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静泊湖

长篇历史小说连载《春秋恩仇记》18-04 越军出奇招派出死囚队

  [复制链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23: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赏光提读,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12 23: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赏光提读,晚安好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4: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泊湖 于 2025-1-15 14:11 编辑

           第十六回:申包胥哭请秦王救楚国
                  吴军兵败阖闾撤军返吴(十二)

   然而,吴军伐楚之战迅速由胜转败,在没有全部完成战略任务的情况下,被迫撤军回国,有其深层次的必然原因。
   一是有轻敌思想,吴王阖闾仅率三万军队深入楚地征伐楚国,兵力明显不足,是依靠孙武和伍子胥的计谋取得重大胜利;
   二是吴国的总体国力无法吞下一个历史悠久,幅员广阔,体量巨大的楚国,只能在战役战术上重挫楚国,却无力统治和治理楚国;
   三是吴国君臣贪图享乐,为一己之私造成吴国王室内部不和。吴王阖闾的兄弟夫概进入郢都之后,因为兄长阖闾把楚国令尹的府邸和家中妻妾侍女分给自己的太子终累(30)享用而极为不满,竟至于与自己的侄子终累大打出手,夫概提前返回吴国篡位称王与其因此事挟私报复有一定关系;
   四是吴国君臣缺乏政治远见,满足于战争初期的一系列胜利,只是怀着报复心理,发泄对楚国的仇恨,攻陷楚都郢城之后,没有做好安抚楚人,争取民心,任用楚人为官,长期统治楚国的思想准备;
   五是吴军进入郢都后,吴王阖闾对部队不加以约束,而是默许吴军将士在城中大肆抢劫,欺凌妇女,从而激起了楚人的强烈愤慨和反抗,纷纷站在楚昭王一边,协助秦楚联军抗击吴军入侵,最终导致吴国的破楚之战在大好形势下以兵败退军而告终。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30)太子终累,吴王阖闾的长子,因病早逝,阖闾选次子夫差继太子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5: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泊湖 于 2025-1-16 15:20 编辑

            第十七回:申包胥拒赏赐退隐山林
                   楚国为求安全迁都鄀邑(一)

   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冬季,这年不满二十岁的楚昭王熊轸在经历了十余个月的颠沛流离之后,在其舅父——秦国君主秦毕公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自随国返回楚都郢城。秦军主将子蒲、子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看看楚国国内平静无事,也便班师返回秦国复命。
   郢都的秩序恢复之后,楚昭王没有忘记吴王阖闾及其吴军将士在都城犯下的暴行,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那些遭受吴王阖闾和吴国大臣将领们欺凌的先父楚平王的嫔妃宫女们为父亲殉葬,以泄心中愤恨。
   仁慈温和的王太后孟嬴知道此事后,对儿子楚昭王说道:“吴王和他的那些大臣们无德无道,欺凌了宫中这些无辜女子,这并非是出于她们的意愿,她们何罪之有?杀掉她们于情于理皆说不过去。你父王已经入土为安,就不要再惊扰他了!”
   楚昭王仁孝知礼,并非嗜杀成性之人,他听了母亲的劝说感觉很有道理,便放弃了原来的打算,避免了一场宫中杀戮。
   其实,太后孟嬴本就是个单纯正直而传统的女人,只是奸人费无忌从中作梗,让她错嫁于楚平王。吴王阖闾率吴军攻破楚都郢城,楚昭王仓皇逃亡陨国(今湖北省安陆市一带)之后,其母孟嬴被吴军俘获献给了吴王阖闾。阖闾见孟赢端庄美丽,很是喜欢,便令其为自己侍寝。没想到孟嬴虽然外表柔弱,却内心刚强,以死相抗,严辞拒绝服侍吴王阖闾。
   孟赢对吴王阖闾说道:“哀家既是有夫之妇,也是楚国王太后,岂能因为战败而丧失尊严,若是大王执意让哀家服侍你,还不如现在就把我杀了!”
   孟赢的大义之举令吴王阖闾颇感意外和敬佩,便命人将孟嬴软禁在后宫,禁止任何人打扰。
   楚昭王返回郢都之后,听到宫中上下纷纷赞扬母亲孟嬴的高洁德行,甚为感动,对母亲愈发孝敬,恭请母亲主管后宫事务。王太后孟嬴誓死不侍奉敌国君王的故事流传至今,令人钦佩。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44

