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桃花、罗肤、刘痒痒、丁君四人组成的桃花源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成立了。 宣传队开始在武陵县各个公社、大队、生产队巡回演出。 让桃花十分意外的是,她带领的这支宣传队在各地大受欢迎。当他们走在山路上,不断有社员追着他们问:“今天你们到哪个大队演出呀?”当他们在某大队演出时,别的大队的社员们甚至走几十里山路赶来观看,把操场挤得满满的。 到一些偏僻的大队演出时,天刚擦黑,远近山野间就可以看到许多火把逶迤前行。不久,大队小学的操场上人声鼎沸,男女老少,个个异常兴奋,好像过年过节一样。 有一回,演出在生产队的晒谷坪进行。天黑时,忽然下起了毛毛雨。可是,山路上,田埂上,源源不断走来穿着草鞋,打着火把的孩子们。看到这一幕,桃花感到特别亲切,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打着父亲给她特制的小火把,匆匆赶到大队小学操场看电影时的情景。 根据刘痒痒的建议,演出按照“颂”、“雅”、“风”的顺序表演节目。 罗肤第一个出场,她演唱的是自编的常德丝弦: 王书记, 来掌舵, 红日升, 乌云落。 沅水滔滔流不尽哪, 王书记恩情比沅水多。 桃花源人敞开门哪, 邀请恩人屋里坐…… 或是: 王书记的思想像太阳, 桃花源里闪金光。 灵魂深处闹革命哎, 斗私批修永不忘。 资本主义尾巴年年割哎, 社会主义新苗天天长。 桃花源人走上了幸福路哎, 王书记的恩情永不忘。 或是: 桃花源人怒火满腔, 举起锄头作刀枪, 就把田野当战场, 挖穿帝修反的黑心肠…… 接下来,刘痒痒上场了。他把一条白毛巾扎在头上,手里提着一个烟袋,像虾公一样弯着腰,一边走,一边唱: 我参观大寨回家乡, 听我把大寨讲一讲。 大寨的铁姑娘不一般: 双手能磊石万方, 双肩能挑千斤担, 虎头山上志如刚。 双脚踏在梯田上, 五洲四海心中装。 老汉我今年八十八, 从没见过这样的姑娘…… 按照刘痒痒的解释,上述节目属于“颂”。桃花一边听,一边想:假的嘛,都是骗人的嘛。同时,她特别留意社员们的反应。她发现,社员们听得很开心,他们的嘴巴半张着,随时准备发出笑声,他们似乎根本不在乎演唱的内容是真还是假。又或许,他们也知道演唱的内容是假的,骗人的,只是他们早已习惯了。 在社员们的轰笑声中,桃花心里又涌起了一种孤单的感觉。她想起了彭春牛的话,或许,她不适合生活在桃花源里,也不适合生活在桃花源外面的世界里……这样想着,她感到一阵悲凉。 “颂”的节目演完了,社员们热烈鼓掌,高喊道: “真过瘾,比开斗争大会有味多了!” “比政治学习好玩多了!” “比样板戏好听多了!” 望着社员们那一张张又黑又瘦的脸,桃花忽然理解他们了:对于这些常年填不饱肚子的社员们来说,他们又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呢?或许,看一场这样的演出,已经是他们生活中难得的一点欢乐了。 她自己不也是这样吗?为了看一场电影,她不是常常走几十里山路吗? 接下来表演“雅”。 丁君演唱渔鼓,或是刘痒痒演唱沅河戏。 最后是演唱“风”。“风”是整场演出的高潮,刘痒痒的演唱最受欢迎,社员们笑声不断,掌声不断,叫好声不断。 社员们高喊:“我们要听《娘教女》!” 于是,刘痒痒就唱《娘教女》: 乖女儿听娘教呀, 我的话儿你要记清: 新婚之夜你要装正经。 上得床来吹了灯, 你拖过被子蒙住身。 他若爬到你身上来, 两条大腿你要夹紧。 不要轻易遂他的意, 越是够不着他越上瘾。 第二天,你要早醒, 见了婆婆你笑吟吟, 见了公公你低头行…… 社员们高喊:“我们要听《看着哥哥亲嫂嫂》!” 于是,刘痒痒就唱《看着哥哥亲嫂嫂》: 月儿弯弯挂柳梢, 池塘蛤蟆呱呱叫。 