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 发表于 2023-1-19 13:29:49

遨游在佛祖一滴泪中

遨游在佛祖一滴泪中    ----斯里兰卡印象子夜昏灯下景象朦胧仿佛深陷入一场好梦
乘着带翅的波斯魔马
飞临佛祖的一滴泪中
……头顶上依然蓝天白云
四下望却见波涛汹涌
印度洋有如一只巨蚌
张开嘴拥你入怀娇宠
……这方原生态独立结界
收藏古老的石窟梵宫
多少古人类艺术珍品
在此被岁月保鲜存封
……沉浸时空海历史如条长龙
奔驰林莽间追寻野象行踪?


浮云 发表于 2023-1-19 13:31:30


一:   佛祖一滴泪中的岛国
       同类型的场景经历多了,一切便有如程式化。本来就在夜间飞行,又巧妙的利用了相对时差。从时钟上看和平时没太大差异,当然这是针对像我这样的夜猫子而言。当我睁眼看见窗外明媚的阳光、碧波荡漾的泳池、葱笼鲜艳的热带花木等异域风情时,便知道这不是梦。我们到斯里兰卡的旅游,已经开始了。有人说这里是佛祖一滴泪,有人誉其为印度洋的一颗明珠。我感觉结合其真实境况,前者的比喻贴切些。这里本来就是佛国,而人祸天灾不断,的确算是一块令佛祖悲悯落泪之地。
          说起来现在这个国家的年龄比我都还小两岁,我们这一代人对其的基本认识,大抵来源于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打独立建国游击战时,媒体炒作的新闻报导。有趣的是这个岛国的地理位置和台湾相仿,据说大小也差不多。其有纪录的历史,也有二千多年。究毕印度和中国一样同属世界四大古国之一,进化状况大同小异。它能独立成国,自然主要是印度的主动放弃。   其实岛上主要的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都是先后从印度迁去的,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派其子来岛。算是其治下属国,信奉的也是佛教。但可能因资源匮乏,岛内又有两个小国。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他们之间征战一直不断。直至先后沦为欧洲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待世界殖民时代的历史基本落幕后,才建立独立的锡兰国。         自治后两族间的内战重又爆发、直到一方被武力彻底镇压,看来其延续和崇尚的仍然是丛林法则。纵观其历史:真是小岛屿、大混乱,好在现在终于算是统一安定了。




浮云 发表于 2023-1-20 21:01:22

二:猎摄野象
       虽然我们是直飞斯里兰卡科伦坡首都机场,但并未进城。直接向岛国的中部偏北方向前进,目地是平纳瓦拉镇的大象孤儿院。作为普通的游客,自然用不着同达官政要和巨贾贵宾一样,亲临大象孤儿院慰问。究毕那是世界上仅有的两所大象孤儿院之一,最能展现其高贵的悲悯情怀。但无论从募捐或商业角度,这几乎成了到岛国旅游团的必经之地。
       斯里兰卡原称“古狮国”其国旗、国徽的中心都有一头狮子。其实现在早已没了兽王踪影,连老虎也没有。但有在非洲位列五大动物排名的花豹,这就是有人将这里称为东方肯尼亚的原因。花豹算岛上最大的野生猫科猛兽,处于动物生态链的顶端。当之无愧的丛林之王,也是岛国吸引游客的亮点。不过实际上已被人类控制在一定区域,没有充足时间很难遇到。因其行动敏捷隐蔽、有如鬼魅、依靠埋伏和瞬间爆发的速度力量捕杀猎物。且成年花豹均独来独往,警惕性高很难看到。加之其有爬树的技能,比速度更快的猎豹和有团队协作性的狮群更具威胁性。有幸相逢又常常是影子一晃,快如闪电般消失。
       当地人说现在花豹主要在雅拉国家公园,属岛国第二大自然保护区。横跨南方、乌瓦两省,面积近一千三百平方公里,已占全国国土的百分之二。那公园具有多种生态环境,从山林一直到海边。不但有海滩、草原、河流、也有湖泊、沼泽、森林和荒地,要好几天时间才能走出来。并说去那里,看到梅花鹿、黑鹿。豪猪等野物的机会到多些。正因为这种种原因,除了特殊的狞猎发烧友,一般人都把重点放在追踪野象上。虽然也要讲运气,但失败的几率小。而当天恰好在组队,我们自然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当地的摄猎车队。去大象自然保护区,追寻野象群行踪去了。
       每个小组,由三到四辆大功率的战地越野车组成。并未装备有特别的防护。并不像进入其他动物园猛兽放养区,那样戒备森严。想来这保护区里的大象,也早被人驯化得差不多了。这山上的大树并不太多,杂树林也不太密。到是长了太多的灌木从,没有我想象中的热带雨林茂盛。颠颠颇颇的跑了半下午,一无所获。还得不时提防路两旁的枝条,抽打脑袋或划伤脸面。
       远远的看着主峰还比较雄伟,山形也似有些眼熟。我曾怀疑是不是要顺道去狮子岩参观?不过前方侦查的车队发回了消息,已经将一群野象堵在了一个山口处。听到终于发现目标,一时群情振奋,车队庚即全速奔袭。我们到时先前已有十几部车到达,组成了一个半环形战线。大家纷纷取出长枪短炮、调试镜头角度,一时电光频闪、快门响动。好在只是强大的摄影波,如果是真火炮,恐怕山都要轰平了。
       这一群野象分两路活动,好像是两个家庭友好的抱团行动。总共有八、九只,也就三、四只显得威猛和壮实点。面对车队的围阻、并不太在意,仍自顾着觅食。偶或抬眼看一下人群,维持一个相对的对立平衡状态。僵持约十多分钟后、觉察到来车有增无减,突破无望。他们便又顺着来路,缓缓退入山林之中。其实真要强行、也无人能挡,足见野象性情之平和。
       这里大象曾一度作为当地民族的图腾,备受人们的喜爱。在十六世纪后,才遭到殖民者的大批屠杀,到上世纪末,仅剩三千余只。如果不是因人类对壮象象牙的贪婪,幼象是很难沦为孤儿的。大象的植物食性,决定了其与人无害是能够和人合作的。其面临的灭绝危机,并非是自然界的物竞天择。而是人类趋利的直接或间接杀害。
      特别是在归程中,远远发现前方荒原中又形成了一个围堵的战线。我们的车赶紧从右侧包抄过去,围住的居然是两个落单的大象母子。小象长得十分乖巧,还不太会自己觅食。只在母象胯下钻来钻去。不时用小小的长鼻子挠挠母亲的脸颊,传递着依恋之情。眼见着不断赶来的车和人形成的包围圈,幼象似有些怯怯、或疑惑的眼神。母象到是一幅久经阵仗,毫不在意的架势。依然自顾自的觅食,也不时教育幼象学习采食。看到这大象母子融融其乐的自然生活场景,真令人有些感慨。眼见得离我们的车仅几米远了,开始正面僵持。因为落单在荒原上,他们是陷入全面包围之中。幼象躲在母象腹下不肯出来,闪着有些惊慌的眼神。我忍不住对司机打着手势说:看够了,走吧!
      我想,其实这也算是心灵上的一种伤害。世间万物其实和人类一样,都只不过为了延续种群的生命,在努力尽好一代代的责任,如何和谐共处、相依相伴、共生共荣,恐怕才真正是最难解决问题。如果人类自认是万物之灵的话,何以维护、保存现有物种的繁衍,自当应该是人类的责任。然而这样的世界,真的可能存在吗?

浮云 发表于 2023-1-22 12:18:20

三:寻踪摩利耶王朝卡西雅王宫     这里有一段在人类历史上、因名利权势不断重复,有史册记录的血腥历史。由距今一千五百年前,岛国摩利耶王朝的卡西雅国王书写。他在弑父篡位、登上国王宝座后,为逃避同父异母的哥哥莫加伦的追杀。以十八年的时间、建造了这座军事防护,重于统治意义的堡垒式宫殿。这座巨岩高约两百余米,因周围都是平地更显突兀威猛。当地人视其如俯伏在,丹不拉平原的巨狮。且此岩立面平滑方正、顶部平坦宽大,确有兽王的非凡气派。兰卡本名古狮国,其得名也早。     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介绍后,我就已认定这当是此行最有参观价值的景点。但对带有幼孙出游的我们,显然很不适宜。因其登顶路段艰险异常、全靠自身体能,且无法获得任何其他助力。只好到时视情况再打主意,次日一早便登车向狮子岩进发。
   这曾被称为巨岩王朝都城的地方,先前自然是有城墙、城门的。但因废弃已经一千多年后,当年的建筑遗迹早被热带林莽淹没。经过清理山形地貌未变,城基路基犹存。特别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之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后,已经拨款作过修整和保护。当地人便利用护城河这天然屏障,建桥成为游客进入的必经门路。过河后是一带平岗,形状独特的巨大狮岩已然在望。疏林荒原、浅沼水塘,间杂可见墙宅基石在外围环绕。前行里许,已成台阶状地形向狮王靠近。临近岩根更有巨石栏道,登山梯歩特意从石缝内洞穴中穿过。结合着手中狮头部崩塌的介绍图片,方悟出这是景区在努力还原当年“进狮口入皇宫”的情景。
   经过这别具特色的宫门,才算抵达半坡的岩根。有一个供游人歇息的小平台,林木蓊郁,石壁上有猴群迎客。有景区运送器材的施工便道直达此地,其上便是狭窄陡峭、仅有护栏助胆的上山梯级,和直通悬崖洞穴有如建筑工地的脚手钢架了。大多幼儿、耄耋,皆止步于此。好在这里林木阴阴景色尚佳、又有猴群可逗乐,小孙随其奶奶留下到也自得其乐。我则悄悄混迹在精壮的游客人流中,开始顺螺旋状的特制钢架梯级向上攀登。

