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3-11-21 13:22 编辑
第九十七回:汉高帝听劝谏陆贾著新语 刘邦费心思封赏开国功臣 汉高帝刘邦出身贫寒,没有读过几年书,他当初作为沛县的一个小小乡村亭长率众起义,骑马仗剑纵横驰骋,征战杀伐,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终于夺得天下,做了皇帝,所以,刘邦认为,自己赢得天下靠的是谋略、勇气和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与文化与读书并无多大关系,因而,刘邦登基称帝之初十分轻视儒生,更不喜好读书,认为著书立说做学问者没有什么能耐,多是夸夸其谈,故意卖弄,华而不实之辈,哪比得上自己手中的龙渊宝剑,振臂一挥,千军万马闻令而动,所向披靡。 楚国人士、太中大夫陆贾可称为汉初第一位大力提倡儒学的思想家,陆贾早年便跟随刘邦打天下,二人十分熟悉。陆贾早就看出了刘邦的心思,他认为,大汉开国之后进入和平时期,君王治理天下与战争年代大有不同,应当重视历史经验教训,参阅百书,尊崇儒学,教化于民,社稷方能安定发展。 但是,陆贾了解汉高帝刘邦的脾气秉性,他知道,若是当面劝谏惹得圣上发怒,怕是今后再难以提起推行儒学事宜,于是,陆贾想出一法,每日朝堂议政时,陆贾有意在刘邦面前引用《诗经》、《尚书》、《春秋》的典故,说与汉高帝刘邦听。刘邦每每见到陆贾摇头晃脑,口若悬河,说着文绉绉晦涩难懂的书面语言,便皱起眉头,满脸尽是厌烦之色,只是碍于陆贾是跟随自己多年的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不便发作。 这一天,陆贾向汉高帝刘邦谈起教化于民的治国方略,刚开口说:“启奏圣上,吾尝闻孔子曰......” 刘邦终于忍不住当众破口大骂道:“陆贾你这个书呆子给我闭嘴!你自以为多读了几年书,张口闭口就是《诗经》、《尚书》,老子我骑马仗剑征战四方,夺得天下,什么时候用过《诗》《书》!” 陆贾见刘邦发怒,赶忙躬身施礼,接着刘邦的话意趁机劝说道:“圣上息怒,恕微臣触怒天子之罪。但是,圣上您仔细想一想,战争年代,圣上骑战马仗三尺宝剑,奋勇杀敌,浴血奋战,出生入死,饱经磨难,终于统一四海,夺得天下。战争时期,靠的是以武力、谋略与实力取胜,付出了无数将士们的鲜血与性命。但是,战争结束,国家进入和平时期,万民归顺,百废待兴,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鼓励农商,造福社稷,在这种情势下,圣上难道能继续骑马仗剑,以雷霆万钧的铁腕手段治理天下乎?” 刘邦听陆贾这样一问,不禁心中一震,顿时语塞,一时不知如何训斥陆贾是好。 陆贾见汉高帝刘邦若有所思,并未驳斥自己,便接着说道:“圣上想必也知道,古代商汤王、周武王文治武功并用,以武力征服天下之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巩固政权,教化于民,国家得以长治久安,商周二朝因此延续长达一千三百余年;反观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穷兵黩武,攻伐无度,最终招致败亡;还有那春秋末年晋国四卿之一的荀瑶(又称智瑶)(176),极为好武,动辄用兵,攻城夺地,在晋国一家独大,最终却遭韩、赵、魏三家诸侯围而歼之,智氏家族覆灭;秦二世时严刑苛法,赋税沉重,民不聊生,天怒人怨,朝廷以武力镇压,引起民众反抗,秦朝开国仅传两代共计十五年便遭灭亡,令人嗟叹。假如退一步讲,秦朝统一天下之后,若能效法商汤周武,施以仁政,文治天下,重视教化于民,社稷稳固,国泰民安,百姓拥戴,圣上或许至今不能取得天下矣!” 汉高帝刘邦被陆贾的这一席话说得无言以对,不由得面露愧色,再也骂不出口,虽然心中有些恼火,却感到陆贾所言深有道理,说出了自己自称帝以来正在考虑的开国之后如何安邦治国的重大方针策略问题,很有价值。 但是碍于皇帝的尊严,刘邦便故作嗔怒地对陆贾说道:“好罢,朕懒得与你斗嘴,既然你这书呆子说得振振有词,听起来蛮有道理,那你就为朕写一本书,论述一下秦朝为什么会失去天下,朕为什么能得到天下,以及自古以来国家兴衰存亡的道理。朕倒要看看你陆贾有多大学问,如何文治天下?” 陆贾听了汉高帝的话,心中暗喜,忙躬身施礼说道:“谢陛下,谨遵圣命,微臣一定尽力而为,为圣上著书!” 陆贾知道皇帝刘邦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政治主张,事不宜迟,于是,回府之后查阅了大量文献,日以继夜地写作,历经数十天终于完成了著述。此书共计一十二篇,开篇第一章为《道基》,陆贾认为,“道”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只有以“仁道”为纲,才能够达到“国治”。陆贾在书中旁征博引,大量引用先秦至汉初时期众多历史人物的故事及典籍,通过这些人物和故事,论述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源。