小叔子趴在窗底下, 看着哥哥亲嫂嫂。 亲得房里嗞嗞响, 亲得嫂嫂嗤嗤笑。 小叔子看得嘴巴痒, 听得胸口怦怦跳。 他跑到田里踩稀泥, 踩得稀泥嗞嗞响, 踩得稀泥嗤嗤笑。 他一边踩,一边叫: “你亲嫂嫂我亲泥, 你用嘴来我用脚。 我也亲得嗞嗞响, 我也亲得嗤嗤笑!” 社员们高喊:“我们要听《七月八》!” 于是,刘痒痒就唱《七月八》: 说的是农历七月八, 李寡妇摸黑去摘豆荚。 哎呀呀,不小心,出了岔, 癞蛤蟆直往她裤裆里爬。 李寡妇,受惊吓, 不留神跌倒在田坎下。 她站起身,高声骂: 癞蛤蟆,你不像话! 虽说老娘我裤裆松, 也轮不到你来捞一把! 桃花上场了。桃花唱夜郎古歌中的《开天辟地歌》: 天地两分开, 天小地不宽。 哪个巴掌大? 哪个臂力强? 把公和祥公, 把婆和廖婆, 他们巴掌大, 他们臂力强。 把天拍三拍, 把地捏三捏, 天才这样大, 地才这样宽…… 桃花唱《犁东耙西歌》: 远古那时候, 榜香用的犁, 山岭作犁辕, 山梁作犁头, 山峰作犁柄, 岩板作铧口。 榜香去犁田, 东南又西北, 犁到天边边, 耙到地角角, 修纽拉回头, 榜香才打转…… 喧闹的人群安静下来了,桃花的歌声把他们带到了久远的年代,遥远的地方…… 在罗肤的强烈要求和坚持下,桃花源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在阖家山公社演出的时间最长,从生产队演到大队,从大队演到公社,所有节目的内容都围绕着阖家山公社书记文怀昌。 在阖家山公社礼堂,罗肤为全公社的大大小小干部们演唱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文书记偷鸡》: 文书记,下巴圆, 山珍海味吃不厌。 主席台上装正经, 偷鸡摸狗他争先。 半夜溜进寡妇家, 悄悄爬到鸡窝边。 没想到,大黑狗, 扑向前,动作敏捷似闪电。 文书记被咬得嗷嗷叫, 下巴被撕开一条线。 寡妇掌灯来察看, 怒火满腔开了言: 老娘守寡二十年, 本想偷人还顾脸面; 你人模狗样当书记, 半夜偷鸡不要脸!…… 接着,刘痒痒演唱《文书记爬灰》: 灶膛里草灰积成了堆, 儿媳喊文书记来扒灰。 文书记听了心窃喜: “我儿出门去开会, 难道你就夹不紧腿?” 文书记,冲上前, 扭住儿媳往床上推。 儿媳急得高声骂: “我喊你扒灰你爬灰, 等你儿子回到家, 我叫他打断你三条腿!” 丁君唱《到处都有丈母娘》: 文霸天,真猖狂, 一年四季做新郎。 公社大队生产队, 到处都有丈母娘。 养猪场的猪婆他搭脚, 广播员的奶子他先尝; 社员家的鸡婆他踩水, 放映员和他入洞房…… 最后,罗肤、刘痒痒、丁君三人合作表演三棒鼓《王书记来到了阖家山》: 太阳出来闪金光, 王书记来到阖家山。 武陵儿女齐欢笑, 贪官污吏着了慌。 王落桃, 真英明, 巨手一挥惊日月, 脚踏山河走雷霆。 火眼金睛识蛀虫, 微服私访察民情。 一把揪出文霸天, 千古美名照汗青…… 宣传队在阖家山公社的演唱引起了巨大轰动,社员们都在传唱《文书记偷鸡》、《文书记爬灰》、《到处都有丈母娘》、《王书记来到阖家山》,连老婆婆、小孩子都学会了。歌声像长了翅膀,飞到了桃花源,飞到了武陵县城,当然也飞到了王落桃的耳朵里。 王落桃派人到阖家山公社明察暗访之后,罢了文书记的官。文书记卷起铺盖,回到了老家,在生产队当上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公社社员。 得知这个消息,罗肤喜极而泣,她对桃花说:“以前,我常跟你说:一个女人要想反抗成功,她需要一个拯救者来帮助她。王落桃就是我的拯救者。现在,王书记打倒了压迫我的文书记,我要好好报答王书记,把宣传队的演出引向深入。” 王书记又作出了新指示:桃花源宣传队到武陵县城去演出。 后来,在谈起到武陵县城的演出情形时,丁君对丁红详谈过,罗肤对 兰花详谈过。 