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双喜临门 约莫过了半月,阿四回来了,阳光格外耀眼。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响过,阿四家铺子又开了。 茶铺内面采用实木板装修,面刷檀木漆;地面木板错缝拼接,同刷檀木漆;收台台高一米四,半弧形设计,全木板拼接,通刷檀木漆。入门茶罐并排摆放,每个茶罐插一标签,上写某茶某味某疗效。茶铺外门窗雕花浮图案,柱圆梁齐显立鼎,老茶细刻入门头。 阿四,雇了三个伙计,前后跑着接揽着顾客,自己则站于收台,自顾结账算账了。 我很纳闷,阿四何来这么多钱重整铺子,索性打断阿四的回忆,冒昧地问了一句“阿四,你从哪弄来的钱回去开的铺子”。 阿四眼睛看着我,微微摇摇头,缓缓说道“老家…房子”。 我霎时明白了,阿四是变卖了家里的祖房。可我一直没听说他回来过,也一直不记得他家房子变卖了。只记得有一次邻村有人过来看过房子,至此之后再无记忆了。或许是我在外读书罢,村里的音讯就都断却了。 新开店生意还算红火,仅半年,阿四已经回了本。这时媒婆找上门来,说是给阿四介绍一门亲事,姑娘是邻街卖小吃王老板的女儿,人长得水灵俊俏。阿四可不晓得这姑娘的长相,甚至于邻街卖小吃的王老板他也不认识。 本就话少的他,又怎会去串门呢,所以阿四不认识,也不为奇怪。 阿四听得介绍亲事,本来很高兴,可又一想,姑娘是谁都不知道,又怎么谈亲事呢。这又让他纠结了! 媒婆似乎看到阿四的顾虑,开始添油加醋般说着王老板女儿的好,也不知道王老板给了她多少的介绍费,以至于她如此卖力。大约说了半个钟头,媒婆走了,阿四心动了。 他想着双方见面相个样子,约个时间,就可操办了。这样一想,他便有了动力。第二天,他就去了王老板的店里,开始商谈这件事了。 阿四见到了王老板的女儿,她长得清秀好看,为人说话有礼。可惜就是自己的腼腆害羞,没有说上几句话,全程几乎是听王老板侃侃而谈了。 阿四期间偷偷瞄了几眼王老板的女儿,长得确实清秀文雅,算得上是美人了。可惜一点,王老板女儿看上去较为瘦弱,仿佛风一吹就散架了似的。 阿四,转念一想,书里的美人不都是娇弱的吗?这样一来,他的顾虑也就散了,含糊间他答应了这门亲事。家中有人过世,同年不可有婚事,避开晦气。阿四紧着正月热闹,冲冲喜气,遂提出正月初六办事,王老板一口答应,同时阿四问过王老板女儿,她也点了点头,阿四心里有了底,便回去准备了。 自始至终,阿四一直未问王老板女儿的名字,似乎是忘却了。 “四老板,来斤上好的普洱” 阿四姓什么,我也不清楚,自我记事起就只记得他叫阿四。来买茶的人,自然要对他以老板相称,可不好叫“阿老板”,只好称呼“四老板”了。 阿四似乎蛮喜欢别人对他的称呼,每次听到“四老板”时,他都会咧开嘴笑着回应一声“哎”,然后还会客套的说一句“您需要点啥”。阿四的人生开始有了起色,事业和爱情都有了着落,真是双喜临门啊。 “锣鼓齐声鞭炮鸣,红红火火过新年”春节到了,阿四忙着贴对联,放鞭炮,他还抓住过年气氛,推销了一个大优惠政策“买一斤送半斤”。就因为大优惠政策的推出,阿四店铺已然门庭若市,店铺来往的人们,硬是挤坏了一个茶罐,茶叶散落一地。 阿四心疼坏了,眼睛直盯着散落一地的茶叶,双手乱比划着对着伙计说道“快、快、快拿那个、那个来”。阿四急的已经语无伦次,口齿不清了。不过还好,伙计是个聪明人,一下子明白了老板的意思,拿了簸箕,赶快收拾了。 突然,一道靓丽的身影出现在阿四的店铺前。阿四顾不上店里的杂事,快步走出去,咧着嘴说道“你怎么来啦”。原来是王老板的女儿,她上身穿着一件蓝色大衣,长到了膝盖,内里一件白毛衣,面上绣着一个戴帽子的卡通小人,很是可爱。因天气的冷,她穿了一条紧黑牛仔裤,一双毛绒马丁靴,真是雅致极了。 她看着阿四咧着嘴笑,不禁捂着嘴笑了起来,嘴里还说道“你傻笑什么啊,过年了,我来给你道声好”。说罢,将手里的盒子,递到阿四手中,就转身离开了。阿四呆呆地看着,咧着嘴痴痴地笑着。 