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 发表于 2022-9-24 11:18:34

东方诗风九江行

东方诗风九江行 一:心逐东方诗风旗帜飘扬
   初次追随在东方诗风的杏黄旗下,就有一种异常的亲切感,是一种灵魂寻到栖息地的感觉。究毕闯荡诗江湖有年,从最初的迷信组织到进入网络,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和选择。信息时代的青年,很难理解我们这一代人的思维模式。想来许是受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做事总要谋求个出身。当我决定重新提起诗笔的时候,也是首先寻找组织;从基层到地方;从市级到中央。硬是沿着这通天的阶梯,一步一叩拜的登上,中华诗词学会的殿堂才罢休。哪里像现在的小青年韩寒们只潇洒的呸一声:文联算个屁!就如当年赵子龙大战长板坡,横枪跃马早在文坛杀个七进七出了。
   职业需要决定了,我是能比较早接触到计算机的。尽管一开始仅仅用于业务,只闲下来作写字板用。整理自己的日记和先前散失的诗文。并成功的利用计算机,编辑了我的第一部个人诗集。但我们那机器,是内部运转,没有联网的。一怕遭遇病毒,影响病历资料的保存;二是相信当时主流媒体,对网络的负面宣传。避之唯恐不及,自然不会去主动招惹。以至一直拖到进入新世纪后,才打破精神上的桎梏,开始了在网络的游走,真正体会到了新生的快意。但我发现,因前些年专意找米,养家糊口去了。仿佛落伍几十年。面对即看不懂也学不来的当代新诗,只得龟缩在传统诗词的圈子中慢慢操练。直到零六年,在诗酒和微斋兄引导下进入东方诗风。才大有相见恨晚,真正找到了组织的感觉。特别是参加了东方之风零七的重庆之旅。结识了一批在三回归和诗体重建大旗下,倡导现代格律体新诗的朋友。从此学习有了目标,创作有了方向,精神有了归依。并义无反顾的自觉成为,格律体新诗旗下的马前卒。
   尽管现在的诗坛、网络聚会,早已是一种很平凡的社会现象。但如果抛开官方和半官方举行的活动不算,一个纯文学的论坛,能在完全自费的情况下,坚持一年一度的聚会。而且,每次的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这样的情况委实不多。其中的组织、领导和承办人员,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非世俗之人所能理解。东方诗风的旗帜,就是被这一批忘我的无私付出的缪斯信徒高高擎起,才能在中华大地上到处飘扬。
   零八的邯郸学步,我受阻于五、一二大地震;零九的湘西行;我错失于自驾游。今年刚刚完成了行业的宝岛考察旅行,按常理是得等一段时间,再作出游安排。但不得不承认,是沙场点兵的精心策划,真正打动了我。大有不作之行,定当产生辜负了他一番美意的歉疚,便破例决定参与。并且是独断专行,悄悄地自己定好了车票,才通知办公室要去省城参加个会议。怕因太多的俗务干扰,最终破坏了好心情。
临行前夜,想上网再查询一遍相关事项,不期看到了诗酒兄,采用中国式十四行诗形式写的“行前”:
收拾行装,又将远行
去会朋友,去看风景
我们“东方”的旗帜
将飘扬在赣水之滨

车轮滚滚,汽笛长鸣
四面八方,向着“国宾”
我们优雅的吟咏
将唤醒那沉睡之神

难以平息,激动心情
诗的盛会,即将来临
我们宏伟的规划
将诞生在陶令之门

为了友谊,我们出发
为了诗歌,我们远征
这诗的节奏明快、音韵铿锵,一韵到底。读来令人心情振奋、血液沸腾,当即拍案叫绝,此行有队歌了!何况自学习格律体新诗以来,我最钟情的也就是这种,从西方引进后,被驯化了的中国式十四行诗。因此也更不犹豫,就踏着诗兄的旋律,临屏和诗兄“临行”:
东方诗风,旗帜飘扬
南昌城下,同声吟唱
格律体新诗正在崛起
我们有着共同的方向
*
东方诗友,青云谱降
长歌短调,滕王阁上
诗意的生活令人陶醉
万里长江为我们鼓掌
*
琵琶亭阁,浔阳楼窗
白鹿书院,西林诗墙
诗歌的盛宴再次来临
天然韵律石钟山奏响
*
吴头楚尾鄱阳湖地久天长
田园菊花陶夫子万世留香。

浮云 发表于 2022-9-25 12:12:45

二:去参加一场诗歌的盛宴
   现代的城市,常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特别是人治的力量还大于法治的国度。难怪泰戈尔会说“世界因了人的贪欲而得到它的资产”。疯狂扩展的都市群,大多一个面相。一幢幢雄伟的摩天大厦让外来人感觉到渺小;一圈圈戒备森严的生活小区让来客感到自卑;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景观大道让人迷茫;一个个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城市广场让人感到震撼。配上绿树簇拥的河岸江堤,花红水清的闹市公园,间杂些真真假假的文物古迹,新添些引人瞩目的现代地标。风行的广告牌,流行的明星脸,大同小异的功能布局,一般模式的各类连锁店铺、超市。熙熙攘攘的人潮车流,大大小小的各类立交,加上长长短短的隧洞、地道。组成一个个现代迷宫,处处潜伏着未知的障碍,剥夺了随意行走的自由。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早已熟悉的圈子中,仅只因为能力的大小,这个圈子也随之有大有小。但也只是活动半径的差异,基本点是完全相同,最终还是在那一亩两分地上。当然在我们这个喜欢划分层次的社会中,小区也是讲档次的。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传统,唯其如此达到社区的和谐。
    久居贫穷困苦之中,自然渴求改变,在奔向繁荣富裕的路上,当然是满目的新奇和满心的喜悦。激情满怀的奋斗,不遗余力的进取,人类的追求促进作社会的进步。一代代的接力,更保证了世界的常变常新。因了这种原因,要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或旅游,没有特别的邀请,或旅行社的安排。是很难让你满意,除非你有足够多的金钱和时间。我近年渐渐在心理上有了点变化,久居城市的安乐后,竟然产生了一种本能的厌弃。但已经习惯了的起居节律,又使我离不开它拥有的现代文明。幸喜前贤早就教给了应对的方法,先前陶渊明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古训;鲁迅更明白的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我忠实的践行着他们的理论,到也是安定平和、日月如梭。只是渐渐也懒得外出,特别怕挤车。不是万不得已,绝不独自出行。当然自驾车出游,到是有的,但那种点对点的运动,类似参观或访问,几百公里内,要回家过夜,类似工作。总的说来,去当有人安排好生活起居的游客还行,再去作自由行的旅客,显然是有点力不从心了。而东方诗风之旅恰好弥补以上的不足,更远胜旅行社的组团,和一些素不相识,休养、志趣毫无共同点的人一道旅行,终有诸多不便的。这种尴尬,在东方的旗帜下,根本不存在。没有认不认识的,只有见没见过面之分。可以有年龄、性别的不同,可能有地域、民族的差异,但对诗歌的爱好,对缪斯的虔诚却是共同的。更为可贵的是每次都有所在地,或十分熟悉当地的优秀诗友承办,加上认真干练的组委会领导。让每一位参会的成员,有一种归队的感觉。真正是去会朋友,去看风景。去放飞沉寂已久的心情,去参加一场诗歌的盛宴!

浮云 发表于 2022-9-26 12:14:49

笨鸟先飞,漫漫长途好集句
      成都到宁波的快客,始发在深夜。在有空调的卧铺里,枕着单调的催眠旋律,睡得还算很香。但究毕是绕道出川,
一觉醒来,尚未过安康,还在川、陕、鄂边界一带游动。还要整整一天,才能抵达我们这次活动的集结地南昌。好在临行时带了本,以前开会路过那里时买的小册子,是收集前人对滕王阁的吟咏集子。虽然编印很杂乱,只为赚游人票子。但当时才几块钱,现在看来也十分值的。
   滕王阁不愧是江南第一名楼,因王勃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而得以名贯古今。从它修建起,历代为之吟咏的豪雄名士便络绎不绝,可谓穷尽奇思,耗空妙词。始信文才如诗仙太白者,在黄鹤楼前也会发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记得上一次来时,新阁建成不久,周围荒荒的,一楼突兀在江堤上和周边景物及城池极不协调。兼之我来时走的水路,想赶在三峡大坝修建前,浏览一下三峡。当然顺便也游了古色古香的岳阳楼,两相对比,反差太大。曾触动诗情,以漫画式的笔触写了几首七绝:“江湖一统水天连,游客指看波浪间。一抹犹如浅堤岸,同行谓我是君山。”“久慕湖山落叶秋,平民无福赋登楼。唯看碧眼胡儿辈,指点江山在上头。”“昔年意境渺难求,极尽奢华几度修。王勃再来当咋舌,滕王阁变摩天楼。”前两首是小憩岳阳楼时的感慨,后一绝便是上滕王阁时那种不伦不类的尴尬。除第一首外,都只是写一点个人的心理感觉。
    这一次文朋诗友甚多,题咏唱和势在必行。不如趁着这漫漫长途,来一个笨办法,搞一首集句诗出来,这种国粹游戏,即可消磨时间,也甚有乐趣。因集中以七律居多,便决定集一首七律。首先从滕王阁的开山的之作中,选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起兴。再承以宋朝王安国,滕王阁感怀中的“天际人归一叶舟”。颔联分别用了宋朝朱熹和明朝张铨的“帝子岂知陈迹在”“浮云不尽古今愁”。颈联费时最久,选了宋朝文天祥和清代钱谦益的“回风何处搏双雁”“题破江南第一楼”。转句则采用宋朝戴复古“消遣客怀寻胜事”以切题,最后以唐朝李涉“西山长在水长流”作结。心里总体上还算满意,特别是颔联,对仗基本过得去,又嵌进了自己的网名,算最得意的一联。唯颈联差些,略显牵强。但因深慕文丞相气节,不忍割爱。况我不是完美主义者,一向很宽容自己。大有没有败笔,不成诗文的积习。或许是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养就的陋习,从不敢在工作、生活、乃至一切参与的事情上追求完美,不然有官员或领导来视察,找不出瑕疵,没有可指责、批评、教导的地方。会有伤颜面,有损官威,反而整出更多的岔子来。久之总以混得过,便成经典。
    直到车经武汉,隐约中见黄鹤楼在前方闪过,才算初定,放心的午睡。醒来后加了个小引,完成了这篇作业:
庚寅初夏,与东方诗风诸文友同登滕王阁,赏景怀古。因集前贤登临,题咏佳句成七律一首,以博众一哂:
闲云潭影日悠悠, 天际人归一叶舟。
帝子岂知陈迹在, 浮云不尽古今愁。
回风何处搏双雁, 题破江南第一楼。
消遣客怀寻胜事, 西山长在水长流。

