赞》
通身是,遍身是,
观世音,无尽意。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宋 释师体
《卧莲玩月观音赞》
上绝把茆江月白,下无寸土眼头宽。
青莲影里安身法,普与劳生了正观。
宋 释心月
《思惟相观音赞》
春禽昼啼,秋虫夜吟。
有耳皆闻,何独观音。
如是而知,如是而觉。
面目现前,超诸余学。
宋 陆游
《僧师源画观音赞》
三世如来同一鬨,大雨料作補陀梦。
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
寳缨天冠儼四众,长年造极筆愈纵。
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
宋 黄庭坚
《了观师绣观音赞》
六合内外,若有不观音处。
则此丝缕,不能坚固。
横此三十二应,共此一光明聚。
了观观音,自知金针落处。
知落处,女娲补天夜夜雨。
礼普陀大士诗选                   礼赞大士(节录)         唐·王勃 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伽山,自在观音于彼住。宝陀随意金鳌载,云现兜罗银世界。众玉装成七宝台,真珠砌就千华盖。足下祥云五色捧,顶上飞仙歌万种。频伽孔雀尽来朝,诸海龙王齐献供。宝冠晃耀圆光列,璎珞遍身明皎洁。脸如水面瑞芳莲,眉似天边秋夜月。绣衣金缕披霞袂,缥缈素服褊袒臂。化身百忆度从生,发愿沙河救鼻阿。我惭工愧无由到,遥望观音悲赞歌。大圣大悲垂愍念,愿舒金手顶中摩。
                  观音大士赞(节录)           宋·黄龟年
稽首宝陀山,观音大菩萨。三十二妙应,垂福于人天。慧日廓圆明,微隐无不照。我等由宿植,于菩萨有缘。曩书一毫端,菩萨悉能鉴。今兹何一幸,联樯来宝所。淑景得惠风,沧海如鉴净。朝发东秦岸(注:时公避秦桧,同兄岳年隐居于马秦山),须臾达莲宫。僧饭洗钵时,相与瞻远峤。石桥跨巨浪,侧足毛骨寒,注目谒慈光,忽睹紫金相。崆峒石窟上,宴坐自在容。云雾不蔽亏,跪礼得良久。皆来无老稚,咸识应现尊。赞叹且欣欢,得所未曾有。我念现前众,中多大福人。日亲近我师,祈祷如响应。
                 观音菩萨补陀岩示现偈(节录)      元·释中峰本
我昔曾游碧海东,海王抱日扶桑红。怒浪摇金光闪烁,照开朵朵青芙蓉。无位真人潜洞府,洞里潮音暄万鼓。珊瑚树头月徘徊,水晶帘外蛟龙舞。波神拔剑驱长鲸,吞空浪雪粘青冥。撒出龙堂珠万斛,宝光射透琉璃屏。法身惊入一毛孔,一毛孔城波涛涌。尔时大士失却磐陀石上吉祥草与  卜华,但见土烟翠雾埋双双踵。有眼共见耳共闻,妙圆通体铁浑沧。最初末后句非句,万里潮声撼海门。
                 补陀山观音偈(节录)           明·释性彻
序:余洪武十七年孟夏上旬泛海游山,谤观圣境,顿见水天一色,净若琉璃,万象林罗,炳然齐现。所睹灵异,难以具陈,是踊跃欢喜,不自知形身在人间世也。信知如来说《华严》时,放海印三昧,岂欺我哉!再于洪武乙亥梦游是境,怀昔无别,遂乃焚香遥礼,辄伸鄙见,说偈赞曰: 菩萨常居沙竭海,慈悲宏愿无向背。分明化影沧海东,应现诸方无不在。所证三摩地,那分西与东。突出摩醯眼,八面虚玲珑。海印发挥炳然现,悬河四辩明真宗。花开小白华,天香吹遍界。紫竹栴檀尽作林,孔雀频伽歌梵呗。昔年亲曾海上游,灵册倒卓波面浮。可是圆通真境界,白衣妙相乘莲舟。四围纵周览,浩渺难可尽。上极通霄汉,睛瞰龙伯宫。波光潋滟吐阴火,潮音日夜号天风!
                 礼补陀大士八韵                 明·傅光宅
