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3-12-16 15:22 编辑
第一一O回:韩王信反叛朝廷终遭灭亡 汉武帝增强国力反击匈奴(中) 汉武帝刘彻称帝后,面对北方匈奴人的一再入侵早就忍无可忍,决心放弃汉朝多年来与匈奴人和亲纳贡以求得边境安全的屈辱政策,对匈奴使用武力。刘彻执政后,遂着手训练军队,积蓄实力,针对匈奴人善于以大规模骑兵军团作战的特点,汉武帝刘彻重点扩大汉军骑兵建设,同时为解决战争资金来源,刘彻以国民经济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物资盐和铁为重点,下诏实施“盐铁专营”国策,将盐与铁的经营收归朝廷,实行官营,禁止私人运输经营盐铁。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分别设立盐官和铁官,负责监督管理盐铁生产运输,确保增加朝廷财政收入。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人又一次兴兵南下大肆抢掠,前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这年二十八岁的汉武帝刘彻决定予以反击。刘彻任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为主将,各领一万人马分四路出征——命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兵将军公孙敖出代郡(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一带),轻车将军公孙贺兵出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骁骑将军李广兵出雁门关,分头寻匈奴军队交战。 然而,汉武帝刘彻低估了匈奴人的战斗力。由于没有充分掌握敌情,四路汉军之间缺乏联络,加之匈奴骑兵行踪不定,移动迅速,公孙贺的部队在草原大漠里辗转十数日没有发现敌军,只好原路返回。而公孙敖和李广的军队却遭遇匈奴十余万主力截击而陷入血战。公孙敖损失骑兵七千人大败而回,李广的队伍不但伤亡严重,本人也受重伤被俘,幸而他急中生智,佯装昏死,趁匈奴人不防,奋力夺得匈奴士兵的战马和弓箭,接连射杀数名匈奴追兵,奇迹般地逃了出来。 唯独车骑将军卫青一路前进未发现匈奴军队,卫青经过冷静思考,判断匈奴军队倾巢而出,后方必定空虚,疏于防范,遂当机立断,率骑兵径直向北疾行近千里,抵达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匈奴人祭拜天地的圣地“龙城”(195),发起突然袭击。 此时,匈奴人的主力部队已经全部出动,正与公孙敖和李广的汉军激烈交战,龙城只有少数匈奴人驻守,哪里料到一支汉军突然从天而降发起进攻,毫无招架之力,汉军将士一拥而上,全歼龙城守军,斩首七百余人。 此次战役汉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卫青出其不意,率汉军捣毁了匈奴人祭拜天地的圣地龙城,总算是为大汉挽回了颜面,龙城之战也成为匈奴人的耻辱。汉武帝刘彻对卫青的智勇双全大为赞赏,赐封卫青为“关内侯”。 龙城之战既是卫青带兵的锋芒初露之战,也是大汉自开国以来对匈奴作战的首次胜利,此战振奋了大汉的军心民心,打破了匈奴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当然,这次胜利仅是汉朝长期反击匈奴战争的一个开端。 也正因为龙城之战,才有了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出塞》中的豪迈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刘彻看到大汉实力增强,兵足将广,国库充盈,决定对匈奴展开大规模反击作战。 同年春,汉武帝刘彻调集十万汉军,首先发起了漠南之战(即今内蒙古地区),重点是反击匈奴右贤王的军队。刘彻以关内侯、车骑将军卫青(196)任主将率三万汉军北上出高阙要塞(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阴山一处关口)进入漠南地区,进攻右贤王;命大将李息兵出右北平(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牵制匈奴左贤王的兵力,策应卫青的主力军作战;命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兵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领兵出朔方郡(今内蒙古河套西北部),配合卫青奔袭右贤王大本营;同时,以李息、张次公为将率部出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市西南),牵制左贤王的兵力。 卫青率汉军出高阙要塞长途奔袭五百余里,向右贤王的驻地发起突然袭击,右贤王措手不及,狼狈北窜,汉军俘敌一万五千余人,获得牲畜上百万头,完胜班师。 漠南之战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北方的战略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为表彰卫青的战功,汉武帝刘彻擢升卫青为大将军,统领汉军 注解: (195)龙城之战,卫青袭击的龙城一说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另一说匈奴圣地龙城在蒙古肯特山一带。但是后者距离卫青的出征地张家口怀来县达两千五百余里,在当时条件下很难到达。 (196)卫青(?-前106年),字仲卿,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汉武帝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汉朝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胜,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