附录:出处及原诗:
一:------滕王阁,唐 王勃         
二:------滕王阁感怀 宋 王安国
三:----和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 宋 朱熹
四:-----秋日登滕王阁 明 张铨
五:-------滕王阁 宋 文天祥      
六:.------- 滕王阁 清 钱谦益
七:-------滕王阁次韵刘允叔 宋 戴复古   
八:------重登滕王阁 唐 李涉

浮云 发表于 2022-9-27 12:51:09

四:继承“门”的精神南昌有一整天的时间,是诗友们集中后的自由行。出身旅游业的沙场点兵,自然作了很周密的安排。但专程赶来为卜白接风的竹叶是本地人,从省钱省力不走回头路的角度,将景点顺序稍作调整,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变成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以当今时髦的红色之旅,揭开了东方诗风江西行吟的序幕。
    我们下榻的宾馆是在站前路的国宾大厦,那宾馆很有名气,走出火车站就可看到他的霓虹灯招牌。足见沙场的精明,但我们真正入住的宾馆是山寨版。虽然同在一个大厦,却自成体系,从侧门进出,直达客房。省去了豪华的大厅及多余的排场,当然相对就经济多了。好在正当我们进入国宾大堂时,诗友海棠及时赶到,不然怕要出点小插曲。因为我们的火车晚点,算是当天最晚抵达的。知道诗兄正领着诗友们喝着酒等待,便急急前往报到。果然不出所料,这次参与的人数最多,据统计有十余个省市的诗友到会。约有半数是我见过面的朋友,加上看过网上活动的照片,其余初次相识的也大多也能猜出。由于有论坛的维系,初次见面的也并无生疏感,这应该是现代网友聚会的特色。
    我的客房,正好斜对着南昌站那高大雄伟的门式建筑。因我而得进,这大概就是它的寓意,共和国的确是从这个城市起步的。当我们从站前坐上公交车,绕过喻为南昌心脏的八一广场到达纪念馆时,这种“门”的感觉特别强烈。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当我们在共和国的一群开拓者的塑像前合影时,我想到了先前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八十周年时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七字作韵的一组命题诗:
一:序诗:举旗倡道义,枪响聚群雄。八一南昌起,江山血染红。
二:叶挺:北伐成名将,南兵出铁军。雷霆驱虎豹,闪电步青云。
三:周恩来:精诚马列魂,终世无私物。千古相名传,谁人能说不。
四:贺龙:菜刀拚两把,革命争天下。闻道贺龙兵,敌人谁不怕。
五:朱德:心怀济世愿,求索离乡远。开国大功臣,红军亲手建。
六:陈毅:德馨心坦荡,坚守作长征。梅岭三章后,赢来盖世名。
七:尾声:一部中华史,民间下笔难。前朝多轶事,传与后人看。
    今日来到这里深切的体会到,世间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恰如我们背后站立的这一群伟人,在风雨如磐的战乱时代,撑起一道血与火的大门,让共和国因之而得进;让神州山河重新能一统;让中华民族永远傲立世界民族之林。这早已是青史定论!
    细细想来,人在世间的最高追求,应该就是这种“门”的精神。在各个领域,开启一扇扇未知之门,让后来者能因之而得进。东方诗风第一站来到这里,实在是偶然中有着必然。我们究毕是以诗体重建为已任,在格律体新诗创建上探索、开拓的一群愚公。尽管前人已经指出了方向并开始了探索,但至今这道门还没有完全打通。正有待我们继续努力,把这道门早日建设好,让后来者能顺利走进这道门来。把格律体新诗真正的发扬光大。这无疑是一种预兆,我们得继承“门”的精神,前途是任重而道远。 

浮云 发表于 2022-9-28 12:03:46

五:长歌短调滕王阁上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代的城市和人是一样的。何况离上一次过南昌已经十多年了。那一次没来纪念馆,只在人民广场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去看了一下叶帅的题词和以起义题材设计的几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印象最深的只有一个,塔顶是由直立的步枪和军旗组成,用以证明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现在不知变没有,远远看去像高大了很多。城市也气派起来了。从城口到滕王阁的河滩早没有了,我们从纪念馆出来,没走几步就到了景区的售票口。票价涨了几倍,老年证也不管用。平心而论,由于周边的配套早已完善,花木扶疏、蓊蓊郁郁,园林环绕。在一群仿古建筑和阁前宽阔的广场陪衬下,已经显得并不突兀,也有几分真古董味了。
  我们一行中没来过的,至少有一大半。在中国文人的心里,这江南第一楼的份量究毕是很重的。大家情绪很高,而且这摩登楼现在开通了电梯,可以平步青云直达它的九重天之上。随着旅游业的升温,顶楼成了“仿古展演厅”。有一座小型戏台,戏台上配置有出土文物编钟、编磬仿制件,体现歌舞兴阁之意。我们上得楼时,早已人满患,台上正进行古乐器演奏。稍后有一扮着天仙模样的女伎,开始依依呀呀的唱,我听力本来不好,又隔得远,听不真切。只顾四处打量,我面前是汉白王围栏通井,可俯视下面的大厅,上方是古建筑常见的圆拱形藻井,有多层斗拱由大到小,盘旋而上。以彩绘装饰,显得金碧辉煌。最顶端的彩绘,可能溶进了现代技法。能给人以动感,仰视了一会儿那螺旋式藻井,竟感到有点晕眩。仿佛在旋转着向上飞升,要把人带入时空隧道,去真切领略大唐的盛世华章。我心中一惊,赶忙收摄心神,为避免灵魂出窍,未等戏剧结束,便顺梯步缓缓向楼下走去。
  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这算传统习俗,是中国特色。凡人口聚居之地都有风水建筑,来聚集天地灵气,日月精华,称为文峰笔。江南三大名楼都亲水,属同一吉祥风水建筑类型。而五楼是它最高的明层。绕阁回廊,眺望四周,江水苍苍,云山叠叠,山水之美,尽收眼底。城内新楼如林,江上大桥如虹。一派繁荣之景象。不时,表演结束,诗友们相继来到。呼朋引伴,镁光灯频闪,一幅幅纪录东方诗风,行吟滕王阁的珍贵照片就此诞生。
  其余各层,布局大体上如前。突出了王勃滕王阁序的贡献,及“地灵”“人杰”主题。对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使这座歌舞楼台逐渐演变成戏曲舞台。也作了特别推崇。三楼中厅屏壁有一块大型的《临川梦》壁画很值得欣赏。其它和先前相比,只多了些名人字画、伟人亲临的图片、题词,和一些借名阁发财的文物贩子旅游商品。
  东方诗风此行自然收获颇丰,尽管我未得新作,但诗友们情绪甚高,佳作不少,特别是平时擅长古典诗词的青木和岷山雪,竟也以格律体新诗的形式创作出了佳作:

我在滕王阁上徘徊,
寻找当年的云彩。
落霞无影,孤鹜无形,
空留烟雨苍茫,
红尘滚滚天际来。

我在滕王阁上徘徊,
历数旷世的俊才,
雄文依旧,腾蛟起凤,
继有彩俊星驰,
遥吟俯畅久未衰。

我在滕王阁上徘徊,
领略飞阁的神采。
楼亭兴废,世象明灭,
渐觉风雷涌动,
万里江山待剪裁。


滕王阁上

登上滕王阁纵目脁望
只见天地间烟雨迷茫
一面是座英雄的城市
一面是条奔腾的大江

绕着阁楼我四处寻访
想寻找千年前的景象
那歌舞抑或似曾相识
这画像却非意中王郎

拍遍栏干我久久彷徨
斯楼也这多兴废沧桑
试问兴废事由谁主宰
书生们总是热血满腔

浮云 发表于 2022-9-29 13:15:55

六:游园不值长留遗憾 
午饭后,去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在南昌市南郊不远,但我们不熟路,只好分组打的前往,的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我们分别降落在青云谱的四面八方。我所在的一、两组运气好点,是在离道观最近的岔路口下的。偏偏把体弱的梦飘飘和带病来访的微斋先生,丢在了大门外边。好在这里十分的清静,几乎没见其他的游人。到也可以把心神收摄起来,就着这环境,体会当年明皇孙朱耷,遭遇国破家亡后,隐居此地的落魄心情。而今当年的梅湖、小桥依旧。隔湖远远望去,青云谱仿佛一脉孤岛残山,说不尽的清幽雅致。确能引发思古之幽情。
       好不容易等到大队人马到齐,我们作为先头部队,向八大山人纪念馆开拔。谁料走到桥边,方知闭馆扩建维修已久,我们一行被拒之门外。难怪偌大一个山水林园尽然如此冷清,而的哥宁肯少挣两个钱,把我们甩在路口,也不好意思送我们到纪念馆门口。说明他们是早就知道的,究毕感到有点不好意思。看来做人还是少做亏心事为好。当然这样的结果,对我们很多诗友的打击不小。加之劳累,更无游兴,便就地歇下闲聊。我一向是随遇而安,总认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何况对这一带极具江南特色的园林水乡,甚为中意。便陪着诗兄,拟从前面的公路桥上,绕道进入青云谱去。
    先前只以为是一个湖中小岛,其实只是一条半是人工半天然的溪流开拓成的湖泊。现在已经规划为风景区。过桥后我们沿着湖沿的亭榭曲径向那座古道观迂回。两旁还在增建一些仿古小庭院式园林,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吕仙桥头的“廉字园”庭中照壁上书了近百个不同字体、字形的“百廉图”立了一个清廉刚直,颇像包龙图帽形的廉字雕塑,实也用心良苦。过桥便是八大山人的侧门,管理者有意制造了点天然障碍,约有一米左右,需涉水而过。虽然那点距离拦不了人,但我们究毕早过了那种好事的年龄。站在石拱桥上,近距离看那在森森翠竹、苍苍古树的掩映下,正搭着脚手架维修的殿宇,果然不愧“净明真境”之称。
    我只看过朱耷的“墨荷”、 “立鹰”、“孤松”、“双鹰”等画,特别欣赏他画的鹰,于枯木危石之上顾盼生威,俯仰之间,有英武之气。他对水墨画有独特的建树,以意象、气韵著称。溶儒、释、道于一炉,集皇孙、哑道、疯僧于一体。表现出倔强傲岸的性格,抒发其不满和愤慨,体现出其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情怀。尤其是那为后人称道的题签,“八大山人”四字连写起来,即像“哭之”,又像“笑之”,表达了他当时哭笑非常的心境。真令人感慨唏嘘。
    想到郑板桥题其画有“墨点无多泪点多”句,因成绝句一首:“八大山人举世夸,道书禅画自仙家。民间撒下千千幅,权贵无缘得一花。”原本慕此为国内唯一集收藏、陈列、研究、宣传一体的八大山人纪念馆,陈列了他很多书画精品。他的手书对联:“啖吐趣中皆合道,文词妙处不离禅”也仍挂壁间。很想一睹真迹,殊不知我辈缘悭,过宝山而难入。且相距又远很难再有机会,只怕要长留遗憾了

浮云 发表于 2022-9-30 15:42:48

七:浔阳楼题诗会友
       夜色中我们登上去九江的火车,不由得回想起当年到厦门开会,第一次从水路出川路过时的情景。那时的九江和先前的重庆一样,还是断头港。一天只有一趟到南昌的慢车,摇摇摆摆的跑小半天。现在的九江,早有了长江大桥,天堑一攻克,自然交通也就四通八达。何况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之在中国古、近代史中的传奇地位,身价猛涨。跑的已是双层快客。不过是晚饭后的散步时间,就轻松的完成了这段旅程。正式开始了东方诗风的九江行吟。
       从凌晨就下起的细雨,并没影响我们的行程。旅行社的曹总不但给我们派了一辆大巴,还配了一个很好的导游。第一站是在风雨中,登上名满江南的浔阳楼。一座民间酒楼,据说已有一千二百年的连续历史。在国内怕也不多见了。可能和它所处的地方,和第一任主人对它的命名有关。用现在的观点看,此楼是以门前的大江为名。而九江历史上的别称就是浔阳,更可说是以市为名了。有好的地利上,加上有叫得响的招牌。只要主人稍谙经营之道,便是财源滚滚。
       现在的人多说是因施耐庵一部《水浒传》,写了宋江在此楼醉酒,题反诗而使之成名。其实此楼早生施耐庵几百年,等到施执笔写书时成名已久,也正因为此方被选为场地背景,更增加了传奇的真实性。从史料看来,此楼应该建于当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的初期。从创建伊始就是达官显贵、名人才子云集之地。至今流传的:白居易、韦应物、苏东坡……等众多名宦的登楼题咏就是实证。当然施耐庵的《水浒传》更是功不可没,是使这座地方上的名楼,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催化剂。可以说中国人没到过这楼的多,不知道浔阳楼的人就少!随着名人名著特别是民间曲艺、评话和戏剧的传播,加上现代电影、电视的热炒而流芳百世了。
      因天雨除了我们一行,更无游客。诗友们兴致勃勃,直登四楼赏景的最佳处。这里已是长江中下游,江面宽阔。凭栏处,风雨潇潇、浪涛东去;近处江轮、远处铁桥,尽在烟雨迷茫之中。此楼现在的布局,已全然是按旅游景点的模式。突出展现《水浒》情节:一套一百单八将的人物瓷像,把英雄好汉的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镶嵌了大型瓷板画,“宋公明发配江州城”、“浔阳楼宋江题反诗”、“黄文炳设计害宋江”、“梁山泊好友劫法场”等以再现传奇。当然当年宋江醉酒题诗处,和宋江当年喝过的那种\"蓝桥风月\"酒罐都作了保留。聚义厅、忠义堂内都摆有仿古桌椅,正好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拍照合影和题诗觅句场地。一时兴来,率先得句,虽不工,然旨在抛砖引玉。故不避俚俗,欣然落笔:浔阳楼即兴打油两绝:吴头楚尾有名楼,苦雨凄风一望收。莫怪宋江诗造反,贪官污吏逼过头。其二:堂名忠义阅千秋,地煞天罡聚一楼。豪杰英雄今若在,建功立业有奔头。果然一旦揭开序幕,未待走下楼梯,诗兄便道:有了,有了!我接过一看:是一首格律体六行新诗:“一千年殷鉴不远   字字有千钧之力   可笑他题诗在壁   是酒后泄露天机   怕就怕不露声色   孕于心后果堪虞”其后多有诗成,特别是年轻的卜白、齐云、一了、沙场、行客,几乎是人人有诗以抒其怀。可惜,只我一人乐极生悲,忽然想到,清晨因雨换了下装。证件、盘缠全在其中,万一发生闪失,后果必定尴尬。便急急辞别众人,与妻打的直奔宾馆补救去了。

浮云 发表于 2022-10-1 11:23:37

格律体新诗的旋律回荡在九江

九江的老城区看来不大,和各地一样,新城的开发如火如荼。的士司机明白我们的意思后,二话没说,拐进一条尚在扩建的小街,很快转上城中的主干大道,仅几分钟便把我们送到了火车站的中景宾馆。运气还不错,整理客房的服务员刚好才把清洁车,推到我们的隔壁。表明在我们离开后,还没有外人进入。仅只是一场虚惊。想到反正大队已经到锁江楼去了,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便顺势到售票处去咨询回程车票,不想这里到重庆的车票很好买,得了两张硬卧的下铺。而且比从成都来南昌的票价,还少了将近一半。不是看到车票上印得明明白白,我还以为是售票员搞错了,少收了几百元钱呢。看来一切都是天意,不想因我一时的疏忽大意,反到赚回了几百元现金,真是吉人自有天佑。

回程不料遇了点麻烦,我和妻子在站前广场拦了好几辆的士,说要到九江市文联。但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说,不清楚,反问我在什么地方?街道?有两个甚至问是做什么生意的?我想文联的知名度,就算一跌千丈,也不至于沦落到无人知道的地步吧。担心他们是听不清我们的川话,便说了文联的全称,并解释说,是写诗、作文、画画儿的人常去的地方。这一来到有好几个的哥,争着请我们上他的车。“庐山画院么,经常跑的!”看来当今画画的好过一点,画究毕能卖钱,写诗作文的就要差点了。我看说不清楚,正准备回宾馆去问。幸好沙场打电话来,催我们到文联去集中,我干脆把手机递给一个“的姐”,让她直接问明地址,重又向江边赶去。那女司机很健谈,很快就和妻拉起了家常。她说其实九江很好找,一条主干,沿江布局。老城和主城区基本上是绕湖一圈,旅游就是围着庐山转,几个方向都可上山的。知道我们来旅游,便给了我一张名片,说可以包她的车,每天包送二至三个景点,只收一百二十元的优惠价。比计程省得多,说来说去都是为作在生意上打转。