浮云 发表于 2023-1-24 13:34:36

四:狮子岩绝壁观瑰宝
      
    最先抵达的是悬崖上开凿的洞穴,类似我国敦煌石窟。但规模较小、这就是名燥世界,有古代东南亚四大艺术胜迹之称的、斯里兰卡宫廷壁画。据说这类洞穴在悬崖四周都有,有几百幅彩图。但经岁月侵蚀后,大多已无法呈现原貌。如今仅剩二十余幅。岩洞保卫严格,相机不准打开闪光。每次只开放一、二个洞穴,一洞进、一洞出,洞内相通。因游人络绎不绝、事实上也不能停留,根本没有法认真照。必须专门经过攀登架上下、才可能到达的。
    我们运气还算不错,据说见到的两幅、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了。虽然仅是惊鸿一瞥,但印象很深。说实在的我见到这六世纪的绘画作品时,就如学习唐诗宋词的感觉一样。觉得就是以现代名家的水平,也很难与比肩。人类在集体智慧和实用科技上的进步很快、很大,可谓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但在个人灵感上的创作上,诸如哲学、文学、艺术上却往往停滞不前、甚至后继无人,或者在原地踏步、难有寸进。
    这批壁画在斯里兰卡,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唯一不带宗教性质的壁画。因为卡西雅害死生父后,究毕心存内疚。为了安抚父亲的亡魂,特别征召国内最好的画师。以父王钟爱的皇妃为模特,在悬崖洞穴内绘下了她们的真容来侍候父王。留下了迦叶波一世的嫔妃,仕女等几十个美人、花卉、器物、风景等画像。我见到的那幅,一妃手捧鲜花、头带花饰、丰乳肥臀,略现西方风情的半裸之像。一妃头戴宝冠、清秀俏丽,手托果盘、作邀宠之娇媚态。颇有史传唐玄宗宠玉环、爱梅妃之意,看来帝王们的爱好都差不多。当然从绘画技巧来说,造型优美、表情丰富。线条流畅准确,确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特别是选用了天然的矿物和植物作原料绘制,至今依然颜色艳丽。介绍说:西人誉其为半空中的蒙娜丽莎。这一点我到不敢苟同,我感觉和我国的水墨线条描绘更接近。而作色手法、原料和藏族的唐卡,则是一脉相承的。当然佛教,本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应该是受佛教影响。是一种东方或亚洲的方法,和西画的差别则太显著了。最令人叹息的是,这些艺术珍品由于缺少详细的历史文献记录,尽然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千多年。当被西方探险者重新发现西格利亚壁画时,仅是百余年前的事。待得欲保护让其重见天日时,已经残存无几了。从这点来说,东方的确值得向西方学习。贫穷落后使我们失去了太多,有如我国的敦煌。如不是西人专门来盗宝,引起重视、失去的肯定更多。
    看完壁画、步下螺旋梯,才又回到攀岩的梯级上。这一段外面有一截长长的护墙,刻着不少当地的古文字。即兴抒怀的雅事,看来古今中外均概莫能免!沿岩壁再继续向上攀登,就来到冲顶前的最后一个大型平台。也可谓当年的宫前广场,因上世纪初发现遗址时,考古学者在此清理出一对巨大的石雕狮爪遗迹。看两个狮爪的规模,就足以令人想见先前皇宫的宏大精美。外形应是一个张着大口,有着威风凛凛的硕大狮头、背负着王城宫殿的雄狮。


浮云 发表于 2023-1-25 10:43:11

五: 考古的发现和民间的传说     据说经考古测定,岩顶上有一万六千米大平台。而且是由几个小平台分级拼组的。而最下的平台,大概仅比狮爪平台略高。因狮头部已垮塌,现在上山的位置,正好是先前巨狮的颈部。从那里到王宫遗址尚有不短的距离,仍保留着原始风貌。可确认在这巨大的赭红沙石岩上,有深浅不等的积沉岩和土壤层。根据热带雨林,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当然可以推测当年的很多建筑材料,是可以就地取材的。而现在人们对狮子岩的直观印象是:高约两百来米、石面光滑方正、突兀独立、气势不凡的一方巨岩。    其实狮子岩海拔高度三百多米,但近半的高度是由舒缓有山体组成。真正露出垂直岩体的最高部位,也不过两百米吧!以见惯了危岩峭壁的我国西部人眼光来看,的确也不算太稀奇。我估摸从半坡平台的岩根处算起,到顶最多仅有百余米。而岩头、岩尾的落差,也该有二、三十米的。此岩左高右低、前宽尾窄,并以此平整出一条,可供两人并行铺砌有石板的中央大道。两侧为经考古发掘整理出的一、二万,平方米的皇宫建筑遗址、并作了仔细的英文标注。根据不同用途的宫迁实用需要,如议事厅、宴会厅、会客厅、国王寝宫等各种宫室。设计、布局,符合实用原则。    我着重观看了国王宝座、蓄水池、游泳池,其共同点在于、都是利用巨岩本体开凿。从残存的雕刻纹理和出水口能设计成不同大小的孔洞,形成人工的喷泉来看、这巨岩石质不硬却韧性好。王座看起来像一个现代的靠背长沙发,长约两米、可坐可卧。宝座下方有一个平台、应是小广场,作宫庭小聚或文艺表演。蓄水池储存的雨水刚好供皇宫一年用水,只有当水位过高时、才以喷泉的方式流往山下。可见这设计师十分高明,很珍惜就地获取资源。至于游泳池不但保存完好,和现代泳池也没什么区别。只是水绿幽幽的,像上世纪搞营养科研时养的小球藻。    我例行公式的下到狮尾,兜一圈后返回狮头。坐在树阴下小憩、等待同行的几个游伴一起下山。回头估量这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誉的珍宝。它的范围当然包括护城河,及河内宽阔的林木花园灌木场。位于其中的这座巨大岩石,以及建筑在岩顶、有如一个豪华空中花园皇宫的堡垒。先前站在狮尾、发现悬崖离山体,最多百来米。以四十五度倾斜的山体,直接到了护城河边。我确信如有捷径、或暗道,一定就在这个方向。最奇特的是、那里几乎靠近护城河,而且河面宽阔像个小湖。可以清楚看到河对面活动的人影,简直像是这王宫的门户。时已近午,阳光很亮、亮得晃眼。只好闭眼上干等。冥想中忽觉已在护城河小湖边,有一宫装美妇笑言道:客人有请!想看真实的王宫就来吧……    我没有丝毫的犹豫,欣然随其从水下暗道,来到岩尾的峭壁前。她伸手触动机关,一块巨石横移、露出一道能容两人并行的通道。缓步踏阶而上,言:我引你游遍百花苑、賞尽天下佳丽而上吧。更言:若事急,那边有滑轮、吊罐直达中枢呢……果然不时要从各种花苑经过,均是洞房小巧、华丽。内有佳人一、二摆各种造型,均略有古典味。更兼都青春靓丽、穿着裸露,体态婀娜多姿。但以现代人眼光看来,虽也觉有些轻浮。但较之比基尼女还是保守得多。我心下怀疑是走错了路睡,有点踌躇不前。导引女郎似乎看穿了我的心事,淡笑道:无妨均教中圣女,可陪贵客娱乐合影的。猛然感觉有一股杀气逼近,陡然惊觉、原来跟团导游正伸手欲拍我肩头。原来竟陷入白日梦中,恍惚中情景尚存。心中暗想或许这梦正是一种启示,其实现在关于巨岩王宫的种种迷团,都不是多大的问题。究毕修建时、印度的佛教,早已在东南亚和我国传播多年。前人诗云:自古名山僧占多!各地在悬崖绝壁上的寺庙宫观,绝对不在少数。兰卡紧邻印度,人类文明的进程几乎是同步。解决难题的办法、自然是有的,何须过多纠结?因梦我想到了岩壁上、那么多雕刻和画着美人图的洞穴,和巨岩左右两侧的高低差别。怀疑巨岩中间有从脚下直通岩顶的山洞,甚至可以连通大多留下壁画的洞穴。而遗迹上那条中央通道,或许就掩盖着这最大的迷底。至于为什么要在这岩顶上修王宫,我想这国王不是精神病、就是十足的傻蛋!感慨之余,作歌以叹:
悬崖洞穴竟藏娇,为乞父王怨气消。佳丽真容千古在,丹青妙笔愧前朝。   *
帝国皇权安在哉,江山美女均尘埃。君王不与民生近,不是庸才是蠢才。