回帖

35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1
发表于 2025-1-17 15: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越春秋,好小说,点赞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1

回帖

1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54
发表于 2025-1-18 21: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点赞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20 22: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回:申包胥拒赏赐退隐山林
                  楚国为求安全迁都鄀邑(二)

   楚昭王恢复理政之后,楚国唯一一部重要法典《鸡次之典》不知去向,许多重大事务因为找不到法理依据而不知如何处理,朝堂上下一时陷入混乱之中。就在这时,大夫蒙谷得知吴军退兵,楚昭王返回了郢都,也便自云梦泽返回郢都,向楚昭王献上自己保护下来的《鸡次之典》,楚昭王大喜,有了法典作为依据,郢都的治理很快恢复了正常秩序。
   楚昭王深知楚国在几乎灭国的大难之中躲过一劫,除了秦国的大力支持,便是众位忠心耿耿的大臣们尽心竭力辅佐,危急关头不离不弃,舍命相随,自己方能重返都城,再登王位,于是,楚昭王下诏,论功行赏,为有功之臣加官进爵。
   不料,当楚昭王宣布给大夫申包胥赏赐时,申包胥坚辞不受。他对楚王说道:“启禀大王,辅佐君主安邦定国,是为臣的本分,救君主于危难之中,免除灾祸,是臣子职责所在,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在下若是为此受到大王封赏,就是将为臣的职责与功劳混为一谈,长此以往,做臣子的便会忘记自己的职责所在,这如何使得?楚国和大王安然无恙,在下心愿足矣,夫复何求?”
   但是,楚昭王认为申包胥从秦国搬来救兵,为光复楚国功不可没,坚持要封赏申包胥食邑五千户,申包胥见无法推辞,便携带家人离开郢都隐匿于山林之中,从此销声匿迹。
   楚昭王听说申包胥出走,急忙派人四处寻找申包胥的下落,皆无功而返,楚昭王这才明白,申包胥忠心耿耿,宁肯放弃一切也拒不接受赏赐,不禁惋惜不已。楚国大夫申包胥忠于国君,淡泊名利,无欲无求,其高洁大义之举令人喟叹。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21 23: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泊湖 于 2025-1-22 00:01 编辑

           第十七回:申包胥拒赏赐退隐山林
                  楚国为求安全迁都鄀邑(三)

