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3|回复: 0

*小说连载*《战国名将白起》039

[复制链接]

697

主题

507

回帖

45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67
发表于 2022-10-2 12: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六章:赵括突围终战死 白起狠心杀降兵(二)

         面对二十五万赵军俘虏的处置问题,一向行事果决、手段狠辣、杀敌无数的白起却犹豫不决起来。他虽然戎马倥偬几十年,数次全歼敌军,斩杀敌人近百万,却还是第一次活捉如此之多的俘虏。
         战役结束后,白起心里就一直在盘算,如将这批战俘押回咸阳,路途遥远,至少需要数万兵力押送,耗费精力巨大。且携带战俘行军,行动缓慢,到达咸阳无期。军粮本来就十分紧张,加上二十多万俘虏的口粮,肯定捉襟见肘,几十万秦军士兵要一起挨饿。如将这批战俘全部充军,不但数量巨大,难以管辖,而且这批赵军俘虏是迫不得已而降,所以极不可靠,如中途发生哗变,秦军无法有效控制,必然引起大乱,反而使秦军士兵受到无谓的伤害。
         白起权衡再三,觉得杀掉这批战俘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毕竟战俘数量巨大,白起不敢贸然自行决定,于是上书奏请还在河内郡坐镇的秦昭襄王定夺。但是数日过去了,秦王不作任何回应。白起心里明白了:大规模杀降,古今未有,恐怕要背千古骂名,毁了一生名誉。其实,秦昭王不回复自己的请奏,已经表明了态度。时间不宜再拖,万一发生事变后果不堪想象。这时的白起为了战争大局,只能一人承担千古骂名,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赵军战俘就地处置。
        这样决定之后,武安君白起心中反倒轻松了许多。他马上召来王龁等几位得力将领,命他们每人各带一万人马,带足弓箭和工具,利用傍晚时间,将赵军俘虏分批带至偏僻空旷处,说是整编队伍,然后团团围住,乱箭射杀,就地掩埋。就这样,二十余万赵军战俘一夜之间化为鬼魂,葬身于荒郊僻野,酿成古今中外第一起杀降大惨案。
        后人对白起最后决然下令杀降,还提出一个理由。那就是按照秦国法律,将士是论功行赏,按照斩杀敌人的首级为奖赏依据。如果把二十多万战俘带回咸阳,奖赏将大打折扣。如杀掉战俘,每个秦军士兵都会得到更大的奖赏。白起身为武安君,地位仅在秦王之下,奖赏对他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但是对于在血与火之中舍命奋战的秦军士兵及其家人却是一种鼓励和安慰——这分析倒也不无道理。
         白起也许是心有不忍,动手前从赵军战俘中挑出二百四十名娃娃兵留了活命。白起亲笔给赵孝成王修书一封,信中写道:“秦国大将白起拜奏赵王:我大秦雄兵已全部歼灭贵国四十五万大军,赵括战死,秦军不日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当前秦国威震六国,傲视群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无人敢当。而赵国兵力枯竭,衰弱不堪,岂能阻挡我秦国百万雄师?白起奉劝赵王宜早做降秦准备,俟秦国大军兵临邯郸城下后,大开城门投降,以免赵国军民生灵涂炭,血染都城。望赵王三思!”
         白起将这封信函交与那些赵国娃娃兵,给他们每人带足口粮,命他们回邯郸后将信交与赵王。这些侥幸活命的少年俘虏惊魂未定,战战兢兢,接信后往邯郸方向仓皇而去。
         白起此后果然被许多人称作“人屠”,“冷血”,“杀神”,敌国谈起白起,人皆色变。然而,在两千多年以前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站在秦国主将白起的位置想一想,如此冷酷地大规模杀降,究竟是罪恶?是无奈?还是正确选择?斯人已逝,任由后人评说罢!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发生最早、规模最大、歼敌最彻底的歼灭战,也是秦赵两国之间的决定性一战。赵国主将赵括战死,他率领的四十五万赵军将士悉数丧命,赵国遭受无可挽回的重创,举国上下为之震惊。这也不幸应验了赵括之父赵奢生前的预言:如用赵括为将,赵国必败。虽有赵括之母上书、上卿蔺相如竭力劝阻,但赵孝成王拒听劝谏,执意免除廉颇主将之职,拜赵括为大将率兵解上党之危,终于招致惨败。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单独抗衡秦国,其缘由与结局令人扼腕!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O_00vz4RGa9X.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