我们赶到文联时,联谊会刚好开头。由于沙场的联络准备都很充分,九江市诗词联学会在正、副会长、秘书长等的组织下推出了一个颇大的对等阵营来和我们联谊,座谈、互赠刊物作品,文联领导也出席支持。我们这一次到会的阵营也不弱,据诗兄统计:有来自湖南、广东、福建、广西、江西、上海、安徽、山东、四川、重庆十省市的二十余位诗友。这种虚拟网络和地方文化实体的交流,也是东方诗风行吟所至的一大特色。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年过八旬的巢会长专门为此次聚会写了题词,同时九江的蔡教授和我方的王教授都作了精彩的发言。他们都是专业,对当前诗界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他们的个人诗观,对与会者不无启迪。特别是王兄的即兴之作,不但体现了格律休新诗潇洒自如的风格,也继承了古典诗词雒诵回环、一咏三叹的创作手法,其天然的音韵和优美的旋律,特别适合吟咏。在这次会议上掀起了一个高潮。特转录于此,供大家同赏:

弹琵琶的女子你别后可好
美妙清音依旧使满船坐客倾倒
不然我何以千里外赶来
把唐朝丢失的往事寻找

弹琵琶的女子你别后可好
凄凉身世永远把人们心灵缠绕
不然我何以千万遍低吟
白太傅催人泪下的诗稿

弹琵琶的女子你别后可好
异代重逢不要说我们相知太少
原来我也是天涯沦落人
我的青衫也一样的湿了

浮云 发表于 2022-10-2 13:32:41

九:漫话湖口石钟山山虽不大,名气大。尽管有人把这里称为儒家的圣地。其实它成名是因为军事。冷兵器时代作为兵家的要塞,号称为”江湖锁钥”。是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的。从历史记载来看,从三国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军,自石钟山发兵进击赤壁起,元未朱元璋、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更是出没争夺于此山之间。清代名臣曾国藩,率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此麈战,前后近十载,先后都曾以石钟山为营垒。民国初李烈钧“湖口起义”讨伐袁世凯,干脆把司令部设在山上。上演的全是威武雄壮的大戏!我直观的描述就是:“天然碉堡一对奇峰传说是从天而降后人叫它石钟。   威镇江边锁住湖口怎镇得大江东去难锁历史潮流。”
      苏轼以一篇石钟山记,述其与长子苏迈,月夜乘小舟至绝壁下探察,因山下皆石穴罅。波涛涌入致水石相搏,“噌吰”之声如钟鼓不绝。将入港口,两山间更有大石当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风水相搏吞吐之间,发“坎镗”之巨响,与噌吰之声相辅,得石钟名。自认为解开了千古之谜,并以此结论,叹郦道元之简,讥李渤之陋。从此石钟山名扬天下,使文人雅士络绎不绝来此赏景探奇、品鉴题咏,佳章迭出。但明代罗洪先,清代彭雪琴二人,先后步其后尘,绕石钟山转了数次,仔细探寻后,发现苏轼当时,也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受了大自然的捉弄,因他来时,正当涨水,难窥全豹。只有在冬春江水下落时,踏山觅踪,才能找到真正原因。“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但是这个结论,又何以解释这天籁之音,这“空、空”之声?石钟山究竟何以得名,虽众说纷纭,但终不出“以声定名” “敲石有声”和 “以形定名” 三说。我感觉很难说谁是谁非,更难定那一说,称得上是盖棺定论的。
   由此想到,苏东坡错改王安石咏菊诗的故事:虽然朝堂之上他们是政敌,私交却甚笃,诗文上更是惺惺相惜。据说在一次回京述职时,过府去拜访,恰遇王丞相尚未回来。东坡先生径直往半山书房等候,因见桌上有两张尚未写完的诗笺。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东坡看了这两句想,介甫兄在京城呆久了,有点闭门造车了。因提笔点评道:“秋花不比春花弱,说与诗人仔细吟!”看到下一篇,苏胡子更不快,也不避忌讳,当即将“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改动了两个字,变成了“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自觉合韵又贴切,十分得意,悄然离去。半山主人阅后曾叹曰:子瞻好为人师,刚愎自用不改。惜乎?后又找了一个岔子,将其贬谪外任。一日苏轼在院中与友人论诗,时方过中秋,却见花圃中散落许多黄色花瓣。正心有所悟,又见一只小鸟在头顶飞鸣,音清可人。友人说:这是当地特有的“明月”鸟。苏大吃一惊,忙问:这儿当有一种卧在花心的“黄犬”吧?”友人说:先生博学,那是我们这儿特有的黄蜂。”苏轼大惭,叹道:物难尽穷,学无止境啊!
      其实人类在认识客观事物时,犯错是很正常的,失败乃成功之母。《石钟山记》究毕不同凡响,成了千古名篇。后人主要推崇他不唯经典,不畏名人;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治学精神。怀苏亭内留下了永远的纪念,揭示了凡事须身体力行,不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以讹传讹的普遍真理。
   在雨中游山,路滑坡陡。走得小心翼翼,生怕跌倒,反成大家累赘。诸多文物古迹,不敢多顾。唯过观音堂时,妻子循她一向的习惯,上前一拜。不期便难脱身,被几个假僧尼纠缠着购香。眼见大队已去渐远,我才急忙摸了一百元去解围。说:香就请你们帮忙上了,请菩萨保佑我们这一队人来去平安,就阿弥陀佛了!
   最后到码头上了游艇,顺东坡居士当年路线,围着石钟山考察。雨仗风势,横着扫来,虽已入夏,依然冷得大家打颤颤。抓了些救生衣裹在身上遮挡,眼前只见水天茫茫,波涛翻滚。分不清哪是江哪是湖,当然更没有分清浊那条线。钟声是听到了,小紫光在山上钟亭内,花钱撞响的。到是东方兄弟姐妹意气相投,互相帮助,同舟共济的情谊,让人难忘。我的同庚兄弟紫光君一阙:“水龙吟 风雨石钟山”,恰到好处的道尽其意:登高携手攀援,涉湖破浪同舟济。密林棘重,滑坡雨骤,孤亭风袭。相顾苍茫,难分清浊,意驰天地。叹人生一世,极珍贵者,诚犹笃,心相契……

浮云 发表于 2022-10-3 12:17:57

十:三叠泉奏响了生命最强音三叠泉在庐山算后起之秀,也是典型的后来居上景点。匡庐在中国成名甚早,但这里直到南宋才被樵夫发现。现代旅游业兴,更有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 之说。使它足以让旅游商赚得盆满钵满了。 下了一天一夜的雨,至今未停,只好撑开伞冒雨登山。妻子最怕爬上坡,几次想停步,都被我劝着前行。其实这条路先前我曾走过,是由仙人洞看石松后,经锦绣长廊从五老峰往下走的。当时因为上了所谓“庐山一日游”的贼船,小车把我们送到牯岭后,转手交给一个导游,我们便随团出发了。没有听到关于旅游线路的安排。看完红色景点到仙人洞后,妻子便没再跟着走,她说留在原地等我们回来,一起下山。我知道,反正上、下山就只那一条公路,便答应了。谁知按计划,是从三叠泉步行下山,妻子便走丢在山上。好在山上的旅游监管部门还算得力,马上分段查找,并安排车把她直接送回火车站,才没有误了车次。当时遇这变故,正是心情不好,风景自是不同,记得当时也拍了几张照片,或许是因从上往下走,居高临下的关系。拍出的照片很难看,几线细流,仿佛风都吹得断似的。又知道并不是当年李白题诗处,心里很失落,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我们那个团,几乎无一人下潭边去细看的。记得当时也写有一首诗:“秀色当年醉嫡仙长留佳句世间传 而今掀起旅游热可有名篇更胜前?”由此也可看出当时的情绪。其实,当年是遇着了枯水季节,什么事,都有个缘分。运气不好,怨不得别人的。 这次因沙场是内行,他把时间选在初夏的丰水期。运气又好,刚下了大雨。正是三叠泉奏响生命最强音的机遇,方能一睹它最壮美的风采。始信“庐山第一景观”;“世界上最壮丽最优美的喀斯特瀑布”等说法并非虚名。从介绍上看:总落差一百五十多米。一叠直垂,水从二十多米的簸箕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如弓形,幅度最长;三叠峭崖壁立,最为壮观,高过五十米,飞流直泻入潭中。现在的旅游设施已经很完善。新建了观瀑亭,同瀑布遥遥相望,如天气晴好,应是拍摄全景的最好地点。同时修了栈道,游客可以安全的下到潭边。 我和喜好摄影的紫光父子向崖下的深潭走去。发现飞瀑像觉察了我们的企图,并为这种近距离接触的挑衅所激怒,化作两条银龙,发出如雷巨吼,像闪电般的向我们扑来。十丈之内、飞珠溅玉,人莫能近。更令人惊喜的是顺沟直上,从陡峭的山谷中也有一股小小的飞泉,像一条小白龙,欢鸣着奔来汇合。哈哈,原来是大自然中,和谐的一家三口,我们真不该来干扰他们的宁静生活。便急急退回,并奉劝同行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如此美景,自不乏诗情。即感念大自然之威严,更深厌俗世之浑浊。即兴得了六行:“出生在仙山福地清纯的天之骄子      临凡前三跃热身先练成壮怀济世      要荡涤浊尘渣滓   当具有雷霆气势”。同行诗友,更是佳作迭出,几乎是人人有诗。特别是年青诗人三生石,在激情奔放中的高歌:“不要告诉我,一失足就会陨殒,我会激一个漩涡,却不会退缩。因为早在凌空的一刻,已经把死亡的哀曲唱成新生的赞歌”。 他这首诗,搏得了一致的好评,唱成了新的经典。

