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演”到“导演” ——新课改心得 某日,县教研室领导带领教研员团队来某校进行七年级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活动,先后听取了语数英三大科教师的课。第一节下课后,语文老师如释重负地走出教室,对即将上第二节课的数学老师说:“我的表演结束了,接下来该你上台去演了!”同样的,第二节下课时,数学老师对英语老师也说了这么一句话。老师们都觉得这个比喻恰当,听课领导也一笑置之,并不反对。 在这里,语数英老师是把自己定位为一场戏的“主演”,而学生们都是“配角”,领导则是“观众”。以此推之,教材就是剧本,编剧就是教材的编写者,谁是导演呢?可能是教研机构吧?——那么听课的领导就不是普通“观众”了,极可能是“导演”在检查“主演”的质量是否过关,所以“主演”才特别重视演好这场戏......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就在学生。学生被冷落了!教师是“主演”,几个优秀一点的学生充当“配角”——在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成了“群众演员”了:没有台词,或者仅仅念几句书(齐读之类)而已。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体”,怎么可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呢? 新课改,就是要改变这种现象。怎么改?从定位的改变开始。新课改提出的口号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什么意思?就是让学生来当“主演”,教师改任“导演”。 什么是“主演”?就是扮演戏剧或电影中的主角。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主演”,学生就没有主体地位了。教师把自己的地位改为“导演”,让学生去当“主演”,学生的积极性就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什么是“导演”?搜狗百科这样解释: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银幕的总负责人,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其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主要负责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导演”,是“教学”这台大戏的总负责人。他不仅要组织好所有学生(演员)演好这台戏,还要协调其他工作人员(同事、家长等)共同参与,使这台大戏的制作获得成功。 你也许会说:这也太夸张了吧?那我们就说得小一点吧:“导演”者,指导演员去表演也。教师当“导演”,让学生去当“主演”,教师的职责就变成了“指导学生表演”了。把舞台让给学生,你站在后台指导,就这么简单! 不过,要演好教育教学这台戏,当好这个“导演”其实并不简单!他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首先要吃透“剧本”(教材),并写出“子剧本”或“分剧本”(导学案、导学设计等),然后要适当分派角色(学习任务),给演员“说戏”(讲解学习内容),还要亲自把关验收每一节戏的“拷贝”(测验)等等。惟其如此,他的成功才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赞赏! 各位老师:我们不再是“主演”了!请记住自己“导演”的身份和相应的工作职责,快乐履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