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7|回复: 1

开天辟地之中土帝国 第十五章 昆仑三成 1

[复制链接]

210

主题

18

回帖

27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88
发表于 2021-7-14 07: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山海经·大荒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山海经·海内西经》
晚饭之后,政委召集大家开会。
因为中尉已死,张真人还在“闭关”,所以这次到会的实际只有七人。会议的主题很简单:圣剑既然被传龙带走了,那么它最终会埋藏在哪里。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盘古行动的方向和成败,因此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重视。政委说的非常好:“我们可以根据老张同志提供的信息去判断这个藏剑地点,可是毕竟不能把宝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至少可以根据史料记载、现有追踪、传龙的性格特征以及做事方法等等去分析和判定这个地点,以便指导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雷刚正要发言,忽然看到利剑似有话说,便笑着说道:“你先讲吧。”
利剑自从上次中尉事件之后,整个人变得自信了好多。再加上政委和雷刚有意栽培,因此他没有谦让,直接说道:“传龙做事,无非有三种结果:第一,顺利的完成他要做的事,将圣剑藏在了事先约定好的华山。如今看来,这种可能性最小;这从我们多次搜查无果就可以判断出来。第二种结果是失败了,圣剑被穿越过去的天狼星人得到,他们自己藏了起来。这当然是最坏的结果,但是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如果这样的话,今天的天狼星人就不会如此费神了,他们应该早就找到了圣剑。第三种结果不好不坏:那就是传龙在完事之前就牺牲了,圣剑随他一同葬了。这种可能性最大,却也最难让人判断埋藏地点。张真人既然说传龙到过华山而没有留下圣剑,那就说明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方说跟天狼星人的穿越者们作战。作为那个时代的传龙,打赢战争是他的首选项,否则无论将圣剑藏在哪里都会被敌人发现或者抢走。现在我们要分析的是:这场战争到底发生在哪里?因为圣剑最有可能被埋在战场附近!”
大家都把眼睛转向王教授,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他最有发言权。
王教授果然知道:“天狼星人的穿越者们,最可能去的地方就是昆仑。因为那是地球文明的发源地,是那个时代的世界文明中心。天狼星人自然会认为圣剑应当在昆仑一带。”
雷刚说道:“有道理。据说昆仑山自从建国之后发生过许多神秘事件,在当地我们还特地驻扎了部队。只是这么大的一座山脉,要找到什么时候?”
王教授笑了,他说道:“古代的昆仑并不是指现在的昆仑山。现在昆仑山脉的位置是由汉武帝定的。当初张骞出使西域,了解到很多西北的地理情况;他回到长安之后报告说黄河的源头就在于阗一带。但是张骞认为昆仑山还应在于阗更西边的地方。而汉武帝却不以为然,他曾读过‘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认为这正好跟古籍中记载的昆仑山如出一辙;于是拍板定案,将于阗的南山称作昆仑山,从此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不过仍有很多史学家和地理研究者们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远的不说,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就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于阗南山不够高峻美丽,配不上昆仑之名。班固在他的《汉书》中对于阗南山也只称作‘南山’,丝毫未提‘昆仑’二字。”
“那么昆仑到底在哪里呢?”雷刚问道。
“这个问题问的好啊,”王教授说道:“古史兼考古学专家徐旭先生曾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道:‘我们的祖先总好说昆仑,那是因为这是我们祖先的发祥地;但又总有些恍恍惚惚,那是因为离开昆仑日久,对当初传说的记忆,却并不曾忘记。’我国古代文献中对昆仑的记载多的数不胜数,最早的当然要数《山海经》了。其中《海经》和《大荒经》成书的年代又要早于《五臧山经》,属于最原始的资料。而《西山经》中的昆仑指的是祁连山的东段,已经不是本初的昆仑山了。后来的典籍大多是据此而来,诸如《竹书纪年》、《尔雅·释地》、《海内十洲记》、《淮南子·地形训》、《史记》、《河图括地象》、《龙鱼河图》、《穆天子传》、《水经注》等等,不一而足。按照清代人总结前人的说法,共统计有七座昆仑山:一在海外、一在西宁、一在肃州、一在新疆、一在青海西南、一在西藏之北、一在北印度。”
众人见王教授谈起历史来滔滔不绝,却始终没说出昆仑在哪里,不由的苦笑。
王教授却自顾说道:“各地出现了这么多的昆仑当然是没有道理的,自然是因为前人已经找不到真正的昆仑在哪里了。昆仑,又称为昆仑虚或昆仑丘,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第一神山。它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地位显赫,甚至被古人称为中华的‘龙脉之祖’或‘万祖之山’。”
“那么最初的昆仑到底在哪里呢?”卫中华忍不住打断他。