浮云 发表于 2022-10-4 11:29:38

十一:白鹿洞书院 老天爷特也作怪,我们看完三叠泉后,还未等下山。雨,居然忽地停了。走出东山门后,便转入了座落在五老峰南的白鹿洞书院专线。路较窄且弯多,所幸不远,几分钟即可到达。这里的确可以当之无愧的,称为中国高等院校的鼻祖。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的李渤兄弟,他们在此隐居读书。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休闲胜地。更因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到五代南唐升元年间,便在此建立了“庐山国学”,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当时有士子数十人,与岳麓、应天、嵩阳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 多年前赴古都开封参加学术会议,曾安排游嵩山。少林寺和嵩阳书院相距甚近。我自然被他的古柏、唐碑、蒋公井所吸引,还亲手抄录了乾隆帝,游嵩阳书院时留下的诗:“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铭。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从那里的介绍中,得知四大书院都保存得十分完好,就想都能去看看,前年过长沙,可惜岳麓书院未开放,与其失之交臂。今天能和东方文友同游白鹿洞,也算又了一桩夙愿,岂不快哉! 白鹿洞书院饱经沧桑,累历战火兴废。真正让白鹿洞书院扬名千古,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他出任南康太守时,多次至此亲勘废址。叹曰:“观其四面山水,清邃环合,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学、遁迹著书之所。”“经他的竭力倡导主持,书院才重获新生。为兴复白鹿洞他殚精竭虑,不但亲订洞规,置田建屋,延请名师,充实图书;更亲临讲授,答疑解惑。当时的理学大家,陆象山也来到白鹿洞书院讲学。朱熹、陆象山两大著名哲学家的“白鹿洞之会”,使书院更闻名天下。奠定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正如近代胡适博士,在他《庐山游记》中的,一段公认的著名的论断:“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东林寺,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代教育和七百年宋学大趋势。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白鹿洞规,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其办学的经验,一直成为后世典范。自朱熹后,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都到此讲过学。士林中视之亦如今日之清华、北大也!近年更因大革命时期,刘少奇来此从事革命活动,在御书阁住过。而功成名就的刘主席,曾再次来到白鹿洞视察。便与时俱进的贴上了红色旅游标签,声名愈著。 现在的白鹿洞书院,依然座落在贯道溪旁,主体建筑均座北朝南,古树浓荫。有保存完好的棂星门、泮池、礼圣门、礼圣殿、朱子祠、白鹿洞、御书阁等。特别是在朱子祠东侧,新建有碑廊,内嵌宋至明清古碑一百二十余块。这些古代碑刻中,有朱熹手书真迹,有署名紫霞真人的明代状元罗洪先《游白鹿洞歌》等名碑,不少国宝级的珍品。既是书法艺术精品,又是具有研究价值的重要历史资料。 看着这些粉墙青瓦、人字形硬山顶,歇山重檐、翼角高翅,回廊环绕的古建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肃穆庄严之感,午后的阳光穿过树隙,洒下一些如梦如幻的光影,引领着我们向历史穿越。东方诗友们,像一群听话的古代学子,悄悄坐进了千年书院的课堂,讲台上,微斋先生正襟危坐:同学们,请翻开新的一章……

浮云 发表于 2022-10-5 12:01:01

十二:一群并不安份的学子 微斋先生,字正腔圆:“朱子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洞规上完,课间小憩。诸生一哄而散,堂前观赏月桂者有之;泮池边数游鱼者有之;或碑林拓字、或回廊数花,更多的往屋后石洞观鹿去了,虽说只是一头石雕的白鹿。但目光深邃、神态安祥;喷鼻竖耳,气宇轩昂。平时循规蹈矩的紫光,此时忽然成了老顽童。飞身跃上鹿背,笑作奋力催赶状。歌曰:“潜心隐读,漱石枕泉。呦呦之声,响彻山川……”浮云忍不住笑道:哥哥,原只听得有人指鹿为马;今天方知鹿可作马骑呵!诸生哄笑间,有串串近前说:有活的玩呵,快随我到西跨院,看白鹿重生! 众随至鹿苑,有铁门锁住,告示:看一次,收费五元。大家很扫兴,多裹足不前。我们班贫困生多,五张领袖头,一天的伙食费了!还是吃饱肚子要紧。花钱看鹿的人甚少。我看了一下介绍,方知原委。因胡诌曰:“为啥叫白鹿洞书院?原来是有神鹿相伴。只要来看见了神鹿,出去后就能够当官。”想想,这生意真还做得,可惜我是老童生了。今后叫孙儿早点来看吧!因又续了两句:“如今的官儿卖得贱了,看一下鹿儿只要五元。”凑成六行。好在先生那里混堂作业。    下一堂课是永达先生主讲:格律体新诗。不期出了点小插曲,有人匿名举报课堂上写情书者,附照片为证。先生授意严查,八桂才女梦飘飘,被勒令交出原稿!果然标题就是:一封千年情书。“那个少年   那个千年前   坐在白鹿书院桌前   背着先生写情书的少年。 一定是   才情并茂且 粉面俊颜。 不然   她怎么会 沉睡千年后 穿越万水千山 逐梦飘来。 只取那页信笺   看了又看 看了又看。” 复又唤过三湘俊彦沙场,交出刚刚写出的原文。题为:一个千年夙愿。“有个少年   走进千年书院   盼白鹿主人睡了   复制他脑中所有的经卷。那个少年   许下千年夙愿    待金榜题名之日   扫平这人间所有的苦难。 今有少年   伏案千年书院   借朱子教条真谛   了却那飘荡千年的夙愿。 白鹿若真有盖世神力    又何必让他等待千年。” 先生看后,莞尔一笑: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此二子文思敏捷,此课堂作业是也!前者虽名为情书,然承国风一脉,非郑卫之音,只是从格律而言,尚未顾及对称、音步之统一,且随意断行,仍属自由一脉。后者不但领悟了格律宗旨,且已渐入佳境。此子抱负不小,诗中有范夫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可作重点培养人才。说完哈哈一笑,欣然离席而去。 只有申城才子一了心有不甘,散学后独自在“正学之门”和“状元桥”间徘徊。其姐海棠看他满脸虔诚的模样,生怕他名利心切,步了范进后尘,在一旁甚为焦虑。良久,一了道声,有了,急奔书房打开电脑。原来他用格律体吟成了咏白鹿:“是你陪着李渤 弹一曲黑白的弦歌 河流没有梦见过 花草的颜色。 当你穿过隧道 用微弱的蹄声嘚嘚 云层在天空翻滚 因为什么呢? 表演的高台 升起无色的帷幔 隐藏眼神深处的悱恻。   沉默着述说 宁愿静默成石像 等待知音无声的吟哦。   正在呼吸着的 也许血管已经枯涸。 没有生命了的 也许依旧还有光泽。” 此诗立意、构思、格律都不错。结尾似乎没吃到葡萄,说葡萄酸。其实王公子是看了鹿的,这里系化用名篇“老马”中的经典。
    先前有人说,走过这里的状元桥,必定中举。不想还真灵验,三个月后这姐弟俩,在中国格律体新诗网五周年庆典大赛中,果真双双获奖,拿到了大红证书呢!