翠壁千重尽,沧溟万里开。龙宫吞日月,蜃气拥楼台,。五岳谁飞锡,三生此渡杯。地疑人境外,身似梵天回。此竹藏鹦鹉,青莲见善财。海神听法至,天女献花来。慧眼观千界,潮声振九垓。皈依持半偈,甘露酒尘埃。
                 宝陀寺礼大士(节录)            明·屠隆
兜罗敞银界,七宝嵌金阙。寺影倒定水,永与喧器绝。龙来殿门腥,夜冷霜钏咽。大士坐香台,青莲映绀发。琱窗绕琅玕,函经护松栝。天花雨缤纷,高僧时说法。有去却有住,无解亦无语。福慧不唐捐,能所俱了彻。
                 礼观音大士                     明·屠瑶瑟
水月观音水月明,只将慈眼视众生。众生无量悲无量,应感如传人谷声。
                 礼观音大士                      明·孙七娘
天冠璎珞现重重,风送潮声入机钏。但愿人心如水月,何愁不得睹金容。
                 礼观音大士偈(节录)             明·传灯
稽首观音,大悲之主,我今说偈,略赞所以。所以者何,所谓三摩。菩萨证入,常住宝陀。宝陀山在,今之南海。世界有坏,此山不毁。山居世界,云何不毁?诚由菩萨,心得自在。心自在故,山亦坚固。境即是心,迷亦成悟。故菩萨身,坐紫竹林。微风吹动,常演法音。金沙布地,七宝为砌。功德之香,白华泛瑞。青青杨柳,四进常有。水盈净瓶,尘不能垢。潮音洞中,常显神通。了没无碍,其犹履空。磐陀石上,毫光常放。一切众生,莫不仰望。以仰望故,来者沿路。为求菩萨,作彼依怙。菩萨大圣,感无不应,随处所求,惟愿是听。欲演法音,先为现身。十法界象,不出一心。
                  绣观音像赞                    清·释性统
用手把针,经针引线。谁为为此,绣成背面。紫竹林中,潮音洞畔,呼彼善财,鹦鹉随现。手中童子送将来,珍重老婆心一片。
憨山老人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即大士心。如何颠倒若不见。若言大士心颠倒。如何能化颠倒人。众生若是不颠倒。何劳大士强说法。嗟哉人无智慧光。犹如白日酣酒卧。种种梦想恐畏途。怕怖慞惶不能脱。驱驰逃遁不可得。又如渴鹿奔阳焰。愈奔愈渴心力疲。犹不自知在梦想。惺眼观者悲愍生。极力叱之苦不觉。不但不觉苦生嗔。又复梦见追逐者。畏前怖后尽力呼。一呼忽然攘臂起。从此一觉视梦中。始信自心生颠倒。如是大士能救苦。大都亦似惺眼人。纵能恒顺诸众生。疑者反更生惊怖。当人若肯暂回光。犹胜大士千手眼。善哉佛子何颠倒。若不自求向他觅。若从觅处见自心。我亦名为观自在。
   又。
   至人无名。名之在人。耳中见色。眼里闻声。六用唯一。一亦不立。遍界遍空。无处不入。皓月在天。光印百川。如草头露。颗颗皆圆。于一毫端。现微妙身。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火聚刀山。铁床铜柱。绝叫一声。忽成净土。不择净秽。何分男女。若欲求之。在我而已。
   又。
   我闻大士。化身万亿。眼见耳闻。不知谁是。有苦便叫。叫即不受。不见去来。不知谁救。我今思惟。大士无我。六根门头。触者如火。火不烧火。尘不染尘。无彼此故。名观世音。
   又。
   惟大士身。在众生心。参而不杂。离而不分。故我有求。随声而应。匪大士来。实我自证。我不知苦。何以能求。即知苦处。是为返流。我流既返。大士即我。以我求我。于何不可。
   又。
   我观大士身。本离一切相。以本离相故。故能现众身。譬如摩尼珠。随缘明众色。是故佛菩萨。及六道众生。乃至异类形。一切无不入。如何男女身。而作分别见。若见大士身。平等无二相。了知法性空。光明如满月。能令烦恼暗。一切当下除。故我依大士。顿出生死苦。