   其实,楚昭王站在一国之君的高度,并不赞同申包胥的做法,他对大臣们说道:“申大夫不畏艰险跋涉千里奔赴秦国请求援助,是为忠;七天七夜不饮不食,哀哭连连感动秦毕公出兵援楚,是为义;不肯接受寡人的赏赐,这是不愿以功臣自居,是为廉。如此忠义高洁之举,实在难能可贵。然而,君王赏赐功臣是为勉励其善行与功德,激励众人为国家效力,也是寡人职权所在。如申大夫这般几次三番拒绝寡人赏赐,甚至携家隐匿他方,避而不见,这让寡人今后如何奖赏表彰有功之臣?那些为国立功的文武大臣又该如何自处?申大夫的这种做法委实不可效仿矣!”
   然而楚昭王没有想到,他在奖赏以性命保护楚国法典《鸡次之典》的大夫蒙谷时,同样遭到拒绝。
   这日,楚昭王召集大臣宣布道:“蒙谷大夫冒着生命危险,在吴军攻陷郢都的紧急时刻,保护了楚国法典《鸡次之典》,保证了朝廷执法有据,社稷安定,论功可比保全了一个国家。寡人决定赐予蒙谷执圭之爵,封地六百畛!”
   听了楚王的赏赐,蒙谷谢绝道:“大王,保护楚国法典是微臣义不容辞的职责,我蒙谷不但是大王的臣子,亦是社稷之臣,楚国之臣,如今社稷安定,无所忧虑,我何需爵位官职与功名利禄?恕微臣不受大王的赏赐!”
   蒙谷见楚昭王还要封赏他,便辞官隐居于郢都东北五百里的磨山(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从此再不进宫,令楚昭王嗟叹不已。
   楚昭王最后奖赏的大臣是几次想杀他的郧邑令郧斗辛之弟郧斗怀。
   大臣们听楚昭王竟要赏赐企图弑君之人,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向楚昭王启奏道:“大王万万不可开此先例。郧斗怀不顾君臣之道,为一己之私要谋害大王,罪不容诛。大王没有按律惩处他,已是仁至义尽,如今还要赏赐他,这实在不合礼法!”
   楚昭王对众臣说道:“此言差矣。以大德灭小怨,道也。(31)郧公斗辛出谋划策,甘冒风险,助寡人安全逃出楚国,安居于郧地,寡人才得以最终返回楚国。自古以来,凡有孝心者多为忠良之臣,郧公之弟郧斗怀冒死也要报杀父之仇,此乃孝道。郧斗怀后来明白自己的做法不当,毅然抛弃对寡人的仇恨,在抗击吴军的作战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立下战功,对于这样的忠义孝道之人,寡人难道不该奖赏吗?”
注解:
   (31)意思是,以大的恩德来消除小的怨恨,是合乎道义的。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23 14: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泊湖 于 2025-1-23 14:20 编辑

            第十七回:申包胥拒赏赐退隐山林
                  楚国为求安全迁都鄀邑(四)

   众位文武大臣听了楚昭王这番话,不由得肃然起敬,对楚昭王不计前嫌,赏罚分明的做法,发自内心的叹服,齐声说道:“我王圣明。大王深明大义,宽厚仁善,体谅臣子,臣等皆远不及也!”
   不久之后,楚昭王想到妹妹熊畀我已到及笄之年,便打算给妹妹找个如意夫君,当他给妹妹提起此事之后,熊畀我愣了一下,然后对兄长说道:“哥哥,我今生不想嫁人。”
   楚昭王感到妹妹的神情有些异常,便关切地问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妹妹何以说今生不嫁?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妹妹中意之人?”
   见妹妹低头不语,楚昭王说道:“妹妹有何难言之隐,尽管告诉哥哥无妨,本王为你做主!”
   熊畀我沉思片刻,似是鼓起了勇气,有些害羞地抬起头,对楚昭王说道:“哥哥可还记得,当初我们逃出郢都时,因吴军追赶甚急,马车内又坐不下,是那王宫侍卫钟建背着我逃出吴军包围......”
   楚昭王听妹妹说到这里,终于明白妹妹说今生不嫁人的缘故,妹妹是担心王室成员不允许她下嫁给一个宫廷侍卫,楚昭王问熊畀我:“原来如此,难道妹妹心中已经有他?”
   熊畀我点头说道:“正是,我与钟建已有肌肤之亲,今生只愿嫁于他为妻......”
   原来那日钟建背负熊畀我出逃时,情窦初开的熊畀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位高大健壮,乐意助人的年轻卫士,有了非他不嫁之意。
   楚昭王知道了妹妹的心意,十分高兴,当即同意了这门婚事,选择良辰吉日为妹妹举办了隆重的婚礼,事后,楚昭王听说自己的这位妹夫出身于音乐世家,颇懂乐理之事,便下诏任钟建为乐尹,掌管音乐人才选拔培养与宫中礼乐事宜。熊畀我与卫士钟建在患难中相识,最终成为一对佳人,传为一段美谈。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1