浮云 发表于 2023-1-26 11:29:17

六:探访丹布勒金庙、石窟
    今天的安排,是从狮子岩一路南行。顺道有座二千余年历史的佛教金庙,这就是现冠有世界文化遗产名号的丹布勒石窟所在,如今佛教的朝圣之地。当然其庙宇、和路边的佛塔现在修整得都很新,可谓到处金碧辉煌、都是兰卡喜欢的颜色。寺院依山取势、正面观看是三层平顶楼房,但中间部分的外形作伏狮设计。二楼是张开的硕大狮口,上沿为前伸的鲜艳上唇、下排列着一圏整齐的雪白狮牙。犹如门厅上的顶盖,下沿两侧狮腿长长的伸出、利爪踏在基台的石墩上。两腿间是整齐宽阔近两层楼高的阶梯,直通狮口中的进出门道。三楼是狮头上唇以上的位置,眼鼻挤得很紧、加之状况又顶着寺院的招牌,要注意看才能体会。狮背上、相当于大殿正中,盘坐一尊巨大的金佛。双手作掐印说法状,体态庄严、高耸云天、信徒众多、香火极盛。寺前已形成一个杂乱的集市,绝大多数的人也就在此献花、随喜。当然这个已带现代风格的金庙和巨大的佛像,是联合国世遗认证后、拨款重建的了。     其实这个寺庙的历史,类似我国少林寺的传说。据说,公元前一世纪时,兰卡遭遇南印度入侵,国王逃此避难,被当地的僧侣所庇护,在南印度入侵的岁月,一直藏身于此。直到重新收复领土之后,国王建此庙宇谢当年的庇护。其后各朝陆续增补和添加石窟雕塑,最终成为一个主要的宗教中心。但主体并非是眼前这富丽堂皇的金庙,而是后面山上的洞窟古寺。得知这是一个比中国敦煌,历史悠久得多的佛教圣地。为世界上迄今可见的、面积最大的宗教性壁画。并说这里的浮雕、塑像、壁画,均采用天然树汁、矿石等原料绘制。至今依然色彩艳丽,极具观赏价值时。我终于心动了,不顾午后的炎热、随着少数精壮登山。
       接近山脚一带虽然梯步陡峭,但两侧尚有林木荫蔽。且有猴群栏道嬉戏,到也颇增游趣。行至山腰已成石山,林木渐稀瘦矮小。虽撑伞,也难挡骄阳之酷热。而石窟开凿在接近山顶的位置,如同狮子岩般的一层巨蚌状的孤立岩体下。这里高出周围地表一百多米,据说岩石底部面积有一千多平米多、顶部面积达五百五十平米。丹布勒佛教寺窟就由这一块,巨型岩石精雕细琢刻成。此地位于岛国腹心地带,在古都康提北六十公里处。当踏上面对山门那一层岩体的路口时,有一个简陋的寄鞋棚。从那到山门还有二、三十米,斜坡上的岩石路。那一带已没有天然的植被,石质坚硬、被热带强烈的阳光晒得滚烫。尽管接受友人忠告,套了两层旧袜子在光脚上、依然让我吃够了苦头。这或许就是进寺要脱鞋的原由,想见真佛能不经历劫磨。烫一下脚心,总比唐三藏过火焰山轻松。我想或许这和斯里兰卡,当年流行的是小乘佛教的原因有关。这一派本属苦修派,主张修己胜于度人。闭关冥想是其重要的修持方式,原始简陋和与世隔绝的洞窟算是冥思的最佳环境。这里出入的均是修炼者、苦行僧,原不是我等俗人能来的。
      说实在的从外观来看,有些不像佛寺、与下面金庙根本没法比。当然不是说其矮小,而是感觉西化很重。除小小的山门殿,还约有几分简易庙宇味道。里面五个石窟、前面修建的庙堂,一溜顺连成一排。白墙黑顶、像一道长长的走廊,建在巨大的岩石下方。特别是院边那由两根石柱支架、加一个小顶棚的寺钟,让人很容易想到西方的修道院。后来听说是依据,十八世纪的原样修复的。当时的锡兰和印度都已沦为西方的殖民地,修成这样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两千年后识前缘,洞窟珍藏又见天。缘灭缘兴皆有定,人间总有佛音传。

浮云 发表于 2023-1-28 17:36:50

七:神佛人王共一堂       洞窟无光、有专人导引,分组依次进入参观。随着灯光亮起,你会发现:不但洞壁上、头顶上、甚至有些地面上都是浮雕、壁画。大的洞窟,窟厅中也供奉着佛像。特别是庙宇的顶板和周围墙壁上,装饰着无数色彩缤纷有关佛教故事和传说的壁画。至今色彩鲜艳、完好如新,而且从石壁到石窟顶都涂上了漆。尤其是石洞顶上的一些有现代味的几何绘画,线条流畅自然。这些真是佛教起源时期,原生态的精美塑雕画像吗,真令我有点难以置信。两千多年前人类文化艺术水平所达到的高度,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起来也并非易事!与我曾经在莫高窟看过的塑雕壁画相比,虽说风格略有不同、不少也可以说有过之而不足呵!而且石窟寺是由五个洞窟组成,据统计有一百多尊雕像和覆盖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的壁画。为斯里兰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洞穴庙宇。     我重新回味了一下流程,终于发现我陷入了一个误区。或许多数人和我一样,把寺庙建立的年代、当作了这些艺术品的存在时间。因为在大家进入第一个被称为“神王窟”的洞穴时,就在导引下看到了、有一块寺院成立时用波罗密语镌刻的石碑。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因此才确认其拥有二千二百年历史。同时考古界也证明:在佛教徒来这些石窟修炼之前,史前土著就生活在这些天然洞穴中。而在靠近丹布勒岩洞发现的、人类活动遗物及墓葬遗址中人类的骨骼等,鉴定均约在两千多年前。但以上的实物和研究最多能证明,这寺和这碑的历史。至于塑雕壁画的创作时间、各窟自身的介绍中,已经有些说明。有的虽无法确定但可以作大概的推论。同时已有资料证实很多是,历代各朝陆续增补和添加的。
   真实的说:这里的塑雕壁画远在狮子岩之后,当然也远在和南北朝同时的敦煌佛教文化之后。从第一窟的名称,就可证明:那尊长达十四米、由一整块岩石雕刻而成的卧佛,最早能定的创作时间应在十二世纪。虽然它被反复重新粉刷过无数次,已很难考证出具体制作时间。但此窟在卧佛的脚下是佛的得意门生阿难尊者,佛的背后及窟顶部的岩石壁上,全是记录佛陀修炼与讲道等场景的精美壁画。唯头部边上雕塑有毗湿奴神,是传说中印度教天神。说他用自己的神力创造了这个洞穴,故命名神王窟。按历史学家的说法,印度神出现,应是在印度教传入斯里兰卡之后。而历史记载:一直到十二世纪,印度教才传入这岛国的。    第二窟更确证了,雕塑成于十二世纪。此窟在五个石窟中最大,除有十六尊站立佛像和四十尊佛陀坐像。还有两尊印度神,两尊国王像。国王分别为古锡兰国王,即一世纪前从都城阿努拉德普勒来此避难。后更以此为根据地,与侵略者斗争十四年。取胜归位后,回报佛恩、将丹布勒石窟真正建造成了一座宏伟的岩石寺庙的瓦拉加姆巴。第二位是十二世纪为寺内五十尊塑像贴金修饰的波隆那鲁瓦王朝的尼萨卡马拉。算是给两位大施主的回报纪念,因此称“大王窟”。窟内还有一座佛塔、以示灵异,盖因洞内有一水源、沿着石洞窟顶往上流,日夜不停地滴着水。据说至今无人解释水从何来,这也是我在宝岛台南、见过的水往上流后第二次遇到。也是五洞内唯一有神水浸出的特例,因此信徒认为这是神水。    第三窟特名“大新寺”,不单在这里、兰卡现众多的石窟中,也算壮观华丽、又不失庄严肃穆的了。已有专家说窟内壁画和石洞顶上的绘画,是典型的斯里兰卡十七世纪绘画风格。除了五十尊佛像石刻外,还有为十七世纪振兴佛教的国王塑像。由此不但可以推断,只二百余年历史。更可看出丹不勒窟已经开始世俗化,将佛教、印度教、王权搞成三合一了。四窟面积较小,仅一尊佛陀坐像。五窟曾是储藏室,主尊为一巨型卧佛,身边多了许多印度神。因规模和历史都不如前三窟,处于半开放状态。总体来说丹布拉石窟寺的壁画艺术性是很高的,塑像也很有个性令人赞叹。作为斯里兰卡的朝圣之地,不但极具宗教价值,也展示了佛教文化的艺术魅力。只是对自己事前没作了解、分析,偏听偏信。老眼昏花的险将后世赝品当作老古董欣赏,甚觉无趣。一时游兴尽消,怏怏下山,作歌叹曰:
    岛国本为释教乡,偏多瑰宝石窟藏。时人不识古今异,错把人皇作佛王。

