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子还过得紧紧巴巴的岁月里,看热闹是农村人最喜欢的娱乐,没有之一。 正月十五玩社火,村里庙会唱大戏,平时外乡人来村里说书、耍猴、玩杂技,邻里乡亲婚丧嫁娶,都会成为吸引大家围观的热闹。 如果说说书、耍猴、玩杂技还称得上艺术,舞龙、舞狮、旱船、小黑驴这些社火算得上民间文艺,里三层外三层,蹲树杈、骑墙头、上房顶围观鞭炮乱响的婚丧嫁娶,就纯粹是为了热闹。而有多少乡亲围观祝贺,则关乎婚丧嫁娶主家的排场与面子,所以以前离不开聒噪的唢呐的助阵,现在则持续带热了礼仪公司的生意。 那时候最受大人孩子欢迎的娱乐项目是村里放电影。上面有项工作要落实,组织全村人开会劳力费神效果差,支书村长一商量,干脆请县里放映队放场电影吧。消息一传开,顾不得吃晚饭,男女老少都早早搬来高低长短的凳子,在村头高挂的电影幕布前高低错落地排得一排又一排,就是为了能占个看电影的好地方。 天一黑,挂在电线杆上的几个100瓦大灯泡明晃晃的,照着白刷刷的电影幕布,与幕布前黑压压看不清谁是谁的观众比照,显得黑白分明。只是等得着急电影却不开始放映。终于支书干咳一声,声音从放电影的地方发出,却从电影幕布两边的大喇叭里高亢的传出来,原来是传达县里或乡里的一个重要会议精神。支书讲完话,电影终于开始放映,放的却是加演片,内容不是科普教育,就是病虫害防治,要么是让乡亲们脸红害臊的计划生育宣传片。大家笑着骂着,都说支书精得很、贼得很,但听着看着,却没人走。终于正片开始放映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几个大字在闪着璀璨光芒的红五星下闪过之后,激烈的枪炮声大作,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在银幕上痛击日本侵略者。有人大声夸赞支书有良心,选的片儿还不赖,乡亲们顿时哄起一阵附和之声。 到了第二天早上早读前,村小学每个教室都热闹起来,语文课本翻开在水泥板和砖头支起的课桌上,却没人有心思读书,不管男生女生就近分组,激烈争论着昨天晚上看的电影,中心思想是昨天的电影打得真武,分歧是我们的八路军战士谁最厉害。争论声汇成嘈杂而巨大的声浪,吵得每个人的耳朵都嗡嗡响,震得教室房梁上陈年的积灰都飘落下来。争论声最高的是嗓门最大的高二蛋,可就在他唾沫横飞,狂喷滥炸的时候,一绺灰尘黏在一起的蒲絮儿好巧不巧掉进他嘴里,迫使他不得不停止争论,转而惊天动地般爆出一阵激烈的咳嗽。就在这破锣般的咳嗽声中,老师走进教室,一场沸反盈天的争论才不得不告一段落。 很长一段时间,乡亲们都觉得抗战片、解放片打得武,看着过瘾,后来电影《少林寺》、电视剧《霍元甲》一放映,大家观念大变,感觉武打片才打得武,看着热闹。可惜那时电视机还只有少数几家人能买得起,晚上看《霍元甲》,只能跟看电影一样,早早搬上凳子挤到有电视的那家院子里,眼巴巴等着看霍元甲大战日本浪人。好不容易熬过一大串广告,《霍元甲》终于在激情澎湃的 《万里长城永不倒》歌声中开演。可日本浪人正向津门大侠挑衅,一阵女人的咒骂声穿透院墙尖锐地刺进每个人的耳蜗。于是不断有人耐不得好奇出门看究竟。看着越来越多围过来的人们,女人鼻涕一把泪一把控诉是哪个该死的趁大家都去看电视,摸进她家偷走了她才买的洗脸盆。有人问她是不是心急没好好找,劝她再好好找找,并从家里拿来手电筒,和女人一起到她家去找,在她家水道眼儿那儿一眼就发现了一个新脸盆。看着女人尴尬地破涕为笑,刚才劝女人的很得意,其他人却很扫兴,嚷嚷着赶紧回去看电视。还好电视前还有两个老太太腿脚不好没出去看热闹,大伙赶紧问她们霍元甲有没有打败日本浪人,可老太太也急得直捣拐棍儿:“我们年岁大看啥都是昏的,就看见电视上你打他,他打你,谁知道谁打过谁了。哎呀管他谁打过谁呢,只要打哩怪热闹就中。”话音一落,满院子人顿时哄堂大笑。 热闹对娱乐有神奇的放大效果,这是孟子几千年前就阐述过的道理,所谓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似乎与十个人乐乐,乐乐便能翻番十倍,以此类推,全国人乐乐,一定其乐无穷。 可是等到电视机普及了,比电视机的娱乐功能更强大的手机也普及了,农村甚至整个世界,却莫名其妙的冷清下来。 如今,一个人身处闹市,只要有部手机,就可以闹中取静,紧盯手机屏幕迅速沉静下来,成为一个超然于外在热闹的人。然而,一个人的沉静却又是手机屏幕里的热闹提供保障的,屏幕里的热闹越有吸引力,他越能陷入众里身静中。一部手机,就把这世间动与静的辩证阐释得波澜起伏。正是:长恨热闹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特别是移动端视频平台提供了让人们即时在场的超级便利,快捷地看到天下所有热闹的生发与演变,满足了受众的在场感受,强化着话语权假象。人们各个独处一室,足不出户,就能分享和参与这世间大多数的热闹,从而不可限量地放大了热闹。 围观热闹是激活庸常生活的调节剂,而当热闹扇动隐形的翅膀,反倒发出更大的嗡嗡声。 网络热闹的制造方式之一是利用热点事件聚焦受众的注意力,并通过炒作持续升温热度,从而不断制造焦点,并在原先的焦点冷却之前找到新的热点事件。这些焦点和热点,激起人们在网络上广泛而激烈的争论,可抬杠式的争论,越争论越不知道是非,最后竟因没有结果而没了是非。共同话题也渐渐演变成共同娱乐,很多严肃的东西怪异地演变为大众笑料。每逢此时,我都盼望网络上也有震落的灰尘,飘落进那些狂喷滥炸的嘴巴里,早些平息无谓的口水仗和貌似正义的愤怒。 热闹开始于热点,继而转变为争论,渐渐累了烦了争论平息,突然新的热点出现,大家又一拥而上,像层层汹涌反复的潮汐,把旧热点拍在沙滩上。可回头一看,除了发烫的手机、电脑与自己不断发热的头脑,这世界其实相当冷静,只有一个个安静的扣手机的别人。 呵呵,芯流强大,你不抬起头,看不清这个世界,你不低下头,更看不清这个世界。 按理,作为平凡人,应该听取成功人士的意见,不要轻易被无聊的热闹诱惑,而是要埋头做好自己的事,以便离成功人士近些再近些。但对于平凡大众,简单直接省钱的快乐反倒更能减缓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与辛苦,所以,平凡大众依旧愿意没出息的被各种各样的热闹诱惑着、沉迷着。但如果热闹能增加平凡人的幸福感,这热闹又怎么能说没有价值? 成功人士都是力图实现每一件事的价值,平凡大众却把很多事变成了热闹与娱乐,但媒体平台不也成功的把大众的热闹与娱乐变现成了价值? 平凡人喜欢热闹,也许是因为大家的人生多多少少有些冷清。好在,热闹是别人的,我们也并非什么都没有,至少有看热闹的闲心和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