阿四回到店中,小心翼翼地打开手中精美的礼盒,只见里面是一件刺有“生意兴隆,大富大贵”的手工绣,绣工精细,针法明快,真可谓是“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阿四早已高兴得咧开了嘴,现看到如此精美的刺绣,更加高兴了,以至于脸上的肌肉,都变形了。 嘱托了伙计,挂于茶室,阿四便开始准备红包去了。过年了,理应给未回家的伙计封个红包,新年图个大吉大利。忙碌了许久,阿四也关起了店门,准备起了年夜饭。 一个人的饭菜,着实不好准备。过年一两个菜上桌,觉得太寒酸,加上四五个菜又觉得太浪费,阿四颇为难了。思来想去,还是吃个火锅罢。 火锅有一别称“一锅煮天下”,也算是名至实归了。 这样一来,阿四的年夜饭就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荤菜。阿四已然是老板,故猪肉、牛肉也是常备的。 其次,是素菜。有荤要有素,已然是配菜的传统了。 最后,那就是酒了。老话讲“酒是粮食精,越喝越上瘾”,倒还是值得研究的。不过一研究起来,酒便不是酒了,仿佛失了味道,似是白开水了。刚开始的小抿一口,仅是出入场罢,而后的酒酣耳熟,已是喝酒的常态了。饮噉醉饱后,阿四倒头便睡着了,梦里的他哭了。 清晨的爆竹声,吵醒了醉酒的阿四。阿四翻身准备继续睡觉,突然猛一睁眼,一下子从床上跳了下来。 今天是初一,需开门放爆竹,清晨吃饺子,为一年交好运。阿四急忙下楼,拿出准备好的鞭炮,噼里啪啦的放了起来。接着回到楼上,收拾了昨晚醉后未收的残局,便开始和面拌馅了。 一贯不做面食的阿四,又怎么会做饺子呢,几经尝试,都以失败告终。阿四没有那么多兴致了,把面皮一丢,便欲转身出门。可肚子咕噜的叫着,再加上昨晚醉酒后的颗米未尽,阿四收回了向前的脚步,继续回来揉着面团了。 阿四终究吃上了早点,只不过不是饺子,而是带着肉沫汤的面皮。这也算是填饱肚皮了。 吃过早点,阿四便出门了。 门外响着鞭炮声,几个孩子蹲在石阶上,手上拿着各样炮仗,捂着耳朵喊着“放鞭炮喽”。各家门头挂着一对大红灯笼,门口两边各烧着三柱松香,云烟缭绕,清香袅袅。 见到阿四,邻店的几位老板亲切的打着招呼“四老板,恭喜发财啊”,阿四也不做回应,微微点点头,径直向前走去。阿四的不理会遭到了部分老板的白眼,他们悄悄地议论起来,说着阿四的各种不是。虽然声音很小,但阿四也能听得明白。他们有说阿四“愚钝”的、也有说“傻帽”的,最让人费解的是说他“上当”了的。阿四听得“上当”也是觉得诧异,自己哪里“上当”了呢,不由得心里多了个梗。 大约十分钟,阿四不再往前走了。因他忘了一件事,今日是大年初一,阿四是要去拜访未来的老丈人,可早上出门急,一下子忘记带礼品了。这可让阿四着急了,周围店铺今又不做生意,真是有钱也没地买去啊。 没有办法,阿四只好折回去了。到了店里,慌忙地左翻右找,可还是未找到,或者来讲阿四的礼品是否存在,也是颇为怀疑的。 约莫半小时,阿四的店铺已然杂乱不堪了,不得已阿四只好包了两饼上好的红茶、两斤上好的普洱带着去见老丈人了。 “恭喜发财,王老板”阿四学着路上的老向未来老丈人恭贺着祝福。王老板眉头蹙了蹙,不过未表现的太过明显,转而笑呵地安排阿四坐下,聊着家里大小的闲话。因阿四的太过腼腆,话少的就很可伶了。从头到尾,阿四总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恭喜发财,王老板”,第二句是“嗯,对的”,第三句就只有两个字了“好的”。而这三句真言,恰好成就阿四的亲事,定了酒席婚宴,阿四也算定下心了。 阿四的婚礼较为简单,摆桌仅有十张,阿四本家的亲戚基本都没有邀请。 我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问为什么。 结婚那晚阿四轮桌敬酒,喝的酩酊大醉,洞房也是一枕日红了。 “起床了,四哥”俏人的王老板女儿已经站于床边,叫着酣睡的阿四了。阿四睡得晕头转向,昨晚的酒劲还未散去,现在又怎么起得来呢。阿四老婆见其不起,愤愤地下楼去了。 阿四在结婚当天,终于知道老婆的名字了,她叫“王若霖”。 我听得阿四的叙述,觉得有些荒唐了,他两结婚更是荒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