浮云 发表于 2022-10-6 13:28:54

十三:乘着歌声的翅膀,飞临爱莲池
泱泱华夏,古老文明;辽阔疆土,遍地诗情。东方诗风,旗帜高扬;格律新诗,推陈出新。在那城市和乡村,有我们的真情咏叹;在那田野和山谷,有我们的和谐歌吟。为了诗歌,我们远行;向着东方,我们奋进!” 很优美的旋律,进行曲风。有人说是卜白编写的团歌,也有说是他唱的“感谢你们,我的兄弟姐妹”。反正我坐在前面,听不太真切。到是因为没有午睡,被这柔和的旋律快送进了梦乡。 车内忽然一阵骚动,年青的诗友都扑向了窗边,我一惊,妻子告诉我,导游说我们在环山路上,右边就是庐山。那两个挂在山上的白线,有一个就是李白写《庐山瀑布》的那一条。我连忙向窗外望去。只见在“日照”下,远山到也清晰。但这“遥看”隔得太远,且司机吝啬刹上一脚,或许已错过最佳角度。除了连绵不断的山岭,并未见“紫烟”,当然“银河”依然只是流在心里。因吟成:听说过香炉峰瀑布的六行: 看见了天   看见了山。 汽车跑得飞快   抢在李白前面。   银河流淌    已过千年。 寻到周瑜点将台,大家有点失望。感到这有些像旧时城楼,可能是移花接木糊弄游人的。不过究毕一眼也能看出,起码也是有几百甚或上千年的古迹,无需深究。至于周敦颐,这位我国最早,把世界本原作为系统研究的鼻祖。他的爱莲池,则是全新建的。知道周敦颐的人不多,因其从事的是哲学领域的研究。但没读过他爱莲说的人则少,究毕是选入了课本教材的。创建嵩阳书院的著名理学家程颢、程赜,都出其门下。周子全书也被后世奉为理学经典,其中太极图.易说、易通、更有朱熹为他作了注解。后学称他为“道学宗主”,加以尊崇,引起朝庭重视,重新谥号赐封。地方开始建濂溪祠纪念。直至确定其理学开山地位,进入文庙、从祀孔子庙庭。获得中华文人的最高荣誉。 其实他的遭遇和当年杜甫的遭遇差不多、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他一生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爱谈名理,不慕钱财,常以名节自相砥砺。曾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 平生唯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著有传世名篇爱莲说。正因为其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和生前际遇,赢得后人的普遍尊重。重建爱莲池纪念濂溪先生,原本属盛世盛事。但周围高大的仿古楼群,将其逼在窄小的一隅。虽然按史籍记载修了池中台、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但池之小很难容下,周夫子独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花之君子“莲”。只好放了几株漂浮在水面的睡莲,虽仅一字之差、然已大异其趣。诚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尤其是和周围商品房相比太不成比例,不能不让人感到,有无房地产商借机炒卖楼盘之嫌?因作歌叹曰: 一文一武一后一前   周氏门中两位前贤 点将台紧邻爱莲池   太极图中两只鱼眼。    房产商开发新小区   古迹名胜闪光卖点。 更因余兴未尽,复吟爱莲池观莲六行格律体小诗一首: 爱她出污泥不染   爱她浴清波香远   尤喜她中通外直   敬重她不枝不蔓 谁知她如今也与时俱进 变成了无骨无节的睡莲。

浮云 发表于 2022-10-7 12:09:11

十四:紫阳堤上合影送“行客” 鄱阳湖边,紫阳堤上,但见鄱湖苍茫。木帆船、机驳船出没其间。这里当是龙头或龙尾,湖堤、大堤浑然一体,更见显得壮阔。湖面水天一色、波光粼粼,轻涛拍打着坚固的大堤,轰然有声。这是大儒朱熹的政绩工程,虽然现在修得很新,也很豪华。但为纪念朱夫子以工代赈、恤民勤政的卓绩,人们仍以其别号称紫阳堤。这一处历经千年沧桑的紫阳堤,以其实用而免于劫难。也给现代各种花里胡哨的面子工程,留下了一个最好的参照物。 这里虽然看不见落星墩,但前不远处有一形如巨鲸昂头的小岛,似一颗碧绿的翡翠嵌镶在玉盘之中。虽不知其名,但我更愿相信,他就是传说中三个点将台遗址中,除烟水亭、星子城之外的松门岛。据说岛上遗留有石柱四根,古井一口,应该是真正的周瑜登台点将处。也只有这浩大的场面,才配得上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英武形象。其实刚才在爱莲池外,已经听一个老兄说了,星子县城虽小,却是千年南康府治所在地。由于先后有周敦颐、朱熹在此任南康知军。以前古迹是很多的,最有名的是“真儒过化坊”专为纪念他们建的。至于这座谯楼,他们小时叫鼓楼。解放后才给谯楼换了个名字:周瑜点将台。基座是花岗石,门洞是石头拱的。俗名古老洞。过了这拱洞,便是老府衙所在地,有轩敞而古苍的旧式大厅,成抱围的大柱。老街原来还有很多横跨街道的牌坊,雕刻着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与文臣武将的画像。府署后面有桂花园,十多株粗大的桂树,都很有些年头。谯楼往东,再过去就是爱莲池,有石桥曲折通往池中亭台。老人如数家珍,可惜文革中,除了谯楼未拆外,都在破四旧时损毁了。连紫阳堤有几段也被拆毁。现在水运衰减,视紫阳堤为多余障碍,堤内大多被土填平,有些则加固成了湖堤。且有临湖看点,早迟不是规划成游乐风景区,必然成房产商亲睐热地。 诗友们流连于此,饱览鄱阳湖壮丽风光。弥补了昨日风雨中游湖之不足。不由引发思古之幽情,惜尚未成章,却闻听我们此行最年青的小友,广东来的“行客”,即将在此与大家分别。我这时才知道原来昨天半夜,已经走了一个“思无邪”。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千里迢迢,仅仅为了和神交已久的诗友们见上一面,辛苦奔波,无怨无悔。这在现代社会中,也真是难得了。大家都自发的围拢来,陪着这位小兄弟照了最后一张合影。正如他在“浔阳江头”一诗中写的: “送客的人已经飘走,江上的涛声还依旧。琵琶早失去了踪影,音韵仍在人心里留。人相逢于此,共饮一杯淡淡水酒。纵是天涯沦落的人,今宵莫把青衫湿透。雨走了又来,好是一个烟雨满楼。车将远去人将不在,还留梦在浔阳江头。” 看来大家真是要留梦在紫阳堤上了。行文到此,无限感慨,补成“登星子县紫阳堤怀古: 我登上高高的紫阳大堤看鄱湖莽荡荡烟波迷离三桅船依旧在水中来往穿梭几千年历史都被它载来眼底       落星墩只是个古老传说松门岛可还有周郎遗迹罂子口至今吟诵着豪迈战歌扬澜山重现烽火台当年壮丽          倭鬼轮神户丸曾被吞没侵略者只落得尸沉湖底南康府亲历太极图阴阳变合朱紫阳见证彭蠡泽朝辉月夕             万顷波涛唱不完人间悲喜满腔热忱写不尽壮阔雄奇

浮云 发表于 2022-10-8 13:06:43

十五:听涛山庄,成了东方诗风的庐山会址 在黑夜占领天地之前    我们能赶到听涛山庄吗   剪刀峡水恶山深路险。   缘溪行,已忘路之远近   夹岸无芳草无桃花指引   唯越来越重的夜色逼临。   不敢回头,不能四顾   路旁食人的阴森树木   急流也等待行者失足。   渐渐地我们被夜色四分   听着远远的呼喊和歌声   才知道险途中不是孤身。   最后一缕光将被吞没   那时刻我们奋力一跃   跳进听涛山庄的灯火。   相视微笑,此行无憾   今夜我们能斜倚诗卷   今夜我们能枕涛入眠。 齐云这一首“夜上剪刀峡”很逼真的再现了我们进入东林大峡谷的情景。 自从在鄱阳湖边送别了行客,巴士就一直在亡命飞奔。可能这边不是正常的旅游路线,路面并不太好。跑了近两小时,才进入专线。西林寺和东林寺均在谷口,相隔不过百丈。两塔遥遥相望,均倚庐山而立。汽车并未减速,绕过东林登山而上,至虎跑泉才进入景区大门,歇在虎溪园晚餐。 时已向晚,原以为住宿就在附近,殊不知沙场说:今晚住的地方,是一般人都不愿去,只有诗人才会去的地方。导游说:还要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随即我们便跟着沿溪顺流而上。进入道藏上所载的天下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卧云垄虎溪,排位在三十六的福地。峡谷既深又陡,一段段曲折跳跃、迂回跌荡。虽然景色可观,然天光渐渐昏黯下来。走了一程,听说离住地还远。面对黑黝黝的大山、回望阴暗暗的深谷,真令人有进退维谷之感。我曾在山区生活多年,深知大山的特点。越是引人入胜的地方,往往越是对人威胁最大的地方。心中暗暗叫苦不迭,妻子最厌登山,走上坡尤为迟缓。我视力不好、主要怕摸黑,且未带照明器具。面对如此险恶形势,只好当机立断的给她说,我先行一步、赶到住地去找电筒或者火把。如断黑前仍未到,便原地等候,好安排接应。当人被逼到没有退路时,激发的能量还是很大的。我贾足余勇,奋力一拚。其实并不太远,仅仅只转了两道山弯,便到达了隐藏在竹林深处的听涛山庄。所幸究毕是农历十五的夜晚,虽然天上看不到星月、但并不太黑。大队人马,前呼后应的总算安全到达。如果真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今晚的小夜曲怕就多了。 周身都汗湿透了,进入带有欧式风情的小木屋。我第一件事就是淋浴,用热水冲去此行的疲惫。窄小的屋子,很快被妻子挂满了万国旗。虽有几个衣架,却无绳无钉。所有能生根的地方,都有衣物在晃荡。凌乱不堪,却也显得温馨。 夜会是在溪对岸,一个有着尖尖房顶装饰、像欧式的小庄园中举行的。一座小木桥相通,当是山庄最扯眼的建筑。难怪有人说庐山是受西方文化,侵入较早较深的名山,真是所传不虚。而聚集在东方旗下的诗友,却正是一群坚持东方文化理念。与当代新诗界业已成灾的西化泛滥,作顽强抗争、希望拨乱反正的愚公。无意间选择的会址,好像到成了一场短兵相接的交锋。其实我们的庐山会议,开得自然和谐。因为无利益可图,自然就无权位可争。民间论坛的权位,恰好是奉献的代名词。愿意赔本的近前,能者上、有德者居之。大家热情很高,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很快完成了议案。一致通过了出版《2000年代“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选粹》的决定。表扬了成功组织今年活动的沙场;同时宣布由齐云、卜白、山鹰联合申报的“2011年相约合肥”获得成功。欢迎大家明年同赴安徽,共襄盛举。 夜深了,大家久久未散。我站在溪桥上,听虎溪哗哗的涛声,峡谷早已入梦。只有山庄昏黄暗淡的灯光,幻化出一圈局部的谐和。想到这里相传原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原型,忽然感到,我们真像一群傻傻的步入了理想国的孩子……