浮云 发表于 2023-1-29 11:42:40

八: 热带阵雨中走进康提古城    到达康提城口的桥边,恰好遇着阵雨。热带的雨、说来就来,瞬间可以淋透人的一身。车窗玻璃上哗哗流水淌,几乎没有渐进的过程。道路上车辆行人一时大乱,桥头路口、本来就是人口的密集区。而斯里兰卡境内,这条最长的马哈威利河却并不宽。桥不宽、也不太长、时当正午,一时竟然堵得结结实实的。只能让避雨的人潮先走,一群群人淋得落汤鸡似的从车缝中穿插走过。他们并不显慌乱,一付习以为常的模样。这里究毕是兰卡先前的都城,积淀的文明底蕴自然要深厚一些。普通人的着装打扮,也比前一、两天所见时尚得多。妇女也和印度女人一样围纱丽、服装显得也很精致。可能因处热带,没那么古板、质料轻薄,身体也喜欢暴露出多一些。尽管紫外线强烈,皮肤也仍较白皙、体态也相对苗条。说实话,全世界的女人谁都爱美。这里的女人、本来就是佛教那些菩萨的原型,自然格外给人一种、柔美亲和的顺眼感觉。被大雨一淋、薄薄纱丽紧贴身上,顿时满街活色生香春光无限。我不禁哑然失笑,原本一路晴好、刚刚翻上山来到城口,却突然遇到暴雨。难道竟是老天为了表演这一幕活报剧,把古城最有生活气息的一面、呈现在我们眼前。
   康提真还是一个山环水绕的山城,兰卡人心中的圣城。其所在地段是一条海拔高近五百米的山谷,河水绕城而过。不仅风光秀美,且极具战略意义。本来就是因沿海地带遭遇外夷骚扰,作为王室后备和辛加君主制度保障的圣物存放地而建设的一座城堡。从地图上也一眼可见:其位于南部中央山地区。究毕辛加人的先祖统治该岛长达二千多年,有丰富的对敌经验。建城至今虽已近七百年,但直到十六世纪后期经长期完善后才最终定都于此。那时王宫和佛牙寺联系在一起的宫殿群,已将首都应具有的行政管理和宗教功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设置有防御墙和壕堑,周遭茂密的热带林木形成背屏。其中更有国王火炮库、近卫军营。建成了易守难攻的要塞。辛哈拉国王的这最后一个首都,经历十六、十七世纪、锡兰先后被葡萄牙、荷兰殖民者占领而坚持下来。苟延残喘几百年后,才在十九世纪初最终为英国人征服。所幸英国人保存了古城的建筑、文物,以及生长着许多稀有植物物种的自然环境。让人们现在依然能欣赏到许多当年的胜迹。
   看到古城拥堵,我们改道先去新市区参观珠宝采集。也方便满足同行美女们的爱美之心。那是在下面一个山沟,下坡坡度有点大,愰如逛老重庆的感觉。我只奇怪其河流竟然在城中比较高的位置流淌,看来地形地貌的落差较大。下面店铺、市场都较密集,更是当地人口集中区。阵雨早过、又是阳光明媚,人、车辆明显都多起来了。行人的服饰也明显愈见精彩,原来康提也是引领兰卡时尚的前沿。那些年青靓丽、体态苗条的阳光女孩,纱丽也有特殊围法。腰部多喜亮出一截,比国内之露脐装、妖娆开放多了。
   选了一家当地知名的珠宝公司,浏览了宝石的辛苦采集过程。欣赏完了各式珍品,特别是晶辉夺目的顶级珍宝猫眼石。看来我国妇女对这种珍宝不太来电,几乎无人问津。到是珍珠项链和佛教手链销售了一些,估计那种晶光闪闪的物件、更合西洋美女的味口。

浮云 发表于 2023-1-30 18:33:16

九:佛牙寺----现代佛教的圣地    我们总算赶在供奉佛陀释迦牟尼牙齿舍利的佛牙寺下午开放前,到达了庙前广场。谁知购票时,瓢泼大雨又不期而至。很快平地水流如溪,至少省去了进门才脱鞋的麻烦。而且经过佛雨的洗礼,一双双光脚显得格外洁净。寺外大雨倾盆,却并未影响大殿内的虔诚拜佛。大多身穿白衣的佛教徒,手捧睡莲,跪拜或打坐在地,整座佛牙寺极安静、严肃。其中有很多穿着整洁的小孩,他们的眼睛特别圆、黝黑的瞳仁显得晶亮。感觉都像是大眼哥、大眼妹,特别惹人喜爱。佛牙是在里面主殿二层专殿内供奉着,除了每年八月份的佛牙节,平时是在供盒里面,不可能看到的。世界各地来朝圣的佛教徒,只是虔诚的从殿前拜道缓缓走过而已。我默默看着那些静静礼佛的教徒,感受他们那虔诚的心。跟随着前面的脚步走到了佛龛前面,向珠帘里面看了一眼。光线很暗,仿佛什么都不存在。回头却发现周围不少的目光都注视着我,正纳闷这么受关注不会有失礼的地方吧?才猛然想起,我竟然已来到了离佛祖最近的地方。
   以前游泰国时,也曾见过佛骨舍利。还唯恐信徒看不清楚,有放大的投影展示。同行的游伴说:因这里的特别珍贵,来历也最特别。相传当年佛祖火葬时,当地人本想保存佛陀的所有舍利。但因想得到的豪强甚多,为避免引起战争争夺。其弟子只好设法让几个实力强大的王国分享。佛陀的舍利、骨灰,便被分散到印度北方的小王国中,并由他们供奉起来。其后随着各方实力的变化,供奉者不断转移。更因佛教徒普遍认为:佛牙帮助释迦牟尼传教,居功厥伟。其他舍利都无法与之相比。故佛牙争夺最为激烈。近千年后,最后一位在印度拥有佛牙舍利的是羯陵伽国。然而在公元四世纪初期,南印度羯陵伽国战败。国王在城破国灭之际,派谴公主将佛牙舍利藏在发髻中,送给他的亲友锡兰国王。从此,释迦牟尼的牙骨才结束了其颠沛流离的旅程,最终安居岛国。而锡兰历代国王,均视其为镇国之宝和王权的象征。犹如我国之传国玉玺般建寺供奉起来。
   兰卡历代国王或女王,都对佛牙顶礼膜拜早晚祈祷。时至今日、人们仍会在每个清晨和黄昏,以舞蹈和鼓乐来表示对神圣佛牙的崇敬。举国民众无论是何信仰,一年一度的佛牙节都会赶来参加。来自各国的佛教徒和游客参与观礼者甚多,康提也就成为了世界佛教信奉者的朝觐圣城。现在能见到的佛牙寺是在康堤定都后,于十八世纪重建的政教一体的宫殿群建筑。但当时大多地方已被殖民者侵占,王国名存实亡。故总体上看形式单纯简朴、地方风格浓郁。特别是位于宫殿群前缘的八角形殿亭,形象鲜明、颇具个性特色。据说当年国王常在这里,接见聚集在殿前广场上的臣民。时至今日、国家首脑也仍在举行特殊仪式时,在此向公众发表讲话。听起来、在兰卡人心里,有着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地位。
   不过在平凡的外表下,其基建、装修则是一丝不苟。宫殿中有一座木构建筑的接见大厅,是国王召见外国使节之地。装饰极为丰富华丽,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他们在当年也与时俱进的引进和使用了大量新建材,基石中除石灰石、花岗岩外也有大理石。装饰中除传统木、石外,铸造了大量铁饰、铜、银、金、赤陶等极为富丽豪华的贵重材料饰品。以木雕、玉雕、牙雕等大量艺术品,丰富了这座宫殿的摆设。特别是大量天然的极品象牙将佛殿层层护卫,可谓极尽装缀之能事、令人叹为观止。
   难怪有人把整个康提古城,称为艺术的博物馆。我感觉确也名符其实,佛牙寺不亚于泰王珍宝馆。目前斯里兰卡为佛国之一,康堤圣城与这人类历史上曾经的最大宗教息息相关。特别是印度教已经在印度占据首位后,佛教的中心已南移到兰卡、这就是其存在的最大意义。