全书语句简洁,深入浅出,道理明白,朗朗上口。陆贾每写完一篇,就在上朝时当场读给刘邦倾听。 汉高帝刘邦听得十分专注,边听边频频点头,听到精彩处便忍不住连连拍案叫好,龙颜大悦,称赞道:“陆贾,你这呆子书写得不错,令朕刮目相看,书中虽然说的是古代往事,却实乃治国之新语矣!” 群臣见汉高帝刘邦欣然接受劝谏,认真倾听陆贾说古论今,站在儒学的角度阐述治国安邦之道,皆兴奋地向刘邦躬身施礼,齐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陆贾的这本著名之作就起名曰《新语》。陆贾在此书中较为全面地向汉高帝刘邦提出了自己的治国主张,即以儒家为本,融入黄老学说及法家思想,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为西汉开国之后的统治思想奠定了基本模式,后人赞誉陆贾为汉朝力倡儒学第一人,陆贾当之无愧。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二月,平息了臧荼和利几反叛,国内局势稳定,各项事业步入正轨,汉高帝刘邦念念不忘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封赏开国功臣。但是,跟随刘邦自沛县起兵以及后来投奔他一路征战杀伐,出谋划策,攻灭秦朝,直至击败项羽的文臣武将不下百人,个个战功卓著,贡献巨大,这令刘邦在封赏排位上大费脑筋。 为了公正合理地评出开国功臣,论功行赏,刘邦数次召集御史府官员商讨此事,经过数月反复比较和热烈争论,才总算有了第一批功臣评比封赏结果。 这天,汉高帝刘邦临朝宣布第一批文臣武将封赏榜单,阶下众臣皆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等待封赏结果,刘邦清清嗓子,大声宣读道: “第一功臣丞相萧何。萧何在战争期间处理繁杂政务,安定国内秩序,抚慰百姓,输送兵员,按时为文武大臣发放俸禄,及时供给军队粮饷物资,保证了汉军取胜,功勋卓著,评定为开国第一功臣,封为“酂侯”,封地在南阳酂县(今河南省永城市酂城镇),食邑万户。今后,萧何的职位改称‘相国’,位尊于丞相!” 当萧何上前叩首谢恩时,刘邦看着萧何,动情地说道:“萧何,你可曾记得,朕当年任泗水亭长时,奉县令之命去咸阳公干,朕的各位为官的朋友皆拿出自己的全部月奉三百钱送与朕做盘缠,唯独你萧何包了四百钱送与朕,朕至今未忘,一直记得你当年对朕的这份情义。为了表达朕对你当年馈赠的谢意,朕现在宣布:再为你加封食邑两千户!” 萧何听了顿时愣住,他没有想到汉高帝竟还记得十多年前自己多送给皇上一百钱盘缠的小事,至今念念不忘,特意对自己追加重赏。萧何感激得热泪盈眶,连连叩首不起,口中颤声说道:“谢皇上厚恩,萧何何德何能受圣上如此厚爱矣!” 曹参智勇双全,自沛县跟随刘邦起义,在反秦作战和楚汉战争中,屡战屡胜,功勋显赫,评为第二功臣,封为“平阳侯”,封地于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食邑一万零六百户; 赵王张耳去世后,其子张敖继承王位,张敖迎娶汉高帝与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妻,做了皇帝的女婿。原本称王者不参与评功论赏,却因张敖手下大臣贯高谋反受到牵连,张敖被削去赵王封号,贬为“宣平侯”,迁至房陵(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一带),排在功臣榜第三位,并不冤枉。张傲应该感激上天赐予他鲁元公主为妻,得以在封地善终(此是后来之事暂不详述); 开国大将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因追随刘邦于芒砀山起义,作战勇猛,屡屡大破秦军,攻入关中,夺取咸阳,再胜项羽,战功显赫,汉高帝封周勃为“绛侯”(封地在今山西省运城绛县),食邑八千一百户;封夏侯婴为“汝阴侯”(秦置汝阴县,在今安徽省阜阳市),食邑六千九百户;封樊哙为“舞阳侯”(今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食邑五千四百户;封灌婴为“颍阴侯”(封地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食邑五千户,各排在功臣榜之第四、第五、第八和第九位; 郦食其之弟郦商虽然不是汉高帝刘邦的同乡,也未参加芒砀山起义,却作战英勇,单独领兵屡立大功,跟随刘邦进入汉中之后,先是平定汉中一带,后任陇西都尉,率汉军荡平北地(今陕西、甘肃、宁夏一带)大片土地,功不可没,受封“曲周侯”(封地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食邑四千八百户,位居功臣榜第六位,排在夏侯婴和灌婴之前,可见刘邦对郦商的赏识和肯定,这其中自然也包含着刘邦对逝去的重臣郦食其的怀念与褒奖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