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汉高祖亲征邯郸平定叛乱 叛臣陈豨被诛汉军获全胜(一)
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阳夏侯陈豨(1),因战功卓著被刘邦所赏识,封其为赵地相国,统领赵代两地的军队守卫北疆。陈豨曾经是韩信的部将,二人关系十分密切,陈豨进咸阳觐见刘邦受封谢恩之后,于赴任前特意去拜见韩信。 韩信见是自己的密友陈豨被封与赵国相国一职,十分高兴,遂屏退左右对陈豨说道:“你能得此重任是因为眼下得到了圣上的信任,但圣上生性多疑,若有一人告你谋反,圣上可能不会相信。但是多人皆告你图谋不轨,圣上必起疑心,到那时你恐怕就要大难临头了。你看我如今的境况,就是因为皇上忌惮我的才能和声望,听信小人谗言,不但削夺我的兵权,竟然将我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圣上心机深不可测,望你好自为之!” 陈豨听罢韩信所言深为感激,临行前对韩信深深施礼道:“末将定当谨记楚王所言,谨慎从事!” 后来不幸被韩信所言中。陈豨在外执掌兵权数年,兵强马壮,门下武士宾客众多,却逐渐忘了小心自律,出门时前呼后拥,浩浩荡荡,随行宾客的马车竟达千辆,延绵十数里,气派盖过王侯。 刘邦得知这一情况后,顿时起了疑心,担心陈豨拥兵自重,对朝廷不利。因为没有证据,刘邦便命人暗中调查陈豨手下宾客的违法之事,借以震慑陈豨。果然,经调查发现,有些事件牵连到陈豨,陈豨听说皇上正派人调查他,心中不安,害怕朝廷继续追查下去对自己不利,急忙派人通知自己的密友王黄等人集结人马,预加提防。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七月,太上皇刘太公去世,为了试探陈豨,刘邦有意派使者召陈豨回长安奔丧。但是陈豨心里有鬼不敢前往,便以病重为由拒绝到长安参加刘太公的葬礼。刘邦认定陈豨已有反意,于是诏令陈豨回长安述职,陈豨仍以种种借口拖延启程。 九月,陈豨得到长安友人的密信:刘邦已经怀疑他有谋反之意,准备采取行动,提醒他小心应对。陈豨看看事已至此,又不敢前往长安向皇上当面解释,便想起离开咸阳时,韩信说与自己的那些话,知道一旦被皇上怀疑为谋反,无论如何辩解怕也难逃劫数。陈豨认为自己在代地经营多年,兵多将广,实力不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与好友王黄等人在代地(今河北省西北部、山西省东北部一带)举兵造反,继而向南攻占了赵国大片土地,陈豨遂宣布自立为代王,公开对抗朝廷。 汉高祖刘邦闻讯大怒,命周勃、樊哙、曹参、灌婴、靳歙为将,跟随自己御驾亲征,平定陈豨反叛。从刘邦钦点的这几位汉军大将即可以看出,刘邦对此次镇压陈豨叛乱极为重视。临行前,刘邦想到了韩信,他十分清楚韩信与陈豨关系密切,故意下诏命韩信陪同自己前往代地参加平叛。韩信自然不愿参加与陈豨的作战,便向刘邦告病没有随行。刘邦明白韩信是借故回避,心中极为不快。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1)陈豨( ?―前195年),宛朐(今山东菏泽)人,汉高祖刘邦部将,任赵国相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