浮云 发表于 2023-2-1 17:06:21

题佛牙寺
黔首东来礼释尊,青莲一束献金盆。
涅盘未及三千载,德泽已遗亿万门。
霸主从无多寿续,佛陀犹有一牙存。
此生若许轮回转,后世皈依传慧根。

浮云 发表于 2023-2-2 12:03:42

十: 阳光灿烂的皇家植物园
   康提的住宿不错,山区早晚都比较凉爽,尤其是雨后倍感舒适。城郊的山坡上有很多度假的旅舍,环境十分优雅。虽然房屋设施略显陈旧,但整体布局和装饰的格调也还算令人赏心悦目。只是这一切对我们这些夜来晨去的过客,很难留下深刻印象而已。
   日程的安排相对简单,去号称全球最好也是亚洲最大的热带植物园。斯里兰卡经济不发达,是个适宜旅游的国度。虽然对外国人收费高一些,但服务很好、很友善、也以多种文字印有导游图。看完其说明、我就晕了,两个小时能在这占地超过六十公顷的园子里走一圈吗?光看标注了的专属景点,就有芳香园、兰花馆、蕨园、仙人掌馆、纪念林园、棕榈大道、椰林大道等十来个。还罗列有无数珍稀、濒危植物名单,和一些从全球各地引进的独具特色花木。我感觉有兴趣要认真看的人,先住下来、用两三天时间或许能有些收获。
   我们一家人对花木都所知不多,很多本地公园的花和树都叫不出名来。加上有小孙儿跟着,进园后就只我一人跟随团队活动。赤道的太阳,真个能叫你体会到啥叫光辉灿烂。其实园内林木茂盛、有小河绕过、时有风来,并非热不可耐。关键是阳光太耀眼,极易造成视觉疲劳,人总喜欢往树荫下走。但这园子是兰卡最后一个辛加王朝,策划预备都城的同时部署的。基本上和康提城有同样悠久的历史,作为皇家御用林园而设计。至今尚保留很多原生古木,毫不夸张的说上千树龄的老树比比皆是。所以去树下行走,也并非易事。有的大树地上的根茎就如一座小山,且看上去已然石质化。更多的是在地面上盘根错节的铺成了一大摊蟠干虬枝状的根网。如果我先前不是去桂林看过大榕树,真很难相信、几百年时间能长成这样的庞然大物。但是植物园内那个周遭有竹林、草坪、花圃的漂亮人工小湖,却标明了是康堤定都后国王于十八世纪末挖掘的,那时起才算是真正的御花园。证明其布局改造和加强管理,至今也仅只三百余年。但这里却以巨型热带大树著称于世界,如园中的巨型柳树、枝叶展开面积超过二千五百平方米。那大草坪旁边的爪哇无花果树,树枝覆盖的范围也达到一千六百平方米,似撑天巨伞遮风避雨福荫一方。也有恣意向上疯长的巨木,没认出是什么品种。不枝不蔓树干挺直无分杈,远远望去就象是人工制造的树柱一样。各类奇异植物、花卉、珍稀树种,据称园内已种植收藏超过四千种类。包括斯里兰卡本土品种,以及海外引进种植的植物。
   这次因为是纯玩,加上热带换洗衣服轻便。我特意背上了摄影包,带了一架单反相机。面对这些海外巨树,却也无力施展。胡乱摄了些局部,通常连一棵树的根部也难以取下一幅完整的影像。远景吧?分不太清楚了,和其它风景差别也不大。反映不出一眼看见时,带给人心灵的那种强烈震撼!正自觉无趣想放弃时,在无意往树上扫描时、却在取景框中发现了奇景。高大的树捎上、密密麻麻的挂满了一种怪怪的像枯叶、也像果实一样的东西,黑黢黢一大片。正感好奇间忽见有一果坠落,令我大吃一惊的是、这一坠竟然飞腾起来!而且引发局部一场小小的骚乱,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安静。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一种大型的蝙蝠,和我先前猜测只差一个字:不是果实是果蝠!原来这是一种以水果和花蜜为食的蝙蝠,果蝠在取食的同时,也扩散种子和传播花粉。起的和我们这里的蝴蝶、蜜蜂和小鸟一样的作用,只是热带植物的花、果都特别大,只有果蝠才能胜任。据说热带很多植物的幼苗在亲本树冠下,是无法正常发育的。有些母树甚至产生毒素,阻止其幼树成熟。其种子必须传播到远离母本的地方,才能保证树种的繁衍和扩散。而果蝠可以将种子扩散到十几公里的范围外。它们因体型较大,一般夜间觅食活动。白天悬挂树梢休息,不因特殊惊扰不会飞动。常常被像我一样的外来者当果实或虫茧,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据说当地人视其为森林保护神,兰卡禁止伤害果蝠以维护生态平衡。
   还有一种爱依附巨树生存的爬行动物,是先前在我市灯会期间陪着孙儿去参观时看见过的蜥蜴类动物。因其形状独特而印象深刻,当时只记得是一个外省的流动展览馆来展出的。有大蟒蛇、鳄鱼、千年王八万年龟等,其中就有一只这种色彩艳丽的大四脚蛇。攀爬在一棵树桩上,为了招揽生意吧、取了一个很吸引人的名称“五色金龙”。当时我正准备去,一堵比我还高的岩石化树根墙前请人拍照。忽见其从另一条根壁向树上逃窜,着实吓了我一大跳!等回过神来,连照片都未能拍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一条比在展厅看的要小得多,但至少有小孩儿前臂粗细并略长。事后想来仍有些后怕,若真是攻击人的凶兽、肯定在劫难逃的。说到底,究毕我也属叶公好龙之辈。
   这园子委实太宽,主要还是当地游人居多。除了身着整齐校服的学生来作集体的游园活动外,还遇见了一、二拨穿着民族服装的新人来照像。女人不是婚纱、而是类似菩萨的扮像,男子则是古装武士状、也可视作佛教的护法装。当然那大片的树林树荫,安宁幽静的美好环境,必定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最佳场所。一路上遇到很多当地的年轻情侣,不过佛教国度的公共场所,要求的礼仪还是很严肃的。总之感觉游人稀少、好在不时有猴群拖儿带女的窜过,在猴头的领导下四处游荡。这里的猴子不怕人也不骚扰人,好像习惯了、只是默默地自顾自玩乐。有了这一些精灵,到也让人不至太寂寞。   正走得有些吃力时,儿子包的游园车开过来了。老远孙儿就在呼唤,这到给了我台阶、顺势别了众人坐车观光去。一旦用了现代化交通工具这园子却又小了,不到十分钟便跑到了路尽头。着重带到各有关专业馆参观。重点在兰花馆里,竟栽培着多达五百多种的特色兰花。色彩缤纷、环肥燕瘦、造型奇异、各擅胜场、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我想任何人都会增寿延年。奈何小孙儿恰三岁,最淘气的年龄。我和老妻不得不严防死守,前堵后追、东截西拦、生怕他伤了这些宝贝。孙儿愈见得劲、能在这花香缭绕的地方捉猫猫,似乎妙不可言、机会可不多。害得我连像样的照片都没拍到几张,也算是快乐中的遗憾吧。
   题与热带巨型大树合影照:根如磐石垒坚城,铁干能将天宇撑。枝叶同心行代谢,自成一界享安荣。