   水月观音赞

   身若浮云。心如水月。不动而应。无言而说。呼之有声。觅之不得。凡有苦求。皆得解脱。
   又。
   水月之姿。空花之表。谷响之声。摩尼之宝。到处相逢即现形。往来六道无昏晓。一片身心只为人。若个阿师何处讨。
   又。
   镜像水月。太虚闪电。触而动之。瞥然影现。
   又。
   一尘不染。十方露布。通身手眼。不须回互。
   又。
   心本无事。为谁苦思。有来问者。自亦不知。
   又。
   大士无心。如响应声。凡有求者。随叫随应。
   又。
   以无相身。应有求心。无处不现。名观世音。
   又。
   水流在海。月不离天。不思而应。为自在禅。
   又。
   无相之相。相不在我。随应而现。如薪遇火。三十二应。犹是琐琐。百千万亿。有何不可。
   又。
   大士身心。众生即是。所以愿求。随感而至。
   又。
   至人无形。真悲无声。感应道交。沙白水清。
   又。
   以慧为命。以物为心。寻声救苦。名观世音。
   又。
   身心洞彻。犹如琉璃。表里得净。如月临池。不感而应。不求而至。是故我师。名不思议。
   又。
   无声而说。有求而应。如答谷响。似临宝镜。是则称名观世音。所修三昧名真净。
   又。
   以寂灭心。现微妙相。满月寒空。光明无量。我以精心。如澄浊水。水清月现。不须议拟。月不离水。水不离月。以无去来。两皆寂灭。我心既寂。大士即我。故我所求。应念而果。
   又。
   如镜中像。如水中月。视之似有。取之不得。以海潮音。出广长舌。此我大士。说法之则。
   又。
   法身如云。充满十方。从空中生。如水月光。以身无外。故心无碍。所以应物。得大自在。三十二应。人谓是实。在我大士。如海一滴。众生烦恼。如火之狂。甘露见洒。应念清凉。
   又。
   我观大士。如水中月。杨柳一枝。称甘露灭。十方世界普沾濡。能解众生三毒热。
   又。
   无虑而应。不思而遍。春到花开。水清月现。手捉足奔。眼闻耳见。远而愈亲。淡而不厌。丈夫若下苦心肠。相逢即遂平生愿。
   又。
   大士之身。本来无相。随心应现。不状之状。电影空花。镜像水月。作如是观。忽然超越。
   又。
   毕竟空中。县清凉月。影沉众水。不容分别。故大士身。与物无二。随所见闻。无处不是。
   又。
   大士本无身。身随众生现。如月映众水。不分垢净故。昏明在清浊。非月有拣择。是故现大士。应以净心观。观者心既净。众苦悉皆空。若知救苦心。应即是观者。
   又。
   大士无思。其思以慈。为众生故。兀兀如痴。痴与众生。胶漆附离。两者相合。俱不可知。故能救苦。影响同时。是故大士。悲深愿重。众生界空。其痴无用。
   又。
   我观大士。如月在空。凡有水处。皆现其中。不择净秽。原无彼此。以水性空。故无尘滓。众生心水。亦复如是。故有求者。应念即至。以有众水。如月普照。以有众生。见大士妙。

   观音大士化比丘像赞

   有为而然。无方而应。何故舍他。现此真净。以佛非法。非法谁传。若无传者。聋瞽皆眠。是故比丘。即法即佛。以心如空。似响出谷。以空无形。盲者能视。其响无声。聋者得意。视听不住。声色两忘。以三昧力。醒彼痴狂。尘中作主。火里生莲。称名礼敬。应念现前。我师方名。得自在禅。

   莲叶观音赞

   苦海无涯。谁为彼岸。一叶红莲。随流泛泛。以此舟航。无处不遍。万类有求。随感应念。是故称名。普门示现。
   又。
   苦海无涯。欲流不竭。至人所凭。青莲一叶。彼岸非遥。途程不涉。身若云空。心如水月。能如是观。何法可说。

   慈圣圣母刻瑞莲观音赞

   闻彼昙华。千年一现。有圣人出。以为瑞验。惟皇圣母。阙产此华。以此征德。又何以加。

   莲华观音赞

   至人应物。如优昙华。见之者稀。故以为夸。青莲出水。根从淤泥。见之者众。不以为奇。是故我说。法身周遍。十方皆称。普门示现。如此周匝。人何不识。只在目前。建大法帜。苟非真净。无以致此。故大士身。聊复尔尔。
   又。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至人处之。如清凉国。五欲淤泥。犹如粪壤。莲华挺生。枝叶自长。摩尼宝珠。体净圆洁。堕溷迹中。光明不缺。佛性在缠。染而不污。泥中之莲。厕中之珠。日用行藏。昭昭不昧。火里莲花。故称为瑞。

   禅定观音赞

   以思惟心。入众生想。打水成痕。敲空作响。参而不杂。离而不两。雪里鹭鸶。珠中象罔。以如是观。名尊中上。
   又。
   以如幻观。无作妙力。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又。
   大士无心。何有寂乱。众生无情。了无干绊。应缘而度。原非有心。诸苦无住。如空谷音。是故大士。其悲最广。如空合空。似响答响。本无去来。亦无起灭。大士神通。故不可说。

