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野村夫 于 2024-8-1 12:35 编辑
第一三一回:丞相陈平巧答汉文帝质询 年迈陆贾再赴岭南会赵佗(下)
南越王赵佗被朝廷的一系列亲善举动和陆贾真挚的话语所打动,经过谈判,赵佗决定重新归顺汉朝,对朝廷不称帝号,以藩国的地位向汉朝称臣纳贡,但是在南越国境内,赵佗仍然使用“武帝”的名号。经过汉朝与南越国的共同努力,岭南地区又重新回归于汉朝大家庭。 令人惋惜的是,丞相陈平还未来得及为新登基的皇上发挥自己的智慧才干,便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9年)十月因病去逝,葬于咸阳南面一百里的鄠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石井镇曹家堡村),谥号“献侯”,以表彰他对汉朝开国和传承做出的巨大贡献。 陈平一生善施计谋,多次为汉太祖刘邦出谋划策,力挽狂澜,化腐朽为神奇—— 利用楚霸王项羽的猜忌心,设计离间项羽与军师范增、大将钟离昧等人的关系,造成范增怒而离弃项羽,病死于回乡途中,使得项羽失去了唯一的最为亲近得力的助手; 荥阳被围时,献计由将军纪信假扮汉王刘邦吸引楚军,协助刘邦在绝境中成功突围,建立起新的防线,阻止了项羽西进的势头; 汉太祖刘邦怀疑楚王韩信有谋反意图,陈平出谋以刘邦出巡途中召见官员为由诱捕韩信,韩信被废楚王,贬为淮阴侯,权力尽失; 刘邦讨伐匈奴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粮食断绝,形势危急,陈平冒险潜入匈奴军营,以珠宝贿赂匈奴头目冒顿的小妾瘀氏,令瘀氏劝冒顿网开一面,让刘邦与被围的汉军骑兵平安突围,最终实现汉匈和亲,罢战止戈; 汉太祖刘邦临终下旨诛杀左丞相樊哙,陈平设法巧妙地保住了樊哙,也让自己摆脱了不利局面,取得了吕后的信任; 吕氏专权期间,陈平默默隐忍,等待时机,最后联合周勃、灌婴等大臣,联手诛灭了吕氏集团,迎立刘恒为帝,保住了刘姓江山。陈平的作用与地位可说是无人可以替代,功比“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其杰出贡献永载史册。 宋代诗人胡宏在其《陈平》一诗中写道: “陈平相业定何知,应对知君智有余。 不佐汉兴三代业,区区心事六奇书。”(240) 汉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西汉一代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陆贾寿终正寝,享年七十岁,葬于咸阳西北一百四十里的永寿县(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 陆贾推崇儒学,他以儒家为本,融会黄老道家及法家思想,倡导“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应汉太祖刘邦的要求著述《新语》,论述国家兴衰存亡的道理;先后两次出使岭南,规劝岭南王赵佗归顺朝廷;为丞相陈平提出将相联合应对吕氏专权之策,为稳定汉初局势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因此,有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在她的《陆贾》一诗中赞叹道: “汉方扰扰袭秦风,勇士相高马上功。 惟有君侯守奇节,能将新语悟宸衷。”(241) 正是汉太祖刘邦的第四子汉文帝刘恒, 后来与儿子汉景帝刘启,孙子汉武帝刘彻,以及后代帝王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等贤明君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明章盛世”等名扬海内外的繁荣盛世,永载史册。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239)“一问三不知”,最早载于《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原义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后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240)心事:思虑,谋划。六奇书:指陈平为刘邦谋划的六条妙计。 (241)相高,辅佐高人。宸衷,指帝王的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