浮云 发表于 2023-2-5 12:04:13


十一:行走在曾经大劫的海边
    今天歇得比较早,从康堤皇家植物园出来后。只在途中休息时,顺便参观了一个山区制茶小厂就来到了海边。兰卡经济很落后,就以我的眼力都能感到其设备的陈旧、老化。人类世界,看来穷的也不止我们一个国家。资源、科技、人口,都是约制发展的因素。先前我一直有一种片面的认识,感觉我们的贫穷落后是人口基数过大造成。但兰卡这么点人口的岛国也穷,又是为什么呢?走在海边、看到不少自然灾害后保存的遗迹,不但有残破、倒塌的房屋残迹,连被拦腰截断的棕榈树残肢、也仍然默默站立在海岸的受灾区内,让人不可避免的想到十多年前震惊全球的那场灾难。莫非那场大海啸的伤害,远比我们想像的更严重,至今尚未能复苏?或许有意识的保留原状,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灾害的警惕。地导似乎看透了我们的心思,聊起了当年他亲身的经历。原来斯里兰卡这个得天独厚的岛国,历来绝少遭遇天灾。在新世纪初已经是西方人最爱的旅游、康养目的地。当二零零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早上,大海啸袭来时正值圣诞假期中。沿海海滩上各度假中心,都挤满了度假的人群。当时大家根本没有防备灾害的意识。简直是措不及防,才造成如此大的伤痛。据灾后的幸存者说:他当时在一列海岸观景火车上,没接到通知仍在运行。被第一个海浪打来就熄火了,大部分人对海啸的灾害没有认识、更不懂防护办法。只有很少的人下车逃生,相反附近还有不少人跑上车来避难。认为路基本身有一定高度、加上车厢高度、重量,反而不易被淹、比在平地上更保险。他说:实际上从车停下,到第二波大浪来袭有十多分钟。如下车向高处跑、有很多人是能得救的,结果反被下面的人挤上车、导致后来打不开车门被活活淹死。 他说:如果当时如果有人出面指挥,起码可以逃脱一大半。怎么会一下死亡一千七百多人。但据后来的相关报导,似乎能跑脱的可能性也并不大。因为当时的浪涛最低都超过了六米,高的达到了九米。那周围可没有这样的高地,何况那么高的大浪、一般人根本经受不住其盖顶之灾的打击。据说火车一共有八节车厢,后来是在离铁路一百多米外的沼泽中找到的。分析可能是最先一、二个盖顶大浪淹没车厢时,人就已经淹死完了。当震中最烈的那一波大浪涌来时,一个巨浪把这一列车甩到了这附近、又被急流顺势冲到了低洼的沼泽中。后来发现时有的车厢还完好、并没散架,遇难者尸体交错重叠、紧紧的塞在车里。虽只隔了一、二天,但大多数遇难者已经腐烂。警方开始清理掩埋尸体时,根本无法确定身份。 而那导游就是南部海边,马塔勒镇附近一个小村的人。他家屋后本来就有一条流向海里的小溪,沿溪有一溜浅浅的山丘、长有些杂乱的灌木丛。灾难降临时他和九岁的弟弟还在睡觉。他父亲来叫醒他们的时候,已经迟了一点、发现已经有海水涌进了屋子来。他们急忙向窗户外边看去,眼前一波接着一波巨大的海浪、仿佛从天上朝着房子扑来。他们下意识地跳到了桌子上,避免淹没、却被一个浪头从窗口拍打过来,把我们两人兄弟全打入水中。我当年已经十六岁了,趁势抱住了门框。父亲也冲去过抓住了弟弟的胳膊,拼尽全力把他从水里拉了起来。赶紧从后门往山坡上狂奔。刚到山根、回头看时,见又一波铺天巨浪卷来。 汹涌的海水把我们老屋全部吞吃,转瞬间砖石木架被冲得四分五裂。小村再没有一点影子,这时我父亲发狂似的喊着、我妈妈和妹妹的名字,一回神间阴阳隔、两世分!而在我们村中、我们还算是最幸运的家庭,大部分是全部遇难。究毕我们那儿是重灾区,离海岸最近的小村落。据斯里兰卡对当年印度洋大地震的报导: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位于印尼的苏门达腊外海、发生芮氏地震9级海底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斯里兰卡、印度、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缅甸和非洲东岸等十多个国家,造成三十余万人丧生。其中斯里兰卡死亡约四万人,准确死亡数字已无法统计。我听后久久无语,心想这回佛祖怕真的要掉眼泪了!成: 凭吊大海啸残迹(现代回文诗)    佛祖眼泪成泪眼祖佛。疯狂海啸催啸海狂疯。数万生灵吞灵生万数。踪消影散呵散影消踪。

浮云 发表于 2023-2-6 12:02:57

十二:感受佛国的佛心    余下的旅程已经不多、这一、两天,所经过的地段,也恰好是当年大海啸的重灾区。据说当时海啸的巨浪涌入内陆两公里,波及之处房屋大部倒塌,不少人家整体遇难。偏偏受损保护区内的动物,在海啸来临前却逃走了。可见它们远比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更敏感,生命的本能有预知灾难的直觉。而残存的少数幸运者,却并不承认是因高科技得救。至今留下了不少因果报应、佛菩萨护佑的离奇传说。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沿途仍能偶或看到空的残房断壁。一些没有人修复的地基、静默地躺卧在大地怀里,慢慢追诉那段曾经的过往。    正在大家被这种即平淡又令人感伤的景物,引得昏昏欲睡时。车子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小海湾停下,这也是个三叉路口,有弯向内陆的公路,也有沿海岸继续向前到加勒城堡的道路。这时太阳已经渐当顶,大家心里都有些发毛。但看到那一些竖立在近海水中的木桩,我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就是旅游风光片、推荐图片或明信片上,都能看到的所谓高跷海钓。据称乃是兰卡独特的习俗,有人真还坐在一、两根木桩的架子顶上垂钓。这海湾本就太袖珍、稀稀疏疏、高高矮矮立起二、三十根木柱,便成为一个旅游表演项目。给点钱,就可以自己去体验一把。当然更多人是看一下他们的表演钓,拍些纪念照片。不会有人真正地跑上几千几万里来这钓鱼。如果你不愿破费,这里是不让停车拍摄、参观的。我感觉是因海岸都较平缓,少见高岩巨石,才产生这种奇特怪异钓捕钓法。现在重现仅为娱人,但小孙最爱海滩玩沙,到甚为得意。这里一眼就可看出,定属当年海啸的最先突破口之一。湾里除了残存地基,就剩些低矮的幼树、我只好躲在低矮的树阴下,为他拍照。他竟然高兴的冲过来告诉我:真钓着鱼了!我尽管十分怀疑,也只好笑着说:真的呵,像是钓到人了吧?心里却在感叹,这里本身就是一个冬季海滨的度假休闲胜地。现来了这么多爱看稀罕、爱游走的中国人,不找点旧时的老花样来玩咋行。何况这湾里,当年也不知被吞了几多冤魂呢!    早早入住本托塔的海边大型度假酒店,虽没听说有多少颗星级。但其环境之优雅,条件之舒适,同我住过的很多同类型酒店相比,要让人舒心得多。有让人不觉得是在匆忙的旅途中,真正能体尝到一种度假的感觉、虽然我们目前大多还没有度假的条件。它有一个很宽大的内园,有大、小泳池并连通着长长的泳渠。傍晚时分来池边的水鸟很多,有些像白色的仙鹤但略小。不时拍打翅膀紧贴波光鳞鳞的水面滑行一段,时而又和我们亦步亦趋的漫步。或者猛然一个冲刺落在你的躺椅边,然后迈着优雅的步伐不紧不慢地从你面前走过。时不时低头喝一点水,或者分享一点桌上的饼干、面包残屑。让你真正体会到一个生灵,对你没有半点机心、无一丝提防、有绝对信任时的愉悦。这算旅行社此行考虑得最体贴游客的地方,这里我们将连续住上两夜。    清晨当我走向庭院深处,随同鸟群散步到达林园栅栏前时,更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原来栅栏外不远处就是大海,透过绿篱似能感到大海的波动。兰卡的海岸线大多平坦,我甚至有一种我所在的位置比海面还低一些的错觉。想到昨天看过的那些大海啸的遗迹,心中不禁有些后怕。设身处地的说:如果我当时就站在现在这里。看到忽然像大山般涌来的海浪,根本连逃亡的心都不可能产生就没事了。听说在大海啸对兰卡产生那么大的伤害后,并没引发太大的危机。主要是兰卡人民有佛教信仰的关系,反而从民间流行出很多盛赞佛教的传说:比如说依据美联社的报导,那次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十多个国家。其它地方和其它宗教的雕像,都未能幸免于难。相邻印度南方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印度教寺庙、更沉入了海底,一座基督教堂倒塌、致数十名前往礼拜的人丧生。而斯里兰卡一个学校被海潮全毁,唯立于校内的佛像毫发无损。耸立于灾后的一片断垣残瓦中,连位置都不曾改变。更令人称奇的是、当时有兰卡的和尚,在接受采访时说:自然界惩罚这些人,因他们没有遵循佛的指引。人们当从中吸取教训。据说在当时这几乎成为一种共识,使兰卡人更坚强!现在几乎看不出,那场灾难给他们留下的阴影。反而更增进了其对佛祖的信仰,坚定了行善积德虔心礼佛的诚意。因说偈曰:    佛心每自觉,果报因人确。缘灭后缘兴,圆融方得乐。