回帖

1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54
发表于 2025-1-23 18: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小说点赞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25 12: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泊湖 于 2025-1-25 12:40 编辑

          第十七回:申包胥拒赏赐退隐山林        
                 楚国为求安全迁都鄀邑(五)


   吴国破楚之战结束以后,楚昭王注重整饬内政,发展农业和水利建设,增强楚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使得楚国从失败的阴影中逐渐走了出来。这时,楚昭王的二弟、司马子期(熊结)看到楚军已经恢复了战斗力,向楚昭王提议,出兵进攻吴国,以雪吴军破楚之恨。
   楚昭王的长弟令尹子西(熊申)反对伐吴,他对楚昭王说道:“楚国刚经历郢城之败,损失惨重,元气尚未恢复,当前不宜对吴国用兵,应当韬光养晦,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等待时机讨伐吴国!”
   然而年轻气盛的楚昭王认为楚国已经具备了战胜吴国的实力,也想早日打败吴国,洗雪前耻,他未采纳令尹子西的主张,决定兴兵伐吴。
   楚昭王十二年(公元前504年)四月,楚昭王兵分两路,任楚军将领潘子臣为主将,率领水师顺长江东下进攻吴国。同时,任司马子期为步兵主将,在繁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北)出兵向吴国发起进攻。
   吴王阖闾接到楚军入侵的急报之后,立刻命太子终累为主将率吴军水师沿长江溯流而上迎战楚军,命孙武率一支军队渡江北上迎战繁阳之敌。考虑到此次水师有登陆作战任务,吴军各条战船上均配置了大批步兵,两军在鄱阳湖北面的长江水面遭遇,随即展开激战。
   当时正值春天,东南风强劲,吴军水军虽是逆流而上,却是顺风行舟,且吴军弓弩射程远于楚军,未等两军水师靠近,太子终累便下令战船上的水兵、步兵一起向楚军战船上密集放箭,楚军水师主将潘子臣急忙命水兵放箭还击。
   但是楚军战船此时是顶风前进,加之弓箭射程本来就不及吴军,箭矢还未到达吴军战船就纷纷落入水中,而吴军箭矢密集而强劲,楚军战船上的士兵不断中箭伤亡。待两船靠近,吴军水手用长钩钩住楚军战船的船帮,船上的步兵立刻“跳帮”跃上楚军战船向船上的水手发起攻击。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26 17: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泊湖 于 2025-1-26 17:15 编辑

           第十七回:申包胥拒赏赐退隐山林
                 楚国为求安全迁都鄀邑(六)


   双方近战步兵优于水兵,交战不就楚军水师就造成严重伤亡,“跳帮” 的吴军士兵趁机在楚军战船上放火焚烧,杀时间多条楚军战船冒起滚滚浓烟。楚军战船上的将士见势不妙,慌忙驾船逃跑,吴军战船将楚军水师主将主将潘子臣的旗舰四面包围起来发起猛攻,潘子臣看看无法逃脱,继续抵抗下去是死路一条,便下令停止抵抗,与船上的七名楚国大夫一起向吴军投降。
   吴国太子终累见楚军水师大败而逃,立刻下令战船上的步兵在江南岸的番邑(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附近登陆,向防守番邑的楚军发起进攻。
   原来,番邑位于吴楚两国的边界,楚军据守此地,不但可随时由此出动袭击吴国, 而且番邑紧靠鄱阳湖,是楚军水师的天然基地,吴王阖闾早就有意攻占番邑,拔掉楚国建在吴国边境的这一军事要地,所以这次军事行动暗暗在水师战船上安排了大批步兵。
   吴军迅速包围了番邑,立即发起强攻,楚军猝不及防,弃城而逃,吴军迅速占领了番邑。不久之后,孙武率领的吴军在繁阳一带也传来捷报,司马子期所率楚军在繁阳以南与吴军相遇,两军摆开战阵投入厮杀,吴军的战车阵攻势凶猛,经过短期激战,楚军抵挡不住,四散而逃,司马子期带领楚军残部逃回繁阳,紧闭城门再不敢出站。
   吴军水陆两军皆大获全胜,以极小的代价取得了丰硕战果,消息传到郢都,楚国朝野震惊,一片哗然。唯独令尹子西神情淡定,他对下属说道:“楚国连年征战,国力衰退,这次楚军战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从今往后楚国该是整饬内政,发展经济的时候了!”
   楚昭王十二年(公元前504年),楚国伐吴失败之后,大臣们向楚昭王提议,为远避吴国的袭扰,保证楚都安全,稳定社稷,将都城迁移至郢都北面三百四十里的鄀邑(今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县东南),楚昭王采纳了这一提议,于当年迁都鄀邑,为了牢记国耻,不忘先祖,鄀邑成为楚都之后仍称为“鄀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44

