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3-8-25 21:44 编辑
第六十二回:韩信水淹废丘城章邯自刎 汉王刘邦建骑兵抗衡项羽(下)
后人评论章邯智勇双全,乃秦之栋梁,然而,章邯先是为求生降于项羽,受封雍王,断送了二十万秦军降兵的性命,后又惨败于汉军,国破身亡,身后留下叛国降将之名,有负于“秦之栋梁”的称号。既然皆是一死,何如当初巨鹿之战时率二十万骊山大军与王离的北疆军合兵一处,与项羽决一死战,或有几分胜算。或者,章邯果断率军返回关内,守住武关、函谷关要塞报效朝廷以保名节,岂不壮哉? 所以,章邯与那为大秦壮烈战斗至最后一息的秦军名将、李斯之子李由相比,不但相去甚远,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其后来变节降楚之举,委实不值得世人称道矣! 再说汉王刘邦为了尽快增强实力,反击项羽,下诏督促在栎阳的丞相萧何抓紧在关中征集兵员以扩充军队。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间,萧何亲来荥阳送来一批新招募的士兵,汉王刘邦听说新兵到来十分高兴,遂亲临演兵场观看,却发现这批新兵多是老人和少年,心里明白关中兵源已近枯竭,不觉心中黯然。但是,这也更加坚定了刘邦加快恢复元气,再战项羽的决心。 正当汉王刘邦苦于汉军兵源不足的时候,大将军韩信带领攻打废丘的汉军东出函谷关赶来荥阳与刘邦会合,韩信沿途还收拢了一批溃散的汉军士兵,兵力达数万人,汉军得到休整补充,实力有所恢复,这让刘邦稍感宽慰。 这年六月,汉王刘邦想到在彭城之战溃逃时,几乎抛下了嫡长子刘盈,又想到刘盈的生母吕雉和自己的父亲刘老太公尚在项羽手中而深感怜悯,而自己即将与项羽在战场上展开更为残酷激烈的拼杀,生死难料,为预防不测,保证刘氏后继有人,刘邦下诏,立这年五岁的嫡长子刘盈为汉国太子,丞相萧何辅佐刘盈镇守都城栎阳,管理关中各项事务。 同年七月,关中发生大旱,河流断水,田地干涸,庄稼枯死,有些地方甚至颗粒不收,当地秦人深受饥饿之苦,竟有食人现象发生。汉王刘邦闻讯后,深为痛惜,遂下诏允许秦人前往蜀汉之地耕田就食,以躲避灾荒,同时鼓励秦人参军戍守边关,缓解关中粮食紧缺的困难,同时下诏赦免罪人,这些举措深得民心,关中百姓无不对汉王刘邦感恩戴德,交口赞誉。 彭城之战,项羽的精锐骑兵让刘邦损失惨重,吃尽苦头,几乎丧命,因而,行动迅速、战力凶悍、冲击力极强的楚军骑兵部队在刘邦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邦深深意识到,汉军以步兵为主,遇到楚军的大规模骑兵进攻,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回到荥阳之后,刘邦决定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以便将来与项羽相抗衡。 刘邦首先想到了年轻有为、屡立战功且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猛将灌婴。灌婴不但作战英勇,而且善骑射马术,于是,刘邦擢升灌婴为中大夫(142),命灌婴负责组织训练和统领汉军骑兵部队。 灌婴接受了汉王诏令,心里明白,一个合格的骑兵需要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才能适应未来激烈的骑兵对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精通骑射的人员传授马上功夫,于是,灌婴首先在军中寻找骑兵骨干。 很快,灌婴便得知汉军校尉(143)、重泉人(今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重泉村)李必和骆甲都曾在秦军中担任过骑兵部将,二人弓马剑术娴熟,灌婴便任命李必和骆甲作为自己的助手,协助自己驯养马匹,传授汉军士兵马上技能。 李必和骆甲见灌婴十分尊重自己,皆倾囊相授,亲自示范,向汉军士兵悉心传授骑兵的战术战法和马上的搏杀功夫,经过反复练习,收效显著,时间不长,汉军骑兵便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 事实证明,汉王刘邦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是一项极为正确的决策,汉军骑兵在楚汉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不久,灌婴率领的骑兵部队便为刘邦带来了令人振奋的胜利消息。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释: (142)校尉,是重要的武官官职,中级军官,其地位仅次于将军。 (143)中大夫是汉初大臣中的最高官阶,朝廷的国策顾问,掌管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