   白衣观音赞

   衣白心赤。己无他有。使一切人。念不下口。
   又。
   本来无染。今亦无垢。能如是观。十方通透。
   又。
   无形之形。随感而现。只在一毫。光明普遍。
   又。
   折竹之枝。当吉祥草。坐断十方。海枯山倒。
   又。
   海竭莲枯。尘消觉证。全凭杨枝。洒扫清净。
   又。
   我观大士心。欲洁众生染。故自白其衣。遮护众生短。如水但洗尘。水不自洗水。大士与众生。其实无彼此。若见自己心。便识大士面。擘破一微尘。大士光明现。
   又。
   大士中赤而外白。与众生心全不隔。声叫声应即现前。犹如浊水涵明月。众生心垢不易除。大士以身为洗洁。日用如观大士容。色相求之即不得。只在声前一句明。耳见眼闻不可说。
   又。
   大士洁白。以本不染。故入众生。其心不浅。如水清珠。投之浊水。珠不留影。水清见底。明月在空。水清即现。不邀而至。不应而遍。故众生苦。为大士身。凡有所求。即大士心。身心无外。彼此不二。应念现前。名不思议。
   又。
   湛湛寒空。澄澄秋水。大士法身。实同于此。月不离空。空不离水。似有两般。实无彼此。心本无染。衣非爱白。以不白者。瞻之即洁。大士无心。众生有想。相从想生。如月在掌。是故有求。随念即应。原无去来。自心现证。
   又。
   惟我众生苦。即是大士悲。由苦与悲合。故我愿无违。假使百千亿。随求一时应。何况智慧男。于我而独吝。如水银堕地。颗颗思皆圆。我所求一事。事事亦复然。我观大士身。如空谷觅响。大士观我心。事如视诸掌。

   鱼篮观音赞

   篮儿在手。脚不住走。十字街头。要人知有。
   又。
   手中一物。常放不下。赤心片片。为人不假。是故我说。真慈悲者。
   又。
   手提鱼儿街上卖。眼里寻人只图快。中心不爱半文钱。多因要了慈悲债。

   紫竹观音赞

   紫竹林。七宝地。普陀岩。金刚际。十方坐断镇常闲。有求之者随声至。不是吾师观世音。谁能个个皆如意。
   又。
   紫竹无林。大士非身。今所见者。皆出自心。

   南海观音大士赞

   碧海苍崖。黄花翠竹。鱼鳖蛟龙。夜叉鬼窟。随类现形。沿流出没。如空在地。无处不足。此是观音自在身。不枉称为过去佛。
   又。
   踞磐陀石。观寂灭心。即彼群动。出微妙音。法离诸相。真经无文。惟我大士。现身如云。有求必应。无类不往。以大悲心。全同妄想。

   岩龛大士赞

   苍岩片石。苔封云护。大士法身。于中显露。触目分明。略无回互。而人别求。此何以故。
   又。
   片石孤峰。清池白月。自在法身。原无起灭。形不自形。本来如幻。翳目空花。晴虚闪电。非关大士。有心要为。实由幻者。妄想思算。欲见大士。真本来面。但莫思量。全体自现。

   岩树观音大士赞

   瞻彼苍崖。巍巍不动。实我大士。法身孤迥。盼彼崖树。枝叶扶疏。维我大士。慈荫开敷。晏坐其中。无说无求。示三十二。妙应普周。群蒙惊起。不出大定。拔尽诸苦。悉令清净。我观大士。了诸无相。于幻化身。号尊中上。出广长舌。山高水深。日夜常说。名观世音。

   观音大士应变相赞

   大士之身。如摩尼宝。五色互现。随缘即了。在天而天。在人而人。既称随求。何不现形。若有求男。便应男子。福德智慧。庄严无比。只在求者。一心显现。是故名为。不思议变。

   自在观音赞

   稽首大悲主。圆满自在身。镜像水中月。而作难思事。微细法界尘。一尘一切刹。刹刹如尘众。无处不现形。众生一念闲。一时平等应。如圆通所说。犹是分量数。惟我心自知。大士全不觉。
   又。
   月影钟声。妙音色相。耳视心闻。功德无量。

   御刻观音大士赞

   惟我大士。法身普应。从耳根门。圆通妙证。十方击鼓。十方齐闻。于法界空。现形如云。天上天下。无类不入。是故求者。随心自足。惟我圣慈。宿秉悲愿。如大士心。广行方便。以此妙相。普施群生。令有所愿。如响应声。

   普陀观音大士赞

   我闻大士。不思而遍。应微尘国。广行方便。众生即心。心即众生。故有求者。声叫声应。水长船高。泥多佛大。苦剧悲深。应接不暇。踞补陀岩。住生死海。虚空纵销。此心不改。
   又。
   踞补陀岩。观寂灭海。普震潮音。名观自在。出广长舌。十方周遍。故有求者。应念即现。众生具足。何劳往救。水澄月现。不前不后。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四
   赞

   天衣观音大士赞

   稽首大悲主。圆满具足尊。晏坐法界空。皎若星中月。普应众生心。如月临众水。众生日用中。不知大士力。欲现微妙身。故借画工手。画工与大士。同入不思议。影现一毫端。如春在百花。于最微妙中。全体一齐现。庄严极妙丽。璎珞百宝光。天衣覆其身。如薄雾笼月。宛在白毫中。睹此希有相。故我一瞻依。顿入寂灭海。是知求者心。清净如止水。感此微妙身。随念悉成就。以此愿所生。同证金刚体。常住照世闲。解脱一切缚。

