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3-12-19 14:22 编辑
第一一一回:反击作战匈奴遭致命打击 胆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中) 漠北战役,是汉朝出击匈奴距离最远、规模最大的一次决定性战役。此战,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舅甥二人歼灭和俘虏匈奴计九万余人,汉军将士虽然付出了重大牺牲,但是,匈奴单于军队的左右两翼皆被斩断,仅剩匈奴单于的一支孤军,实力被严重削弱,被迫退向大漠北面,从此再无力举兵南下侵扰大汉。为表彰卫青、霍去病的显赫战功,汉武帝特意废除太尉一职,设“大司马”,俸禄与大将军同等,加封卫青、霍去病舅甥二人同为大司马,掌管朝廷军政事务。 然而,令世人无限遗憾的是,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漠北战役结束不久,霍去病不幸因病英年早逝,年仅24岁。汉武帝刘彻闻讯痛惜万分,泪流满面。为寄托自己的哀思,刘彻为霍去病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下令调集边境的十万铁甲军,从长安至茂陵(咸阳市西面五陵塬)排列一百余里护送霍去病的灵柩,并下诏在自己的寿陵东面仅二里处为霍去病修建陵墓,以王者之礼安葬。 霍去病的墓冢宽四十余丈,高八丈,墓顶凸起,外形似祁连山一般宏伟壮观,深深寄托着汉武帝刘彻对英年早逝的爱将、大司马霍去病的喜爱与痛悼之情。 霍去病生命短暂,却杀敌无数,战功卓著,威震北疆,为大汉击败匈奴,维护国家安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永垂青史。 唐代大文豪李白在他的《塞下曲》一诗中赞叹霍去病道: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199) 大汉反击匈奴入侵的三大战役(即漠南战役,河西战役,漠北战役),累计歼灭匈奴军队近二十万之众,尤其是规模宏大的漠北战役,基本上全歼匈奴主力,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的军事实力,使得匈奴人再也无力对强大的汉王朝发动军事入侵和劫掠。匈奴人被迫远徙漠北苦寒之地,彻底失去了对水草丰茂、农牧发达的阴山和河西地区的控制,人口和牲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匈奴人逐渐四分五裂,分崩离析,分为南北匈奴两派,对汉朝北方持续了近百年的威胁从此不复存在。 汉武大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其中与匈奴作战长达四十余年,最终基本荡平匈奴,消除了匈奴人对汉朝的直接威胁,为大汉换来没有外敌入侵的和平安定局面,创造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空前繁荣发展的“汉武盛世”。 同时,汉武帝刘彻深知,由于汉朝连年征伐,耗资巨大,造成国库亏空,百姓生活艰难。晚年,汉武帝于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颁布《罪己诏》,表达了今后关注民生,发展经济的良好意愿。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三月二十九日,一代雄才大略的伟大君主、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帝刘彻逝世于长安五柞宫(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五陵塬茂乡)。 汉宣帝本始四年(公元前70年),迁徙至西域的匈奴人入侵与汉朝一向交好的乌孙国,乌孙国遂向汉朝求助。汉武帝的曾孙、汉朝第十位贤明君主汉宣帝刘询(200)力排众议,决定出兵支援乌孙国,与匈奴进行最后的战略决战。同年,汉宣帝下诏调集规模空前的十六万汉军精锐骑兵,分五路征讨匈奴,与西域乌孙国的五万军队联手,再次重创匈奴军队,斩杀匈奴军四万余人,俘获大量俘虏,缴获牲畜数十万头,匈奴自此一蹶不振,远遁西域再无力与汉朝对抗。 汉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夏,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在匈奴内部争斗中失败,遂于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率南匈奴人马向汉朝投降,以求得汉朝的保护,这也是匈奴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向汉朝俯首称臣。汉宣帝接受呼韩邪单于投降之后,以礼相待,协助其扩充军队,壮大实力,两年后,呼韩邪单于率部返回漠北,开始了统一匈奴之战。 (未完待续) 注解: (199)画麟阁,即汉武帝刘彻建在未央宫的麒麟阁,里面供奉有功臣画像,存放典籍;霍去病初时被封为嫖姚校尉,人称“霍嫖姚”。 诗歌大意是:跃马扬鞭如疾风飞驰,过渭桥离开长安奔赴战场,弯弓射箭大败匈奴,战斗硝烟遮蔽星光,功成名就画像供奉于麒麟阁,大司马霍去病永垂青史! (200)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之曾孙,西汉第十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击败匈奴后,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