回帖

35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1
发表于 2025-1-27 17: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老先生真能抄资料,八九篇帖子一起抄袭,还一块发,脸皮真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2025-1-27 18: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泊湖 于 2025-1-27 18:04 编辑

           第十八回:伍子胥提议夫差为太子
                  檇李之战阖闾战死沙场(一)

   天有不测风云。吴国太子即长子终累率水师大败楚军的第二年,还未来得及继承王位,便因病早逝。终累忠厚温和,有勇有谋,屡立战功,深得吴王阖闾喜爱,他的去世令阖闾甚为悲痛,然而,究竟由谁来接替太子之位,吴王阖闾一直犹豫不决。
   这时,吴王阖闾的次子夫差认为兄长终累病逝后,太子之位非自己继任莫属,他看到父王在选择太子一事上迟迟拿不定主意,心中暗暗焦急,灵机一动,想到了大夫伍子胥,便来到伍子胥府邸拜见伍子胥。
   夫差对伍子胥说道:“我兄长终累去世之后,按照传统做法,我既然是次子,就应该按序继任太子之位,但是父王迟迟不选定太子人选,不知是何缘故?我知父王对伍大夫言听计从,还望伍大夫在父王面前提议立我为太子,将来我若继位称王必当重重报答伍大夫!”
   伍子胥对夫差素有好感,他认为夫差忠勇率直,为人仗义,精通兵法,胸怀大志,具备做君王的德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伍子胥当前与吴王阖闾的君臣关系虽说是亲密无间,得到阖闾的充分信赖,但是,若是保住自己今后在朝廷的地位和权利,就必须有长期稳固的依靠,太子终累去世之后,这个依靠就自然而然地转到夫差身上。
   伍子胥想到这些,沉思片刻,便对夫差说道:“二公子的心思我已明白,但立储之事是国之大事,关系社稷安定与国家的未来,不能操之过急,来日有机会,我一定设法劝说大王考虑立你为太子,此事暂不要声张!”
   夫差听了大喜,连连向伍子胥称谢而去。
   这日,伍子胥单独进宫面见吴王阖闾,向阖闾提起册立太子一事。伍子胥对阖闾说道:“大王,太子终累已经去世经年,再选立太子之事也该考虑了,不知大王可有了合适的人选?”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泊湖 于 2025-1-30 12:37 编辑

           第十八回:伍子胥提议夫差为太子
                  檇李之战阖闾战死沙场(二)