   草衣观音大士赞

   大士无相。胡为示俗。草衣蒲团。随意具足。须发抓搔。不是不剪。故意留之。刺俗人眼。大士非俗。俗在观者。如空中花。翳之过也。能除我见。大士即我。既随类应。有何不可。又如痛处。痛者自知。若知大士。真俗皆非。

   海潮观音大士赞

   森罗普印。性海湛然。境风一击。波浪滔天。圆满法身。端然常住。于波浪中。光明弥露。是故众生。识浪作恶。法身潜为。见闻知觉。是故智者。于见闻中。一念返观。业海顿空。大士救苦。匪从外来。自心显现。不假安排。既唯自心。何用外寻。但闻闻性。名观世音。

   海月观音赞(海中一月大士坐于满月之中)

   惟我大士。圆通妙应。入生死海。如月普印。清净光中。法身湛然。烦恼波浪。一任滔天。烦恼愈盛。法身益显。故于众生。随顺不远。如水涵月。月不离水。光光相照。原无彼此。我观大士。不离此心。故求之者。如响应声。常光不昧。死生不隔。寂灭现前。自然超越。

   空海大士赞

   生死若海。世界如空。一片身心。放舍此中。空水混融。波涛不恶。此唯我师。是真解脱。

   现天大将军身赞

   诸佛所证圆通门。实从众生六根入。六根一际有浅深。独有耳根最圆满。大士故从耳门入。根尘两忘观亦舍。生灭灭已寂灭现。一念与佛众生等。法身平等无不融。十法界身一齐现。但随所愿即得见。犹如空谷答众响。是知天大将军身。求者有心即应手。一身即具一切身。如海水具百川味。智者能离色相观。一切根尘俱寂灭。

   降伏六魔大士赞

   我观大士不思议。常在生死苦海中。身心普入诸有情。降伏魔冤利含识。诸魔不止八万余。都以六根为橐籥。六门寂灭妙用全。即是大士威神力。魔与大士本不二。犹如虚空与日光。若空与光有差别。大士即为魔所摄。是故礼拜及称名。不思议力应念现。苍崖翠竹等法身。如如不动真解脱。

   降十二魔大士赞

   佛未出世魔界空。佛一出世魔即有。佛魔本自无差别。但从众生颠倒见。根尘对待魔垒封。心境两忘魔队灭。是故观音妙智力。降魔但只净根尘。六门洞逮法界空。佛魔一时俱不现。我今顶礼不思议。愿以无畏施众生。令我顿入圆通门。常使诸魔为法侣。魔能随念建法幢。始感大士威神力。

   圆通大士赞

   惟大士身。无处不在。故大士心。圆通无碍。十方众生。原非分外。色里胶青。水中土块。既无彼此。难分疆界。所以应求。如此便快。

   刺绣大士赞(有引)

   嘉禾夏母范氏。年五十二。持斋三十五年。日夜诵金刚经。偶患瘘疾。苦剧。妇冯氏。性至孝。愿以身代。乃刺绣观音大士。三年无懈。成二十余幅。母疾果愈。步履胜常。妇竟病且死。母思妇言笑如生。其子锡书。乞为之赞。赞曰。
   以无缘慈。其身普遍。入众生心。如针引线。媳代姑病。刺大士身。随手而应。若影与形。姑病既愈。其媳亦死。足见体同。原无彼此。媳托大士。死亦不灭。丝丝缕缕。出广长舌。
   又。
   法身本无形。形随众生有。众生妄想兴。法身即出现。故此有心人。不忆念别事。专注妙法身。皎洁如光素。乃以观念针。牵引妄想丝。念念透法身。丝丝成妙相。精诚入微细。毫发无渗漏。俨于一真地。幻出无相身。圆满清净心。成就圆通根。是故我瞻依。顿入不思议。

   绣渡海大士赞

   三毒海中。波涛正恶。顶[寧*頁]上行。全不湿脚。入众生心。无处不遍。从妄想丝。法身出现。念念不空。心心要透。普门示现。自然成就。

   千手大悲菩萨赞(有引)

   古娄居士正法。以夙习缘。一心顶礼。千手大悲菩萨。心持神咒。精勤有年。冀仗威神。一生取办。因思诸佛菩萨。救护众生。原无定法。如溺大海。随得何物依凭。必登彼岸。又如雪山众草。无不是药。是知众生有能愿出生死者。不论参禅念佛持咒诵经。苟能的信自心。坚强不退。未有不出生死者。况恃大士同体大悲加持之力。及神咒力。岂不一生取办乎。居士来参匡山。请益老人。无法可说。乃为作此赞贻之。若了明暗不二之旨。则圣凡路绝。生死情枯。则日用头头通身毛孔。皆大士手眼光明赫奕时也。居士应如是观。一心具足。不假外也。赞曰。
   众生烦恼。八万四千。以黑暗故。六道周旋。在大士身。变成手眼。毛孔光明。随黑暗转。是故众生。有苦必呼。随呼而应。其暗顿无。众生大士。原非两般。明来暗去。应念现前。诸有智者。但求诸己。凡圣二途。本无彼此。如灯破暗。两不相到。以无二故。乃见其妙。能如是观。大士即己。礼拜持名。如水入水。但从众苦。极处一提。光明照耀。日夜无亏。

