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1|回复: 5

浅议《离骚》“导夫先路”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复制链接]

74

主题

63

回帖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86
发表于 2023-1-22 14: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星映霞 于 2023-1-22 14:29 编辑

                                                     浅议《离骚》“导夫先路”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诗人屈原离骚长诗的大部分,体现了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因而,把炽热的思想感情升华到了一种理性的完美境界,内心世界强烈冲突的苦闷转化为上下求索的理念与坚韧的精神寄托。所以,当时楚国沉闷与保守的现实必与诗人积极上进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形成尖锐的冲突,使得诗人感到苦闷、孤独、愤懑,进而产生强烈的失望感,另一方面却使得诗人能进行艺术的深思与高度的概括。因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的比兴象征体系就是《离骚》里贯穿始终的一条线和联结各部分材料的关键节点。
   用现代的话来表述,“路”就是社会与系统演进的路径与有效方法,因而“路”既是屈原当时“存君兴国”的政治道路,也是楚国兴衰成败、发展的突破点与有效途径。他所高呼的“乘骐骥以驰骋兮,吾将导夫先路”的路,既是古代圣君“既遵道而得路”的治国成功之路和古代暴君“夫唯捷径以窘步”的衰败亡国的经验总结,因而,能警戒当时楚怀王不要重蹈“及前王之踵武”而“路幽归来以险隘”、“恐皇舆之败绩”的错误之途。所以,“导夫先路”的理念与现代社会的“安全策划”、“风险预评价”的论述是相当的。屈原既倡导“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存君兴国”的顺畅之路,也告诫不能走向“忽驰鹜以追逐”、“背绳墨以追曲”的邪途、迷途,因而呼喊与大力提倡“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道而相安”等的“导夫先路”所应体现的体制与准则。尽管他一度曾产生退缩、逃避情绪时所表现出“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之矛盾心理,但屈原坚持理想、宁死不屈“导夫先路”的绝唱主题,是难以改变的。
   “路”反映了屈原所追溯的,并为之奋斗不息的先王所走过的振兴之路与理念,也不能不使其增强信心面对当时复杂的社会现实,因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高呼正是其坚韧不拔的心理状态的一种真情素描。正因为有了这一条贯穿始终的“路”作为基本线索,使得诗人能自叙生平与楚国社会、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追求美政与揭露黑暗、现实的叙述与理想的境界等,这些都成了屈原整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结合于一体,形成流传千古的绝唱。
   因而,在该部长诗里,屈原的导夫先路的理念,具有广泛、丰富的内涵,包括了“美政”和“美质”的理想与境界。“美政”理想包括“耿介纯粹、举贤授能、遵循绳墨、变法图强”等内政主张和联齐抗秦,坚持合纵的外交政策等,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屈原长诗《离骚》不仅给我们无限的艺术魅力,还遗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丰富精神财富,是我们改革创新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千古底蕴,值得进一步深思与扩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6

回帖

8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15
发表于 2023-1-23 06: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星友抓住了诗的诗眼,也就是诗的要点,可见对此诗领会之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6

回帖

8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15
发表于 2023-1-23 06: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斗山斗士 于 2023-1-23 06:19 编辑

我与诗友私下也多次谈论过此诗,但始终未明“离骚”二字之意!
不知星友能解释否?先行谢过
祝春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63

回帖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8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 13: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星映霞 于 2023-2-1 09:11 编辑
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23-1-23 06:18
我与诗友私下也多次谈论过此诗,但始终未明“离骚”二字之意!
不知星友能解释否?先行谢过
祝 ...

     谢斗山斗士版主临帖审核、佳评!我对“离骚”理解,根据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屈原的《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屈原长诗《离骚》不仅给我们无限的艺术魅力,还遗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丰富精神财富,是我们改革创新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千古底蕴,值得进一步深思与扩展。我写的离骚体新唱三章已在中国诗词网发表,也发给你望 批评指导。
      祝新春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36

回帖

81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15
发表于 2023-1-25 05: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星映霞 发表于 2023-1-23 13:24
谢斗山斗士版主临帖审核、佳评!我对“离骚”理解,根据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 ...

谢谢星友详解细析
“疑义相于析,美文共欣赏”。对于星友作的新离骚三章,只有瘅精瘁读,岂敢言批评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主题

63

回帖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86
 楼主| 发表于 2023-1-25 17: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斗山斗士 发表于 2023-1-25 05:34
谢谢星友详解细析
“疑义相于析,美文共欣赏”。对于星友作的新离骚三章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