浮云 发表于 2022-10-9 13:01:01

十六:东林大峡谷,庐山成名的根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庐山,因匡续在虎溪修练成仙而得名,故也称“匡庐”,他的祖庙现存。晋代高僧慧远,在卧云垄结龙泉精舍,筹建东林寺。联络高贤十八,中外学问僧一百二十三人,种莲结白莲社,创立佛教“净土宗”派系,最盛时集聚沙门上千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译佛经、著教义、同修净土之业。成为中华佛门净土宗的始祖。 东林十八高贤中,即包含有著名的浔阳三隐:陶渊明、刘程之和周续之。特别是刘柴桑归隐,发现桃花源后,安贫躬耕。陶潜与其志趣相投,在弃官后遭恶吏报复,卖凶纵火烧了他柴桑上京的老宅。便也来虎溪筑了“西庐”隐居,与刘程之为邻三年。直到刘去世后,才搬回柴桑故居。那段时间,他们一块吟诗作赋,泉石自娱。寄情山水、不谈世事,写下了不少唱和的好诗。后来陶怀念故人,根据亲身体验,以这段生活为原型,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文人墨客均慕名纷至沓来,在这剪刀峡兴起寺庙、道观、草堂、隐士秘修洞府达几十处,一时兴盛之极。到唐时李白来庐山修炼、白居易筑草堂,至宋更有苏东坡题西林壁。其浓郁的文化氛围,更使这十里龙涧、十里虎溪,笼罩了神秘的色彩。况庐山自古“道释儒同尊”。而东林大峡谷,实为庐山的主要水源脉道,根据现代旅游开发的介绍:是个呈条状峡谷型景观带,由剪刀峡生态自然景区和卧云垄传统文化景区两大景段组成。上起牯岭的街心公园,下止于东、西林寺。全长近二十华里,落差上千米,两侧山仪重叠夹峙,宛如把把剪刀而得名。地质上以石英砂岩为主,属罕见的第四纪冰川套谷。既深又陡,几百个瀑潭递叠喷泻,终年不断,连接成庐山最多的瀑布群。水量又为庐山众峡谷之最,是一年四季有瀑布观赏的景区。 其实从我的观察和感受看,来这条沟的人,比三叠泉那边少得多,尚未形成干道。或许正因为一连串的小瀑布太多,殊无特色,唯一可观的剪刀瀑,落差也不足十米,旅游道路开发也不足。来的多为文人墨客、方士、香客。冲的是历代推崇的“释道儒三教三源共聚的虎溪福地”,因缅怀和朝拜圣迹而至。 同类型的景观看多了,必然会引起审美疲劳。微斋先生首先停步,构思新作去了。此时正当沿途金银花盛开,清香袭人,虽不艳丽却实用,诗嫂和芳草则兴致勃勃去当了花农,收获成果。大家来到剪刀瀑前的小索桥上,仿瀑形留影后,便匆匆下山。仅引山鹰诗友的“庐山剪刀峡”一诗,权作此行纪念: 只知道 二月春风是剪刀 剪出了江南秀色。    *
只知道 三月小路是剪刀 剪出了如诗的画卷。*
却不知飞流的瀑布
也是剪刀
剪开了奔放的激情。    *
剪开了激越的涛声 剪开了如画的梦境……。 在桃花源的巨石标记前,我们像幼童学步一样的攀援着保护绳,趔趄着走过,由一根钢缆架设的仿古独龙桥。陶翁的西庐早已不在,桃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又去了一千多年。人文遗迹虽然不像地质的冰川遗迹,能留下清晰的“冰臼群”,但他却能在人类的生命中,一代代的传递直至永恒。到是诗友卜白现实,他不愧是修史的官员。准备对此行作一部新潮的MTV纪录,在我们出山的最后一道小桥上,完成了,与每一位同行握别的镜头。大家都知道下山后,湖南的三生石,将是第三位提前离开的诗友。人生的离散聚合,真的应该是有些缘分。正如永达兄的会后感言:“我这个业已退休的老人,本来已经了无牵挂,如今却又有了牵挂!”我们平时经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却很难产生这种依恋和不舍!就如刚才在桠口上,最后看到听涛山庄那红色小尖顶时的一种惆怅: “听涛山庄夜会” 东林幽深的大峡谷 铁皮尖顶的小木屋 陶翁梦中的桃花源 匡续当年的修真处     * 明天起,又增加新的含义 记录了,东方诗风的会议

浮云 发表于 2022-10-10 11:27:48

十七:五柳山庄寻访五柳先生 房舍是被人烧过的,园子是拆后重修的。五柳早砍去炼毛铁,坟山是挖后又垒的。
只有你不朽的诗文,是后人一代代传的。这六行是我走出陶渊明纪念馆时留下的感慨。 心里很冷,尽管初夏的阳光已有些灼人。作为江西十大名人馆之首,想不到居然如此冷落。除了收门票的,园内竟然未见人影。从目前圈的地方看,应该不会比当年的五柳山庄更小,已经建成了长廊、纪念馆、陶靖节祠、陶渊明墓等到主体部分。其它的归来亭、洗墨池、碑廊、柳巷也初步成形。据说还要开辟东篱菊圃、田园故居等,但没有见其他游客。 其实从车到九江县城起,我早有预感,因为导游和司机曾停车两次问路,需知他们是当地市旅游公司的呵。可想这个地方,平时该有多冷落!先前听人说,现在是卫星上天,文化落地。我心里不甚了了,江西一行,到深有体会了。不必说青云谱留下的遗憾,就是今天途径东、西林寺的所见所闻,也印证了如今唯钱是图的世风。 东林寺因慧远和尚创立净土宗,成了这一教派的发源地,据传,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曾来此,后偕东林寺僧智恩第六次同渡,才取得成功。净土宗的教义也随之传去,故日本东林教,也以慧远为始祖。所以这里香火一直很盛,现代和尚与时俱进的推出了:大众体尝禅味的新招。让俗客与僧人共进素斋,感受庄严独特的佛国气氛。斋饭均为制作精细、别具风味的素品。引来的游客与日俱增。门前更形成了卖各种贡品、旅游品、工艺品的一条街。商业气氛更显浓厚。钱赚足后,现正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而著名的神运宝殿也围起来了,只看了寺后的聪明泉和山顶的文峰塔,看到些从山脚到山顶,行等身跪拜礼的信徒。 西林寺除了那七层千佛宝塔外,已由台湾回来的觉海法师独资新建了。她痛恨当今佛教界的产业化,便又走了另一个极端,立下不化缘,不攀缘、不求援,不赶经忏,不买门票的规矩,干脆来个不开放。先前的文物古迹早已荡然无存,苏学士曾面对的,有前朝诗人谢灵运、孟浩然、李白、白居易等甚多名人题咏的诗墙,更只是剩下个传说。只有他那睿智的哲理诗,长留在人们的心中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前的这些怪现象,是福是祸,我等凡夫俗子,更是看不明白。既然连伟人驾临庐山时,也曾念念不忘“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连他,在浩劫时也难逃厄运,免不了抄家毁墓的悲剧。人世间还能有真正的桃源么?隔着一湾水塘,对面山坳里,是新垒成的陶夫子墓园。墓碑坟台前的花,开得怪怪的很觉剌目,细看全是很劣质的假花。园口的山毛桃熟了,有人尝尝说,很是酸涩。可能也是我们这一行访客,共有的心情。海棠一首“陶翁墓前”较好的表现了当时的感受:知道你为何请息交以绝游   我把心掸了又掸   特来赴千年的等候。   一如你喜爱云无心以出岫   我把天擦了又擦   想共赏白云的悠悠。   依恋残存的田园   田园边不见梦中五柳。   牵挂墟里的炊烟   炊烟外谁还山下种豆。   冷风送来你轻声的咳嗽   菊似的微笑酒一样醇厚。   既然是寓形宇内复几时   有松菊和美酒足够足够。 这个庐山脚下的小山庄,从东晋以来,它的名望远远高过多少王公贵族、枭雄权臣的府邸。在传说的醉石旁,仿佛依然听得到当年的鼾声,南山的草木正盛,似有田园诗人荷锄吟唱着归来的身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浮云 发表于 2022-10-11 13:47:54