   四臂观音大士赞

   通身手眼。何只有四。于无尽中。聊尔如是。宝杵空魔。真经无字。总是神通。不思议事。
省庵《观音赞》
大士法身,非男非女;
身尚非身, 复何所倚?
了惠《观音赞》
字字不真,句句不实。
真实色身,何处寻觅。
无寻见处,正观现前。
菡萏花香水接天。
《观音坐岩中并十六罗汉赞》
应现声闻身,本身曾不动。
众身齐说法,平地波涛涌。
此法不知谁解听,岩谷晓来云气重。
释普度《观音赞》
苦海横身一叶轻,黑风吹堕任纵横。
要令险处人回首,月在补陀天际生。
道璨《观音赞》
观 音 赞
声以眼闻,色以耳见。下与众生同一悲仰,上与诸佛同一悲愿。大海枯,磐石烂,我此大心方了办。
释妙伦·观音赞
    皎皎月沈波,萋萋草泣露。
    良哉观世音,不会转身句。
释妙伦·又泛水像赞
    觉而动,照而寂。
    云净月明,波停水碧。
    圆通触处露全身,依旧脚跟浮逼逼。

释朋来·咏鱼篮观音
    徒整春风两鬓垂,子规啼遍落花枝。
    龙门上客家家是,锦鲤提来卖与谁。
释如净·观音赞
    端坐圆通妙微相,众生眼里堆青嶂。
    晓来窗外听啼禽,春风不在花枝上。

释如净·观音赞
    头上宝冠牛戴角,脚下莲华马踏蹄。
    通身璎珞皮毛债,历劫风流辊水泥。

释如净·观音赞
    心尘脱落开岩洞,自性圆通俨绀容。
    天子敬,龙之恭,不以为喜安然中。

释普度·马郎妇赞
    神清风韵高,鬓绿云鬟小。
    赚尽好郎官,法华都诵了。
    到头姻娅不成双,金沙月影空相照。
释普宁·行道持数珠观音赞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八万行门,一十九类。
    寻声救苦越尘沙,一串数珠数不已。
释普岩·观音大士赞
    草木丘陵,风雷云气。
    具足妙相尊,证入三摩地。
    万象森罗从鼎沸。
释契适
《观音诗》
金沙池袅玉莲馨,殿阁阶墀尽水精。云化路歧通万国,风飘舟楫济群生。座妆珪璧霜犹暗,衣缀珠玑月不明。若向险途逢八难,只劳心念讽持名。
《观音诗》
渊智弘慈大辨才,端居波上绝纤埃。祥光射散千门病,甘露倾消万国灾。翠柳变成金世界,白莲涌出玉楼台。我今稽首焚香礼,愿向人间应念来。
《观音诗》
慧炬慈航在世间,除昏济险未尝闲。手擎一穗青丝柳,身倚千层碧玉山。声满诸天常讽诵,功圆十地绝跻攀。终求郢妙雕金相,时献香花礼粹颜。
《观音诗》
方珪座压五云端,修竹丛边舞玉鸾。施果狖离苍岫晚,献珠龙透碧波寒。琉璃瓶对珊瑚印,翡翠环摇玳瑁冠。百宝阶前丈石上,天上瞻礼爇旃檀。
《观音诗》
水面红鲜耻绛唇,寻常侍纵有天神。整齐绀发云千缕,端丽慈容月一轮。素舸欲沉威济物,霜刀曾断福沾人。世间多少诚心者,智烛惟求照耀身。
《观音诗》
天花环绕瑞云随,整救湮沦类时。贵贱若能勤行愿,死生常得睹容仪。狻猊番掷琼台角,鹦鹉回翔宝树枝。永劫祇将权实化,有情皆使入无为。
《观音诗》
水精盘跃锦鳞鱼,闷于渊沉海岸居。秀世竹鸣金鸑鷟,观空波涌玉蟾蜍。轻明缨络垂身后,重叠芙蓉衬足初。曾向梦中潜祐我,烁人仪表降蓬庐。
《观音诗》
寂照慈威化不同,闻声清净得殊功。指光远射神龙烛,眉彩修弯帝释弓。宝器晓凝兰穗露,珠衣秋响桂枝风。信知万里從人欲,何患周游鬼国中
《观音诗》
宴坐琼瑶曲密都,感通宁肯择贤愚。遍分智慧灯开暗,尽洒清凉雨发枯。荷拥夕池鲜五色,树凝春砌莹三珠。波神天女相随從,虚白光中美丈夫。
《观音诗》
觉源非有等差心,物性陶溶逐浅深。昏惑道中瞻月角,辨才门里听潮音。彩云轻罩山辉玉,花雨斜飞地涌金。终拟龙绡图画看,供承香火老东林。
释绍昙·观音赞
    百八摩尼杏叶光,圆通门户日开张。
    度生莫恃莲舟稳,恶浪狂风自著忙。
释绍昙·鱼妇观音赞
    不归小白花岩住,越样梳妆诳世人。
    无底篮虽提得活,禹门未必解翻身。
释师范·观音大士赞
    提起数珠呈伎俩,无端弄出孩童相。
    何似月明霜满天,孤猿啼断千峰上。
释师范·观音大士赞
    随流入流,无所分别。
    处处圜通,头头漏泄。
    云净八纮天宇宽,万顷波心莲一叶。
释师范·观音大士赞
    寂灭现前,如月在天。
    分身利物,影含百川。
    是所谓不然而然,虚而通,
    静而应。万国春容,
    千江月影。如今何处求普门,
    一声鹤唳寒松顶
释师范·观音大士赞
    大哉观自在,善观诸音声。
    而於诸音声,不作音声见。
    是见亦寂灭,亦无寂灭者。
    由来离众苦,处处得解脱。
    分身十方刹,救度於一切。
    然於救度中,而无救度想。
    如春在百花,不分长短枝。
    又如月在水,不分大小器。
寻声随所念,平等获利益。
    是三十三应,十四无畏法。
    量方便大门,一一皆成就。
    一一成就处,当体皆如幻。
    我观如幻相,愿作如幻赞。
    若有见闻者,当作如是观。
释师范·渔妇观音赞
    腥稼通身不自知,更来渔市讨便宜。
    就中活底无多子,提向风前卖与谁。