   吴王阖闾叹口气说道:“唉,寡人近来也正在为此事费尽心思,尚未决定诸公子当众由谁来继任太子之位。”
   伍子胥说道:“依在下看来,二公子夫差胸怀大志,精通兵法,屡立战功,且为人大度仗义,最为适合扶立为太子。”
   听伍子胥推举次子夫差为太子,吴王阖闾哼了一声,不满地说道:“哼,寡人看这个二公子只是好武斗勇,实则生性愚钝,头脑简单,独断专行,易于轻信他人,只怕他将来守不住吴国的基业!”
   伍子胥劝说道:“非也。二公子为人忠厚,信以爱人,端于守节,敦于礼义,具有君王之德,他日必是一代明君,大王尽可放心册立二公子为吴国太子。且自古以来礼法讲究长幼有序,太子不幸亡故,理应册立次子夫差为太子,以应天命!”
   吴王阖闾听了伍子胥的这番话,不由得想起当年三叔夷昧去世后,四叔季札拒绝称王,而自己的父亲身为长子,理应由自己继位称王,正是因为王室成员没有按照长幼有序的传统,立三叔夷昧之子吴僚为王,才导致了一场宫廷政变,吴王僚被刺而死,自己由此夺来王位。
   想到这里,吴王阖闾对伍子胥说道:“立储之事非同小可,牵动国家上下,容寡人仔细斟酌再做决定!”
   吴王阖闾十三年(公元前502年),吴王阖闾经再三考虑,终于采纳了伍子胥的提议,下诏册立夫差为吴国太子,并举行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吴王阖闾携王后,太子夫差,与众臣一起祭拜天地和祖庙,祈祝上天佑护吴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延续万世。太子夫差跪接父王阖闾授予册书和太子宝玺,然后众臣一起向吴王阖闾行大礼拜贺,庆贺吴国有了新的储君。
   此时满怀喜悦的大夫伍子胥绝不会想到,仅仅十八年之后,他当年极力举荐的太子夫差便将他赐死,又过了十年,吴国便亡于夫差之手!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036

回帖

366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66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回:伍子胥提议夫差为太子               
                  檇李之战阖闾战死沙场(三)

   番邑之战以后,吴楚之间未再发生大规模战争,处于相对安定的局面,而吴王阖闾已经深切感受到其南方日益强大的邻国越国的威胁,开始把战略目光转向越国方面,楚国得以休养生息,稳定发展。
   吴王阖闾为了对付日益强大,咄咄逼人的越国,加紧整饬军备,训练军队,准备打击越国,此时吴越两国边境一直战火不断,你攻我守,互有胜负,两国关系日益紧张,大战一触即发。
   吴王阖闾十八年即越王允常四十二年(公元前497年),阖闾的老对手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即位,史称“越王勾践”。
   越王允常去世之后,勾践将父王允常的陵墓建于木客山(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的印山),命人凿空山体深达三十余丈形成墓道,墓道尽头,征用数千人砍伐松柏,将树干构成三角形墓室,陵墓造型奇特而壮观,极为罕见,史称“木客大冢”(也称“印山大墓”)。
   越王允常一生致力于越国强盛,越国建国一千余年以来,至越王允常终于开始变得强大起来,具备了与大国相抗衡的实力,所以后人称赞越王允常是一代有作为的君主。
   越王允常的儿子勾践胸怀大志,性格坚忍刚毅,他继承父王遗志,一心使越国增强实力,成为中原霸主。勾践明白,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战略上亲和大国楚国,牵制吴国,最终彻底击败强大的吴国,打通向北进军中原的道路,方进而争霸天下。
   为此,越王勾践重用范蠡与文种,任命范蠡为相国兼上将军,掌管军事事宜,任命文种为大夫,负责处理政务,在范蠡与文种的辅佐下,勾践进行了精心筹划,等待时机到来。
   吴王阖闾十九年(公元前496年),早就蓄意攻伐越国的吴王阖闾趁越国为越王允常举丧期间,带着太子夫差,以孙武、伍子胥、伯嚭等人为将,亲率大军向越国发起进攻,意欲给予越国以沉重打击。
   越王勾践接到吴军向越国边境进逼的消息,早就有所准备,立刻亲率越军迎击,两军时隔十五年之后,再一次在吴越边境地区的欈李(今浙江省嘉兴市西南)相遇,爆发了第二次欈李之战。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244

回帖

35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41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说不错顶起来,祝春节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1

回帖

1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54
发表于 前天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小说点赞,新年六六大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01

回帖

15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554
发表于 前天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小说点赞,新年六六大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