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说“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时至清明,马英九回乡祭祖引起强烈反响,在接受采访时引用了这句话。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本意为:慎重举行逝者的丧礼,按时举行祭礼追思祖先,那么民风民俗,人文道德也一定可以归于淳朴厚道。
这八个字对于中华文明,意义可谓大矣,无论今古。对于当下,意义更重。
其一,慎终追远,构成了儒家孝道的基本内涵,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尽管它曾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但在民间却无法撼动它的地位和作用,它支撑了中国社会秩序的基层面。
其二,正确的解读“慎终追远” ,可以建立历史观。前世之师,先辈为鉴。“慎终”时可以正确总结评价先辈,得到宝贵的历史经验。所谓忘记历史,就是背叛。大的方面讲是对国家民族的背叛,小的方面讲是对家族的背叛。
其三,慎终追远,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在思慕先辈时,从时间的维度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认真严肃地对待生命,对待生活,决不苟且。
其四,“追远”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大局观,天下观。正确的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小我放在宏大的宇宙历史维度进行思考,站得更高,格局更大,心胸就会更开阔,个人的定位就会更加准确,努力方向就更加正确。
其五,慎终,可以如始,发乎历史,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既是百年党史的明证,也是中华文明历久弥坚的明证。
因此,“慎终追远”的现代意义更在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理当给予足够重视,足够严肃、明确的宣示。
年年清明,
在祭与祀,
慎终追远,
秉承初心,
繁荣文明,
渊源流长。
(钦罡写在清明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