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启示
三国中,袁绍自恃地广人众,兵多粮足,想在官渡一举歼灭曹操集团,占领当时的首都许昌,称霸天下。但经过近乎两个月的官渡之战,袁绍几十万人马只剩下八百余骑,狼狈逃回老巢冀州。不可一世的袁绍集团为什么会败给兵力不足、军中缺粮的曹操集团?其遗恨给现代企业的大安全风险管理的启示可总结如下:
首先,袁绍不善于用人。
尽起冀、青、幽、并四大州兵马,拥有七十万大军征讨曹操的袁绍,手下本来有许多有本领、有能耐的勇将,比如张郃就是一个武艺精纯、身怀绝技,能独当一面的猛将,但他不用张郃来守屯粮的乌巢,却将一个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派到这个极其重要的岗位与项目上,又无任何的保证措施,怎能应对意外的风险,不误事只能在侥幸之中。
其次,袁绍不纳良谋。
田丰、沮授这些有谋略的忠义之士要么被贬,要么获罪;还有张郃、高览这些勇将由于不被重用,一个个离他投到曹营。实力派谋臣许攸在关键时候(截获曹军情报后)向袁绍献上的良策(优化的战略措施)不但不被采纳,反遭斥责,导致他投降曹操,并带去袁军的一些重要机密情报,促成曹军实施夜袭乌巢的军事计划,使这场战役出现了重大的转机,扭转了战局,弱势的曹操因此转败为胜。无战略规划,关键环节失控,人才流失,现代企业项目的运转也一样是举步艰难 。
因而,善于思考问题并有应对之策的人大都不被重用,袁绍的管理团队只剩下审配和郭图之流不懂大局运转的庸才。尽管在官渡之战的开始和相持阶段,审配还出了几个好主意,比如他曾建议堆筑土山、打地道打击敌人,使得曹兵寸步难行、防不胜防,但战术上的成败是不能持久的。因而,纸上谈兵的郭图,生搬硬套什么“围魏救赵”的经典之计,就遭到了大败,事后还在袁绍和将领(张郃、高览)之间搬弄是非!袁绍任用不懂战略思维、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又无凝聚力的人,是不能战胜用人唯贤,唯才是举的曹操的!因而,满腹经纶的沮授,希望搞持久战的预案,因不符合急于求胜、气势汹汹的袁绍心理而被诬陷获罪,被可怜地囚禁于军中。但他还是以大局为重,分析到乌巢粮草战略隐患时,冒死向已醉卧的袁绍提出“乌巢粮草基地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的建议时,袁绍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合理化意见,还将其训斥,并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斩了监押沮授的兵士。袁绍不善于用兵,优柔寡断,不会抓住有利战机,以致白白坐失致胜良机,确实可惜。
再次,袁绍好谋无断、色厉内荏,屡失战略机遇。
官渡之战相持了近乎两个月的时间后,谋士许攸截获曹操军粮告竭的重要军事情报,向袁绍建议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骄傲、多疑而又愚蠢的袁绍,在这个关键时候,又没有采纳谋臣许攸的妙计,反倒将许攸这个很有实力的谋臣拱手相送给敌人,致使这个被骂出去的谋臣许攸带走袁绍的若干军事机密,促使曹操当机立断,立即实施夜袭乌巢的军事行动,烧毁了袁绍大军的全部储备粮食。看似庞然大物的袁统帅好谋无断、色厉内荏,白白丧失了一个置曹操于死地的大好时机,他怎能不失败?
袁绍所欠缺的,正是曹操所拥有的。正是袁绍的缺点和失误成就了曹操的胜利!曹操会用人、知人善任、也善于笼络人才,而且办事当机立断,敢于毫不犹豫地采纳谋臣的良谋,他能不胜利吗?这些历史典故,都给现代企业的大安全风险管理带来深刻的启示,许多惊人相似的地方,值得借鉴与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