浮云 发表于 2023-2-7 17:21:04

十三:加勒城堡----历史上的锡兰山     到达加勒城堡已是午时,我们没有在现在的欧式小镇停留。因城堡东西南三面靠海,只有北边与陆地相连。最初就是外来者的兵营、火药库、指挥部,利用花岗岩和珊瑚化石建立起城墙和堡垒,逐渐成了个小岛礁上的袖珍小镇。旅行车直接穿过城门,进入了高尔古城。那尖尖的教堂、带有排排柱子的檐廊、各式店铺、城墙上的堡垒,海边老远就能看到的荷兰灯塔。果然一眼就可看出,这是些有些点年代的欧式小街。和马六甲差不多,仿佛是当年把一个欧洲小镇的原型直接移到了这里。当然在建筑的过程中,融入诸多地方元素搞了些嫁接。反正这些对我已经没什么新奇感觉。当然对葡萄牙和荷兰和英国的游客,或许会别有深意,会激起缅怀过去辉煌岁月的怀旧情绪。据相关记载来看:先前十六世纪初时,才有葡萄牙人来到该地定居。当时也只来了八个人,主要是想利用航海的便利、在这里经商。先以稀罕的西洋货贿赂国王、更许以重礼,经过谈判要求、换得一头牛皮大的地方以居住。豪爽的锡兰国王,很干脆的答应了。但狡猾的葡萄牙人、把一张牛皮剪成很多小丝,用长长的牛毛将其串连起来。就围成了古城的大概面积,并谎称这是他们的风俗习惯。国王虽然感觉像有点上了这些外人的当,但想到那是伸在海中间的一小块荒地、也就默允了。从此葡萄牙人开始营建,很快在加勒建立起交易站。葡萄牙人自知理亏、担心被兰卡人突然攻击,因此大量增加人来、建造起小型城堡。并在护城墙里建了八个炮台。只有三个向大海、用作海防以御外敌,重点却用来向内、防御兰卡人的攻击。其实葡萄牙人这样做贼心虚的部署,可以说是严重失误、自己害了自己。他们在这里经营一百多年后,被荷兰军队、从海上轻易攻陷占领。加勒城堡才真正、进入大规模的扩建阶段,环岛修筑了坚固的城墙。并以双层城墙封锁靠近地峡的一侧,使半岛真正成为强有力的堡垒。荷兰人还建监狱,不过是用以关押葡萄牙人的。说白了都是西方殖民者、为发洋财抢市场的狗咬狗之争。并没有去撼动锡兰的王权,对葡萄牙和荷兰人、兰卡至今仍把他们看成做生意的。认为葡、荷只不过是用了些,欺骗和蛮横的无赖手段罢了。     其实在更早的十五世纪初、我国的郑和在下西洋时也曾几次到访到锡兰山,这是有史料明确记载的。彼时的“锡兰山”就是现斯里兰卡,第一站就来的加勒。认真说起来,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事件、才算得上最先揭开了地球上大航海时代的序幕。究毕比起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的航海活动还要早一些嘛。按现代人的眼光看明朝,算是我国历史上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在很多方面都为后世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示范。明朝在建立之初、朱元璋不堪沿海饱受海盗和倭寇的困扰,干脆搞了一个禁海令。但到燕王朱棣登基后,国势强盛已渐入巅峰。明成祖志得意满,思大展宏图,清海疆于万里、扬国威于海外。施天恩雨露于蛮荒,引万国来朝于阙下。他十分热衷与四夷的沟通交流,曾派人出使过古里、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力图以天朝大国为中心,建立起华夷朝贡的政治体系。打造出一个大中华经济、文化交流圈。加之当时明朝的造船技术,也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所造船只坚固耐用、不惧风浪。我国又是罗盘(指南针)的发明国,加之海岸线长、历朝各代研究留下的航海技术。种种因素的推动下,促成了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的远航。可惜我国传统、民间禁谈国事,这么重大的国际事件、只当着传奇性的民间野史。直到一九一一年、英国军队在印度洋锡兰海域,打捞了一块刻有五爪金龙的石碑。碑上刻有三种文字,分别是中文、波斯文和泰米尔文。运回英国后学、者翻译出其大致内容:。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永惟大德,礼用报施……仅以金银、织金苎丝宝幡、香炉……以充供养……”确定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途径锡兰留下的石碑、被命名为“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加之郑和七下西洋,船队阵容庞大、声威远播。随行商船、战船多达两百艘,人员多达两万。配备大量奇能异士、官兵水手。沿途清剿倭鬼海盗,对所到小国和平友好、并帮助不少国家协调处理了不少纠纷。甚至出面帮助抵御外敌,在海外各地留下不少明朝的文物。和各国感念郑和为他立的石像、石碑、纪念亭庙等。如郑和等人在古里所立纪念册封古里王的石碑。我在马来西亚旅游时亲自去过三宝庙,品过三宝井中的多情水呢!当然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很顺利,这里一开初就不欢迎他。因见其船队浩大,怕是外敌来犯、便派军兵固守对恃。郑和便带船队撤离了,第二次先派使者登陆说明原委、才上岸大撒财宝钱币布施。因当时国王年青、被摄政王篡权,见财起意贪恋船上的金银珠宝和丝绸瓷器。暗中派心腹扮海盗企图劫船。事败反被郑和擒获、将其押解回朝交明成祖处置。年青国王从此臣服于明王朝,而且感念郑和伐逆之功、立祠祭祀。这个朝贡就是个花钱买面子的活儿。以现代的话说,以经援扩大政治影响,拓展外交版图而已。根本目的不是掠夺和占有,仅只是彰显天朝大国的威仪。     危岩临海筑城关,岁月悠悠去不还。朝贡外交遗泽在,至今犹念锡兰山。

浮云 发表于 2023-2-8 10:26:04

十四:加勒老城像兰卡近代史教科书       我们直接到海边的餐厅用餐,加勒老城及其城堡建筑在岩石半岛上。而这个类似诉旅游团队的订餐中心,恰好在临近这个半岛的天然港口城墙边。厚厚的城墙其实是厚实的房子,两面都开窗。顶层内侧更略高于城墙,可以一览外面阳光灿烂的辽阔海疆。近海有大量珊瑚礁若陷若现,若无导引、很难靠近码头的。作为现代港口已不适应,但在十八世纪英国人入侵之前,可一度发展到了它的顶盛辉煌时期。现在保留作旅游港口。看来沿城墙先前就是一条街。只不过现在有些还住有人、也有水果铺、小杂货铺,更多的似已废弃。唯见蛛网封门,铁窗锈迹斑斑,藤蔓攀爬、绿荫满墙。游客并不太多,明显有一种破败景像。       虽然今天导游留下了,很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但面对热带中午的炎热和火辣辣的烈日,我已没心肠去游览。只是到了这里的游客聚集地,算是城堡里面的小堡。有商店和针对游客的服务中心,有回廊和一个小园。有关于城堡历史的图片介绍,到处看了一圈,便静坐在凉爽处休息。心中更希望早些返回海边的度假酒店,这里的气候我已经明显不太适应了。从地图上看我们今天才算抵达了岛国的最南端,难怪古时的海外来客大多都是最先到达这里。究毕这里相当于是兰卡、联系世界的一个最主要的门户,保留了很多值得游客欣赏的事物。比如说附近有一个海啸遗迹馆,有在灾难中毫发无损加勒佛寺。和西方人前后经营几百年,留下的各种胜迹。所以大多的旅游者,是走向了这袖珍小镇的四面八方。不过我留在这里看了很多相关介绍,对兰卡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首先这里基本上未曾发生像美洲那样,入侵者大规模屠杀土著的罪行。这是在其他被侵略、被殖民的地方,罕见的特例。有游客戏称这里真是佛祖,特别加持保佑过的土呵!        不过对最后取代荷兰占领古城的英国,兰卡人却很不感冒!因为英国人把他们最后一个王朝的国王赶下了台。其实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看,英国人比葡、荷两国做得更好更多。真正的战争只是在新老殖民者之间进行的,故兰卡人对他们并无深仇大恨。特别是葡、荷两国,因为表面上还是尊重锡兰的。所以不管世界史上怎么定位,但兰卡只将其视为商人。英国却是来接管了这岛国,虽然修了铁路、并引进了现在已是兰卡重要经济产业之茶叶。同时为其立法、普及教育,做了很多好事和实事。但兰卡人知道英国的目的是要殖民他们,涉及到民族主权问题、矛盾则很难调和了。现在斯里兰卡的法律,仍然以英国法律为基础。兰卡人从小学英语,高考可以选择考英语。仔细想来就像英国的属国,联想起东南亚不少小国都在英联邦内。如果只论主从,真能平等和睦的相处到也是好事。我认为这是向古圣先贤倡导的世界大同,迈出了一大步。特别是像兰卡这种、没有外力干涉后长期内斗,战争创伤尚未抚平,又遭遇海啸大劫的痛苦。经济至今落后、资源匮乏的小国,不引进外力是很难发展的。       兰卡也明白这个道理,对东、西方都保持着友好关系。对外国人去旅游很欢迎,我国对其援助也很大。就如有同行开玩笑说,在兰卡开车,就如在家里开一样。我开初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他说科伦坡与加勒间已通高速公路。而这里的高速路,几乎全是中国援建的。中国人一看就眼熟,华式路面设计和国内修的一模一样。兰卡对外来的资助也是尊重的,对加勒过去的历史包括对各种特色风格建筑物的保留就证明了他们的态度。英国的灯塔、银行、警局、法院;荷兰的教堂、医院、荷式红住房;连葡萄牙时期盖的仓库、清真寺等至今仍在沿用。难怪司机都知道说:走进加勒古城,就如走进了他们的历史教科书。 葡人求得一牛皮,妙手圈城筑堡基。五百年间贻寇史,三番变易殖民旗。财经渗透渐西化,政法趋同宗外夷。佛国不谙随世进,广开门路集资迟。

浮云 发表于 2023-2-9 10:50:13


十五: 乘坐海上小火车去逛大庙

    在海边舒适的度假酒店住了两夜,总算体会到点了西方人、特别爱在冬季来这里度假的味道。可惜我们的游程已经结束,岛国上值得看的大都看过了。还剩下的一天时间,是安排去参观其首都的繁华。本来到科伦坡仅百多公里,如直接上高速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但为了增添一点旅行乐趣,却安排大巴送我们去乘坐海洋小火车。佛国大多都是崇尚慢节奏的,加之兰卡本身就是一个旅游国度。乘坐小火车早成了、标志性的旅游打卡项目,特别在海啸灾难之后、慕名而来的更多。火车是英式的矿山小火车,其实我们邻近的键为就有、至今仍作为旅游路线保留。这里的取胜之处、是它行驶的海滨线,从建成开始、就荣膺了世界最美火车线路。而且受地形地貌诸多条件影响、这种落伍于时代的交通方式,没有哪里会复制它、至今仍牢牢占据着世界之最。何况更多的人专程赶来,是为了凭吊大海啸那一场灾难。这是一个已经嵌入历史岩层中的一颗痛核!以现在的科学技术看来、是永远不会重发的重大事故了。