丁君对丁红说—— 我们到达武陵县城那天,最让我吃惊的不是县城的繁华,而是大街小巷张贴的标语: 热烈欢迎来自王书记第二故乡的亲人们!! 姜桃花的到来是武陵县人民的最大光荣!! 热烈欢迎桃花源里的“刘三姐”姜桃花!! 对姜桃花的怠慢就是对王书记的极大侮辱!! 谁敢得罪姜桃花,全县共诛之!全民共讨之!! 我们入住的是武陵县委招待所。当我们乘坐的吉普车开到招待所门前时,迎接我们的是一串长长的鞭炮声。招待所的陈所长快步跨到车门前,好像太监搀扶皇后娘娘一样,把桃花扶下了车。 陈所长对桃花说:“桃花,你来自王书记蹲点的地方,你是王书记的亲人,也就是我们武陵县全县人民的亲人。以后,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着王书记的指示。” 桃花刚进招待所房间不久,武陵县财政局、公安局、税务局、教育局的头头们就来拜访桃花了。他们一个个手拿笔记本,点头哈腰地请桃花给他们作指示。 我们到武陵县影剧院演出时,乘坐的是吉普车,前面有警车开道,警灯闪烁,警笛轰鸣,街上的行人纷纷让路。哎呀,作为一个上中农,桃花源里每次搞运动,我都要跪在台上陪斗。现在到了县城,竟然有警车为我开道,我真是感慨万千啊。 影剧院里灯火辉煌,武陵县的头头脑脑们都到齐了,我,刘痒痒,罗肤,我们三人轮流上场。每个节目结束之后,全场掌声雷动,所有的人都站起来鼓掌,热烈鼓掌。 最后,桃花出场了。武陵县委宣传部的罗部长站起来大声喊道:“来自桃花源的姜桃花是王落桃书记精心培养的一朵灿烂的鲜花,是我们武陵县的刘三姐,是洞庭湖畔的一颗璀璨的珍珠,下面请她为我们唱夜郎古歌好不好?” 全场掌声雷动。 桃花演唱结束之后,又是长时间热烈鼓掌。所有人都嫌坐着鼓掌不够力,全部站起来鼓掌。罗部长嫌鼓掌不过瘾,不足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他挥拳咚咚地擂桌子,他跳起来擂桌子,把桌子都擂垮了。 最让我难忘的是吃。 顿顿都是白米饭,还有辣椒炒肉,你想吃多少有多少。哎呀,就怪爹娘只给了我一个胃。你想想,我要是长有十个胃,那该多好。我可以把那些白米饭、辣椒炒肉通通装进胃里,等我回到桃花源以后,我就可以像水牛那样慢慢反刍。 有时候,我又想:能不能乘人不备,把这些饭和肉偷偷晒干之后,用一个麻袋装好,再悄悄把它背回桃花源去? 唉,望着这些吃不完的鸡鸭鱼肉,我就像一个太监望着身边成群的宫女一样,既高兴,又难过。 有一次,我们到武陵县财政局演出,财政局长的万局长在武陵大饭店招待我们。万局长特意请了一个姓翦的回族厨师给我们掌勺。 翦师傅给我们做的一道菜叫“透味油鸡”,你肯定没吃过吧,你天天吃的是红锅菜。“透味油鸡”是先把一锅油烧开,再把一只整鸡下到油锅里蒸熟。你想想,光是这一道菜耗费的油,就够我们桃花源人吃十年。 有一道菜叫“金银牛脑髓”,全部是用牛的脑髓做成的。你想一想,那么大一盘“金银牛脑髓”,得杀多少头牛啊! 还有“袈裟牛肉”,就是在牛肉身上浇上一层红辣椒汁。 我一边吃,一边想:在我们桃花源,牛被当做宝贝一样供着,桃花源人一辈子也难得吃上一回牛肉。怎么到了桃花源外面的世界,会有这么多牛肉呢?我想破脑壳也想不出答案。 有一道菜叫辣椒鱼唇,全部都是用鱼的嘴唇做的。 还有“熊掌”。 还有“海参”。 最好的一道菜是汉寿县的甲鱼。万局长反复强调说:“中国的甲鱼哪里的最好?汉寿县的甲鱼最好。汉寿县的甲鱼哪里的最好?太子庙公社的甲鱼最好。太子庙公社哪里的甲鱼最好?水寨大队的甲鱼最好。水寨是王落桃书记的故乡,王书记故乡的甲鱼最好,最正宗……” 上菜是有顺序的,先是四个冷盘,后是四盘热炒,十二道大菜,两个点心,四个水果。我给你报报菜名吧:星月母子鸡、翡翠虾仁、虎皮扣牛肉、生炒百叶、炸麦雀、牛蹄筋、鱼肚皮、爆羊肉、软炸胗……这些菜你听都没听说过。 酒店的服务员站在我们旁边,开席前她们送上毛巾擦手,端茶送水,席中送上热毛巾,吃完后备有漱口水、牙签。 