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仰天笑 于 2015-11-25 08:52 编辑
历史的印记
无招牌,黑黢黢,桌椅碗,脏兮兮。这座离成都四十里地不入流的烂茶馆,每天却招揽着无数的慕名而来的茶客。每天天一亮,数位老人就坐在茶馆里一步不离。然后有从城里开车去的,有坐火车乘飞机慕名去的。如果日子逢单遇到赶场天,要找个座位那是难上难。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成都双流彭镇老茶馆。 茶馆的真实历史难以考证了。有说茶馆地址原来叫“观音堂”。有着百年的历史,到底是哪年变成了茶馆就谁也说不清楚了。再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茶馆的四周墙壁涂成了红的海洋。有主席头像,主席语录,红色五星。一切痕迹留在现在也为茶馆平添了几分那段历史的印记。 又不知何时,爱好摄影的家们发现了这个不入流的茶馆,里面的各种人物随便拍,于是扛着长枪短炮的蜂拥而至。于是报纸、杂志、线上线下媒体开始报道。茶馆更出名了。 进彭镇,一块大旅游路牌直指老茶馆的方位,非常容易找。老街上茶客顺街而坐,穿过茶座,进入茶馆,一时还不能适应内部昏暗的光线。两百多平米的茶馆内已经是宾客满座。有衔着叶子烟的老叟,也有翘着二郎腿的小伙。从穿着上就明显能够分出哪些是喝茶的,哪些是照相的,哪些是看热闹的,哪些是当摄影者的模特的。 堂中央垒砌的“老虎灶”(烧水的炉子),几把铜壶冒着热腾腾的蒸汽,一溜茶碗摆在灶面,脚下是沉积百年的千脚泥。老板娘麻利的招呼着客人,给大家泡着茶。老板光胴胴围条围腰,正指导摄影者选景找光线。当地真茶客喝着茶,打着纸牌,龙门阵摆起。 在茶馆内,你可以把镜头对着任何人,想取什么角度取什么角度,想怎样拍就怎样拍。没有人回避,没有人提出异议。没有肖像权,没有专利。当一位形象特点非常明显的老叟进来一坐下,只见几十部相机、手机,几十个镜头马上一直对齐。随后,哒哒哒哒的快门声音就响个不停。被拍的人非常配合,要仰头就仰头,要吐烟就吐烟。时而还配合摄影者们说笑就笑,说怒就怒。完全没有害羞或者不耐烦的躲闪。 这里充满了祥和,充满了乐趣,充满了乡土气息,充满了城里人的猎奇。当地人两元钱茶喝起,摄影者十元钱茶泡起,没有价格间的异议。 拍照之余,端着盖碗茶想,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样的情景真不知道还能维持多久。哪天不会因为要修洋房子而将此占据。不会因为人们想保留而遭遇强撤?这种茶馆不多了,这种情景也不多了,留住她吧,这就是非物质遗产,当地政府啊,为什么不把百年茶馆拿去申遗。
|