释师范·渔妇观音赞
    篮内鱼,衣中珠。
    见买见卖,少实多虚。
释惟一·观音赞
    耳门圆照,日月两间。
    悲原洪深,衣被四海。
    方便智慧,靡不圆融。
    见闻觉知,无能障碍。
    人间天上独优游,是则名为观自在。
释心月·藕丝观音赞
    顶戴阿弥,不假花冠之累累。
    肩披藕丝,不必璎珞之垂垂。
    孤然不倚,俨然若思。
    我於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
释心月·思惟相观音赞
    春禽昼啼,秋虫夜吟。
    有耳皆闻,何独观音。
    如是而知,如是而觉。
    面目现前,超诸余学。
释心月·思惟相观音赞
    燕语莺吟,鸦鸣鹊噪。
    声有差殊,闻无颠倒。
    闻性既寂,声尘亦空。
    一点悲心,在处圆通。
释慧开·圆通大士赞
    足蹈双莲洒杨柳,面目端严世希有。
    梵音妙音海潮音,祗这而今谁动口。
释可湘·观音赞
    声色海中,随波发现。
    驾一叶之优昙,开普门之方便。
    洛伽山,慈悲岸,
    无十万亿国之远。
释法薰·观音思惟像赞
    苦海深,悲愿广。
    作是思惟,云何方便。
    普使群生登彼岸。
释法薰·观音赞
    入正定,作正观。
    众生受苦,我心何安。
    随类现身无处觅,天风卷海夜涛寒。
释法薰·观音赞
    闻声闻无所闻,见色见非是见。
    燕坐盘陀,不定不乱。
    尽大地悉证圆通,我方满度生悲愿。
释法薰·赞水月观音
    现自在端严相,起利他悲悯心。
    水茫茫,月沉沉。
    众生无尽,我顾方兴。
    晓起复昏,泯去来今。
释智朋·踏莲叶观音赞
    刹海无数,分身遍普。
    莲华叶上,如日卓午。
    应作如观,圆通二十五。
释智朋·行道观音赞
    尽闻不住,业识忙忙。
    空所空灭,遍界难藏。
    特地经行往那方。
释智遇·观音大士赞
    宝瓶翠柳常随手,又向青莲叶上行。
    五浊世中无垢染,不须慈眼视众生。
释智遇·鱼篮赞
    顾顾不释手,提起复低头。
    自笑无人买,腥风吹未休。
释宗杲·入定观音赞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
    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眼色耳声鼻嗅香,身触意思无差别。
    当以此观如是观,取此为实成妄想。
    若离妄想取实法,展转惑乱失本心。
    本心既失随颠倒,不见大士妙色身。
    无眼耳鼻舌身意,互显之义亦寂灭。
    亦无大士妙色身,亦无种种音声相。
    佛子能作如是观,永离世间生死苦。
释祖钦·观音赞二首
    以耳返观,夜涛传别谷之声。
    以眼返听,甘露散垂杨之碧。
    所返既忘,观听亦寂。
    夫是之谓救苦慈悲愿力。
释祖钦·鱼篮妇赞二首
    篮里清风,手头生活。
    要将鱼目换明珠,岂是慈悲菩萨。
    有智彗人,不消一劄。
释祖钦·鱼篮妇赞二首
    行步轻盈,梳装济楚。
    示大慈悲,救众生苦。
    智眼堪怜尽不明,只道篮中卖锦鳞。
释遵式·大悲观音栴檀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护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
    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
    从闻解说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
    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
    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
    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呪形。
    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
    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
    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鑵及杨枝。
    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
    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
    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
    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
    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
    三宝神呪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
    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
    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
    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
    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
    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
    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弘历《宋人观音大士像赞》
打水汤汤,大山峨峨。
是西天竺,是南补陀?
普门独立,山水一如。
西天南海,何有分疏?
左持净瓶,右绿杨柳,
度世婆心,非空非有。
佛观察智,赴感离尘。
应缘随喜,丈六金身。
弘历《丁观鹏庄严大士像赞》
卅二之相,八十种好。
与佛无差,方便善巧。
弥陀灌顶,足踏瑞莲。
堂堂独立,法尔如然。
万有之母,调御丈夫。
执一以求,去道远乎。
宝冠若花,天衣似镜。
内外色空,光光相映。
本愿不离,沛然甘露。
即今众生,无一不度。
弘历《木刻观音像赞》
普门大士,悲济以慈。
随声应感,实语非虚。
应以何度,现身说法。
汝自不知,堕鸠槃荼。
须弥枣叶,孰大孰小?
是木旃檀,示相了了。
水月燕坐,花雨缤纷。
善财合掌,稽首慈云。
弘历《丁观鹏画大士赞》
具大人相,坐青莲花。
如水中月,如蕉中芽,
空是性空,色是性色。
性不自性,相于何得?
调御丈夫,妙观察智。
救苦解灾,乃其余事。
真即是幻,幻岂非真?
如是法焰,稽首普门。
弘历《观音像赞》
水在瓶中,风还柳上。
风水相遭,如是现相。
兜罗帕手,端坐佛陀。
不可思议。合掌摩呵。
弘历《丁观鹏画观世音像赞》
瑞莲池中,拥起彩云。
种种相好,现是普门。
慈具无缘,悲含同体。
救种种难,非彼非此。
娑罗树花,一花一果。
方便示人,无可不可。
弘历《宋人画白衣观音像赞》
绿草如云,白衣似水。
抚膝燕坐,清净无比。
清故非染,净故非纷。
弗离本念,是为普门。
本念云何,妙观察智。
莫不悲度,莫不慈济。
众生仰观,现前岂殊?
设曰应感,尚属淤涂。
弘历《丁观鹏观音大士像赞》
身依白云,脚踏青莲。
现自在相,容容海天。
寻声救苦,香光所说。
为当反心,仍属饶舌。
手持杨枝,沥甘露水。
度尽众生,成佛如是。
弘历《元人大士像赞》
卓立弹指,指间出水。
水中生莲,莲承足趾。
曰现神通,入鬼窟里。
大士默然,如是如是。
紫柏尊者《观音大士赞》
观音大士赞