可能是吃得太猛,我热得秃顶上尽是汗。我瞥见站在我旁边的那个服务员,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妹子,水色好得不得了。她抿着嘴,使劲憋得笑。 我对她说:“乖妹子,你不要笑,我是从桃花源来的,这样猛吃的机会比当皇帝的机会还少,我要不抓紧吃,要后悔一辈子。” 除了山珍海味,还有好酒。我第一次喝上了茅台酒。还有常德大曲、德山大曲、武陵大曲,这样的好酒在桃花源里是见不到的。这些好酒喝了不上头,只觉得飘飘欲仙。 万局长亲自陪酒。万局长脑袋大,肚子大,酒量大,他每敬我们一杯,都要说上一句:“你们是王书记第二故乡的亲人,我看见你们格外亲。” 三瓶茅台酒下肚之后,万局长有些失态了,他单膝跪在桃花面前,痛哭流涕地说道:“桃花呀,人人都说杨贵妃美,我看你比杨贵妃美十分。今天,你就好比杨贵妃,我就好比安禄山,如果你不嫌弃,请你让我做你的干儿子吧,让我叫你一声干妈吧。干妈,前几天县里开大会,王书记指着我的鼻子骂道:‘你脑袋大有卵用!你脑袋大,你脑袋掉了还不是照样响一声咚?’我这颗大脑袋怎么也想不出我哪里得罪了王书记。桃花啊,我的贵妃,我的亲娘,我的干妈,你一定要在王书记面前为我说几句好话……” 这顿饭从中午吃到下午,我的肚子已经塞满了,好酒好菜已经塞到喉咙了,可服务员还在不断上菜。怎么办?我偷偷溜进厕所,弯下腰来,把手伸进喉咙里,深入,深入,再深入,直到手指能抠到刚刚吃下去的牛脑髓……很快,哇地一声,我开始呕吐起来。我不断地把手往喉咙里伸,不断地呕吐,直到我把肠子都呕空了,我才返回席上,重新开始猛吃猛喝。 有一回,还是在武陵大饭店喝酒,我喝迷迷糊糊,猛然瞥见在玻璃窗外有三个孩子,他们把脸紧贴在玻璃上,眼睛瞪得溜溜圆,看着我们吃喝。我想起我的三个儿子,丁一臣,丁二臣,丁三臣。 我回想起往事。有一回,石桥生产队的秋生家办喜事,秋生接我们响器班去吹吹打打。临行前,我的小儿子丁三臣缠着我说:“爹,我也要去。” 我踢了他一脚,说:“吹拉弹唱你都不会,你跑去干什么?” 三臣说:“我要跟你去吃肉,我大半年没尝过肉味了。” 我走在田埂上,三臣也跟着我走在田埂上,像一条缠人的狗。我骂他:“你狗日的滚回去,主人家最讨厌混吃混喝的人。” 三臣说:“你帮他们吹哨呐,我跟着你吃一口肉有什么了不起?” 我追上三臣,把他推倒在水田里,狠心把他全身上下都糊上稀泥,看他还敢不敢赶脚。 我在秋生家坐席的时候,发现三臣蹲在一个角落里,浑身都是稀泥,只有两只眼睛活灵活现。我每挟一筷子菜,他那两只眼睛就滴溜溜地转一下。 唉,我心里那个痛啊…… 我喝着酒,心里清醒得很:我能在武陵大饭店吃上这样的好菜,喝上这样的好酒,靠的是谁?当然靠的是王书记。 我,一个桃花源的上中农,凭什么能靠上王书记?还不是因为桃花! 桃花就是我们桃花源人的大恩人。 罗肤对李兰花说—— 为了充实我们桃花源文艺宣传队,武陵县文化局从机关、学校、厂矿抽调了一批文艺人才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我们排练的地点在武陵县群众艺术馆。经常会有人群涌入群众艺术馆来观看我们排练。所有的人一来到群艺馆,就开始打听:“桃花在哪里?哪一个是桃花?” 我把桃花指给他们看。他们就议论开了: “果然名不虚传!” “皮肤虽说有点黑,这张脸却很耐看。” “王书记果然有眼力!” “王书记是什么人?王书记是诗人,一般的女人哪能入得了诗人的法眼?” 武陵县文化局长的儿子叶苗指导我们排练节目。叶苗是美术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他最感兴趣的是帮我们画妆。他给桃花画妆的时间最长,别的女队员都很嫉妒。叶苗给桃花画妆的时候,别的女队员都在一旁围观。 