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3-6-23 12:43 编辑
第三十七回:沛公获蓝田大捷驻军灞上 秦王子婴降刘邦秦朝灭亡(上)
攻取峣关之后,刘邦指挥起义军沿大道继续向西北方向二百里的咸阳进发,原以为这一路上再无秦军据点,可平安直达咸阳,没想到,在距离咸阳仅有一百余里的蓝田官道附近(今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竟有一支秦军扼守于此。 刘邦忙派出骑兵侦察敌情,方知这支军队是秦朝最后一支皇宫精锐卫队中尉军。这支部队有两万余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不弱,绝非一般秦军可比。当年陈胜、吴广手下西征大将周文,就是在距离咸阳以东仅一百里的戏水,遇到了秦朝皇家卫戍部队中尉军的顽强阻击而无法前进,最终遭到失败。 世人称蓝田为“秦楚大道”,是东南各地商旅游客过武关、峣关之后前往咸阳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军事要道,欲进军咸阳,必须歼灭眼前这股秦军,消除最后的障碍。 早在一百余年之前,蓝田曾发生史上著名的秦楚“蓝田之战”,秦国在极为不利的形势下,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最终迫使楚国退兵,避免了一场亡国之灾。 那是春秋时期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秦国看到秦楚交界地的商於地区(今陕西省商洛市至淅川一带)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便出兵将其占领,并在商洛南部险要处修建了武关,从而对楚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秦国依据武关进可攻退可守,若是秦军沿丹水、汉水而下,即可进入楚国腹地。 到了楚怀王熊槐十六年(公元前313年),为了反击秦国的这一举动,楚国与齐国结盟联合伐秦,楚国联合齐、鲁、韩、魏的军队向北进攻函谷关以东的曲沃(今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於中(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商镇东南),对秦国形成围攻之势。
为了瓦解强大的齐楚联盟,秦国丞相张仪前往楚国,向楚怀王承诺,若楚国废除与齐国的盟约,解除对秦国的威胁,秦国愿将兼并的六百里商於之地还给楚国。楚怀王信以为真,便马上撕毁了与齐国的盟约,然而事成之后,秦国却说当初答应归还楚国的仅是六里商於之地,楚怀王见被秦国戏弄,极为震怒,遂命大军进攻秦国,从而引发了秦楚大战。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两军在丹阳((今陕西、河南间丹江以北地区))展开决战,结果楚国大败,士兵战死八万余人,包括主将在内的七十多名楚军将领被俘。 秦国获得大胜之后,秦惠文王认为楚国遭受重挫,短期内无力再战,便分兵进攻齐国。然而楚怀王并没有善罢甘休,意欲报复,不久之后,即悉数调集楚国全部兵力三十余万人马向秦国发起进攻,秦军兵力不足,节节败退,楚军击破武关,抵达距离咸阳一百里的蓝田,形势万分紧急。 面对亡国危局,秦国一方面从各地调集军队守卫蓝田抵挡楚军,另一方面,动用外交手段向韩、魏两国晓以利害,敦请韩、魏两国出兵进攻楚国后方。面对强敌,秦惠文王亲率王宫护卫军和自己的所有儿子以及朝廷全体文武大臣赶赴蓝田,以宣示自己与蓝田要塞及秦军将士共存亡的坚定意志。守卫蓝田的秦军将士见秦王率各位公子和百官亲临前线,登上城头督战,备受鼓舞,士气大振,决心死守蓝田,不让楚军前进一步。 韩魏两国见有利可图,立刻趁楚国后方空虚之际,组成联军攻占了楚国的召陵(今河南市漯河市东部),再进逼至召陵西南五百余里的邓县(今河南省南阳邓州市)。楚怀王看到不能迅速攻克蓝田,而楚军的退路即将被韩魏联军切断,面临遭到前后夹击的危险,只好罢战撤军并向秦国割让汉中之地求和。 秦楚丹阳、蓝田大战之后,楚国国力逐渐衰弱,尤其是失去西部门户与屏障汉中一带之后,使得秦国控制了巴蜀地区,彻底消除了楚国对秦国关中地区的威胁,掌握了对楚作战的战略主动权,丹阳蓝田之战的失败也成为楚国最终灭亡的开端。 然而,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秦朝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在,一百余年之后,当秦朝再次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