众生苦痛呼菩萨。众难交并声不已。不已之心果苦痛。如钟受击声何出。若人了知知不痛。一切荼毒顿解脱。海山出云本无尽。海水为涛宁有穷。菩萨悯此烦恼云。亦复复慨生死浪。忽然示此苾刍身。坏衣趺坐苔石上。若闻若见俱入流。声尘未必为眼障。阿谁携入五峰中。早晚经行闲拄杖。
观世音菩萨赞

稽首净圣尊。观音不观色。顿入三摩中。兹晨成正觉。恒不昧初心。愿轮运悲智。譬如宝月明。水澄浅深现。我痛产末法。根钝若牛马。仰熏圆通香。转臭成妙馥。感恩虽有心。报德愧无力。菩萨道今成。哀诚献赞耳。
又赞

我闻菩萨言。凡诸有难者。号痛称其名。所苦即自在。称者果有痛。悲声复何出。声出本冲旷。譬如雷震空。空若有形质。击木则无响。若以法眼观。大地尘非得。况复虚空痛。空痛安可一。一则无能所。今据理不然。以故痛不痛。众生迷痛因。淫火起莫救。玄津焚益枯。观音痛悯我。故我恒瞻仰。
观音赞
以一眼见。观尽世人。是亿万心。为亿万法。法归于一。一归自然。自然归无有。语其细则摄入恒河沙。语其大则充满十法界。

石含玉而山辉  水含珠而川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