叶苗指点着桃花的脸,用权威的口吻对周围的人说:“你们看,这高高的鼻梁,深陷的眼窝,靠近鬃角处微微上翘的眉毛,还有这双黑幽幽的大眼睛,这是一张多么完美的脸!这张脸既有古典美的忧郁,又有现代美的妩媚。如果你们仅用漂亮、美丽来形容她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们想要知道什么是倾国倾城,什么是沉鱼落雁,什么是西施貂蝉,你们就要好好研究研究这张脸!” 围观的女子们发出一阵阵妒忌的尖叫。 桃花安静地坐着,一动不动地让叶苗给她画眉毛。 我不知道桃花听了叶苗的称赞,心里是什么感受;要是叶苗这样夸我,我一定会幸福得晕倒。你不知道,叶苗长得嘿客气,是个美男子,一看见他,我这颗风干了多年的心还是会咚咚直跳。不光是我这么想,文宣队的其他女孩子大概也同我差不多吧。 桃花的名气在武陵县城传开了,当我们到各个单位去演出时,路上总是人挤人,大家奔走相告:“桃花来了!桃花源里的仙女来了!” 无论我们到哪里演出,叶苗总是背着画架跟着,我们在台上演出时,他总是坐在台下的一个角落里,支起画架,开始画画。等我们演出结束时,叶苗的画画也结束了。我们拥到叶苗跟前,翻开他的画架。画架里全是画的桃花:桃花在唱歌,桃花在跳舞,一张又一张,叠起来有厚厚一撂! 女队员又是一阵嫉妒的尖叫。 回到招待所以后,我悄悄问桃花:“你说说,叶苗跟彭春牛相比,哪个强?” 桃花低着头,不做声。 我又问:“要是这两个男人都愿意娶你,你选哪个?” 桃花小声说:“叶苗读书比春牛多,会说话。” 有一天晚上,从群艺馆排练出来,我和桃花还有叶苗三个人从石级上往下走。叶苗忽然站住了。我回头一看,发现叶苗正一言不发地望着桃花发呆。桃花也站住了,朦胧的街灯照在桃花那略显疑惑的脸上,连我都被这张脸迷住了。我听见叶苗喃喃叹道:“桃花呀,你这张脸的轮廓,比希腊女神雅典娜还要完美……” 我望着桃花和叶苗,心里暗暗觉得他们是多么般配的一对! 有一天晚上,我们没有演出任务,叶苗邀请桃花和我一起去逛街。我们沿着翊武路向前走,一路走到复基路,最后来到渔父公园。公园里没有什么人,显得有些冷清。在银色的月光下,我们走到一尊铜像前,叶苗显得心事重重地说:“你们来县城半个月了,演出快要结束了。” 我趁机说道:“怎么?你是不是有些舍不得?” 叶苗说:“舍不得什么?” 我说:“舍不得桃花呀。” 叶苗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是啊,女神要走了,确实有些不舍。” 我说:“你父亲是文化局长,你可以把她留下来呀。” 叶苗没有出声。 在离开县城的前一天晚上,叶苗把桃花单独叫了出去。 直到很晚,桃花才从外面回来,样子有些落寞。我问桃花:“叶苗跟你谈了些什么?” 刚开始,桃花不肯回答,直到被我逼急了,桃花才说:“叶苗的父亲当了多年的文化局长,嫌文化局长没有什么油水,一直想当财政局长。叶苗今晚找我出去,是为了求我在王书记面前为他父亲讲几句好话,让他父亲当上财政局长。” 我听了很生气。第二天,我找到叶苗,直截了当地问他:“你不是很喜欢桃花吗?” 他说:“不错,我是很喜欢桃花。” 我问:“那你为什么不把她娶回家?” 叶苗顿时把眼睛瞪得溜溜圆,像打量怪物一样盯了我好半天。我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先是环顾四周,然后压低声音对我说:“你是装傻还是真的不知道?” 我不知道他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叶苗说:“我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娶桃花呀。整个武陵县城的人都在说:桃花是王书记的人。王书记喜欢桃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