王教授笑了:“当然还是要从《山海经》中寻找答案。《大荒西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又云:‘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从这些记载上面,再结合我们的多方考证,就可以大体确定昆仑的位置了。古时的昆仑就是指现在的合黎山;具体的说,是合黎山最西面的一组山脉——青华山一带。”
*************************************************************
我们继续北行,不久眼前出现了一片湛蓝色的湖泊。它的方圆有数里大小,是弱水流经此处的一个积水湖。湖水清澈无比,平静的像面镜子;湖畔水木丰茂,绿草如茵。它的东面是丘陵,西、北是低矮的台地,将湖泊围住了大半边。北面台地的中间是一组山丘,上面散布着各种绿色的植被,裸漏出来的山岩呈现出深土黄色。让人奇怪的是,山丘中最东部的一列是铁红色的,远远望去仿佛一团火焰。红色的山丘上光秃秃的,连棵草都没有。
这片山丘的正中部是一座高耸入云的淡紫色山峰,那就是昆仑丘了。
从湖畔望去,昆仑丘高耸入云,似乎像高塔,又像是天柱。它座落在土黄的群山上方,由一级级的圆台状山体叠加而成。最下面的一级低矮宽阔,然后每上升一级,山体就变得细长了一些。到了最上面一级,就已经显得非常细长了。我仔细数了一下,从下到上,一共有九级。
我们在湖畔下马,欣赏着此处独特的美景。蓝天、白云、淡紫色的昆仑丘、土黄色和铁红色的山丘同时倒影在湛蓝的湖水中,是最好的画家也想象不出的多彩画卷。我感叹造物主的匠心独运,也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伊娃、麻姑、伊南娜和夙特下了雷鸟,也到湖畔踏青。
“夙特前辈”,我笑着问道:“您也是第一次到昆仑来吧?”他陪笑道:“是啊。我一个南方人,还真没见过如此辽阔的草原和雄伟的山脉。”我还是笑着说道:“那就让各位仙子给咱们介绍一下吧。”
麻姑开口道:“这一片的湖泊,就是雷泽。其北岸台地是昆仑的樊桐,上面就是天穹部总部了,伊甸果园也在那里。再上层的那片山丘,是昆仑的玄圃;其周围有弱水之渊环之,山上更是有数不清的奇花神草、灵禽异兽。玄圃东部红色的那一列是炎火之山。至于中间的高峰,那就是昆仑之丘——增城了。这三级的台地和山峰节节升高,总名之为昆仑三成。”
其实古代关于昆仑三成的名称有多种说法。《昆仑说》中云:“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屈原在他的《楚辞·天问》中把层城叫做增城,还有的其他古代文献中把层城叫做天墉城。
比如《十洲记》曾这样记载:“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此四角大山,实昆仑之支辅也。积石圃南头,是王母告周穆王云:咸阳去此四十六万里,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角,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仑山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户山、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玉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真官仙灵之所宗。上通璇玑,元气流布,五常玉衡。理九天而调阴阳,品物群生,稀奇特出,皆在于此。”
当然《十洲记》将昆仑大大的神话了,已经脱离了实际,成了虚无缥缈的神山。我眼前看到的昆仑并非像记载中的那样。
我们绕过雷泽东岸,继续北行。半日后上了樊桐台地,迎面就见一道极长的栅栏。远远望去,这道栅栏从东西两侧绕过玄圃,然后向北延伸开去。我和众人心中惊骇不已,难道这栅栏是围住整个昆仑的吗?果然麻姑笑道:“这就是樊桐名字的来历了。这条篱笆墙从外围绕昆仑一周,总长一两百里,是天穹部花了几十年的的功夫造成的。它穿过三面的台地和东北的流沙,甚至在南北两端的弱水之上还架起了两道水门。看吧,那就是南水门了。”
樊桐所在的台地,并非是大多数的冲积平原,而是属于山前倾斜平原一类。弱水流出雷泽后,将台地切开一道低谷,然后继续北流。在靠近玄圃群山东南角的地方,水流分成了两路。一路向北绕过炎火之山的东侧,然后在玄圃的东北部转弯经弱水北渊向西北;一路进入玄圃东南角的峡谷,然后向西偏北穿过玄圃群山,再转向北方。在玄圃群山的西北角,两路水流重新会和后,继续向遥远的北方奔腾而去,最终流入西海。其中从昆仑向北流至西海的这一段弱水河,又被称为“北弱水”。而穿过玄圃群山的这一段,因其谷深水急,又被称作“弱水之渊”。
就这样,玄圃群山的中部被弱水之渊围住,又称作“内玄圃”,或者就叫“玄圃”。而外面的自然就是“外玄圃”了。外玄圃的那些山丘又叫做“阆风”。
南水门建在樊桐台地的边缘。这段的弱水河面有上百丈宽,水流非常平缓。河水不深,到处都是形状不规则的浅滩,上面长满了茂密的水草。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浅滩之上,从河东岸到西岸搭起了几十处木脚碉楼。相邻的碉楼之间用悬索桥相连,上面铺一排粗细相同的木棍,就成了一条过河的悬空“索道”了。弱水的东西两岸各有一处较大的石砌碉楼,一些天穹部的战士由此上桥,在宽阔的河面上空摇摇晃晃的来回走动,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南水门的东边不远处,同样修建了两处高高的石砌碉楼。远处望去,活似两个巨大的门神一般。碉楼的中间就是樊桐陆上的大门了,那里可看到十几个人在守卫。听伊娃说,这是最大的一处大门,叫做天穹门。樊桐的一周,共修建有九座大门,只是另外的八处规模要小很多,看守也少的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18

回帖

27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88
 楼主| 发表于 2023-4-22 13: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昆仑地图

昆仑地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