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议 “诗无达诂”
摘要:诗歌的魅力和社会价值只有在这多元的歧义空间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而,“诗无达诂”是诗坛应及时面对,并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诗歌作品的内涵具有“丰富性、宽泛性和不确定性”,不能不使诗歌语言带有多义性。也使在欣赏古诗词时,往往因对古汉语理解不深,产生疑惑,曲解作者原意。这种情况就是“诗无达诂”,自古就有的含义。“诗无达诂”就是指读者对诗歌作品的见仁见智,有不同解读和理解的含义。具体分析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阅读者的人生阅历不同。
诗文鉴赏是一种审美的综合复杂精神活动,读者在鉴赏中所获得的,可能与作者文意相通,理解作品含义与寄托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也可能与作者的意图相径庭,并对于作者所创造的审美意象进行再创造。因为,不同读者阅历的不同,就可能欣赏同一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也尽不同。达观时,万物皆好,悲伤时,胜景亦哀。
二、阅读者的理解角度不同。
阅读、鉴赏诗歌,是以诗歌内蕴的理解为基础的,阅读者的情感倾向、思想水平不同,对同一诗歌的感受、理解、评价也就不同。另外,其审美观点、艺术趣味、欣赏习惯的差异,评价结果不同。
三、诗歌语言的不确定性。
诗歌等文学作品是借语言来做雕塑描写的艺术,它的形象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阅读者要在领会语言意义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阅读体验,去解读诗歌所塑造的形象。而诗歌语言存在语义的多义性,它首先表现为能指与所指之分,能指是指作品语言的字面意义,所指是指作品语言的隐含意义。
尽管以上三点是不容否定说明了客观现实,但诗歌的魅力和社会价值只有在这多元的歧义空间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因而,“诗无达诂”应该是诗坛应及时面对,并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