十八:游艇悠悠,荡漾在甘棠湖上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当你听到这熟悉的歌声;当你看到把几艘游艇排列成战舰,在湖中踏波涌浪驶来,你自然会想到,哪里的学生在搞郊游了吧?然而当你看到船中的乘客,近半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最小的也是过了不惑之年的中坚,你怕要疑惑的嘟囔着:真是玩疯了呵! 九江烟水亭在城南甘棠湖边,是个临湖的半岛式建筑群,也是周瑜点将台遗址中呼声最高处。它现在最醒目的,自然是新恢复的点将台。虽然身处闹市之中,仍不失其清幽雅致。环湖翠绕、碧水悠悠,金灿灿的阳光在清澈的湖面跳跃,泛起粼粼的珠光,柔柔的柳条在微风中轻拂,仿佛在扫荡人们心中世俗的尘埃。 我可是一眼认定,这里就是真正的周郎遗迹!是他当年操练水军的地方。道理很简单,这里风平浪静,才是操练新兵,演练阵法的最好水域。心里暗暗笑九江这么多文人,为这点事争来吵去的好没来由,这么大个地区,当年周都督统几万水兵,行辕自然不止一个。九江城内,鄱阳湖边,松门岛上都有可能嘛。不就为多争几个游客吗?多几处遗迹原属正常。多挂几个牌子,皆大欢喜好了。反正神州现在处处造景,巴一点谱都算数。何况这里有明确的史书佐证,说起来也合情合理。谁还能来质疑?二千多年了! 也有人说,这里原名浸月亭,因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常来此处盘桓,有诗句:手把杨枝临水坐,闲思往事似前身。为证。后人纪念他,在此建亭,取他琵琶行中: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命名。后来到了北宋的熙宁年间,周敦颐来游,见亭已毁,嘱其子周寿重新修建。以“山头水色薄笼烟”的诗意,题名烟水亭。其后虽再遭毁损,多次重建。但仍沿用此名,并逐步发展成为,以台榭为主体的小巧建筑群落。内设船厅、宴会厅、纯阳殿、浸月亭、翠照轩、五贤阁、众妙楼、镜波楼等。更新增点将台,以曲桥相通。成为九江市主要名胜。有对联曰:“四面湖山亭在水,半堤杨柳寺藏烟。” 我感其文化底蕴的深厚,即兴口占一绝:“周郎白傅盛名传,夫子重修佳话联。“浸月”甘棠临碧水,一湖古迹汇三贤。”这里所谓的夫子,当然是指理学宗师周敦颐。只是这诗刚成,自己便感到有些不妥。这湖的位置,有如九江市区的心腹,主城区环湖而建。绕湖名胜古迹甚多,单就这湖心的“李公堤”和堤中的“思贤桥”,就是开创白鹿洞的白鹿先生留下的德政。据说这由庐山泉水汇成的湖,古称景阳湖。很宽大,不然怎么可以做水军教场呢?唐朝李渤主政江州时,为便民筑堤。把湖一分为二,以拱桥连通。一名“南门”,一曰“甘棠”。从此九江腰上有了左右肾脏,长堤成了都市的脊梁。 这李渤兄弟,在当时也是大文豪,既然他们会在庐山五老峰下隐居读书,应该是这附近地区的人。能为桑梓尽点心力,真是无上的荣耀。一千多年过去,后人们还能记住他的恩德,成就了他的不朽。人民多么需要,这种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呵!所幸我一生中,遇好官居多,与之打过交道的官员,大多清正廉洁。沾的光受的惠不少。特别是**拨乱反正的改革开放政策,于我有起死回生之恩。所以先前填一首词时,曾深有感悟的唱出:公门最是好修行,点滴都留情! 斜阳里、波光中,湖风浩浩。答谢的酒宴已经摆好。告别在即,我们的联合战舰正向码头高歌猛进。无意回头,看见沙场点兵,正笑呤呤的坐镇船尾指挥。真还酷似昔日的周大将军呢!我们好像一个剧组,在他的指挥下拍最后一场外景镜头。剧情即将终结,大幕行将落下。今夜龙之旅的潘总要来,东方诗友也就小小的奢侈一下。定了一个豪华包间,一个足以容纳二十余人的大圆桌。虽然席间依然谈笑风生,然离合悲欢终是人之常情。正如凌晨来、半夜去、往返千里,只为和诗友作一日之聚的思无邪在一阙“短暂相聚”的西江月里作的真情表达:汇聚天南地北,东方魅力诗风。诗歌格律趣无穷,意气风发追梦。彻夜长谈江左,相约异日重逢。穷经皓首志如松,回首依惜珍重。

浮云 发表于 2022-10-12 11:08:46

十九:余韵:醉卧梦吟别九江! 大江奔涌,轮机竞渡。站在锁江楼头,遥望已经入汛的洪波,心潮随之激荡;俯观堤下漩流湍急,神思为之赫然。虽说搏击潮头,履惊踏险,快意人生是男儿之所向往。然在历尽磨劫之后,回望征途,也真有恍如隔世之感。人之一生,若要长保斗志,实在谈何容易,苦尽甘来感慨良多。面对如画江山、良辰美景。得“登浔阳锁江楼” 即兴一律: 回龙矶上古楼新,明代源流地脉真。压浪铁牛分九派,锁江石塔镇三津。驼峰横黛雾缥缈,花汛摇金日照匀。更喜虹桥天堑跨,江湖一统万年春。 吟到得意处,不由朗声诵出。谁知乐极生悲,警铃骤响,周围似有人在嚷:日本鬼子的战舰开炮了!哐当一声巨震,锁江楼宝塔,已弯得像根香蕉。心里一急,猛然惊觉,正被妻子摇醒。 当我睁开朦胧的醉眼,看到的却是诗酒兄和笑呤呤的芳草。他们拿着我遗忘在餐车的外套。说是餐车的那个师傅,专门找到诗兄送来的。其实我和妻子到这时,还根本没有察觉呢。这些年生活水平渐渐高了,唱酒的档次也开始向高纯度过渡。不期这列车上配备的,全是二两装的江津老白干!因大家不在一个车厢,正好以照料行李为由,逃离了政委们的监管。单约诗酒、青木两个老哥,去作此行的最后聚饮。一人三瓶,本未超量。可能是酒质糙了点,竟然被醉翻了。原来芳草这小妮子,是来看我笑话的呵!心里到真有些后悔,原该叫诗兄把这女酒侠悄悄地叫上。也免得她这时来幸灾乐祸呵!我看她像捡到了金元宝一样的高兴劲,便打趣的说:“芳草一定捡到好诗交作业了”?“当然呵,我也学着微斋师伯,写了个“弹琵琶的女子……”可惜我找不到她的原稿了。到是诗兄细心,知我听力不好,特别把这次,关于编辑格律体新诗的具体选稿要求,写成书面给我送来了。我知道列车已经快到重庆,大家真正要分道扬镳了。 原来刚才梦中的情景,只是昨天上午的再现了。因我是下午的车,还有半天空闲时间,妻子想睡觉,我便决定独自去登锁江楼,弥补前两天未能与诗友们同去的遗憾。究毕它列为浔阳十景,近年重修后,被誉为九江的城市标志和象征。遗憾的是受世俗风气影响,商业气氛太浓。本地市民大多很少前来休闲。虽然天气很好,但游人寥寥无几,便倚在观澜亭写诗,不觉已是中午。忽然手机铃噪,是沙场来的电话。催促我回去聚餐,我才匆匆返回,携妻同往赴宴。 南湖边的状元楼上,杯盘狼藉。梦女侠特意为尚未离开的诗友,设宴饯行。飘飘究毕是出身在重庆的女孩,别看体质柔弱。性情却是豪爽大度,席间频频劝进。使大家忘却即将云游雨散的烦忧,转而为明年合肥重聚,结下不弃不离的合约同盟。这时我才知道,重庆组合,已放弃了原定的游山计划,并决定和我们夫妇同车返渝。除又走了紫光、卜白和齐云,基本上还保持着队形未散。心里十分畅快,正愁下午往庐山站,已经没有能信托的人,可互相照应了。不期天从人愿,我们居然还能保留一个队列行动。在那个尚未完善的庐山车站候车室,有这么多朋友,在一起互相关照着,真还不寂寞。我开始整理此行收集的一些资料,和诗友们送的一些诗集,为此行作一个总结。题为:“别了,九江!” 一江、一湖、一山    有僧、有道、有贤   天上三宝永恒    红尘岁序循环   谁识钦犯豪雄   难辨栋梁权奸   好一块风水宝地   多少人驻足留涟。    清风、岚云、飞泉 洞天、福地、桃源 草木也有荣枯   人生哪有十全 轮回连通今古   历史常新常变 不变的唯有江湖   不倒的还有庐山。

浮云 发表于 2022-10-13 13:19:19

(本文几乎引用有全体与会诗友的大作,在此一并致谢!)
谢谢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方诗风九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