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应该分开进行。”
“怎样进行?”
我带一、二、三连,让他们把一些铁锹、挎包、粮袋留下,只带少量的干粮、水、子弹,马上跑步向宜宾前进。你带着团后勤机关再后一步到。”
“好吧。”
他俩就握握手。王团长就回身,对身边的一营长下达命令:
“黄营长,马上集合你的一营!”
“是,团长。”
一营长就马上往后跑,去集合他们的队伍去了。
一营营长黄天成,33岁,看上去有些出老,可能是打了多年的仗了,费尽了心力的缘故。他是河北农村人,长得身子敦实、体大、团脸,方正的鼻子,一双大眼睛,是一个有头脑的解放军营长。他走到一营一连连长身边,这时,解放军连长吴大虎长得虎头虎脑的,他魁梧、健壮、29岁,非常的爱说爱笑!严肃时,如一只虎,一连官兵全部都怕他。平时,在一般的生活中,再以看不见他的虎劲,比如:见一个战士就喊住他和他攀谈,好像忘了他是连长。他是络腮胡子,笑声又大又响!
这时,他在和跟前的几个战士说话:
“看来,我们快要到宜宾了。”
“连长,有仗打了!”几个战士一下就意识道,张口就说。好像对于打仗不再是与生死有关的事,而是一种乐事似的。
“哼,那几个国民党的兵经不住老子几下打就滚他妈回老家去。”吴连长在自己战士面前纵性地大声说,声音大能穿进听他说的人的耳朵里。并把他的双手在他紧系着酱色宽皮带的腰间一叉。
“连长,这样看来,我们要打这个大城市还是费力的。”一个带点幼稚的、是苹果形脸21岁战士周有天说。
“连长,本来我们二团要打贵阳的,结果被四团替代了。”战士高个子的陶来福非常有憾事说。
“你看嘛,这次该我们打大城市了。”吴连长说。他好像说,那次打贵阳没有打成,这次该他们打了,不能再能别的部队打了。
“连长,我听指导员说,宜宾还有长江。”个子略大、是瓜子脸、活泼的不得了的23岁的刘喜问。
“嗯。这个城市不错呀!”气质又彪悍又说话粗的吴连长回答。
“这一下,我们就要像打渡江战役那样打宜宾了。”吴连长有劲地说。用他的大眼睛含着欲望热烈地目瞅着自己的战士。
“吴连长!”
吴连长此时还要谈这个话题,就听到了自己营长的喊声。就马上中断他热烈的聊天,并有意识地把他右手轻轻一按,他的战士们就知道这是自己连长说聊天暂时结束。接着,29岁的吴连长就转过身,对着自己的营长身子一挺,用马上变得严肃的脸对着自己的同样严肃的黄营长把他方脸微前倾,招呼:
“营长!”
他在招呼时,就双手习惯性地整理自己鼓胀的肚皮上的宽皮带,而用他非常明亮的眼光注视自己的营长,好像不这样,就不具有军人的特色。
“马上集合你的一连。准备向牟平前进。”
“是,营长!”
在说时,吴连长迅速有力地向自己的营长敬一个军礼,同样表现出一一一非常有力而满含军人坚决而毫不含糊执行自己指挥官命令的特性。
然后,黄营长就走到后面的二连长、三连长那里去喊他俩集合自己队伍去了。
“一连集合。快!”吴连长看到黄营长顺着他后面过去一边呆着的二三连官兵走去,就马上回脸走到一连官兵有坐,或站着的战士跟前喊道。然后,听到自己连长喊声的战士们赶紧振作起来,一个个起身,或依次排成三长排队列。
同时,在他们一连的过去那边的二连、三连在两个连长交替喊集合的口令下,两个连的战士在迅速站好集合。看来,再过一会,已经改变了原有计划的由作战部队
到宜宾的新命令,就要出发了。在三分钟内,王团长带着一营三个连向安宁出发。据说要一天,才到四川宜宾的牟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