    这条美丽绝伦的海滨铁路、修建在马可波罗认为最美丽的岛国海滨。很多路段路基都在海边,铁轨距离海面不过一、二米。浪花有时可以直接飞奔上岸,海风钻过车窗和车门、吹拂在旅客脸上。如果你运气好、只要记住上都城靠左,下古城靠右、就能观看到临海的绝美风景。上行的列车是一直向西北、面朝大海,直通首都科伦坡。你会有一种乘坐快艇冲浪的感觉,窗外浪花翻滚、印度洋的鸥鸟翔集、追逐。有经验的游客甚至准备了馒头、面包,不时一砣砣抛向窗外。而这些飞翔的精灵们,总能在食物落水前叨在嘴里、给旅行平添不少乐趣。而且这也是和当地人接触,观察他们习俗的好机会。兰卡的小火车和国内不同,没有严格的时间点、类似国内公交车。不单仅是为了旅游业,也是一种廉价的大众交通工具。也许会提前也许会推迟,这个大家心态一定要摆正。佛国的人大多心气平和、很有耐心,和当地人坐在一起、感受火车站候车氛围也很有意思。

    据说除了旅游旺季、每日会安排一班能预定的旅游车外,平时则如同公交。好在我们那天运气特别好、全都有座,只是重回上世纪的老古董车,除了能唤起一些儿时的回忆外也有些无聊感。而且这车也是着实奇葩,虽然早就知道不会太快、但真的很慢。车门边有把手方便上下,但并没见车门。不知是否因大海啸的教训、或因照顾当地人有沿途自由上下的习惯,有意不装的。究毕看到有人没到站、就直接跳下车去了,而且有个卖水果的少女、头顶一盆水果,一手扶盆、一手抓住车门把手很灵巧的踏上车来。仿佛在上演我国的铁道游击队,真心佩服她的平衡能力。等到下一个小站、她的水果已卖完了,她淡淡一笑、从容走下车去。这里我才想起车站似乎也没见人管理,更没有穿制服验票的人。只是有一点没想明白,我们那节车厢也不过坐了三、四十人吧,尽管还可以站一些、最多能挤上百来人。海啸时八节车厢、竟死亡一千七百余,难道那天生意那么好、还是真正属于偶然遇上了!

    这次我们因途中要参观大庙,并没坐到终点站去、据说是带有世界之最的景物。其实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这大庙主体是用现代建筑法。修了个超大的舍利塔罢了。只要有钱有心,超越这世界之最并不难。不过大庙位置很不错,建在个似河似湖、离海岸应不太远的宽阔高处。高大宏伟的白色佛塔,衬着寺前公路大桥到也算处绝佳的风景区。据说其来头不小、是当年佛祖从印度大陆,渡海来岛升坛说法之地。建寺也有些历史了、有较庞大的建筑群,只是我们来时主要开放的就是那大型主塔。其它配备较齐、收藏有数尊高大的佛像和数根巨大的象牙,罗汉舍利、珠宝、镀金法器、象牙法器,及来自中国、日本、缅甸、泰国等地的佛像。也有人说藏品中,最珍贵的是佛陀的头发、一般人无缘得见而已。寺庙中的建筑,融合了、泰国、印度和中国的佛寺建筑特点。资源甚为丰富,现在是兰卡的禅修中心。我们一行停留时间不长,便匆匆去了。

我们奔驰在三界临集的焦点
终于勘破了突破自由的玄关
只需再进化一双坚强的翅膀
添套能够在水下呼吸的器官
*
人类必将是未来宇宙的主宰
所有生命体都有幸福的新天

浮云 发表于 2023-2-10 11:50:21

十六:“醍醐灌顶”告别斯里兰卡    科伦坡作为兰卡的首都,也是其最大的城市。因离印度大陆近的地理位置,从中世纪起就是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西方人称其为东方的十字路口,岛国享誉世界的宝石、土产,多从这里输往海外。应算现代兰卡最繁荣的地方,何况再落后的国家首都、也有几幢高楼大厦的。虽多系旧城改造不太宽大,但也很可观。旅游车从总统府、国会大厦一路驶过。把我们送到独立广场的园林,参观其取得独立后的首任领袖纪念大厦。因为均属非开放性,外围观赏跑马观花的也看了个大概。但几乎即未见其他游客、也未见当地人来活动,就我们自己一群人、也颇为无聊。有一种无意中闯入了异国禁地,走错了地方的感觉。好不容易的将时间磨蹭到下午,才转移到一个明显以接待、外来游客的市场去自由活动。除了吃穿用各类物品外,也有不少离奇的服务业。特别是植物油保健类、我们在旅行途中就体尝过,什么跌打、止痛、减肥油等。     在这里我被一则时髦的广告语吸引住了。没做“醍醐灌顶”等于没来斯里兰卡!对这句很熟悉、常配合“当头棒喝”使用的佛家语,我一向只知其有警醒、明悟之意的形象比喻。真正怎么醍醐灌顶?却并不了解!只以为是一种功法。这次才知道真还是佛医阿育吠陀,糅合药疗、按摩、瑜伽等多种手段创立的独特理疗保健法。并与时俱进的冠上了“生命的科学扶正驱邪法”。从他们的介绍里才知道,原来阿育吠陀佛医在兰卡是一个专门的体系。也要在理疗前作出诊断结论,基本上同中医的望闻问切差不多。也有类似五行理论,只不过融入了西方的一些现代词汇。将宇宙间的火、水、土、空气、乙醚等五种元素,和人体内的三大生命能量联系起来。如诊断出体内已出现不平衡状态,就会从改变病人生活模式和饮食习惯着手,配合使用草药或按摩治疗。并会制定出严格的理疗建议:包括菜谱、作息时间、按摩、药浴等,每次治疗的最后环节便是醍醐灌顶。方法并不复杂,在做完头部脸部按摩放松后,将微温的精油,盛在油壶里。悬挂在平躺的人额头上端。壶里的精油在底部形成的一道极细的油线在额头左右摆动,按摩师手捧油壶,控制油流方向。每次浇到眉毛中间的位置,就暂停一下。眉心的穴位,他们称作“第三只眼”。温热的油滴在额头,原本沉重的头部就会慢慢放松。渐渐会进入睡眠状态。据说这种传统疗法可将人累积体内的毒素、污垢排出,症状。压力自然就随之缓解。并让头昏脑胀的、长期失眠的人,进入彻底放松飘然欲仙的状态。大多数经过尝试的人都说,的确是在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我感觉这到的是一种很好的疗养方法,只遗憾来得太晚了。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治疗需要的两小时时间,也只好留下点遗憾离去了。好在精油到买了两瓶,可以回家试试。    这里没啥我们特别需要买的东西,兑换的兰卡卢比还剩下一大把。儿子全买成了兰卡的海参,是属于自然晒干的那种。包装简陋,更没印刷有花花绿绿的图文。不期回国还险些被海关没收,认为加工不合格、怀疑是我们自己在海边搞的。费了点唇舌又找出发票,才算过关。其实退转去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东西还不是那个样子。这种人不考虑人家国情、装模作样拿腔拿调,活脱脱一幅小人得志的样子。好在也仅是个检验员,真当了官、老百姓就有得罪受了。说实话那才是真海鲜,比起我原在餐厅和市场买的味美得多。看来佛国人心中有佛、有敬畏,不作假、少浮华、淳朴多了。    短短一周,真如进入了地球上一个独立的结界内。虽然位于赤道,但并没有预想中的热不可耐。同时因其居于大洋之中,没有闷热、烦燥的感觉。一路轻装简行,了无挂碍。增添了不少感悟,这个独立于大洋之中的岛国,无疑就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观察处。其实在浩瀚的宇宙中,兰卡真的也就如一滴泪珠。作为个体的人,更是渺小得如一粒微尘。尽管现代人类科技的发展,已达到前人难以想象的高度。但无论我们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有了多么伟大的发明创造。真正遇到天灾人祸袭来时,依然是伤亡惨重不堪一击。人类智慧的探究应着重在,与大自然相通的灵性感情。以求得在瞬息万变的宇宙中,延续人类和一切生灵生命的规律。有如兰卡阿育吠陀佛医体系的平衡学说,少在掠夺自然资源和人类自残上动歪脑筋才好! “醍醐灌顶”的感悟我来佛祖一滴眼泪中遨游碧海蓝天任一片白云悠悠寻觅野象珍禽最后的秘境热带林莽将濒危物种收留*古老文明传下永恒的探究不停超越是人生不懈追求莫被功利权欲蒙蔽了双眼人类智慧让生命日月同俦

浮云 发表于 2023-2-11 10:52:20

全文完,谢谢阅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遨游在佛祖一滴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